?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及其實施策略分析

2017-03-18 08:02王希軍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教學情境生活化小學數學

王希軍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被谶@一緣由,數學教師應當注重使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乃是源自真實生活,進而使學生將自身的實際生活體驗同數學知識學習相結合,進而構建生活化數學教學情境。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76

小學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教師在教學數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入生活化理念,貫徹生活化教學的原則。為此,本文將從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入手,重點分析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方法。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構建數學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研習熱情;另一方面,進行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使學生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

(一)構建數學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研習熱情

現實生活豐富多彩,而數學知識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難心理,為避免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產生畏難感,教師應當為學生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社會實踐體驗,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全新認知,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研習熱情。

(二)進行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使學生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使學生強化數學的應用意識,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如結合主題圖問學生“從這幅圖中可以發現那些數學信息?”又如“長短”一課,除了教材中的比鉛筆、比手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想一想,還可以利用身邊的哪種“資源”進行比較。再如“位置”一課,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還可以想到什么地方有“位置”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聯想到影院、列車、書架等生活中與“位置”相關的問題。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貫徹生活化的方法,需要依托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實現自主性數學知識學習,依托生活化教學方法,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依托生活化拓展練習,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應用能力。

(一)依托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實現自主性數學知識學習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唯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方才能夠使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保持亢奮狀態。有鑒于此,數學教師應當依托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構建,使學生改變先前對于數學知識的刻板認識,將之視為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實用知識。如筆者在為學生講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內容時,先為學生創設了如下情境: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的許多有趣的比例嗎?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腳底長與身高長的比大約是1:7等等,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上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合適你穿;如果你是一個偵探,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以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通過前述鮮活實例的導入,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表現得躍躍欲試,其后,筆者便帶領學生正式開始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從而提升了課堂教學有效性,也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顯著提升。

(二)依托生活化教學方法,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的學習方面缺乏一定的自制力與自我約束能力,他們常常是對有趣的、好玩的、與生活相關內容才會認真學習,而且只有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才會勇于展現自己,樂于學習新知。為此,教師可以依托生活化教學方法,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3的乘法口訣”一節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教材中用三角形的幾條邊作為例題,但是由于與生活關聯并不緊密,學生學習起來并不是十分順暢。為了創設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依托生活化教學方法,啟發學生借助教室的座位來幫助編口訣,不夠的小組同學進行合作。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小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共同概括和記錄下了“3的乘法口訣”。這樣一來,源于生活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切實創設了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小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小學生對于相關的數學內容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同時也增強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當然,還有更多的生活化教學方法,教師應該不斷地探索和加以應用。

(三)依托生活化拓展練習,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應用能力

小學數學離不開練習,而練習則可以很好地引入生活化內容,使學生更為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為此,教師應該依托生活化拓展練習,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數學,掌握數學應用能力。例如:認識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了數小棒根數、班級人數、門牌號碼、汽車線路編號等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拓展練習,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聯想,發揮想象,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各種途徑、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再組織交流,描述出我們生活中見過的非整十數,進一步豐富對100以內數的理解。

三、結語

無論哪一科目的學習,其目的都是“學以致用”,尤其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學數學,更是需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希望本文的論述能為廣大數學教師提供借鑒與參考,從而更好地促進小學數學生活化進程,更好地使學生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杭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讓數學課堂洋溢著“生活”的氣息[J].課程教育研究,2012(35):56-57.

[2] 徐傳富.淺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新課程(下),2012(8):39.

[3] 吳玉亞.構建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討[J].小學教學參考,2012(11):77.

[4] 龔玉章.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初探[J].新課程(下),2012(3):35.

[5] 李幽然,李燕.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聯系之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9):99.

[6] 喬虹.新課程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探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7):105.

[責任編輯 齊真]

猜你喜歡
教學情境生活化小學數學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