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淺論

2017-03-18 08:04劉金芝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閱讀方法閱讀習慣閱讀興趣

劉金芝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只有養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才能得以促進。為此,教師應該關注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設計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78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最為關鍵的,尤其是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之基礎。但是目前很多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弱,有的閱讀興趣缺失,有的閱讀習慣不良,有的閱讀方法不當,影響了其閱讀的水平。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傳授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下面我們將對此展開研究。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

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通過情感教學法,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激發,遴選優質閱讀素材,使學生閱讀興趣更為持久,利用學生閱讀成果,發展學習興趣,采取課外閱讀的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面。

(一) 通過情感教學法,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激發

為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應當采取情感教學法,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真摯的情感,進而形成對教師的信任與依賴,如此一來,學生便會有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言行,進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二) 遴選優質閱讀素材,使學生閱讀興趣更為持久

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應當為學生遴選優質的閱讀素材,從而通過合理的素材遴選,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所在,進而被優質的閱讀素材觸及心靈,最終形成獲益終生的閱讀習慣。

(三) 利用學生閱讀成果,發展學習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條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并且要不斷強化使他們的成功欲望越來越強烈,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慧水平。

(四)采取課外閱讀的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面

考慮到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此語文教師在向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素材推薦時,應當最大程度地實現向所有學生的覆蓋,以便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中真正獲益。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應當為其推薦一些短篇童話,如《格林童話》等;對于中年級的學生,教師應當向其推薦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如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法布爾的《昆蟲記》等等;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應當為其推薦一些中外名著,如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以及人物類的《中外名人傳記》,童話類的《安徒生童話》。這樣,學生既樂于接受,又培養了他們的愛好,而閱讀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推薦學生讀物的時候,要容量適當,循序漸進。在向學生推薦讀物中,既要注意與學生的閱讀能力相適應,又要注意不能一次要求過多,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讀,讀得好。而興趣也跟著增加。

二、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

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而言,閱讀習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養成了科學的閱讀習慣,學生才會漸漸地習慣閱讀這一方式,才會逐漸提高閱讀水平。簡要來說,科學的閱讀習慣包括認真記錄和善于質疑,當然也有許多其他的閱讀習慣,在此不一一贅述。

(一)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認真記錄的習慣

很多學生在閱讀中都是用眼睛看,卻忽略了記錄,大多數小學生都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因此在看過之后通常就會忘記。這樣的閱讀習慣是不科學的,會造成閱讀的低效性甚至無效性。因此,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對課文以及一些有啟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馬觀花,需用心體會,圈點批注,認真思索,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二)培養學生在閱讀中善于質疑的習慣

古語有云,“學貴有疑”,疑問是學生探究新知的驅動力。為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善于質疑的習慣,讓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敢于質疑權威,質疑常規的思維。筆者在每教學一篇課文,就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久而久之,學生學會了質疑,有了疑,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欲,進入一種積極探索的狀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也就逐步養成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了閱讀能力。

三、傳授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科學的閱讀方法是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基礎和必備條件。但是當前很多小學生并未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他們對于所有的文章都是精讀,卻又讀得都不到位。為此,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培根說: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道其中的大概即可,而對于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這便是閱讀的最基本的一個方法,即精讀和略讀的區分。精讀是為了抓住重點,理解文章深層含義,略讀則是為了粗略感知全文,了解背景和梗概。精讀與略讀是相互關系、互為補充的。如一本書值不值得精讀,一般是先略讀一翻,看看有沒有值得精讀的內容。比如讀到一些精美的段落、名言警句時,不妨把他摘錄下來,背一背。這樣,精讀與略讀有機結合起來,既能保證有較大的閱讀量,又能確保閱讀效果。傳授給學生這些精讀與略讀的方法之后,學生在閱讀中會更好地抓住重點,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閱讀會更有效率。

四、結語

以上,我們從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習慣、傳授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三個方面就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展開了探究,希望能夠為諸位同仁提供些許參考和借鑒,從而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90.

[2] 葉立影.談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

(32):19.

[3] 談曉霞.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人生十六七,2016

(29):28.

[4] 易凡群.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校園(中旬),2016(9):111.

[5] 鐘名先.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9):79-77.

[6] 顏衛民.優化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9):89-90.

[責任編輯 齊真]

猜你喜歡
閱讀方法閱讀習慣閱讀興趣
培養一年級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與策略
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興趣引領,快樂閱讀
書香閱讀 心靈成長
探究如何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策略
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