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學?!耙粚Χ嗬壥健卑l展的分析及對策

2017-03-18 10:41趙菊花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均衡發展

趙菊花

摘 要:在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宏觀背景下,城鄉學?!耙粚Χ嗬壥桨l展”是很多地區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所采取的一種重要政策。城鄉學?!耙粚Χ嗬壥健卑l展的政策措施在組織形式、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彌補了偏遠農村小學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教育教學資源貧乏的缺陷,整體促進了學校的管理機制、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提升,推進了全縣教育的均衡發展。

關鍵詞:城鄉學校;一對多捆綁式;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2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40

一、我縣教育的現狀與分析

由于我縣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各鄉鎮建立五、六年級寄宿制小學,農村小學只剩1—4年級學生,加之近幾年我縣各鄉村土地日趨統一流轉,外出打工、進城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進城就讀的學生也與日俱增,城鎮學校出現大班額現象,而一百多所農村小學全校學生不足50人。為了滿足城鎮學校的教育教學需求,大多數中青年教師、骨干教師也通過縣級教體局組織程序調動或公開選拔的方式,集中在鎮中心學?;蚪紖^、城區學校,導致偏遠農村小學學生少,教育教學資源貧乏,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直接造成了農村小學教師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師資整體水平下降,教學質量下滑。這些不良發展趨勢,制約了農村教育的發展,拉大了城鄉之間教師資源配置不公的鴻溝,影響了我縣整體教育的均衡發展。

我學區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若干意見》,促進全學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小學教育教學差距,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根據我學區28所小學的實際情況,由城區5所優質學校和鄉村薄弱學校形成“一對多”結對幫扶團隊,輻射城鎮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優勢,補充鄉村薄弱學校資源短缺,搭建“互學互研,雙向交流”的平臺,在薄弱學校的發展上給予規劃,管理上給予指導,教研教改上給予促進,取長補短,促進我學區各學校的管理機制、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整體提升,整體推進全學區教育均衡發展。

二、具體措施

(一)科學引領,統一教研管理

建立三級教研管理模式,促進教育教學資源的共融共享。學區為第一教研管理機構,選派全區骨干教師擔任學區兼職教研員,成立學區中心教研組、課題組,統籌引領督促全學區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建立以城區五校牽頭的城鄉聯片教研小分隊為二級教研管理機構,其它23所學校在城區五校的牽頭下,劃分成5個教研小組,城區五校組織教師去幫扶學校指導幫扶教師,進行聯片教研教改;第三級管理為各校教研機構,根據學校實際實施教研活動。

借助學區管理平臺,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如 “薄弱學科探索課”“優勢學科提高課”“交流學習對比課”等,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切入點,針對教育教學中的困惑和差效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增強教研和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推進學區交易的有效開展。

(二)聯片結對,促進學區各校均衡發展

學區采取聯片與結對的方式,帶動學校向縱深發展。依據學校所處地理位置的遠近,使近鄰學校之間便于交流。學區將所屬各校分成以城區五校牽頭的五個片區,成立片區委員會,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指導本片區內各校的具體工作,讓課堂教學、少先隊活動、德育工作、專題教育活動等在相互的交流與碰撞中引起教師的感悟和反思,并在各自的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從而形成片區內的綜合實力,支撐本片區內的學校走向一個新的高度,讓教育資源多、師資力量強、富有教研成果的學校結對幫扶一所薄弱學校。對幫扶學校進行對口支援、教師培訓、專業引領,讓薄弱學校在保證基礎設施運轉的基礎上,向學校管理精細化邁進,從而提高學校綜合競爭力,保證讓每一所學校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三)開展名師、骨干教師客校送培送教

深入開展名師、骨干教師帶教活動,樹立“整體輸出”意識,充分發揮優勢學校的規模優勢和團隊力量,向薄弱學?!拜斎搿惫歉山處?,實施強力滲透,推進薄弱學校整體素質提升。城區學校每學期必須至少派出1名骨干教師到捆綁學校支教,并讓骨干教師與捆綁學校教師“師徒結對”, 積極創造條件,組織捆綁學校教師學習培訓,整體提高捆綁學校教師的業務水平。

(四)鄉村學校主動接受城區學校的教育管理輻射與引領

主動對接優質學校,根據自身實際,積極借鑒優質牽頭學校的管理模式、教育方法與策略,通過開展活動、搭建平臺,引進優質學校骨干教師來學校開展教學指導、幫扶及交流活動,積極主動參與優質學校的教科研網絡,交流、共享資源,以教科研項目合作等形式吸引優質學校共同參與,提高學校教科研水平,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安排骨干教師到學校跟班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安排骨干教師和被幫扶教師參加教育教研活動。

我們旨在通過“一對多捆綁式”聯片組合,推廣洪水學區城區五校的辦學成果,實現全學區辦學理念共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優質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深層次推進我學區教育改革,全面推進全學區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五)建立健全“捆綁式發展”評價體系,提高教學改革的執行力和實效性

1.以《張掖市高效課堂指標評價標準》為依據,積極開展學生和教師成長評價研究,探索體現學校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形成立體的、全方位考察學生、教師的考評細則,并利用評價結果改進課程設計、建設和實施,促進師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建立《洪水學區“一對多捆綁式”發展評估細則》,學區定期對捆綁式學校檢查督導,每學年對捆綁式學校進行一次考核評估,并公開通報考核情況,對提速快、變化大、效果好的幫扶片學校給予獎勵,對幫扶不力,毫無成效的片區予以通報批評。

參考文獻:

[1] 劉少輝.城鄉結合部學校音樂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6(11):26.

[2] 杜文靜,葛新斌.統籌城鄉義務教育發展面臨的困境與戰略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6(18):18-24.

[責任編輯 齊真]

猜你喜歡
均衡發展
關于天峨縣鄉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以規范管理提升農村教育均衡發展軟實力
職業教育區域均衡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
初探關于促進城鄉幼兒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分層導學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