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對小學美術教學的作用

2017-03-18 10:48石喜紅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開放性小學美術作用

石喜紅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不斷地涌現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小學美術課堂也不例外。小學美術教學就是要從小培養學生對美的熱愛和追求,培養學生感受美、認識美、理解美的真諦,使學生不斷增強審美意識,在欣賞美的同時,感受到美術帶來的快樂。

關鍵詞:開放性;課堂教學;小學美術;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2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46

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給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對小學美術教學充滿好奇和興趣,激發出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課堂氣氛充滿生機和活力呢?為此,我們嘗試了很多種教學方法,在不斷努力下,摸索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結合西方的開放式教學經驗,筆者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了“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使美術課堂不再單一、枯燥、封閉,而是充滿生機和活力,學生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那么,采用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到底能對小學美術教學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一、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能夠營造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教師知識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和學生學習態度的養成。所以,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先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并奉獻出自己的愛心,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學事業,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關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理解學生的心理。學生還小,他們對教師有著絕對的依賴。因此,教師就要理解學生的這種心理,時刻給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贏得學生的尊重,提高教師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事實證明,小學生如果喜歡自己的老師,就會同時喜歡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學習興趣就會大幅度提高。學生在班里就會表現得非常出色,自覺遵守紀律,配合老師完成各種教學活動。因此說,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十分重要。

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如何加強呢?

1. 教師要想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就必須放下教師的“架子”,接近學生,努力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走進學生,多與學生近距離的交流,多組織一些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傊?,教師經常與學生在一起,提高自己與學生的接近度,將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成為學生的一員,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教師經常接近學生,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和他們是在一起的,學生就會喜歡這樣的老師。

2.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獨特的教學姿勢、動作、氣質等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教師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愛他們的。教師在課堂上的一個眼神、手勢都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或動作比單一的說教更有效果。我們都知道,微笑是解開心靈之鎖的金鑰匙,教師在課堂上多給學生微笑和贊許,學生就會更為喜歡這個課堂,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融洽、和諧,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參與意識想不強都難。

3. 教師的穿著和儀表也很重要。教師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其穿著一定要得體,干凈、整潔、樸素、大方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教師的儀表也會影響到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學生都喜歡穿著整潔素雅的老師,更愿意和這樣的老師多親近,所以,教師的儀表得體更能吸引學生。

4. 教師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尊重每一個學生。每個人都愿意受到別人的尊重,小學生也不例外。學生雖然年齡還小,心智還不成熟,但是他們也懂得最基本的尊重,冷嘲熱諷是不會受到學生歡迎的。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尊重學生的作品,千萬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意志來評價學生的作品,即使學生的作品存有瑕疵,教師也應該發現其閃光點,進行鼓勵,加以引導,使其得以更好發展。

二、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自主發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學會巧設懸念,給學生創設各種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鍛煉自己的空間。很多老師認為美術教學不需要創設情境,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美術教學同樣也需要一種氛圍,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探索,這樣教學才能進行下去。例如,在學習《希望的田野》這篇內容時,我沒有開門見山直接讓學生開始繪畫,而是先讓學生聽了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播放歌曲的過程中,學生邊聽邊想象著田野的景象,碧綠的田野、整齊的麥田、藍藍的天空、巍峨的群山、大塊的云朵、清清的河水……不用教師講授,歌詞當中有體現,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著這幅五彩的圖畫。聽完歌曲,我給學生出示了一幅田野的背景圖,讓他們把自己想到的景象用手中的彩筆畫出來,看誰畫得多,看誰畫得美,然后再把美麗的畫卷貼在背景圖上。學生的興致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畫起來。由此可見,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何其重要。

三、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進入21世紀,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才的競爭將成為今后決定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重要因素,而人才來源于教育,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大勢所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最佳教學模式。因為,美術教學突出選擇性,每個學生都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手段和表現形式,從而突出閃光點。比如,《小紙船的夢》教學,為了讓學生對生活中的遮擋現象有所了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我講授時直接切入遮擋現象讓學生觀察,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再加以引導,這就是美術中的遮擋關系。同時,啟發學生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遮擋現象,加深學生的記憶。在制作小紙船時,我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現主題,有用紙折的,有繪畫的,有用泥塑的??傊?,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創作出了屬于自己個性的小紙船。不管是哪種表現形式,只要存在合理的遮擋關系,我要加以肯定,學生的創造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四、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郵票設計》《賀卡設計》《重復與組合》這幾節設計課,我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使之成為學生美術欣賞、獲得視覺資料的得力工具。學生的設計思路開闊、思維活躍,而且學生還能在電腦上進行創作。如在電腦上設計的郵票《奇妙世界》《奧運會》,利用電腦的特殊功能設計的重復與組合的作品《鄉村》《美麗的白天鵝》等,他們設計的作品都呈現出表現內容、手法、形式、風格的豐富與多樣的效果。

因此,只有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才能使學生獲得個性發展的空間,課堂才會因此而多彩并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 邵宇新.小學美術“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11):51-52.

[2] 辛欣.淺談開放式的小學美術教學[J].學周刊(c版),2014(5):211.

[責任編輯 齊真]

猜你喜歡
開放性小學美術作用
例析三類開放性問題的解法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尋求開放性道路
重讀天一閣開放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