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呼應大主題 一滴水折射出陽光

2017-03-20 07:47劉沁娟
網絡傳播 2017年2期
關鍵詞:貧困人口攻堅精準

劉沁娟

“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也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绷暯娇倳?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以棉紗為經,以五彩絲線、棉線、毛線為緯,土家姑娘芊芊玉手在織機上輕攏慢捻,編織出五彩斑斕的“土錦”,也編織著燦爛秀麗的脫貧美“錦”;

隴南作為全省乃至全國扶貧攻堅的典范,電商扶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楊小軍的空心掛面也搭上了電商扶貧的“順風車”;

……

2017全國兩會前夕,中央網信辦聯合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脫貧攻堅大型網絡主題活動在貴州、云南、廣西、湖南、甘肅、寧夏六省區同步展開。從2月26日起,全國100多家網絡媒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集中宣傳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以及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多維度、多層次、多形式、多色彩展示各地奮力拼搏、攻堅克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壯麗圖景和深刻變化。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2017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也是底線目標。網上輿論工作不僅要把我國“十三五”時期的奮斗目標宣傳好,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闡釋好,還要用互聯網的方式,把全國各族人民脫貧攻堅的積極性調動好,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開展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廣西是本次脫貧攻堅系列網絡主題活動的首站。2月26日,中央網信辦、國家網信辦副主任任賢良在南寧出席啟動儀式時指出,我們開展脫貧攻堅網上宣傳,是要借助網絡傳播方式,凝聚全社會力量關注扶貧、參與扶貧。

“讓互聯網成為唱響主旋律、激發正能量的主陣地?!比钨t良強調,網絡媒體從業人員要“一頭汗兩腳泥”,通過扎實的觀察走訪,宣傳各地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更要沉下心來,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用小切口呼應大主題,從一滴水折射出陽光,下功夫思考、下力氣研究,寫出有分量的定調之作;要把筆觸、話筒和鏡頭對準普通群眾,真切了解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反映人民群眾的感受、情緒和愿望,表達他們的意見、呼聲和要求。

據悉,本次網絡主題活動著重突出了地域的重點性、代表性和典型性,既包括扶貧攻堅人數多、難度大、任務重的省份,又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變化大、效果好的地區;既有西部山區,也有中部省份。網媒運用文字、圖片、微視頻、H5、動漫等多種形式,在網站、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等多種平臺展開集中報道,掀起宣傳聲勢。

“精準扶貧成果是值得驕傲的”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突出了問題導向,指明了扶貧工作的方向,這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遵循。六省區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脫貧攻堅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重大成就。

“十二五”期間,廣西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60萬人,年均減貧112萬人;

2016年,湖南省全年減少125萬名貧困人口,105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脫貧攻堅實現首戰告捷;

貴州在“十二五”期間減貧656萬人的基礎上,2016年減貧120.8萬人,目前全省還有372.2萬貧困人口;

……

成績來之不易。為宣傳各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做法和成效,網媒編輯記者親身實地觀察走訪。在聽到扶貧干部的介紹后,網媒記者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從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實現動態調整,到突出產業扶貧、提高組織化程度、培育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

“通過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吸納就業扶貧、發展教育扶貧和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扶貧一攬子綜合措施,再過兩年,貴州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將全部穩定脫貧?!敝袊侣劸W記者楊云的報道《烏蒙山區“春季攻勢”路子準》稱,大方縣的干部們走在田間地頭,與村干部和扶貧隊員談的最多的就精準定位脫貧門路。

從網媒編輯記者的報道里,還可以看到“中國式扶貧”的創新性。比如,中國網記者王東海將南寧市邕寧區五人議事小組,稱為扶貧路上的“特種部隊”——該小組定期召集小組成員開會,專門研究解決精準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各類疑難雜癥,切實把脫貧攻堅戰陣地前移至最前線,把問題解決在基層一線。

一路走一路看,中國青年網記者武亞姮表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細化在鄉鎮的成果,給我的印象很深,甚至可以說打開了我看鄉村的全新視野,這樣的成果是值得驕傲的?!?/p>

“脫貧攻堅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數”

“小切口呼應大主題,從一滴水折射出陽光?!碑a業扶貧、易地扶貧、網絡扶貧是網媒編輯記者最關注的話題,土地流轉、收入產出、政策補貼,也是他們采訪中出現的高頻詞?!懊撠氂兄谏鐣椭C穩定,許多優惠政策落實后,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數?!敝泄ぞW記者徐林表示。

產業扶貧是解決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是脫貧的必由之路。沒有產業發展帶動,很難從根上脫貧;缺乏產業支撐的脫貧,也難以持續。給錢給物只能是救急解渴,興辦產業才能開流活源。光明網記者鐘蕾蕾最關注產業扶貧的項目和收益,并采寫了《種中藥養孔雀 產業扶貧助南寧“拔窮根”》等文,她說:“除了報道精準扶貧的成果,還要把好吃的水果、好看的孔雀,通過鏡頭和文字宣傳出去,幫助他們提高銷量?!?/p>

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成為脫貧攻堅“標志性工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屬滇桂黔集中連片石漠化貧困地區,易地搬遷“挪窮窩”,在惠水縣明田新村安置點,中國網記者趙麗莎看到了白墻紅瓦的嶄新小區,幾位老人悠閑地在樓下散步,兩三孩童自得其樂……在她的筆下,我們看到了移民海麗生活環境的改善,“以前若是頭疼腦熱,要走二三十分鐘去看醫生,大病去鎮上的話要走兩到三個小時?,F在醫院就在樓下,非常方便?!?/p>

網絡扶貧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徑?!澳壳半]南市網店總數達到近1萬家;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累計達到64.59億元,新增就業累計達到7.18萬人,電商扶貧對貧困群眾的人均收入貢獻額達到620元?!眹H在線記者賈雪靜在“脫貧攻堅看甘肅”活動中,報道了隴南如何把空間上的遠在天邊變為網絡上的近在咫尺。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泵咳崭拭C網記者韋德占深有感觸,“我想著要運用圖文、視頻、航拍、VR全景等手中所有的設備盡可能地將美麗鄉村的全貌展示給更多的人,吸引大家前來觀光旅游。幫這里的村民守住資源、留住鄉愁,這樣,村美了、路靚了、山更綠了,‘美麗經濟也跟著來了?!?

猜你喜歡
貧困人口攻堅精準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既要繼續攻堅 也要防止返貧
脫貧攻堅應及時清理“淤堵點”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精準扶貧二首
脫貧攻堅 重在落實
互助:“聯動”方能攻堅
要讓貧困人口真正受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