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感恩教育缺失現狀及途徑探討

2017-03-24 04:01李曉華趙宏亮尹龍
求知導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正能量感恩教育德育

李曉華+趙宏亮+尹龍

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群體感恩意識淡漠、感恩行為減少的現象令人擔憂。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缺失是造成當前大學生感恩意識缺乏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強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培養其感恩意識,引發其感恩行為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感恩教育;德育;正能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7)01-0016-02

一、加強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1.加強感恩教育,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需要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教育是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的需要,是否擁有感恩的心態是評價一名大學生人格健全與否的重要標準。開展感恩教育,號召大學生見賢思齊,是歷史傳承的要求。高校重視感恩教育,注重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加強感恩教育,是培育貧困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目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已引起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建立健全了學生資助工作保障機制,獎(獎學金)、助(助學金)、貸(生源地貸款)、勤(勤工儉學)范圍不斷擴大,為貧困生的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受資助的大學生應知足感恩,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不辜負國家、社會、學校的期望。但現實生活中,有的貧困生過度依賴資助政策,把無償獲得資助看作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認為學校和社會為自己所提供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不思感恩。有的貧困生斤斤計較于獲助金額的多少,全無關愛他人之心;有的貧困生對資助者不聞不問,冷漠相待;有的貧困生對集體組織的感恩活動缺乏熱情,消極參與;有的貧困生畢業后借貸不還,躲避還貸等。這些雖是個別現象,但不利于我國資助體系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利于貧困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所以開展貧困生感恩教育已是當務之急。

3.加強感恩教育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

大學生作為文化素質較高的一個群體,其道德修養對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但目前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良競爭造成了人心渙散、道德淪喪等負面效應。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價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合作意識較差、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感恩教育的實施有助于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作為個體與社會所存在著的千絲萬縷的聯系,認識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并非天經地義、理所當然,進而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將自己所接受的恩情轉化為學習動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感恩、寬容、謙和的品質和互助友愛的奉獻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這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缺失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心理承受能力差,極端行為時有發生

近年來我國高校大學生自殺事件逐年增加,這引起了社會、學校和家庭的普遍關注。上大學之前,學生在傳統家庭管理方式下一直處于被動地位,遇事不主動尋求解決方案,依賴父母和老師。但上大學后,大學所要求的自主性開始顯現,部分學生一遇到挫折便無所適從,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學生在戀愛時受挫,造成心理郁悶,難以承受打擊;覺得生活灰暗,產生厭世心理,甚至選擇放棄生命。如果這些學生是懂得感恩的人,知道自己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會因為對生活充滿感激之情而積極堅定地走下去。

2.浪費行為嚴重,缺乏勤儉品質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奢侈浪費現象頻頻見諸報端。在大學校園中,隨處可見大學生穿金戴銀。在當今的社會奢靡風氣影響下,勤儉節約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如今卻變成了了“寒磣”的行為;奢華浪費作為一種陋習,而今竟成了“光榮與時尚”。不少學生甚至直言“我花的是自己的錢,飯菜想倒就倒”等。有的大學生在畢業離校時浪費尤為嚴重,聚餐酗酒,亂丟東西,不但不對母校的培養心存感激,還將其浪費行為進行宣揚,這都是感恩意識缺失的表現。

3.盲目攀比,過度消費

有一項調查表明,吃喝、娛樂和消費品(服裝、化妝品、飾品)是大學生消費的主要項目。其中,吃喝占47.65%。此外,有29.25%的大學生把錢用于娛樂,有27.9%的大學生(女大學生占多數,尤其是高年級的女大學生)把錢用在服裝、化妝品、飾品等消費品上。不少大學生平時不怎么和父母聯系,只要聯系就是伸手要錢,從不知道體諒父母的艱辛,反倒是埋怨父母沒有給自己創造良好的經濟條件。此外,不少學生節約意識淡薄、盲目攀比、超前消費。電腦、手機已成為大學生的必需品,有不少學生追求時尚,頻頻更換手機,理由是原來的手機“過時了”;而購買電腦后用于學習的學生還不到一半,多數學生用于上網打游戲、追電視劇,沒有真正認識到大學生活的來之不易。

4.人際關系以自我為中心

當代大學生成長的社會環境造成了他們的自主意識、權利意識強烈,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處事過程中只關心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而忽視別人的處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不懂得換位思考,導致人際關系緊張。有的學生因為人際關系處理不當,整日郁郁寡歡,心情沮喪,精神壓力很大,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病癥。

5.對老師缺乏感恩之情

林語堂先生曾說:“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首先應該是通情達理的?!碑斚碌拇髮W生上課遲到、逃課、無視課堂、不尊重老師的現象頗多,而且并沒有認識到自身的不良行為有失偏頗,不能積極反省自己的錯誤,習慣于我行我素,遇事時偏激者甚至會喪失理智,盲目對抗,做出不理性的事情,造成惡果。

三、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徑

1.強化思想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感恩報恩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關鍵時期,實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學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所以應積極引導大學生反思自身的不足 ,使其人性向善,胸襟開闊,多以欣賞和感恩的心態對待他人 ,少些攀比 ,努力向他人學習;同時也要增強學生對感恩教育的認識,使其積極投身感恩實踐,自覺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2.加強家校溝通,從家庭教育進行正面引導

高校輔導員應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輔導員要引導父母對孩子不要溺愛,不能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應激勵起孩子的自強之心和奮斗之心,同時教育孩子在接受他人幫助的同時學會自立;有意識地進行感恩情懷的培養,多與子女溝通交流,關心他們的人際交往情況,發現他們的困惑時及時引導,對孩子關愛他人的言行給予肯定,讓孩子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與幸福。

3.開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

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為載體,營造積極的氛圍,創設教育情境,有針對性地開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抓住新生入學教育、班會、團會、黨團日活動、畢業生教育等契機開展感恩教育。

學校還可以樹立大學生身邊的榜樣,配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到感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把空洞的說教變為生動的體驗,增強實踐感恩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形成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梢圆捎靡粠鸵?、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普及感恩的理論與意義,營造感恩的氛圍。如在母親節和父親節時,開展“愛要讓你看到”的主題短信評比大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和父母溝通交流,表達感恩之情。在5月25日的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中,舉辦“讓愛與你同行”人際交往系列活動,包括“書信漂流”“光陰的故事”“愛的抱抱”廣場活動等,促進學生人際交往,感恩同窗之誼。

4.積極培養貧困生的感恩意識,宣揚正能量

貧困生作為高校的弱勢群體,一直受到國家、社會、學校的高度關注。在資助貧困生的同時,要積極培養貧困生的感恩意識,引導貧困生對社會心存感激,將“懷感恩之心、行回報之舉”作為行為準則,在接受他人幫助的同時也樂于去幫助他人。學校要鼓勵貧困生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如參與社區服務、義務支教、暑期三下鄉、爭當青年志愿者等,在活動中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獲得被接納的歸屬感,增強自身的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輔導員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善于發現、善于鼓勵、善于引導、把握時機,將感恩教育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來。比如積極樹立典型,開展學習活動,在感恩教育活動中,邀請身邊的榜樣作主題演講,分享自己的奮斗經歷,通過這些系列活動在學生中宣揚感恩回饋的正能量。

5.充分利用課堂,加強網絡宣傳,開設網絡交流平臺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通過傳統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去。比如通過情景再現、故事講述,踏訪遺跡、查閱資料、喚醒記憶、換位思考等途徑,引導學生知恩識恩。同時,學??梢源罱ǜ卸髦黝}教育網站,建立網絡感恩教育資源庫,提供感恩題材的影視作品、勵志歌曲、新聞圖片、公益廣告等,宣傳以感恩為主題的傳統文化,講述凡人善事,抨擊社會上存在的丑陋現象,開設互動交流的平臺,形成線上線下感恩教育的合力。

6.開拓感恩行動的渠道

學校在進行感恩宣傳教育的同時,還可以開拓感恩行動渠道。比如,組織進行感恩道德模范的評比與宣傳,掀起學習道德榜樣的熱潮,對于他們的優秀事跡,學生親眼所見,會深有感觸,這些道德模范為學生樹立了生動、形象的學習典范。例如,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聘請道德模范董明來校作報告,并于2016年5月27日在學院舉辦了德育導師聘任儀式,成立董明工作室,讓董明的精神深深感染學院的學子!

參考文獻:

[1]李紅海,李雯倩.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價值特性與實踐思考[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2]周元明.感恩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7(7):46-47.

[3]金妍妍,李建華.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反思與建構[J].現代大學教育,2010(4):91-95.

[4]陳軍蓮.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意義及途徑[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1).

[5]趙艷紅,范雯婧,鄭 治.大學生感恩意識淡薄的原因及對策[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6]周 凱.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的現狀、意義及建議[J].長春大學學報,2013(2).

猜你喜歡
正能量感恩教育德育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感恩教育”
正能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感恩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途徑探析
強化系列主題班會 促進學生人生發展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亞投行,美國應發揮“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