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市東川區荒山綠化情況調查研究

2017-03-24 12:31王海帆王軍溫欽舒張芮婕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生態環境

王海帆++王軍++溫欽舒++張芮婕++保云瑩++張穎

摘要 昆明市東川區地形起伏較大,地形陡峻,生態環境脆弱,降雨量小,且蒸發量大,加之泥石流活動頻繁,導致東川森林覆蓋率極低。本課題于2016年1—6月對東川區荒山綠化種植情況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結果表明:區域內目前海拔1 600 m以下主要種植樹種為新銀合歡、藏柏、新銀合歡、藏柏、滇樸、苦楝等,其中新銀合歡已成為東川干熱河谷造林的先鋒樹種;海拔1 600~2 500 m地區主要種植樹種為藏柏、圓柏、旱冬瓜、滇樸、華山松等樹種;海拔2 500 m以上地區主要種植圓柏、急尖長苞冷杉、高山松等樹種。通過調查研究,對東川現階段荒山綠化種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以期為東川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 生態環境;荒山綠化;植物種植;云南昆明;東川區

中圖分類號 S72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145-02

Abstract The terrain fluctuations in Dongchuan District of Kunming City is larger.Steep terrain,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low rainfall and high evaporation,coupled with the debris flow activities are frequent,resulting that forest coverage rate in Dongchuan is very low.This topic investiga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rren hill afforestution in Dongchuan District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6.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in the region,the main planting tree species at an altitude of 1 600 meters below were Leucaena leucocephala,Cupressus torulosa,Leucaena leucocephala,Cupressus torulosa,Celtis yunnanensis,Melia azedarach,among which Leucaena leucocephala had become of pioneer tree species in dry and hot river valley of Dongchuan.The main planting tree species at elevation of 1 600~2 500 meters area were Cupressus torulosa,Sabina chinensis,Alnus nepalensis,Celtis yunnanensis,Huashan pine tree species.The area at an altitude of 2 500 meters above mainly planted Sabina,acute tip of Abies georgei,P.densata etc.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aimed at problems existing in barren hills afforestation in Dongchuan,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Dongchuan.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barren hill;afforestation;plant cultivation;Kunming Yunnan;Dongchuan District

東川是云南省昆明市所轄區縣之一,是云南出滇入川的“橋頭堡”前沿陣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區位。但是由于遭受長期的伐薪燒炭大煉鋼鐵式的粗放開發,導致東川的森林資源遭受嚴重破壞,東川大山也變得滿目瘡痍[1]。目前,全區林業用地面積和荒山面積分別為10.67萬hm2和4.04萬hm2,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區域由于土層瘠薄、石礫含量高、水分條件差、干旱嚴重、造林困難,導致區內境內全長逾80 km的小江干熱河谷有荒山近0.7萬hm2。

1 研究地概況

1.1 區域位置

東川是云南省昆明市所轄區縣之一,地處東經102°47′~103°18′,北緯25°57′~26°32′,東與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相鄰,南與昆明市尋甸縣相接,西與昆明市祿勸縣相靠,北與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相連,并與四川省涼山州會理和會東2縣隔金沙江相望(圖1)。境內最高海拔4 344.1 m,最低海拔695 m,高差3 649.1 m。東川區土地總面積為187 114.0 hm2,其中林地面積和非林地面積分別為106 913.7 hm2和80 200.3 hm2,分別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57.14%和42.86%[2]。

東川全區南北最大縱距和東西最大橫距分別為84.6 km和51.2 km,境內山高谷深,地勢陡峻?!瓣襞U笔蔷硟葨|側的最高峰,海拔為4 017.3 m;“雪嶺”是西部的最高峰,海拔為4 344.1 m,為“滇中第一峰”[3]。東川境內海拔最低處(695 m)位于金沙江與小江的交匯處,是昆明市海拔最低點。由于地處世界深大斷裂帶,東川境內地質侵蝕強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峽谷地貌。境內土壤類型自上而下分布著燥紅土、紅壤、黃紅壤、棕壤、亞高山草甸土等五大類,紅壤是其中分布最為廣泛的土壤類型[4]。

1.2 氣候條件

東川年平均氣溫為20.0 ℃,最高溫度達40 ℃以上,最低溫度為-6.2 ℃,霜期48 d,年均降水量和年蒸發量分別為693.1 mm和3 638.6 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時2 327.5 h,年蒸發量1 856.4 mm。最大風速40 m/s,多西南風,相對濕度76%。由于受到地形、土壤和植被等方面的影響,東川境內具有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點[5]。此外,2004年土壤侵蝕遙感調查成果顯示,東川水土流失面積達1 393.37 km2,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74.47%[6],說明區內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2 調查方法

2016年1—6月,沿貫穿東川全境的陶家小河流域自上游向下游,對東川荒山造林情況進行了現場測量、實地考察及取樣分析。

3 調查結果

3.1 基本情況

東川具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特征,不同區域間氣候差異大,土壤瘠薄面積大,立地條件差。全區林業用地和荒山面積分別為10.67萬hm2和4.04萬hm2,但是土層瘠薄、石礫含量高、水分條件差、干旱嚴重造林困難。由于受到連續干旱的影響,新造林木保存率普遍較低,如境內的小江干熱河谷荒山面積就達到0.7萬hm2。因此,由于受到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東川境內許多荒坡年年造林不見林,林地面積很難有突破性的擴大[7]。

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森林面積覆蓋率,生態修復攻堅作為當地林業部門2016年的重點工作,并提出了生態修復攻堅的總要求:造林面積每年達到0.2萬hm2,森林覆蓋率每年至少提高1%,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果),提倡1 600 m海拔以下干熱河谷種植新銀合歡、宜林荒山造林等工程,力爭實現2017年森林覆蓋率達36%的目標。

3.2 荒山綠化種植情況

據現場勘察,區域內大部分為荒山荒坡,有林地面積較小,少量的樹木也只是分布在村莊附近。調查發現,調查區內喬木林面積僅為92 hm2,且絕大部分分布在河流大上游地區,這些喬木樹種主要是云南松、華山松、滇楊等,是1980年后發展起來的小片次生林,現已成材。疏幼林面積為509.6 hm2,主要樹種是云南松、華山松、銀合歡,是2000年以來的人工造林,主要分布在上游駕車鄉政府以西的平緩山坡地帶,下游兩岸局部山坡上也有少量分布。灌木林面積為501 hm2,主要樹種是杜鵑、麻櫟、箭竹、馬桑、坡柳、小雀花、車桑子、苦刺等(表1)。目前,區內經果林并未形成規模,而一些核桃、板栗、桃、李、花紅也只是在村莊周圍零星種植。

4 現有政策方針

根據現有植被情況以及東川長期發展的實際要求,當地林業部門提出了“三年突破、五年提升、十年變化”的總體目標,全面實施生態立區戰略,積極采取措施打造‘生態恢復示范區?!盀榱俗尨蟮鼐G起來、林業活起來,東川將實施1 600 m海拔以下區域造新銀合歡林、退耕還林暨核桃種植、小江流域河漫灘綠化、苗木基地建設和林產業發展5個“三年突破”行動。

為了進一步擴大造林面積,實現造林綠化目標,東川通過流轉土地集中規模經營,實施大戶帶動、綜合開發,在小江流域河灘地適宜種植的區域種植美洲黑楊、美國山核桃、牛角瓜等,使河灘地綠化、美化、效益化。自2007年起,根據省、市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東川開始大規模推廣種植核桃,截至2013年,全區規劃種植核桃面積已達2.13萬hm2,保存面積為1.50萬hm2,通過核桃產業的發展,近年來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已有了明顯提高。

5 現有實施辦法

2008—2015年,全區先后實施了一系列林業重點項目,包括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國家造林補貼、核桃產業發展以及1 600 m海拔以下新銀合歡造林等。累計完成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積分別為0.83萬hm2和0.23萬hm2,退耕還林面積為0.95萬hm2,核桃產業面積達到1.5萬hm2。2013—2015年共投入植樹造林及產業發展資金1.6億元,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5.1 抗旱造林技術試驗工作

為切實提升東川區林業生態建設質量,提高植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東川區開展了抗旱造林技術試驗工作。選擇地塊在海拔1 600 m以下的干熱河谷區荒山和適宜核桃種植的農地內,種植適宜于干熱河谷生長的樹種,從苗木準備與選擇、整地方式、栽植時間、栽植方法、澆水方法、投資預算等方面進行對比試驗,整個試驗采用穴狀和魚鱗坑2種整地方式,3種澆水措施,即:僅澆1次水、澆2次水(澆1次定根水+適時再澆1次水)、澆1次定根水+多次適時澆水,選擇合歡、藏柏、滇樸、苦楝4種樹種,組成29種試驗組合,從2011年10月開始用3年時間,分3期進行試驗,即第一期試驗:每個組合種植100株,已于2011年11月15日前完成栽植;第二期試驗:核桃礦泉水瓶種植試驗,種植200株,已于2012年2月28日前完成;第三期試驗:以第一次試驗的組合相同,每個組合種植100株,在總結第一次試驗經驗的基礎上已于2012年5月15日前完成栽植。

5.2 苗木基地建設

經過科學規劃、嚴密推演,當地林業部門與招商引資企業合作,從2011年3月開始,用3~5年在大白泥溝投資建設面積為200 hm2的樹種,豐富品質優良、數量充足的大型苗圃基地,規劃苗木繁殖區、試驗示范區、道路綠化區、苗木移植區的面積分別為13.3、6.7、6.7、106.7 hm2。至2014年底,完成樹種的育苗和栽植試驗達42個,建成苗木基地133.3 hm2,河道疏通3 000 m,苗圃道路建設15 000 m。培育和移栽16個苗木品種、200余萬株,主要的樹種包括榕樹、滇樸、木棉、鳳凰木等,共投資近3 000萬元。3年多來,東川區已恢復石漠化地區的生態植被1.8萬hm2,石漠化治理取得了重要成效[8]。

5.3 檢查驗收

為了提高造林成效、鞏固造林成果,從2013年開始,當地實施了新的檢查驗收方法。當年造林,檢查驗收推到次年4月,使造林成效落到實處?!巴坪髾z查”從原來的時間延長至次年4月,苗木經過越冬依舊活著,才是真正成活,造林取得了真正成效,林地真正種上了樹苗。這一機制的改變,加強了監督管理,避免過去時常出現的只管種樹,疏于管護的弊端,不僅提高了植樹造林的“成功率”,減少了資源浪費,而且也無形地增強了植樹造林者的工作責任感。

6 存在的問題

一是立地條件差。全區林業用地面積大部分是土層瘠薄、石礫含量高、保水能力差、造林難度大的地塊。加上連續干旱,新造林木保存率較低。因干旱少雨、蒸發量大、土壤瘠薄、地質破碎、石漠化沙化嚴重、立地條件較差,致使許多荒坡年年造林不見林[9]。二是造林資金投入不足及林地管理困難。造林單位投資偏低,導致造林成活率低及林地管理困難,部分造林地出現返荒現象。三是種植技術及后期管理不到位。技術人員過少,種植操作工人技術不到位,后期管理跟不上。

7 建議

一是加大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生態意識。政府大力宣傳力度,可利用宣傳手冊和影視錄像等方式,做到家喻戶曉,充分提高居民愛林護林的意識。多實施發展造林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方針政策,如經濟林建設。二是加強種植技術研究。加強海拔1 600 m以下干熱河谷地區及海拔3 000 m以地區的造林技術研究。積極與上級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爭取在東川造林地區有突破性成效[10]。三是加大造林資金投入。通過多種渠道,爭取項目資金。四是加強技術培訓。對專業技術人員、農村技能人才進行培訓。

8 結語

東川屬典型的立體氣候,區域內氣候差異大,多數地域土壤瘠薄,立地條件差,為提高綠化造林和生態建設綜合效益整體水平,需總結經驗,多方面研究突破,分析可開發利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選定樹種類型,確定種植方向,結合生態建設基本要求,提出科學合理、經濟有效的利用措施和種植方向,以為全區生態環境建設鋪設一條全新的道路。

9 參考文獻

[1] 蕭寧年.東川地區歷史上伐薪燒炭煉銅對森林資源消耗的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1988(3):19-22.

[2] 萬福緒,張金池.黔中喀斯特山區的生態環境特點及植被恢復技術[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7(1):45-49.

[3] 陳循謙.河灘地開發與利用問題的探討[J].生態經濟,1986(4):28-32.

[4] 王道杰,崔鵬,朱波,等.蔣家溝高含沙水流泥沙特性與泥石流灘地的改良[J].山地學報,2003,21(6):745-751.

[5] 王道杰,崔鵬,朱波,等.泥石流灘地土地生產潛力評價:以云南小江流域蔣家溝為例[J].土壤通報,2004,35(6):683-687.

[6] 張桂香,王士革.云南東川小江流域生態環境初探及保護對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6(5):50-52.

[7] 陳循謙.河灘地的開發與利用:以云南小江流域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1990(1):45-47.

[8] 沈有信,劉文耀,張彥東.東川干熱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復方式對物種組成與土壤種子庫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3,23(7):1454-1460.

[9] 程尊蘭,朱平一,游勇.西部山區泥石流對河灘地演變的地質環境效應:以云南省小江為例[J].自然災害學報,2004(2):85-88.

[10] 王海帆,程尊蘭.不同海拔河灘地種植方向的初步研究:以云南小江河谷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7):89-92.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
發展工業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問題的分析
建設濕地園林工程研究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從社會問題視角看轉型期人的發展的失衡
鞍山生態礦山平臺構建的對策研究
產權視角下的西寧特鋼企業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