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宮頸癌 男性也有責任

2017-03-25 03:22指導專家重慶市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
家庭醫藥 2017年15期
關鍵詞:子宮頸危型性生活

指導專家:重慶市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 王 冬

湖北省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羅光榮

整 理:楊麗偉

預防宮頸癌 男性也有責任

指導專家:重慶市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 王 冬

湖北省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羅光榮

整 理:楊麗偉

迄今,宮頸癌是人類歷史上首個病因明確,由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引起的癌癥,其預防措施及早期治療效果都很可靠。然而,全世界每年仍有約50萬名婦女被診斷為宮頸癌,約27萬人因此喪生。我國宮頸癌發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二位,每年大約3.5萬人死于該病。

為什么會有這么鮮明的對比?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家對宮頸癌的認識不足,不了解宮頸癌早期篩查的重要性,而且,絕大多數男性朋友覺得宮頸癌是女性的事,跟自己沒關系。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聊聊預防宮頸癌,男性也該盡到自己的責任。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

要了解宮頸癌,我們先從宮頸說起。宮頸在哪里?子宮的下部呈圓柱形或菱形,即子宮頸。子宮頸的內腔為子宮頸管,上端為宮頸內口,與子宮腔相通,下端為宮頸外口,與陰道相通。陰道附著部以上的部位稱陰道上部,附著部以下的部位伸入陰道,稱子宮頸陰道部。子宮頸主要由致密的結締組織構成。子宮頸管的黏膜上皮細胞呈高柱狀,黏膜層中有許多腺體,能分泌堿性黏液。子宮頸陰道部的上皮為復層鱗狀上皮。鱗狀上皮與宮頸管的柱狀上皮在宮頸外口處相交接,此處是宮頸癌的好發部位。

我們都知道香港著名歌星梅艷芳就是因患宮頸癌,在年僅40歲時不幸離世。大陸著名影星李媛媛,事業如日中天,年僅41歲也因患宮頸癌離開了我們。也許你覺得這些明星,離我們還是很遙遠,那么下面我們看一組數據。據2011年統計,我國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人數約7.5萬,占世界宮頸癌新發病例總數的1/7!每年大約3.5萬人死于該病。相當于每天新發宮頸癌205人,死亡96人!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全世界每年約50萬名婦女被診斷出患宮頸癌,約27萬人因此喪生。

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據!

哪些人容易被宮頸癌“纏住”?

宮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人乳頭瘤病毒(HPV)高危亞型持續感染,這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原因。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由人乳頭狀瘤病毒引起,而HPV陰性者幾乎不會發生宮頸癌。

◎性生活過早、多孕早產、自身有多個性伴侶或配偶有多個性伴侶者。

◎曾經患有生殖道人乳頭瘤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艾滋病毒感染或其他性病者。

◎吸煙、吸毒、營養不良者。

◎有宮頸病變(長期慢性宮頸炎、宮頸癌前病變等) 者。

◎有宮頸癌家族史者。

HPV—宮頸癌的“罪魁禍首”

有沒有方法能夠早期發現宮頸癌呢?

方法當然是有的。要了解這個問題,要從源頭談起,先了解宮頸癌是如何發展而來的,我們可在哪一階段早期發現它,然后要將其消滅。

是什么引起了宮頸癌?我們都知道,來自中國的藥學家屠呦呦研究員,因發現青蒿素抗瘧疾這一卓越成就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而在2008年,德國著名微生物學家漢森教授因為發現了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癌的元兇而獲得當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后來很多學者對HPV進行了更多研究,發現了HPV病毒的家譜?,F已發現120多種HPV亞型,其中30余種可以感染生殖道黏膜。

HPV眾多亞型又可以分為兩類: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如6、11、42、43、44,其中最重要的是6型和11型,這些亞型與生殖道尖銳濕疣有關。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35、56、58,其中最重要的是16型和18型,它們與宮頸上皮瘤變以及宮頸癌密切相關。

那么HPV是如何感染的呢?

皮膚-皮膚接觸是最有效感染HPV的途徑。

①HPV常通過性接觸感染患者,屬于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但不一定有性亂史,皮膚-皮膚接觸是最有效傳播途徑;

②直接感染人皮膚和黏膜表面的基底上皮細胞,但HPV感染可不引起炎癥反應。

③會陰部皮膚接觸是獲得HPV的必要條件,而性交并非必要條件;

④病毒不通過血液或體液(例如精液)傳播。

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因素,此外還有一些其他誘發因素。包括——

①性行為:多個性伴侶、過早性生活(<16歲);

②分娩因素:早年分娩、多產;

③性接觸高危男性:陰莖癌、前列腺癌患者或其前妻曾患宮頸癌;

④吸煙:增加感染HPV效應。

男性也會存在HPV感染

HPV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但也要知道另一個事實,HPV的感染率非常高,約為16.8%,但并不是每一個HPV感染的患者都會得宮頸癌。

有統計指出,70%~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過一次HPV,感染的平均持續時間為8~12個月,大部分HPV感染者通過自身免疫力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把病毒清除掉;有30%~50%的女性會出現宮頸上皮細胞的輕度病變,這部分女性也會在病毒清除后3~4個月時間內轉為正常;僅有約5%~10%的女性會因為自身免疫因素或其他因素而不能清除病毒,并維持高水平病毒載量,成為持續感染。

這些持續感染的女性會發展為癌前病變(CIN)或宮頸癌。其中,約30%會發展成CIN I期,10%會發展成CINⅡ期,10%會進一步發展成CINⅢ期,如果不治療,約1%最后發展成宮頸癌。有資料表明,HPV感染者發展為子宮頸癌的概率是0.2%,從感染HPV到發展成宮頸癌需要9~25年的時間。

男性同樣存在HPV感染。已有報告顯示,男性HPV感染率高達76%;多數研究認為,至少20%男性存在HPV感染。男性感染低危型HPV,可引起生殖器疣;感染高危型HPV,則與肛門癌、陰莖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男性生殖器周圍比較干燥,不太適合HPV生長,因此即使有HPV感染,病毒量也很少,加之從男性生殖器周圍采集樣本比較困難,常常容易漏診。

有“高危丈夫”,女性更容易患宮頸癌

沒有性生活,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宮頸癌就不會發生。因為導致宮頸癌的人乳頭狀瘤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是性接觸。男性伴侶性器官不衛生或性亂不僅會將性病傳播給女伴,而且可能使女伴被宮頸癌盯上,醫學上將這類男子稱為“高危丈夫”。研究資料顯示,“高危丈夫”的妻子宮頸癌的發病率比健康人群高8倍。

那么,“高危丈夫”是指哪些丈夫呢?

“高危丈夫”一:曾患有淋病

男性淋病幾乎全部通過性交被感染,又通過性交再傳播給妻子,女性淋病好發部位為宮頸。子宮頸明顯充血、水腫、糜爛,而宮頸糜爛者宮頸癌的發病率是無宮頸糜爛者的7倍、重度宮頸糜爛時宮頸癌的發病率是無宮頸糜爛者的15倍。

“高危丈夫”二:曾患有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引起的皮膚黏膜良性新生物,主要是通過性交接觸感染。丈夫可通過性交傳播給妻子。女性好發于陰道、宮頸等處,疣狀丘疹逐漸增大增多,融合成乳頭狀、菜花狀或雞冠狀增生物,巨大疣狀物可演變為宮頸癌。

“高危丈夫”三:患有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性傳播性疾病,主要通過性交感染。丈夫可通過性交傳播給妻子。女性多見于大小陰唇、陰蒂、陰阜和子宮頸等處。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在某些激發因素的作用下可反復發作。反復發作可導致宮頸癌。

“高危丈夫”四:患有陰莖癌

陰莖癌多與患者包皮過長、包莖有關。因為包皮垢可能攜帶皰疹病毒,且包皮垢中的膽固醇類物質經細菌作用后可轉變為致癌物質,動物實驗已經證明人類包皮垢可誘發小鼠患宮頸癌。因此,包皮過長、包莖者易患陰莖癌,而其妻子患子宮頸癌的機會明顯增加。

“高危丈夫”五:前妻患宮頸癌

研究發現,丈夫前妻如果患有宮頸癌,那么第二任妻子患宮頸癌的危險性要比前妻沒有患子宮頸癌的高3.5~4倍。這也提示丈夫是第二任妻子宮頸癌的高危因子。

沒有性行為就不會感染HPV嗎

其實,HPV的感染除了性行為,還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比如手接觸了帶有HPV的物品后,在如廁、沐浴時有可能將病毒帶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觸到帶有HPV的浴巾等物品,都有可能被感染。宮頸癌的潛伏期一般長達十幾年,如果40歲左右感染上HPV病毒未能及時消除,又從沒有做過宮頸篩查,即便到50歲不過性生活了,病毒仍可能在宮頸繼續存在。

三級預防很重要

人類與宮頸癌進行了兩個世紀的抗爭,目前提出了以女性為主體的三級預防體系,包括一級預防(接種HPV疫苗)、二級預防(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和三級預防(進行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

接種疫苗是有效方式

接種宮頸癌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方式。如果所有適宜人群均能夠進行預防接種, 并且預防接種后的保護能夠持續足夠長的時間, 那么在世界范圍內的預防接種有可能會使宮頸癌導致的死亡減少2/3。另外,由于預防接種可以減少醫療服務的需求、減少活檢及有創檢查的次數,進一步減少醫療支出,同時也可以減少由于不正常細胞學檢查及反復檢查、隨診所帶來的焦慮。

世界上現有宮頸癌疫苗有默沙東公司的佳達修(Gardasil)4價和9價疫苗以及葛蘭素史克的卉妍康(Cervarix)2價疫苗。

2017年5月,默沙東公司生產的“4價HPV疫苗”,獲得了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批準。這是我國內地第二個獲批的HPV疫苗。與去年獲批的2價HPV疫苗相比,4價HPV疫苗將適用人群延伸至20~45歲,除了預防宮頸癌,還可預防濕疣等疾病。

HPV+TCT是經典篩查方式

那么,宮頸癌早期會有什么典型癥狀嗎?很遺憾,宮頸癌早期可沒有任何癥狀,部分有癥狀的患者可出現同房后陰道出血,即接觸性出血。所以,同房后陰道出血是女性患者最應警惕的早期信號,但沒有癥狀也不能掉以輕心。

對于宮頸癌的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關鍵。HPV+TCT(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是經典篩查方式。

◎21歲以上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應至少每2年做1次HPV+TCT檢測。

◎如果以上檢查發現高危型HPV陽性或TCT異常,可以做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宮頸上的組織,做病理組織學診斷,以判斷是否處于癌前病變。

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HPV可在體內潛伏10年甚至更長時間,且沒有任何癥狀。因此,把HPV檢測作為常規篩查的一部分很重要,通過早期檢測提高早期檢出率,宮頸癌前病變的治愈率高達98%,最終可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接種了宮頸癌疫苗也要定期篩查。

接種了HPV疫苗并不意味著可以完全告別宮頸癌,仍需要進行定期篩查。宮頸癌相關的病毒亞型有很多,所以接種2價和4價HPV疫苗后,也只能預防70%的宮頸癌發生率。此外還有12種HPV病毒可以引起宮頸癌。9價疫苗增加了病毒亞型之后,預防率大約能提高到85%以上,但都不能100%預防宮頸癌。

已經感染了HPV是否還需要預防接種

盡管研究證明對于已經感染了HPV的患者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但是需要明確的是預防接種不能治療HPV感染,只能在其沒有發生性生活之前預防接種才具有抵抗病毒的能力。 近期的研究發現,對于已經感染HPV的患者,HPV疫苗并不能幫助感染的清除。然而,由于很少有患者感染疫苗相關的所有病毒類型,因此,如果接種疫苗,也許對于以后的感染是有一定好處的。

目前已經明確,疫苗對于已經感染HPV并且發生宮頸細胞學異常的患者是安全的。但是對于治療宮頸病變沒有幫助,并且對于已經存在的感染沒有作用。對于宮頸細胞學異常的患者,應該積極地處理,比如復查TCT、陰道鏡檢查、LEEP和錐切等。

預防宮頸癌,男人也不能置身事外

那么在宮頸癌預防中,男性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接種HPV疫苗并不是女性的專利,為了保護自己及性伴侶,男性也有必要接種HPV疫苗。

與女性一樣,男性適宜接種年齡也是9~26歲。自從2006年美國批準4價HPV疫苗(針對HPV6、11、16、18四型)在臨床使用以來,美國超過60%的適齡女性接種了HPV疫苗,適齡男性接種比例超過50%。宮頸疫苗全套3劑,接種者須在6個月內分3次注射接種完畢。

其次,性生活中正確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阻斷HPV交叉感染,對雙方都能起到保護作用。

第三,女性進行宮頸細胞檢查前、陰道鏡檢查前后和LEEP手術(宮頸電熱圈環形切除術)前后,往往需要禁止同房一段時間,需要男性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男性不僅應該遵醫囑配合女性暫停性生活,還應在精神上給伴侶以支持。

此外,男性在另外一些高危因素的預防中也發揮重要作用。有確切證據表明,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發生與吸煙有關。因此,不吸煙,不讓自己的伴侶吸二手煙,也是一種對愛人的保護。

國內的4價HPV疫苗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批準,4價HPV疫苗將采用3劑免疫接種程序。具體接種流程目前還未披露,4價疫苗很有可能遵循026的流程,也就是說,第一針之后隔2個月接種第二針,再隔4個月接種第三針,半年內三劑接種完。

與2價HPV疫苗相比,此次獲批的4價HPV疫苗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可接種人群覆蓋到了20~45歲的“大年齡群體”。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批準,該疫苗用適用于預防由16、18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所致的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1/2/)和原位腺癌(AIS)。

45歲以上人群為什么不在推薦接種范圍呢?

這與宮頸癌的高發期及疫苗的最佳接種期有關。30歲以上的人群中,宮頸癌的發生率呈現出上升趨勢,40~55歲之間是另一個高發期,60歲開始呈現出下降趨勢,目前宮頸癌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只要有性生活就有感染HPV的風險,所以說,接種疫苗預防宮頸癌最好的時期為第一次性生活之前,按照目前國際上的接種情況,HPV的有效預防期至少8年,45歲接種的話,基本就可以預防到宮頸癌的高發期結束。

猜你喜歡
子宮頸危型性生活
一次性子宮頸擴張球囊在足月妊娠引產中的應用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采用實時PCR檢驗診斷的臨床研究
性生活有“ 八 忌 ”
我院2017年度HPV數據統計分析
美滿性生活的秘訣
200例婦女高危型HPV感染檢測結果分析
幾個月沒有夫妻生活正常嗎
牛羊子宮頸擴張不全引起難產的診治
子宮頸擴張球囊在足月妊娠產婦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高危型HPV-DNA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