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糧大戶的扶持政策需求

2017-03-27 15:30王群生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17年3期
關鍵詞:扶持政策職業農民

王群生

摘要:設立種糧大戶專項補貼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對其購置大型農機具、提高耕地質量等先期投入給予適當補償。對種糧大戶實行購機補貼優先政策,優先辦理補貼手續、優先接受培訓、優先提供維修等服務。

關鍵詞:種糧大戶 扶持政策 職業農民

種糧大戶的興起代表了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扶持種糧大戶的發展是保證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規?;a、集約化經營的有效手段,是推動科技應用、結構調整、農民富裕的重要措施,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的重要途徑。糧食作為基礎性公共產品,其生產要面對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比較效益低,種糧大戶對國家的扶持政策需求強烈,希望政府應出臺多種惠農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加強農業設施建設,改善規模生產條件。增加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和糧食倉儲設施的投入,建立固定的投入機制,確保水利和倉儲設施的建設、管理、養護有相對穩定的資金來源,增加農戶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農戶種糧有效益。要繼續增加對農地整理、水利灌溉、田間道路、地力提升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大力實施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改造,重點解決好種糧大戶機耕道、晾曬場、倉儲設施、新建曬場和倉儲設施等基本條件不足的問題。整合各部門涉及農業、林業、交通、國土、能源等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現有的農業基礎設施要明確產權主體,健全管護機制,落實管護責任。

加大補貼力度,提高種糧積極性。我國農業已進入高成本時代,農民種植糧食的比較效益不斷降低,生產的積極性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2016年,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已經全面啟動,良種補貼、種糧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已經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其中用于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補貼資金,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誰多種糧食,就優先支持誰。但迄今為止,種糧大戶還沒享受到這一政策?,F在的糧食收購價偏低,讓種糧農民只能微利甚至無利可圖。

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強項目配套扶持。糧食生產周期較長、受自然因素制約較多,與二三產業比經營風險較大、效益低,與農業內部的林牧漁及經濟作物等高效農業比效益也較低。國家應對種糧大戶給予專門扶持,設立專項扶持資金,明確資金主要用途。專項扶持資金應重點用于對種糧大戶在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素質與技能、使用金融保險服務、購買和使用農機具、施用有機肥等方面投入支出的補貼和獎勵。

設立種糧大戶專項補貼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對其購置大型農機具、提高耕地質量等先期投入給予適當補償。對種糧大戶實行購機補貼優先政策,優先辦理補貼手續、優先接受培訓、優先提供維修等服務。將種糧大戶承包的農田納入農業綜合開發、小農水項目范圍,實施水、田、路綜合改造,增強抗御風險的能力。

對種糧大戶,優先保證涉農優惠扶持政策、優先申報安排項目扶持、優先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優先享受科技推廣等各項配套服務。鼓勵和支持種糧大戶民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下,采取轉讓、轉包、租賃、互換、入股、聯營、托管等方式流轉農村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積極開展林權、農村房產、果園、茶園、養殖基地、機械設備確權賦能,推動農村各種資源要素進入市場,促進生產要素向種糧大戶流轉。

規范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修訂和完善土地流轉的法律法規制度,推動農地的理性流轉。逐步消除土地使用權流轉的限制,促進農地使用權的適度有序流轉。要不斷完善土地流轉與集中的法律法規制度,盡快做好適應目前土地流轉現狀并符合農民利益要求的各種制度安排。在堅持農戶自愿、市場主導和因地制宜的原則下,正確引導農戶加快農地的有序流轉,讓糧食生產經營大戶能耕種更多土地。加快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和管理網絡。加快農村集體土地確權頒證步伐,通過規范土地流轉合同、引入事前準入審核、事中監督管理諸機制,規范土地流轉過程,保護流轉雙方的權益。

加大信貸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創新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著力解決農村融資難、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探索創立基金。通過政府牽頭,組織種糧大戶和專業合作社與農村信用合作社協商達成擔保協議,創立專門的基金為種糧大戶和專業合作社進行融資;積極鼓勵農戶聯保貸款。只要農戶沒有不良記錄,可以采取由個人申請、多戶聯保、周轉使用、責任連帶、分期還款的管理辦法,進行小額信用貸款;建立貸款擔保扶持制度,把新型經營主體貸款納入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業務范疇,或單獨成立農業擔保公司服務于農業貸款;參照國家對其他類型企業貼息貸款政策,讓新型經營主體也享受貼息貸款優惠;為降低農民投資風險,進一步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并適當提高保險的賠付比率,從而降低或化解種糧風險,讓新型經營主體能夠放心種糧;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把種糧大戶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每年安排一定額度的農業信貸資金,緩解大戶季節性、臨時性的農業生產資金需求。

完善保險政策,增強抗災能力。大力發展農業保險,降低靠天吃飯的風險。目前我國農業保險尚不完善,覆蓋率低,許多險種還未發展,給農民穩定增收帶來不確定因素。積極推行農業保險制度,完善保險政策,增強抗災能力。積極推行農業保險制度,由當前政策性保險政府主導向政府引導轉變。在種糧大戶中宣傳普及農業保險意識,加強他們對農業保險重要性的認識,讓更多的大戶參與到農業保險中來,做到“種糧有保險,風險不用愁”。完善和規范投保與理賠制度,幫助種糧大戶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分解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負擔,確保他們收入的穩定,有效化解種糧大戶種植風險,實現“自愿投?!薄罢l投保誰受益”“花小錢保大險”,有效化解種糧大戶種植風險。

完善服務體系,提高種糧水平。完善服務體系,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穩定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健全經費保障、績效考核激勵機制。采取財政扶持、稅費優惠、信貸支持等措施,大力發展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社會化服務,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等服務模式,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范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具有資質的經營性服務組織從事農業公益性服務。積極培育專業服務組織,實現農業技術服務與廣大農戶“零距離”接觸,及時了解大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及時解決問題。扶持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防汛抗旱專業隊、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經紀人隊伍。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推進種糧大戶職業化。轉變糧食發展方式,重點是推動糧食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真正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由依靠資源和物質投入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種糧大戶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農業的新型市場主體之一,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以提升農民的科學素養、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為重點,探索培育模式,強化政策扶持,加大培訓力度,造就一支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作用發揮明顯的種糧大戶隊伍,加快推進種糧大戶向職業化方向發展,切實解決“誰來種糧”的現實難題和“怎樣種糧”的深層問題。

轉變糧食生產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將糧食生產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糧食增產,發展良種繁育、糧食耕作栽培、土壤改良、平衡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節水糧食生產等技術。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耕地質量和水平。擴大測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機質提升試點等項目實施范圍。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合理輪作和間作套種,減少農業耕作對土壤層的破壞。鼓勵和引導農民采用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等土壤改良技術,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生產綠色及有機農產品,創造優質品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觀念發生了變化,對食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消費選擇也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近年來,城鄉居民對食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的消費比重增長較快。消費者迫切要求提供無污染和高質量的食物,健康安全、口感好的食物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城市居民,將會越來越注重消費食品質量的提高。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等全新的消費方式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居民的食品消費結構也大幅度的升級提高,將會更關注綠色食品、無公害天然食品、有機食品的消費。因此。積極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生產綠色及有機農產品,創造優質品牌,開辟銷售渠道,創新銷售理念,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作者單位:河南省農業廳農廣校)

猜你喜歡
扶持政策職業農民
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績效評價研究綜述
大學生創業亟需哪些政策“紅包”
韓國軟件出口扶持政策對軟件出口額增長的影響研究
論農廣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性
農民職業化問題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