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個有教學智慧的語文老師

2017-03-30 14:53邱金華
課外語文·下 2017年2期
關鍵詞:特點

邱金華

【摘要】本文分析了語文教學智慧的幾個特點,探討了修煉自己語文教學智慧的途徑,也探討了其在語文課堂中的實施。本文對于提升語文教師教學智慧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智慧;特點;修煉途徑;課堂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智慧,是每個人都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智慧不等同于知識,也不等同于技能,它不是通過學習或者訓練就能夠輕易獲得的。它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生命狀態,是一種不需要刻意追求的“當機立斷”的把握當下的手段。有數據表明,在課堂上,每隔一分鐘,教師就要做出一個決定。這些決定,其實都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智慧,是教師不需要刻意思考就馬上決定下來的。因此,課堂需要有教學智慧,才能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才能游刃有余的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才能讓課堂持續的生成新的亮點。

一、語文教學智慧及其特點

語文教學智慧是指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成的教學機智。由于語文教學和人文精神、情感體驗聯系比較緊密,因此,語文課堂相對于其他學科更容易產生智慧的火花。語文課的教學智慧的特點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幽默感

語文教學注重語言的生動形象,講究表達的多元化,特別是要通過有創意的語言表達出教師的幽默感,通過潛移默化來感染學生。我們知道,說笑話、講故事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但更為難得的是通過教學智慧幽默含蓄的批評學生,幫助其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幽默風趣的語言是語文教學智慧的重要特點,也是語文課吸引孩子們的魅力所在。

(二)現場感

我們采取的教學機智反應必須是具有現場感的反應,必須是此時此地的一個最可靠的選擇。再好的教育理論也抵不過現場的及時反饋。因此,教師也要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對于犯錯誤的孩子要及時批評教育,對于不良風氣敢于直視。人們常常引用陶行知用三顆糖改變一個熊孩子的故事,來論證對于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但這個故事不具有普適性,如果我們照搬陶行知的做法,學生可能就會變本加厲的“淘氣”下去。因此,一個好的教學智慧是和老師、學生、實際情景密切相關的,是有現場感的。

(三)瞬間感

教學機智的產生是需要教師瞬間做出判斷,并采取行動的。魏書生說過,教師在課堂上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處理不能超過三分鐘,否則,就是失敗的課堂。如一次語文課我聽到有同學在小聲哼歌,我便停下講課,親切地說:老師猜想大家都喜歡唱歌,要不我們來個唱歌接龍,你一句,我一句,唱起來,咋樣?我眼角瞟了那位同學一眼,發現他有點難為情的樣子。但輪到他時,他很有激情的唱了一句,贏得了全班的喝彩。這樣,通過一瞬間的反應,我順利地把一次課堂“事故”變成了“故事”。

(四)動態感

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做好預設,需要教師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但課堂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的過程,需要教師具有不斷應對新情境的能力。課堂常常有不可預期的“美”,那就是學生在課堂的知識生成。我們教師要適應這種“生成”,這種不斷適應新變化的能力,就是教學智慧。這種適應變化的能力其實是教師長期反思自己課堂后產生的效果。因此,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就是課前做好預設,即備好課,課后做好教學反思。

(五)新鮮感

語文學習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動態過程。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新的表達層出不窮,其中當然有不少糟粕,成為曇花一現的“污詞穢語”,但也的確產生了一些有積極意義的新的表達,如“給力”“正能量”等。青少年時代對于新鮮事物總是敏感的,如有的小學生就會在作文中寫自己“藍瘦”“香菇”的,對于這些,我們語文老師只需適當引導即可,不必上綱上線去批評教育的。一些新鮮怪異的表達,其實生命力并不強,讓它自生自滅就行。而一些有生命力的表達則可以引導學生借鑒學習。

二、修煉自己的語文教學智慧的途徑

智慧并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經驗、學識、閱歷等綜合因素之上的自然反應?,F在大家都在講培養人的“核心素養”,其實,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來說,其核心素養就體現在他的教學智慧上。如何培育自己的語文教學智慧呢?

(一)讀書啟發智慧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所以有“大語文”的說法。語文老師不僅要多讀本專業的學術著作,也要讀各方面的雜書。讀書,就是與別人進行心靈的溝通。每次,我來到自己書房的書桌前,都有一種恨不得把書全部讀完的緊迫感。我們要讀的東西真是太多了!語文老師只有博覽群書,再深入一門,才能在課堂上激情澎湃,講解的時候口若懸河,引經據典,深入淺出,亦莊亦諧,魅力四射,才能讓學生怦然心動,并發自內心的佩服老師。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多讀書,有自己的讀書計劃的老師才能引領我們的專業成長,成為一個有教學智慧的好老師。

(二)寫作提升智慧

語文老師應該經常寫寫文章,這不僅僅是在給學生做榜樣,也是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表現。教學智慧不僅僅來自外部的學習,也來自內部心靈的追問。寫作可以讓自己思緒更清晰,可以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排解,可以做出更好的未來規劃,也可以讓心情更加平靜。當然,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我們的智慧,帶給我們人生的幸福感。智慧的人生是充滿感恩和喜悅的,這種感恩與喜悅可以通過寫作表達出來,從而提升我們的心靈智慧,這也是心靈成長的必經環節。

(三)實踐培育智慧

實踐出真知!古人早就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閉門造車只能讓自己陶醉一時,卻改變不了人生與社會。因為我們都是社會化的“人”,只有在社會化的實踐中才能獲得智慧與才干。因此,我們不應該放棄每一個鍛煉自己才能的機會。

(四)交友激發智慧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名師開悟。古人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些都說明了交友的重要性。交友讓我們永遠在路上,不忘我們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因此,有機會時,我們還是要力爭走出去,畢竟那樣才會結交更多的朋友,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震撼。

當然,培養我們語文教學智慧的途徑還有很多,特別是在這個網絡時代。有人開發了“智慧課堂”的專用軟件,手把手地幫助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智慧。但我認為,自身的智慧成長還是需要打好“內功”,而讀書、寫作、上課、交友是我們教師比較容易實施的提升教學智慧的好途徑。

三、教學智慧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一)讓課堂管理更加符合人性特點

有一次上晚自習,我讓班長管紀律,讓她把不遵守紀律的同學名字記下來。一個小時后,我回到班上,發現班級只有寫作業的聲音,大家都積極投入寫作業中來。我感到奇怪,班長卻交給我一本有全班同學名字的本子。難道全班同學都不遵守紀律?這時班長說話了:老師,您讓我記不遵守紀律的同學,但我記的卻是遵守紀律的同學呢!

這真是一位有智慧的班長呀!她在班級管理中沒有違背老師的意圖,也沒有讓同學難堪,而是靈機一動,從反面去發揮人性向善的一面,積極的一面,從而產生了出乎預料的好的效果。

(二)駕馭好自己的情緒

教育的大智慧是要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我們每個教師每天都有自己的煩惱,都要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也要面對職稱和教學成績的壓力。如何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放下,以全新的面貌面對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做好情緒管理,駕馭好自己的情緒。一個優秀的教師,總是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好,善于與孩子友善相處的。他能夠發現孩子們的每一個點滴進步。有一次,我進入班級,發現有人在黑板上寫“邱老師是雞”。瞬間我腦海一片空白,以為自己受了莫大侮辱。但我克制住了情緒,說“今年是雞年,哪位同學寫了邱老師?”一位平時性格內向的女生站起來了。我真沒有想到會是她,便問她“為什么寫邱老師是雞?”她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喜歡雞!”她的回答讓震驚,我心里想:“幸好我沒有發怒,差點錯過了一個善意的錯誤?!蔽蚁?,整個事件過程中,大人以為嚴重的事情,其實孩子眼中并沒有什么,他們心靈是純潔的。

(三)講求教學藝術,激發學生思想的火花

語文教學追求的是心與心的交流。文本閱讀是作者的心與讀者的心的對話與交流;寫作是與內在自我的深層次對話與交流;課堂教學則主要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一節好的語文課,是會帶給學生智慧的啟迪與思想的生成的。新課改以來,很多老師喜歡讓課堂熱熱鬧鬧,小組討論,自主探究,做得不亦樂乎。但學生有沒有深層次的投入,教師的思路是否自成體系,這些都沒有人過問。最后,還是以考試論英雄,成績排隊。這樣,許多本該成為教育探索者的老師可能就淪落為教書匠。把原本追求藝術性的課堂變成考試的競技場。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思考模式化,寫出來的作文缺乏個性。有教學智慧的語文老師不應該是這樣的,他們會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學藝術,會想方設法關注學生思維的提升,會激發學生思想的火花。

總之,語文教學是離不開智慧的,也是需要教師不斷修煉自己的智慧素養的。在強調發展人的核心素養的今天,語文老師更應該好好努力去發展自己的智慧素養,讓智慧的火花閃爍在我們每一節課堂之中。

參考文獻

[1]劉良華.教師應具備哪些課程智慧?[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5).

[2]李艷玲、李慕謀.高中語文智慧課堂及其構建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2).

[3]楊九俊.向往真善美,走向高境界——袁愛國和他的語文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2014(5).

(編輯:龍賢東)

猜你喜歡
特點
高中生道德價值觀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利用野花組合營造花海景觀的技術研究
淺談現澆混凝土渠施工技術
機械制造自動化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試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