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養策略探究

2017-03-31 10:16柯勝智
青春歲月 2017年3期
關鍵詞:普通班教學策略

【摘要】尖子生是相對存在的,每個班都有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但假如普通班沒有為這些尖子生提供應有的教學支持,他們可能會覺得被孤立、被邊緣化,便不利于其下一階段的學習提升。因此,正確劃分尖子生,分析其學習特點,并提供合適的教學支持,普通班也可以有尖子生的出現。

【關鍵詞】普通班;尖子生培養;教學策略

一、合理定位,尋找尖子生

1、重建評價標準

波蘭心理學家卡其米爾·達柏斯認為在有天賦和有創意的人身上發現在精神性運動、肉欲、智力、想象力、情感這五個領域表現更加明顯。因此,尖子生的才能不一定在學業成績和考試分數方面展現得特別突出,他們的能力會受到家庭、社會、學校、班級甚至教師的影響。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確定判斷尖子生能力的三個標準:超常的智力,高水平的創造力和敏銳的感官能力。除了測驗成績,我們要應該擁有多元化的標準來確定班級的尖子生??梢詮膶W生的行為、思維、社會關系、情感、學習安排、課外興趣等進行評估。

如,語文學科尖子生的評估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直接觀察:座位、注意力、作業完成的速度;(2)學業成績:近期成績排名及波動、第二課堂成績;(3)檔案記錄:興趣愛好、獨創性成就(如征文、演說、板報等);(4)趣聞軼事:鼓勵學生相互講述班級里的故事;(5)特殊考察:文本演繹(如話劇表演、詩歌朗誦等)、一次無需審題的天方夜譚;(6)課堂備忘:教師要隨時記下特殊事件(如精彩的發言、獨到的見解或工整的書寫等)。

2、組建尖子生學習團隊

“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的團隊合作學習已被公眾認可并廣泛應用。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發現自我的特點,然后尋找有共同興趣或特點的同學組成伙伴。教師再通過團隊游戲的方式,把學生分成小組,設置一些問題讓他們在組內進行。當學生對自我和他人有一定了解后,教師根據班級人數重新分組,一般每6人一個小組。其中將最具尖子生特質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內。

同時,為了讓團隊成員形成共同的目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給團隊命名來增強認同感,名字最好跟他們正在進行的活動有關。團隊成員還可以為小組設計徽章,甚至制作旗幟、創作歌曲。

二、為尖子生提供的教學支持

1、鼓勵設定目標

無論是尖子生還是一般水平的學生,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為自己設定目標。合理的目標更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師首先要公布近期的教學計劃,然后鼓勵尖子生評估自我學習速度,并制定長期目標。最后,將長期目標細化成階段性目標。在此過程中,要尖子生充分考慮自己的學習特長與不足之處,合理調整階段性的學習時間和任務。

如,高一第一學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向學生講明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古體詩鑒賞、傳記閱讀和記敘文寫作。并公布學期教學進度。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以宏觀把握學習內容,并確定本學科學習計劃。尖子生充沛的精力就有的放矢,比如提前預習、課外閱讀或專項寫作突破。

這樣的目標制定,就可以讓尖子生的精力和能力集中起來,用一種實際的方式估量自己的進步,分清輕重緩急,提高學習效率。

2、提供多種選擇的空間

為尖子生提供多種選擇,既尊重了尖子生的多元智能和興趣愛好,也可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有條件的學?;虬嗉?,應該允許尖子生選擇使用哪一種學習材料,運用哪一種技巧,完成哪一種作業??梢宰寣W生決定課堂的教授內容,而不是強制尖子生重復已經學會的知識來等待其他學生。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對待尖子生:

(1)多種途徑,多種資料。鼓勵他們從教科書、網站、博客、圖書館中獲取信息。

(2)創造性思維。鼓勵尖子生運用發散思維,用不一樣的方法或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3)鼓勵動手實踐。將概念化的知識具體化,并在操作中理解知識。比如出黑板報、作宣傳欄、小型辯論會、扮演角色、科技比賽等。

(4)作業形式多樣化。書面作業與口頭作業、實踐作業等相結合。書面作業培養尖子生的知識呈現能力,而口頭作業和實踐作業更能鍛煉他們知識的內化能力。如語文學科“三行詩”的創作比賽,就能讓他們在嘗試寫作的過程中,將詩歌鑒賞的知識串聯起來,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3、適應學習速度

別讓尖子生“等待”!為了其他學生的感悟理解而放慢腳步,讓尖子生停下來無所事事,無疑是對他們的不負責。首先,要了解學生。教師可以做一次情況調查,摸清楚尖子生的基礎、興趣和特長。最重要的是提供必要的輔助材料,鼓勵尖子生根據需要獲取材料繼續學習,而不是停下來等待教師的講授。比如在學習《華羅庚傳》的時候,教師應該估量尖子生的學習狀態,并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尖子生結合羅曼·羅蘭的《名人傳》、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和孫紹振的《細讀文本》等材料,研究傳記寫作的特點。

4、促進同學之間的良好關系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碑敿庾由軌蛘业剿脚c之相當的學習伙伴時,他們的社交障礙和情緒明顯得到好轉。良好的同學關系一方面是學習伙伴,另一方面當然是與班級其他同學形成良好的互動。我們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幫助其建立良好的關系:

(1)尋找同桌。給尖子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兩人一組,形成學習伙伴,甚至是心靈相通的“戰友”。

(2)對口“支援”。與高年級的老師合作,尖子生選擇一到兩個高年級的學生作為學習伙伴。利用班會課和課余時間交流。

(3)能者為師。鼓勵尖子生給其他同學講解知識點或難題,并提供不一樣解題或記憶方法。比如文言文翻譯的技巧或實詞判斷的方法,尖子生可能會從語境、選項特點、聯系課本等一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方面進行解答。

(4)智囊團。在一次活動策劃中讓尖子生充當顧問的角色,為小組提供點子,充當導師。

5、建立自我評估機制

定期的回顧與總結,對于任何活動都是必要的。而尖子生對自我學習狀況的總結和反思尤為重要。教師要幫助其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讓尖子生能做到自我調適,及時反饋學習狀況,能在短期內快速調整狀態。

(1)課堂反思

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通過建立表格的形式總結課堂學習內容,知識點掌握情況,作業完成的質量等項目,反思課堂的學習效果。重要考慮以下問題:

①本節課的重點是什么?

②我能完成課后練習嗎?

②我有更好的見解或技巧嗎?

④我的最終目標與今天所學的內容存在什么聯系?

(2)計劃回顧

①計劃完成得順利嗎?為什么?

②哪些內容占用了大多數時間,為什么?

③如果再做一次,我會做哪些改變?為什么?

教師指導學生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最好能結合具體的事件記錄,比如筆記、練習或表格知識等一起回顧,并定期在小組內交流反饋,教師最好也參與討論。比起別人的總結與指導,尖子生通過自我評估,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更能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更好的努力方向。

三、結語

尖子生是一群能力超群的學生,同時也是學校中一群普通的學生。他們既需要教師提供不一樣的教學支持,也要求我們能在普通學生中發現他們、鼓勵他們、發展他們。當我們能客觀看待尖子生的標準、能提供讓尖子生不斷超越的支持,普通學校、普通班級也能不斷出現“尖子生”。

【參考文獻】

[1] 華國棟. 差異教學策略[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10.

[2] ﹝美﹞蘇穆特尼, ﹝美﹞弗拉門德, 著. 梁 軍, 譯. 在普通課堂教出尖子生的20個方法:分層教學[M].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4,1.

[3] ﹝美﹞希爾伯曼, 著. 陸怡如, 譯. 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10.

【作者簡介】

柯勝智(1988—),男,廣東汕尾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廣東省湛江第一中學中學二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猜你喜歡
普通班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破境”而出,向上生長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普通班學習障礙兒童教育干預的探索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農村高中普通班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及對策
若想成功,就別把路堵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