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非金融企業去杠桿研究

2017-04-08 09:54王雪晴馬亞麗邱秀華
商場現代化 2017年5期
關鍵詞:去杠桿供給側改革

王雪晴 馬亞麗 邱秀華

摘 要:習總書記在前段時間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而去杠桿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F在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是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這就反映了中國現在產能過剩情況很嚴重以及迫切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本文以東北特鋼債務危機為例,先闡述了供給側改革下非金融企業去杠桿現狀,然后分析了東北特鋼債務危機情況,最后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非金融企業;去杠桿;債務危機

自2015年12月開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根據當前經濟新常態的情況,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戰略,同時“三去一降一補”作為接下來的經濟工作任務也隨之出臺。去杠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其中非金融企業的杠桿率在所有經濟體中是最高的,這反映了中國當前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和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位于遼寧省的東北特鋼目前遭遇連續的債務違約事件,反映了去杠桿過程的艱難與不易。

一、供給側改革下非金融企業去杠桿現狀

高杠桿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隱藏的憂患。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債務總額已達168.48萬億元,全社會的杠桿率為249%。其中,非金融企業的債務問題最為突出,債務率高達156%。過高的杠桿率必然會帶來較高的風險,如若控制不好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系統性金融風險等。目前最主要的是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積極平穩推進去杠桿進程。供給側改革的要求是,在去杠桿進程中,一定要遵照市場化以及法制化的原則,同時政府要發揮市場建設者與保障社會的作用,而不應該過多的干預。

一些企業為了降低過高的資產負債率,降低風險,便嘗試使用新的債務融資工具,通過改變融資方式來降低杠桿和融資成本。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以四家熱電公司的未來上網電費收益權為基礎,擬發行為期兩年的十億元資產支持證券計劃,將募集到的資金用于增加公司的營運資金。將收益權證券化適用于雖然負債率偏高但是未來又有穩定收益的企業,可以幫助企業調整債務結構的同時還能降低資產負債率和降低財務費用。從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電費收益權證券化的例子可以得知通過更好地利用資產證券化來去杠桿,也是需要依靠市場化的方法,要改變過去用行政的手段強加干涉的方式。

二、東北特鋼債務危機分析

1.東北特鋼債務危機概況

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東北特鋼集團)由國家原三大骨干特殊鋼企業--大連特鋼、撫順特鋼、北滿特鋼重組而成,主營業務為生產經營高質量檔次、高附加值特殊鋼,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高科技領域所需高檔特殊鋼材料的主要研發、生產和供應基地,是中國500強企業和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之一。東北特鋼的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均為遼寧省國資委,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2016年的3月,東北特鋼時任董事長楊華意外離世,緊接著2016年3月27日,東北特鋼當天到期的短期融資券“15特鋼CP001”未能按期兌付本息,就構成實質性違約。之后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就連續發生了7次債務違約情況,總計47.7億元,直至2016年9月26日,東北特鋼曝出半年內第九次違約,累積涉及本金已達到58億元。7月,遼寧省政府希望將東北特鋼的債務的百分之七十轉為股權,擁有股權的債權人則可以在以后東北特鋼上市后在資本市場退出。這個方案遭到所有投資者的反對,而且并未和債權人協商過,只是東北特鋼單方面想法。

2.東北特鋼債務危機可能原因分析

(1)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經營壓力大

近幾年,受到經濟下行及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鋼鐵的需求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產能過剩情況日趨嚴重,鋼鐵價格大幅度下降,而且由于鋼鐵毛利率低,經營周期長等因素,使得企業的現金流更難保持穩定,因此導致其償債能力下降。東北特鋼作為國企,由于獎懲機制不完善,也存在經營效率低下的特點,致使銷售情況不佳,加劇經營壓力。

(2)新建基地投資過大

在距離公司重組成立不到三年時間的2007年,東北特鋼在大連市郊金州區的登沙河鎮開建新的基地。新基地的總投資額起初被確定為56.4億元,為此,東北特鋼在2008年募集首批5億元的公司債,為期七年。但是隨著新基地的建設,投資額需要不斷增加,最終竣工投產時,實際投資額高達156億元。由于新基地沒有實施分期建設,且投資方只有東北特鋼一家,造成投資負擔過大。而在這之后鋼鐵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使得投資回收期變長,這導致東北特鋼的資產負債率迅速上升,所以只能依靠借新債來還舊債,負債越來越多。

(3)資金被占用比例大,周轉不靈

東北特鋼的違約聲明提到,“受鋼鐵行業整體不景氣影響,近期銷售壓力很大,庫存商品增加,銷售回款不及時”是其出現債務違約的主要原因。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東北特鋼在銷售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從而導致了產品的大量積壓。同時,集團也沒有很好的制定收款政策,導致大量應收賬款難以按時收回,從而導致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嚴重不足。供產銷三方面互相影響,資金周轉不靈,導致了流動性壓力急劇增加。

3.化解東北特鋼債務危機的對策

(1)改革自身,增強資金流動性

東北特鋼債務違約主要原因是資金流動性很差,資金流入很少。所以東北特鋼首先要在貨款收回方面做出改變,制定信用收款政策,加強貨款回收力度,增加現金流入量,提高償債能力。還要對自身生產技術進行改革,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有效供給,提高銷售量,讓資金在供產銷三方面活動起來。最后要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監督,流入流出都要有記錄,避免非法的資金流出,保障較高的償債能力。

(2)破產重整

面對如此巨額的債務,東北特鋼已經資不抵債,再追加投資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債轉股方案也遭到投資人反對,都不可行??梢詫W習超日公司的解決方法,進行破產重整,首先盡量對債權人進行補償,保證債權人利益,接著可以吸引優質資產注入企業,由效益好的企業接手,使其能重新具有活力。最后也可以使東北特鋼從里到外煥然一新,成為一個符合供給側改革要求的提供高效供給的新型企業。

三、東北特鋼債務危機對非金融企業去杠桿的啟示

1.政府要發揮輔助幫襯作用

由于大部分是國企在債券市場發行債券,在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的時候,政府總會出來幫忙“兜底”,但是這一舉措卻降低了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使得潛在風險更加難被發現。因為地方國企承擔著比如社會穩定、保障就業等作用,這導致它在出現經營風險的時候很難通過采取減產、停產等市場化的舉措來應對市場的變化。由于政府的“兜底”作用,東北特鋼的經營進入惡性循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市場選擇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利用市場將一些“垃圾企業”清除出去,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同時提高市場效率。要推動供給側改革,采取市場和行政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出清產能、降低杠桿,遵循市場規律,減少對產能過剩的僵尸企業的無效行政補貼。地方政府應創造良好環境,提供便利服務和必要的協助,降低去杠桿企業的社會負擔,做好就業安置和不良處置,但不應直接介入或有過多的越位。

2.要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就要建立健全企業的基本信用制度,規范企業信用行為,加強企業內部信用管理,把信用管理融于企業的全程管理之中,不斷提高信用管理水平,提高信用形象。各家銀行對企業貸款規模要合理控制,加強信貸資金監管,防止政府和企業過度透支信用,從源頭上有效降低企業杠桿率。與東北特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山西省債券市場。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帶領山西煤企在北京金融街進行路演。之后不到一周晉煤集團便在中國銀行間市場發行2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山西省七大煤企與銀行間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未發生一筆不良貸款。

3.企業要注重創新和改革

(1)利用新的融資工具和方式

傳統的間接融資方式會帶來高額債務,高杠桿率就容易引發債務違約風險,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要嘗試利用新的融資工具,例如資產證券化,用未來會產生現金收益的資產做基礎,發行以該資產的現金流量為支持的證券產品,再將證券出售給投資者。以此方式籌集的資金用以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從源頭上降低了杠桿率,降低償債風險。

(2)建立新的有效的考核機制,增強企業競爭力

以往的企業考核機制并不能有效地評定員工的業績,尤其是國企的,就算虧損也有政府的補貼與“兜底”,所以國企對于經營業績并不看重,以致于常年虧損,最終如同東北特鋼一樣面臨債務違約。建立有效的業績考核機制,可以激勵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當企業的能力足夠強,償債能力也越強,能有效遏制杠桿率的上升,債務違約風險也會越低。

非金融企業的高杠桿率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致使企業財務負擔加重,增加違約風險,還會弱化宏觀調控的效果,加大系統風險,所以降低非金融企業的高杠桿迫在眉睫。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東北特鋼債務危機中吸取教訓,加快國企改革,從根本上做到去杠桿,改良非金融企業高杠桿現狀。

參考文獻:

[1]牛雨.“新常態”下企業債券違約的應對與管理[J].財會學習,2016.7.

[2]張玉麗,楊洋,何玉.非金融企業去杠桿路徑的研究[J].財經論壇,2016.10.

[3]段清泉.經濟結構調整期企業去杠桿化路徑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

[4]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金融穩定處課題組.對我國非金融企業去杠桿化的思考[J].河北金融,2015.04.

[5]習近平再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杠桿篇.http://news.qq.com/a/20160808/018287.htm.

作者簡介:王雪晴(1993.12- ),性別:女,籍貫:河北省滄州市,學歷:本科畢業,現為在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稅收實務;馬亞麗(1990.10- ),女,漢,河北邯鄲,研究生,河北師范大學,審計與管理咨詢;邱秀華(1993.01- ),女,漢,河北邢臺,研究生,河北師范大學,財務管理與稅收實務

猜你喜歡
去杠桿供給側改革
“去杠桿”路阻且長
論不良資產證券化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運用
綜合施策“去杠桿”
中國如何“去杠桿”?
淺析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房地產去庫存有何妙招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去杠桿”須精準加力
人才領域也需“供給側改革”
韓媒:抓住中國“供給側改革”新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