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屆全國民運會成績分布研究

2017-04-08 06:29
紅河學院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比賽項目獎牌一等獎

張 朋

(紅河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第十屆全國民運會成績分布研究

張 朋

(紅河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采用數據統計法、文獻法對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成績進行分析,發現本屆民運會成績呈現四個明顯特征:東道主成績優勢明顯,少數民族人口大省整體實力居前,西部、中部、東部地區項目成績呈逐級遞減態勢,比賽項目優勢集中與分化并存。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議各省結合自身實際做好民運會與少數民族體育的長期發展規劃。

民運會;成績;分布

2015年8月17日,歷時9天的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閉幕。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解放軍以及臺灣地區的34個代表團參賽,6240名運動員[1]分享了本次運動會17個競賽項目和3個類型表演項目的1166枚獎牌。本文擬對本屆民運會比賽成績數據進行梳理,總結成績分布特點,并分析背后之原因。

一 第十屆全國民運會比賽項目及設獎情況

為了淡化錦標意識,從第九屆開始,全國民運會不設金牌榜、不搞總積分,同時項目比賽結果一般按成績取前8名設一、二、三等獎:第一名對應一等獎,二至四名對應二等獎,五至八名對應三等獎,項目參賽者不足8人或8隊時則相應減少該項目獲獎名額。第十屆全國民運會參賽項目包括17個競賽項目和3個類型的表演項目,17個比賽項目共產生990枚獎牌,技巧、競技、綜合3類表演項目產生176枚獎牌。項目及設獎詳見表1。

表1 第十屆全國民運會項目獎牌分布統計表

與上一屆相比,設獎項目增加:競賽大項增設“民族健身操”,競賽項目“龍舟”增列3個小項。與之對應,本屆全國民運會競賽項目一等獎總數為133個,比上屆多出4個。

二 參賽代表隊獲獎情況統計

表2 第十屆全國民運會各參賽代表隊項目獲獎情況統計表

數據顯示,獲得競賽項目一等獎前8名的代表團依次是:內蒙古、重慶、湖南、湖北、云南、廣東、新疆、貴州,共獲得一等獎103項,占競賽項目一等獎總數的77.4%,高出第九屆2.2個百分點;上述8個代表團共獲競賽獎牌506枚,占競賽項目獎牌總數的51.1%。與之對應的,是河南、黑龍江、江蘇、海南、青海、福建、浙江、山西、江西、臺灣、解放軍代表團沒有獲得競賽項目一等獎;該11個代表團獲競賽獎牌共計101枚,占競賽項目獎牌總數的10.2%。表明第十屆全國民運會競賽項目存在明顯的成績分化。

表演項目,云南、貴州、內蒙古、寧夏、四川、北京、新疆、西藏8個代表團獲得一等獎前8名,它們共獲得表演項目一等獎33項、獎牌75枚,分別占對應獎項總數的60%和42.6%。福建、湖北、遼寧、陜西、山西、山東、甘肅、安徽、臺灣、江西、新疆建設兵團11個代表團在表演項目一等獎上沒有斬獲,其共獲表演項目獎牌33枚,占表演類項目獎牌總數的18.8%。

三 第十屆民運會成績特征分析

(一)東道主成績優勢明顯

內蒙古作為本屆民運會的主辦省,競賽項目獲得一等獎27枚、二等獎43枚、三等獎63枚,分別占對應獎牌總數的20.3%、10.9%、13.7%;內蒙古代表隊表演項目共獲獎牌15枚,占該類獎項總數的8.5%。表明第十屆全國民運會東道主參賽隊成績優勢明顯。

與歷屆民運會相比,內蒙古代表隊此次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我們認為,全面參賽和傳統優勢項目表現出色是成就內蒙古代表團的兩大主因:內蒙古此次派出了804人(運動員663名)的代表團,參加了全部比賽項目和16個表演項目[2]。從參賽規模來看,內蒙古是本屆民運會最高的,同時也是唯一一個參加了所有比賽項目的代表團,內蒙古代表團參賽運動員占本屆民運會運動員總數的10.6%。全面參賽在戰略上充分利用了天時、地利等客觀優勢,既保證了優勢項目的獲獎率,又鍛煉了薄弱項目隊伍,為內蒙古民族競技體育的持續發展做出了基礎性努力。統計發現,在民族式摔跤、馬術、射弩三個傳統優勢項目比賽項目上,內蒙古代表團表現出色,共獲得23個一等獎、25個二等獎、36個三等獎,三個傳統優勢項目獲獎占到代表團獎牌總數的63.2%。除獨竹漂外,其他比賽項目上內蒙古代表團收獲了包括4個一等獎在內的49枚獎牌。

(二)少數民族人口大省競技實力總體居前,但非均態分布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西、云南、新疆、貴州少數民族人口超過千萬,遼寧、湖南、內蒙古少數民族人口超過500萬,四川、湖北、河北、西藏、青海、寧夏、甘肅、吉林、廣東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0萬。以最能體現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水平的一等獎為例,比賽項目競逐,少數民族人口超千萬的4個省份(新疆建設兵團與新疆代表團合并計算)共獲一等獎26項;少數民族人口在501萬至1000萬之間的3個省份共獲一等獎39項;少數民族人口在200萬至500萬之間的9個省份共獲一等獎36項。加上擁有193.7萬少數民族人口的重慶市所獲的23個比賽項目一等獎,上述17省比賽項目一等獎獲獎占比達到93.2%。數據表明,少數民族人口大省成績總體居前,同時比賽項目金牌不以少數民族人口規模同比例分布。

本文認為:人口基數、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方式和全國民運會運動員身份限制是造就少數民族人口大省比賽項目成績突出的三大原因。(1)人是承載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活的載體,人口規模決定了一個地區民族傳統體育的生命力,因為共同的民族生活習慣、民族信仰為少數民族體育發展提供了生存土壤,并持續生成著有利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承的文化生態。(2)以家族傳承和自然傳承為主的傳統傳承方式[3],培養出一大批少數民族體育本土人才,形成民族地區集聚的體育人才基礎優勢,為民族大省備戰全國民運會提供了眾多的優質選材。(3)民運會要求參賽運動員必須具有少數民族身份,這一制度性規定將人口規模龐大的漢族運動員排除在民運會競技體系之外,保護了民族省份的傳統體育優勢。盡管第十屆民運會對此做出了調整,允許漢族運動員按一定比例參賽集體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其初衷是增進各民族間的體育文化交流,并未真正削弱少數民族運動員在民運會上的身份優勢。

(三)比賽項目呈現西部、中部、東部三級遞減成績分布,表演項目呈現西部、東部、中部三級遞減成績分布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陳棟生為代表的區域經濟學者提出了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4],后作為國家某些經濟重大戰略制定的依據幾經調整并沿用至今。具體地,東部11?。ê陛犑?、少數民族自治區,下同):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河北、遼寧、海南;中部8?。汉?、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黑龍江、吉林;西部12?。宏兾?、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慶、貴州、廣西、內蒙古。

統計發現,第十屆全國民運會比賽項目呈現出西部、中部、東部依次遞減的三級成績分布態勢,表演項目呈現西部、東部、中部依次遞減的三級成績分布格局,詳見表3。

表3 第十屆全國民運會東中西部省份獲獎情況統計表

東中西省份劃分,最初是基于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提出的,這種劃分在結果上契合了我國少數民族的地理分布:區域聚居、分散雜居,少數民族聚居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內陸省份、高原地區和邊疆地區。少數民族人口對民運會成績的作用上文已做分析,這里對表演項目的西部、東部、中部成績分布進行原因分析。

本文認為,表演項目省均參賽情況、表演項目評分指標、表演項目出隊單位對成績分布有重要影響。第一,對各省表演項目參賽情況統計發現,西部省均參賽7.7項,東部省均參賽5.2項,中部省均參賽3.8項,這一數據與表3中表演項目獎牌省均分布高度吻合,其原因是表演項目采取了“普獎”的評獎方式,即第十屆全國民運會178個表演項目參賽,獲獎項目176個,這意味著只要有項目參賽,基本都會獲獎。第二,對于通過打分評價的,且在動作、節奏、服飾、情節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的少數民族體育表演項目,指標合理非常重要。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表演項目評價指標過于籠統、定量指標較少、評價依據不統一,引發比賽結果公正性存疑,已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及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5]。作為應對,民運會表演項目采用了多位裁判員打分后去掉極值的均值化處理方式,來降低人為因素對比賽結果公正性的干擾;同時通過增加表演項目一等、二等獎牌數量的方法,共頒發了一等獎55項、二等獎75項、三等獎46項。第三,高校體育院系和專業藝術團體承擔表演項目的訓賽工作,提高了少數民族人口較少省份一等獎獲獎機會,比如上海體育學院出隊的《繩乎其技》和《阿妹的花苗帕》,為上海代表團贏得了2項表演項目一等獎的榮譽;由15名??谑兴囆g團演員、5名樂東民族歌舞團演員組成的表演項目隊,為海南代表團貢獻了3個表演項目的一等獎。高校和專業藝術團體的參與,使得東中西部表演項目一等獎獲獎率省均差異小于比賽項目;并在一定程度上,與增加一、二等獎項數量等措施共同促成了東中西部表演項目一等獎省均數量差異小于比賽項目的結果。

(四)比賽項目優勢集中與分化并存

比賽項目優勢集中是指少數省份獲得了某一比賽項目大部分獎牌的現象;反之,優勢分化則是某一比賽項目獎牌被多數省份分享的現象。

表4 第十屆全國民運會比賽項目獎牌省際分布情況統計表

結合表1,可以發現:馬術、龍舟、射弩、獨竹漂、板鞋競速、高腳競速6個項目優勢集中程度高,其中以馬術為最。內蒙古、新疆、湖北三省區分享了馬術項目的11個一等獎,該3省與西藏一起將馬術項目的88枚獎牌收入囊中。相對應地,少數民族武術、民族式摔跤2個項目優勢分化度最高,以少數民族武術為例,14個一等獎被內蒙古等12個省的運動員獲得,112枚獎牌被27個省的運動員分享。另外,還存在一些設獎少、獎牌近乎被獲獎省份按“一省一獎”方式分享的項目,比如民族健身操、木球、花炮、珍珠球等。民運會比賽項目優勢集中的現象已引起部分學者的關注,有人將馬術(第九屆民運會稱為“民族賽馬”)項目在游牧民族中占絕對優勢的原因歸結為地理條件和生活習俗的差異。[6]

本文認為,項目優勢集中與分化現象是自然和社會兩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展所依賴的地理、水文條件。自然因素從時空角度約束了部分民族體育項目的開展,比如草原對于賽馬、水域對于龍舟和獨竹漂。擁有相同或相近自然因素的省份在這些項目上具有優勢。社會因素包括體育經費、民族體育發展政策、民運會項目設項歷史、項目性質、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傳承方式等。一般而言,體育經費在全民健身領域投入越多,對民族體育項目的普及傳播越有利。政策對少數民族體育在產業、教育、文化、競訓等方面產生多重影響,最終導致少數民族體育的省域差異。民運會設項歷史越久的項目,優勢分化越明顯,比如摔跤,原因有二:其一,最早納入全國民運會的項目多是普及程度高、參與省份多的項目,其二,設項越久,則更有利于項目的跨省傳播和學習交流。個人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比集體項目更易出現分化,這與不同項目技術習得的難易程度及少數民族體育人才的跨域流動有關。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自然傳承、學校傳承、基地化培養等對項目競技水平有不容忽視的影響。社會因素對項目優勢集中與分化的影響是綜合發生的,需參照各省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四 小結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成績數據顯示,東道主成績優勢明顯、少數民族人口大省整體實力強、西中東部地區項目成績三級遞減、比賽項目優勢集中與分化并存的特點非常明顯。上述現象是由各省域自然與社會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建議各省重視自然因素,協調發展社會性因素,統籌民族體育普及與競技事業,實現民運會與少數民族體育的長遠發展。

[1]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官網.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圓滿落幕[EB/OL]. (2015-08-17) [2016-06-10].http://www.10mzydh.gov.cn/myh/xwtt/t2015081 7_6672.html.

[2]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官網.代表團介紹——內蒙古自治區[EB/OL].(2015-07-26)[2016-06-10]. http://www.10mzydh.gov.cn/myh/dbtjs/t20150726_4662.htm.

[3]李剛,劉麗.和諧社會視域下民族傳統體育傳承模式構建探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25(5):1-4.

[4]周起業等.區域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281.

[5]王佳麗.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表演項目賽事分析與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10(6):73-75.

[6]柴國榮,王蕾,薛宇.對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成績特征及發展趨勢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6):43-48.

[責任編輯賀良林]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for the Tenth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Games

ZHANG Peng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99,China)

Using some methods which are data statistics, literature to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Tenth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Games. Found this games has four obvious features: host performance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minority provinces hold overall strength among the biggest gainers, western,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project performance is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of the project concentrated coexist with differentiation. Lots of reasons lead to these above phenomenon. It is suggest that every province make its own planning to spur ethnic minority sports and the Minority Sports Games get a long-term development.

CNGM; Performance; Distribution

G812

A

1008-9128(2017)02-0089-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2.023

2016-06-10

張朋(1982-),男,陜西富平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產業、民族體育。

猜你喜歡
比賽項目獎牌一等獎
獎牌
手工獎牌
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部分)(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及一等獎)
首枚獎牌!
“可怕”的一等獎
電競種植記
一枚特殊的獎牌
運動會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2年倫敦奧運會比賽項目(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