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視角下海南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分析

2017-04-12 11:48
三亞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海南省社工督導

張 琴

(三亞學院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供給側視角下海南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分析

張 琴

(三亞學院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通過對海南省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情況進行整體性調查,來分析社工機構在當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所呈現出來的困境。通過三年的實地調查,運用參與式觀察、個案訪談、長期跟蹤等調查方法,著重分析了??谑泻腿齺喪袃蓚€典型城市的社工機構發展情況,以及其他縣市重點社工項目的情況?;诤D鲜√赜械纳鐣h境、地理環境總結分析社工機構中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簡要提出了解決之策。

供給側結構;社工機構;困境

一、海南省社工機構發展的背景

海南省在2010年成立第一家專業社會工作非政府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標志著海南省正式開始發展社會工作,經過六七年時間的發展,現在社工主要從事社會救助、矛盾調處、司法求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社區服務勞動保障、權益維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優撫安置、志愿服務、青少年服務等工作。社會建設的加快,呼喚更多的專業社會工作人才。近年來,海南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績,但筆者了解到,目前海南省社會工作人才數量少,專業化水平較低。雖然涉及領域相對全面,但是由于根基較淺,提供的服務廣而不深。為了適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和構建和諧海南的要求,海南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任重道遠。

二、重點地區社工機構發展的現狀

(一)??谑猩绻C構發展的情況

??谑旋埲A區樂助社會服務社于2010年4月22日民非注冊成功,是海南省第一家專業社會工作非政府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NGO)。經過六七年時間,??谑嘘懤m成立了近十家社工機構,設立社工崗位一百個左右,與政府合作,開設各種社區、單位的服務項目,在各街道廣泛提供社工服務。

(二)三亞市社工機構發展的情況

2014年7月14日,三亞市普愛社工機構正式成立,標志著三亞社工發展踏出第一步,經過兩三年時間的發展,目前有匯智、星海、祥和、南國、藍海等幾家機構有正式承接的社工服務項目,在崗社工大概有60-80人左右,社工以及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共52人獲取了社工相關技能證書。

(三)其他市縣社工項目發展情況

相較于??诤腿齺喩绻ぐl展的情況,海南其他市縣社工發展滯后于發達地區,其他市縣社工發展主要體現在國家民政部及海南省民政廳共同支持的“三區計劃”項目及??诤腿齺喩绻C構對各市縣的援助項目方面。海南“三區”社工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已經開展了近四年的時間,每一年由高校和機構組織優秀的社工進駐到各個項目點上,提供相應的專業社工服務,項目每年都開展啟動儀式以及結項的總結大會。經過幾年的摸索發展,“三區”社工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服務效果得到了各市縣社工主管部門及群眾的好評,也切實幫助居民解決了實際困難。但是也因為人才的稀缺以及項目人員持續時間短暫等原因,導致服務的穩定性及持續性有限。

三、海南社工機構發展的困境

(一)專業人才供應不足

1.缺乏機構中主要的一線工作人員

在目前的社工機構中普遍存在缺少社工的情況,招聘的信息常年公布在網絡上,并且也同時利用其他的招聘途徑上發布消息。在這樣的不懈努力之下,大部分機構還是招不滿人員,情況令人堪憂。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本地高校的學生較多外地戶籍,畢業之后百分之九十多都會選擇回自己的家鄉或者是其他大城市發展;二是海南省脫離大陸,引入島外人才十分艱難;三是社工的工資標準太低,晉升渠道不明確,難以做長久的職業生涯規劃。

2.缺乏實務經驗扎實又懂管理的機構管理人員

據調查,在海南省社工機構的管理人員很多都沒有社工專業背景。在職的管理人員背景復雜,社會人士、從商人員、公益熱心者占大多數,他們內心有著極大的公益情懷,但是真正站在機構管理層面上管理時,他們與下面一線員工之間的專業理念差異很快就表現出來。在機構的工作氛圍營造、上下級相處的方式、對待服務對象的態度、服務的專業視角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管理人員常年得不到專業的機構管理培訓,都是憑借著以往的社會經驗以及當下政府的要求去管理,這樣的方式對于剛走出大學的社工,或者是有過工作經驗的社工來講是難以適應的。他們缺乏考慮社工們的實際情況,多的是從自身或者是機構的角度出發,即社工一切服從機構的管理。在不了解社工服務的情況下,也對于社工的工作存在諸多看法,并沒有很好的結合一線社工服務來看待社工工作。若管理者不能理解和認識到社工工作的專業性,那么他們更是不能夠在短時間內理解社工的意義。這樣的工作氛圍導致社工對機構以及工作的歸屬感非常的淡薄。再加上社工的流動性變大,很多都轉業進入其他行業,這從根本上影響了社工的整體力量。

3.缺乏保障機構順利展開的督導人員

從發展比較快的沿海城市總結出的發展經驗來看,督導是每個機構必須具備的崗位。但是,現有的機構中極度缺乏督導的支持。督導人員需要有大量的實務經驗的資深社工擔任,但是在海南,受地理位置以及經費的影響,極度缺乏督導人員,一是項目經費不多,難以支撐聘用督導的經費,二是難以邀請到專業資深的督導人員;另外,在本地由于發展時間較短,也還沒有自我培育出這樣的人才。督導在機構中地位非常重要,不僅要能夠時刻關注每個社工的成長,同時還要監督著服務的專業性,時刻警惕著服務是否在專業的軌道上運行。督導作為社工與管理者之間聯系的橋梁,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發揮好督導的作用,機構才能真正的很好的運行。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1.政府提供經費是目前中國發展社工的主要經濟來源

社工在大陸發展二十年左右,直到現在,社工發展最根本的動力仍是政府的經費支持。在海南亦是。但是縱觀全海南,政府對社工的支持力度還不算很大。政府工作上是比較重視社工發展的,因為社會上的問題層出不窮,導致社工的需求慢慢體現出來,更是因為海南是一個旅游為主的省份,人員構成非常復雜,再加上外地人較多,問題比較多,社工作為第三方介入問題更容易得到認可。由于政府缺乏對社工的了解,在經費以及辦公硬件方面對社工的支持不是很大,計算精細,沒有任何彈性空間,提供的支持僅夠支持零星的社工工資,行政費用和提供服務的活動經費非常少。沒有活動經費,社工就很難走出去提供服務。另外,目前社工機構與政府洽談的項目都是一年簽約,期間還是分期撥經費,經費的撥付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導致機構初始的服務處于無資金的狀態下,每一階段都需要政府評估來決定是否撥款,如果政府覺得不滿意或者說是沒有滿足政府的要求,還出現克扣經費的情況。機構除了接受,沒有任何主動權。機構每個時段都運行的非常艱難,員工工資難以及時發出,使得人心浮動,無心工作。所以,政府對社工的支持力度決定了機構的運行情況。

2.政府對社工的理解程度決定了機構運行的難易

社工對于整個中國來說都屬于一個新生的職業群體,在海南更是起步比較晚。社工服務講究循序漸進,并且需要一定的時間深入服務群體中,服務也是由淺入深的過程。而在當地,政府與機構之間的項目洽談都是短期簽約,由于項目比較少,所以一個機構在一個點上持續服務的幾率比較小,經常是一年一換,這樣的社工服務難以深入,一旦換另一家機構過來就會出現大量的重復工作,使得政府人員與社工工作人員在溝通上產生矛盾和質疑。長此以往,社工的職業信心受到影響,使社工的發展更加迷茫。因此,政府的理解是社工機構運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社會認同度低,服務人群不固定

社工作為新出現的職業群體,社會認同度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同于其他地區,海南有很多的少數民族群體,這部分人群接受的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并且和外界接觸較少,尤其是對社工和類似行業沒有任何接觸,影響了他們對社工的認同度。再加上,這里常年有大量的游客進駐,在冬季更是長時間居住,這樣的情況導致社工每年服務的群體都會改變,并且在服務內容上也不斷的更換,想要做出成效顯得更為困難,還是一些常規性的服務更能夠讓新來的對象更容易接受。

(四)外界專業資源匱乏,孤島型發展情況

遠離港澳臺、廣東深圳,在海南發展社工對于引進外來資源顯得頗為困難,與外界聯系會有諸多不便,經費以及歷史淵源導致這里成為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政府也盡力組織相關人員去島外學習,但是遠遠滿足不了現在的需求,僅僅靠幾天的學習,很難維系海南社工長久的發展。本島的高校有限,目前僅有三所學校有這個專業,形成的氛圍有限,而且三所學校的專業能力、影響力都有限,沒有開設社工碩士研究生的學習,難以提供更高的教育水平。在僅有的幾位有過島外做社工服務的“資深”人士也覺得勢單力薄,在多次的坎坷中磨滅了社工激情的不在少數,他們都覺得海南的社工與他們在外面接觸的社工相差太多了,看不到未來的發展前景,感覺太難堅持。這樣的精神壓力之下,他們也開始猶豫不決。

(五)社工機構之間缺乏交流

在海南社工機構發展較快的???、三亞兩個城市,兩個地方也同時成立社工協會。行業協會的成立就是為了加強行業的交流,進行資源的整合,為行業內的工作者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目前為止,這兩個城市的社工協會還沒有真正的發揮其效用。培訓學習的機會很少,出島學習的機會更是難得。社工協會成立以來沒有真正發揮行業領導、協調發展的作用。并且在現有的機構之間也很少有交流,在當下海南社工發展處于剛起步的階段,機構之間應該加強合作,多多交流服務中遇到的困難,共同商討解決之策才是有效的發展策略。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機構之間存在競爭,使得機構之間,社工之間并不能真正的團結起來共同面對壓力。每個機構都處于為了生存而爭取項目的狀況,并不能無憂的去提供社會服務,或者和別的機構去做到無隔閡的行業技術交流更加困難。

四、結論

在海南,社工的發展勢在必行,不僅僅是響應國家的號召,也是海南近幾年發展所表現出來的需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整個海南島在進行國際旅游島的創建,和諧的社會環境下要求大量發展社會工作職業。但目前社工在海南的發展遠沒有達到這里的需求量,想要社工發展的好,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動。另外,本省高校進一步提高社工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是迫在眉睫,特別重要的是要針對本省戶籍的社工的培養。行業協會也需要多做努力,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以及實務培訓學習的機會,發揮好行業帶頭的作用。

[1]朱建剛,陳安娜.社工機構的NGO化:專業化的另一種思路[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2]伊茹.承認理論視角下的社工機構承認之路研究——以北京市A社工機構為例[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5).

[3]王思斌.高校教師領辦社會工作機構的疊錯現象分析[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7).

[4]帥小龍.民辦社工機構社工人才流失問題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3,(4).

[5]鄔瞳.社工機構的發展困境與路徑選擇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3,(4).

[6]肖小霞,張興杰.社工機構的生成路徑與運作困境分析[J].江海學刊,2012,(9).

[7]王菁.社工機構中層管理者的職業認同研究——以深圳市L機構為例[D].蘇州大學,2015,(4).

[8]顧湘.我國社工機構發展模式及比較[J].學會,2015,(11).

[9]梁晏妮.資源依賴視角下我國社會工作機構發展路徑的探索——以兩家社工機構的對比分析為例[D].復旦大學,2013,(5).

[10]李太斌.政府購買服務推動社工機構發展[J].中國社會導刊,2008,(2).

C916

A

(2017)01-040-04

2017-04-14

張琴(1988-),女,江蘇鹽城人,助教,從事老年社會工作、社工機構發展、服務督導與評估研究。

猜你喜歡
海南省社工督導
青春社工
荷蘭高效教育督導如何煉成
用“長牙齒”的教育督導推動政府履職
立足督、導、評 創新督導工作
社工
海南省腫瘤醫院
民國時期教育督導制度的特點及啟示
醫務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是海南省還是海南島?
海南省農墾設計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