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服務信息化現狀分析及其發展思路基于陜西省的調查數據

2017-04-20 05:38溫海紅鐘萬春王怡歡
中國民政 2017年5期
關鍵詞:養老機構老年人

◎ 溫海紅 鐘萬春 王怡歡

養老服務信息化現狀分析及其發展思路基于陜西省的調查數據

◎ 溫海紅 鐘萬春 王怡歡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如何構建“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系統,通過互聯網檢測和信息采集等手段變革老年人身體安全監控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更為有效的安全保障,是當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本文以陜西省社區和養老機構信息化的調查數據為樣本,通過分析養老服務信息化發展的現狀,提出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發展的措施。

養老服務信息化現狀分析

(一)數據來源

2016年7月,陜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互聯網+視角下陜西省城鎮養老服務社會化路徑研究”的調研小組通過典型抽樣調查方法,在西安市和延安市的社區和養老院進行調研。調查對象是老年人、管理人員、工作人員,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400份,問卷有效率達100%。其中:社區老人為150份、工作人員為40份,養老院老人為149份、工作人員為61份。

(二)調查數據的分析

1.被調查老年人的特征

(1)高齡化趨勢嚴重。被調查的老年人中,80歲以上的老人占40.4%,75-79歲的老年人占17.25%,70-74歲的老年人占12.15%,65-69歲的老年人占15.4%,60-64歲的老年人為14.8%。

(2)失能老人逐步增加。調查數據顯示, 20.18%老人健康狀況較差。其中17.28%的半失能老人和2.3%的全失能老人,占入住養老院人數的五分之一。

2.養老服務信息化現狀分析

(1)老年人對養老服務信息化的了解情況。由于目前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的程度較低,老年人對養老服務信息化的了解程度也較低。社區較養老機構的信息化水平較高,約有33%的社區老人了解信息化情況,39%的老人表示偶有聽聞,但不太了解,28%的老人表示完全不了解。養老機構的信息化水平較低,約65.38%的機構老人表示沒聽過信息化,26.15%的老人了解信息化建設的概念,但對具體運行手段全然不知,比較了解的為1.54%。

(2)養老服務信息化使用情況。目前社區和養老機構均開展了家庭呼叫緊急救助、智能醫療服務、生活照料服務和電子檔案、退休管理等十多項智能化養老服務。其中,家庭呼叫緊急救助服務全部通過手機電話等通訊工具完成,智能醫療服務主要通過受理窗口、手機電話和網站來完成,其他九項服務都通過網站、電視、手機、電話和受理窗口四種手段來完成。

(3)對養老服務信息化期望情況。調查數據顯示,老年人期望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在線視頻活動的比例最高,占總人數的81.3%,期望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電話關愛的占73.8%,期望智能檢測的占72.9%,期望能網上進行遠程就醫的占63.6%,期望能應急呼叫和訂餐助潔的各占51.4%。機構老年人期望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訂餐助潔的比例最高,占總人數的53%,期望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電話關愛的占16.7%,期望智能檢測的占24.2%,期望能網上進行遠程就醫的占40.9%,期望能應急呼叫的占42.4%。

(三)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 養老服務信息化程度較低

目前大部分老年人(59.87%)認為養老服務信息化程度一般,23.66%的老年人認為養老服務信息化程度較低,約1.02%的老年人表示其信息化程度很低。其中,68.75%的社區老年人認為在養老服務中利用信息化手段的程度一般,信息化操作多停留在日常監控、緊急呼叫、電子檔案等基礎層面,而遠程醫療、法律咨詢、日常管理等方面依舊維持人工化操作模式,12.5%的社區未涉及信息化服務。目前養老機構的養老服務信息化程度也不高,近一半(48.98%)的養老機構在養老服務中信息化覆蓋面小,僅涉及老年人檔案建立、緊急呼叫、視頻監控等,約30%的養老機構在養老服務中信息化程度偏低,其中2.04%養老機構不使用信息化服務手段。

2.對養老服務信息化了解程度低

調查顯示,養老服務工作人員(包括機構和社區)對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的了解度偏低,約57%的工作人員表示不了解信息化養老,其中包括了8%的工作人員表示完全不了解,15%的工作人員聽說過關于信息化養老的相關政策規定,不足6%的工作人員能完全清楚信息化養老服務的建設背景和政策。被調查的老人對信息化養老模式的了解度極低,近一半(47%)的老人反映完全沒聽過信息化的概念,32%的老人表示偶然在電視廣播上聽過,真正了解的老人不足5%。

3.養老服務信息化手段的利用情況不樂觀

目前,少數社區和養老機構正在試行“智能化養老服務模式”,但“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低”依舊是反映的普遍問題。部分社區和機構將所提供的主要服務(如家庭呼叫緊急救助、智能醫療服務、生活照料服務、法律咨詢服務等)通過網站、電視、手機電話等途徑提供給老人,但效果差強人意。如智能醫療遠程服務的利用率僅為16.7%,多數(50%)還是通過受理窗口進行人工辦理;網上法律咨詢業務的開展率也不足20%;在心理輔導方面,僅有12.5%的老人懂得通過專業心理咨詢網站進行治療,近半數(58%)的老人仍然習慣利用移動設備進行直接咨詢。

(四)原因分析

1.政府扶持力度不到位

雖然當前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和機構養老服務有一定的優惠性政策扶持,但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仍不夠,表現在資金投入不足,養老機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資金短缺問題,影響其正常的運轉。同時,由于缺乏對相關優惠政策的廣泛宣傳,現有的優惠政策未能有效落實。尤其是養老機構在申請貸款等方面存在較多困難,政府部門之間缺乏政策協調,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民辦資本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積極性。

2. 人員缺乏,專業化程度低

調查數據顯示,社區工作人員以大專學歷的居多(48.48%),本科及碩士以上的高學歷人員較少。相較于社區,機構工作者的學歷結構更加單一,高中學歷占總人數的70%以上,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較少,呈現“低學歷、單一化”的特點。社區和機構的工作人員的專業構成繁雜,按人員比例依次為管理學(37.04%、35.00%)、醫學(7.41%、30.00%)及教育學(22.22%、5.00%),呈現出“重管理、輕護理”的局面。

3.養老服務信息化技術支撐力量薄弱

養老服務信息化的核心是依靠現代科技建立的養老服務平臺,此過程離不開各項現代科技的支持。本次調查發現,目前機構養老服務主要以有線電視網絡技術、移動網技術、遠程診療技術和物流配送技術為主要支撐,對于衛星技術、物聯網技術等運用較少,甚至工作人員對養老服務信息化的了解度也微乎其微。

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一)強化政府主導地位,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

1.強化政府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中,政府作為主體,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財政投入,提供資金支持并及時配置到位,集中力量支持大數據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同時,加大對政府部門和企業合作開發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的支持力度,以保證社區和養老機構的良性運行。

2.完善立法推進信息化建設。政府將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納入到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中,建立養老服務平臺的標準規范體系,健全養老服務信息管理運行機制,確保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3.出臺“互聯網+養老服務”推動計劃。各級政府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將“互聯網+”與社會化養老服務業相融合,利用互聯網的數據平臺和信息通訊技術,實現養老服務信息化的新發展。

(二)實現大數據平臺建設,推廣智能健康監控設備

1.以互聯網為載體,利用信息技術搭設養老服務信息化綜合平臺。依托互聯網資源,由政府牽頭,集中社會力量,通過與社區和機構的合作,以現有老人為基數,尤其要建設失能老人的專屬信息管理系統和大數據平臺,將社區和養老機構老人的基本情況匯總錄入,利用云服務管理平臺進行管理與監控。同時,開發配置多種智能終端(例如手機客戶端APP等)作為信息接口實時傳輸,把在云端實現的健康數據管理、分析及建議等信息傳輸到已連接的智能終端上,實現雙向的交流與管理。

2. 推行智慧養老一卡通,探索“互聯網+養老+醫療”的健康養老服務模式?;诶先损B老服務信息平臺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系統、新型合作醫療管理系統建立合作實現并網,將老人基本信息的數據直接傳輸到需要就診或進行健康檢查的醫療機構,為老人就診看病提供便利。信息的同步更新使社區、養老機構及醫療機構等對失能老人的健康狀況實時監控,在老人遇到緊急情況時,醫院可及時出診或進行遠程會診。以每名老人為單位,定制“智慧養老一卡通”,實現人手一卡,通過該卡可享受醫療、福利等方面的優惠和補助。同時,做好數據庫的安全維護工作,防止信息泄露。

3.開發日常照料和護理器,配備智能健康監控設備。為老人配備一些可穿戴式的健康設備及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便攜式體驗、緊急呼叫等設備,比如智能腕表、手環等,可監測老人目前的身體狀況,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對老人的基本健康狀況進行預估和初步判斷,并將信息及時傳輸到老人的專屬信息平臺上。安裝聯通網絡的一鍵呼叫鈴,在老人遇到緊急情況時可通過呼喊或者按動按鈴觸發呼救或報警功能。

4.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提高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化水平

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以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依托,按照統籌規劃、實用高效的原則,采取便民信息網、熱線電話、愛心門鈴、健康檔案、服務手冊、社區呼叫系統、有線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構建社區養老服務信息網絡和服務平臺,發揮社區綜合性信息網絡平臺的作用,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在社區養老服務管理中,推廣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電子檔案,通過網上辦公實現日常管理,建成以網絡為支撐的信息平臺,實現居家、社區與機構養老服務的有效銜接,提高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1.注重養老服務護工的培訓工作。高齡和失能老人需要長期的日常照料、健康管理、康復照料、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建立長期照料保障體系是失能老人社會化養老服務進程中一項艱巨、長遠的任務。當前社區和養老機構需要做好基礎性工作,把失能老人日常照料專業陪護人員的招納和培訓工作納入城鄉就業培訓體制,定期進行集中培訓,提高護理專業人才的工資待遇。

2.加強社區和機構的基層管理隊伍自身建設。明確自身責任,積極推進“互聯網+”背景下養老服務信息化,向政府尋求資金和政策支持,向社會尋求幫助,提高日常照料專員等養老服務工作人員的工資及待遇水平,落實社會保障待遇,吸引更多社會人員參與到失能老人的社會化養老服務建設中來,轉變社會觀念,提高社會工作者的地位。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省民政廳)

猜你喜歡
養老機構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養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養老更無憂了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