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互式電子白板助數學教學更高效

2017-04-22 19:22李珠峰朱鋒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7年3期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情境教學數學

李珠峰++朱鋒

摘 要 讓課堂變得生動、具體、可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主攻方向。為實現這一目標,積極引入交互式電子白板,讓它既保留傳統黑板的優點,又兼容情境教學等優勢,使數學教學更高效。

關鍵詞 交互式電子白板;數學;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3-0012-02

1 引言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數學課堂教學搭建了一個多元互動平臺。交互式電子白板有一個強大的功能庫,庫中擁有計算、作圖等諸多輔助工具(還可裝載學科軟件)。在這個平臺上,師生、生生不光可以借助它的交互功能進行多元對話,還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借助多媒體終端調取資源,進行知識呈現、結論驗證等相關活動,能夠讓數學課堂充分體現“生本”理念的同時,極大地便利學生對知識的消化、拓展和延伸,方便師生對知識系統的構建,提高課堂學習的生成性。

2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多元互動搭建了寬闊的平臺

交互式電子白板環境下的互動,以及白板功能本身的交互性和操作門檻低的特性,以全新的形式極大地便利了課堂教學的改革。課堂環節推動的過程中,無論是哪個環節,只要有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機之間,隨時可以展開交互和思維碰撞。

傳統意義的互動大多表現為問答式互動、點對點互動、點對面互動,很難達到全員、同步、全程,也很難貫穿課堂始終。電子白板因其外觀功能等同黑板,加載了屏幕批注、拖拽、插入、鏈接、過程錄制和回放等功能,便利了師生對所學內容進行過程性交流、規律性驗證,化解了學生理解消化的難度,方便了學生的理解、記憶和觸類旁通。

如在進行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教學時,在引導學生進行概念理解的時候,教師只需對兩種對稱的特性,運用電子白板的拖拽功能,通過對“軸”進行不同的重合,就可以表現出二者空間上的不同,手段非常直觀,學生無須再在頭腦中進行過多思考。在電子白板上完成這類驗證,不過是隨機讓學生親自動手點擊工具圖標的事情。在建立“對稱”知識與現實聯系的時候,這種輔助功能更能顯示出它的優勢,教師可以通過選取學生喜歡的蝴蝶或鳥類的翅膀、故宮等建筑物、物體在水中的倒影等圖片,通過剪切、旋轉,讓學生觀察圖片對稱,就可以讓學生對“對稱”產生更加清楚的認知,也能激發出他們對生活中諸多類似現象的聯想和反思。

又如在進行直線、射線、線段基本特性理解教學時,在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整合鐵軌、斜拉索橋、流星、彗星(彗尾)等圖片,讓學生對圖片中蘊含的“線”,在圖片上用電子筆進行相應的伸縮變化,在白板上使得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線段、直線和射線形成直觀的認知,輕松地理解其特性。

類似“形”的變換教學,教師均可以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對幾何模型進行展示,對圖像的平移可以利用白板實現翻轉、伸縮的隨意變換,把原本單純思維和理解轉變為視覺上的具體、形象的直觀呈現,在輕松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能讓學生對數學中的線條美、對稱美、和諧結構的抽象東西轉變成形象感受,讓學生通過現象領略到數學圖形的實質,激發學習興趣。

另外,交互式電子白板區別于傳統教學最大的地方在于,它不僅僅屬于教師,同時屬于學生,隨時可以把它當作教材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學生相互間進行碰撞的媒介和平臺;教師可以通過生生間的碰撞和交流,及時發現問題、捕捉問題的關鍵,隨時加入其中穿插點評或糾錯,因勢利導推進教學環節;還可以把單對單碰撞環節錄制下來,通過代表性環節的回放進行因情導學、因人而教。

3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打造精彩課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交互式電子白板本身具備的注釋庫、背景庫、鏈接庫等功能,色彩設置、內容隱藏(遮擋)、動畫呈現等手段,為教師將機械、呆板的知識轉變為生動具體的內容提供了支持。教師可以通過應用電子白板功能,為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聯想服務。如上面提到的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教師可以把對稱的另一面設置成不同的顏色;或者增加設置一個森林、足球場、海底世界等背景,設計成尋找、自主匹配、搶答等游戲環節,使課堂變得趣味橫生。

電子白板較多媒體課件而言,更多的優勢體現在演示功能上。多媒體課件一旦完成,就必須按照既定的路徑演示下去,演示過程中學生是無法參與其中的,課件的內容也是無法更改的。采用白板技術制作出來的“課件”,師生在課堂上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以根據需要即興更改(補充或刪除)。

教師常常會遇到課堂環節推進中出現與提前預設脫節的現象,尤其是在課堂生成環節出現的概率更高。利用電子白板展開教學,教師為了使課堂更加理想和精彩,可以在組織教學前儲備大量的資料,為隨時調整教與學的策略、手段做好多角度的準備工作,一旦課堂發生變化而且超出第一方案的預期,隨時可以調用儲備資源,彌補或干脆執行備選方案。這樣就可以大大增強教與學的靈活性,讓課堂教學回歸到生動靈活的狀態,教學過程使課堂更加充實,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如在進行“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教學時,教師可事先讓學生從圖形資源庫中調出圖形工具,繪制出幾個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然后推導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因學生在此之前已掌握了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此時可把圓柱體作為參照對象,用圖形的變換、套接,將圓錐體包含于圓柱體之中,自己得出結論: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圓錐體體積比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多一點兒;圓錐體體積比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少一點兒。

學生在得出這3種不同的結論前,先在白板上“畫”出它們的高度和底的周長,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資源庫的“直線”功能和“平移”操作,會自然發現圓錐體和圓柱體的高度和底的周長二者同時相等,圓錐體的體積才能等于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根據圓周長計算公式迅速推導出只有圓錐體和圓柱體的底面積和高度同時相同,二者的體積才會是1:3,也才能進一步推導出圓錐體體積是等高等底圓柱體體積三分之一的結論。

而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傳統教學的演示必須在黑板上一步步展開,且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在課堂時間內不允許學生親自去嘗試和驗證,教師教得費時費力,學生動手探究的愿望也得不到滿足。在交互式電子白板平臺上,教師瞬間就可以為學生呈現諸多需要的圖形,并能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讓他們自己進行反復操作和驗證,會對結論產生過程形成非常清晰的印象。這樣,學生在自己動手繪圖的過程中,不僅逮到了“魚”,而且收獲了“逮魚”的技能,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4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學生知識的構建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學以致用是教學的出發點,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學會聯系、學會應用和創新。在引領學生對知識吸收、消化、應用的過程中,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利于學生進行觀察、類比、分析、歸納,也利于學生通過自主操作,探究知識的來源、形成的過程及內在規律;在課堂延伸環節中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應用的途徑或要領,在親歷親為的過程中產生新的領悟。

如在教學“函數奇偶性”的時候,教師可預先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應用白板繪圖軟件畫出自己體會到的典型函數的圖象,并針對“典型”二字進行特征分析。下一步,引導學生分別對原點對稱的函數和圖象關于y軸對稱函數進行探究,發現函數圖象上對稱點的所在和坐標之間的關系,然后進行對應的函數特征解析。最后,讓學生歸納概括出自己理解到的“奇偶函數”的概念。較傳統手段來說,這種教學形式以圖形觀察、數據分析、規律尋找與印證的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有了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交互式電子白板利于學生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促進知識體系化。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和教學的需要,把教材內容進行個性化重組。如在進行“探尋代數式的幾何特性”教學時,盡管學生已經學習過方程曲線的基本概念,也學習過在一個已知的二元二次方程中,求x+y的值的解法,但他們對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性,還不能很好地認識清楚。原因在于學生對曲線和方程的內在關聯性感悟得不夠深,認識還停留在代數計算的層面,不能與解析幾何的本質聯系起來。借助電子白板的幾何畫板軟件,可以輕松地先給學生呈現代數式形成的圖像,然后扣住“形”,讓學生進行觀察、對比,引領學生在“圖”的引領下形成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大大提升他們對代數式原有的認識和理解。

交互式電子白板利于師生對過程、方法、手段進行反思和領悟,建構知識體系。借助電子白板的錄制回放功能,課堂小結時可以針對學習、探究過程中出現過的主要問題,進行總結、整理和歸納。如在對“探尋代數式的幾何特性”學習過程進行小結時,師生可以通過回放形成“數形結合”——代數式生成圖像這一思維方式的環節,把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整理成數據表格,會充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也能為教師日后的教學積累寶貴的資料。

5 結語

數學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引領學生能夠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形成新的知識方面,以其對文本、圖形、表格、音樂、圖片、動態方面有機整合的優勢,可以隨時進行數據處理、存儲、編輯、回訪演示,突破時空延伸的制約,傳遞出教與學的多種信息;還能起到課堂角色轉換、人機互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等作用,促進教師教學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實在、更加省時高效。

猜你喜歡
交互式電子白板情境教學數學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交互式電子白板助力小學數學課堂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情境教學模式探究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