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本對話,讓學生成為文本的知音

2017-04-25 10:47陳開兵
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 2017年1期
關鍵詞:教學方法

陳開兵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強調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生本對話。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己提問、自己探索答案、自己解析、自己找尋結果,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成為文本的知音,真正吃透文章內容,深刻理解作品主題,讓文本成為學生的知音。

[關鍵詞]生本對話;教學方法;適時引導

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深入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章主題思想,學會閱讀的過程。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學習,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能力,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學會生本對話,在文章中覓知音。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堂中自主、熱情地學習,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反復閱讀,善于發現問題

學習語文要重視反復閱讀,因為反復閱讀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學生只有反復閱讀,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內容,也會在反復的過程中發現關鍵問題,為真正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打好基礎。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要鼓勵學生自己去挖掘問題,而不是把所有問題提出來擺在學生面前,要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要服務于學生,適時引導即可。

生本對話是學生與文章的互動,絕不是教師填鴨式的教學,學會閱讀更重視學生的自發提問,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勁頭兒會更足,他們更有興趣去解決自己挖掘出來的問題。例如在教學《三顧茅廬》時,教師把學生分為三組,引導學生分組自學閱讀,并在讀的過程中為別的組提出問題,看哪組同學提的問題多。學生們分組比賽提問,閱讀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生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三顧茅廬是什么意思?”“文章中一共有幾個人物?他們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劉備的誠心誠意表現在哪里?”“什么原因讓諸葛亮答應了劉備的請求?”學生們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深究文章內容,在深刻理解了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才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敞開心扉,真正做到與作者、文本的對話,發掘文本的內涵。

閱讀中要想達到良好的效果,達到生本對話這一至高境界,就要求學生做到反復閱讀,帶著挖掘問題的信念去讀,要真真切切體會作者的用心,敞開自己的心扉,放飛自己的想象,用心靈與文本對話,提出問題,找到答案。教師要作為引導者,確保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二、情感朗讀,體會文章內涵

情感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通過情感朗讀課文,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涵,也能夠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形成貼切的生本對話,深入作者的內心,感受文章的主題內涵。

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朗讀是所有文章都必須運用的環節,教師要重視教學過程中情感朗讀的運用,因為學生只有帶感情地讀課文,才能用心去感受文章的段落內涵。例如在教學《愛如茉莉》時,教師帶情感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爸爸媽媽彼此的那份真摯的愛,然后教師讓學生分段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強調學生的情感投入,并對朗讀情感突出的學生給予表揚。在分段帶情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體會文童中作者的用意,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文章中哪些句子能表現出爸爸對媽媽的真愛?”“哪些地方能體現出媽媽對爸爸的真愛?”“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如果有人問你真愛是什么?你會怎樣回答?”……通過閱讀讓學生找到答案,并帶著情感把這些句子讀出來,真正用心去感受作者所表現的情感世界。

情感朗讀的培養,教師要滲透到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把它作為一項基礎貫穿于日常。因為只有學生帶感情地去朗讀課文,才能體會文章中的情感世界,才能用心去體會作者真正的情感用意,達到與作者的心靈對話。只有達到這樣的境界,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內涵。

三、分組討論,促進學生理解

語文教學的過程要重視分組討論,要讓學生學會與別人去分享,討論是交流的過程,也是尋求答案的過程。學生只有在交流的過程中才會成長,才會獲得更多的知識,而分組討論也讓學生集思廣益,積極主動地去探討文章中的奧秘,把課堂的學習變得更精彩。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分組討論,不要只是一味地講解,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形成對學習的厭倦。教師在課堂中擔當引導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自由討論。問題的提出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提出問題后學生就可以展開激烈的討論,答案可以是多方面的,也不要設立單一的答案,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出來。

在教學課文《輪椅上的霍金》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如:“你認為霍金最值得敬佩的地方有哪些?”或者讓學生組與組之間相互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就提出:“哪些描寫突出了霍金的堅強?”還有的學生提出:“我們應該學習霍金的什么精神?”這些問題的提出都需要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找到全面的答案。學生的答案或許各有不同,教師要給予鼓勵性的言語表揚,要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搶答,熱情地投身到課堂討論當中來。

有些問題只有通過分組討論才能得到更具體、更全面的答案,因為討論是集思廣益的,學生們在討論的過程中積極性得到了開發,他們會熱情地進行探討,迫切地想得到答案。在討論中得到的答案會讓他們記憶更深刻,更容易掌握,分組討論,讓他們很輕松地就掌握了相關內容。

總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要想讓文本成為學生的知音,就要重視文本對話,要讓學生善于在課堂中自我發現問題、挖掘問題,并學會思考,積極主動地討論,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在積極討論的氛圍中,達到與作者的心靈相通,情感對話,從而輕松掌握課堂知識,達到高效語文課堂的目的。

猜你喜歡
教學方法
融入數學語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高職院校音樂選修課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實踐探索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冠心病見習教學中應用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探索立體幾何的教學方法
探索立體幾何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應用數學模型發展生物科學思維的教學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應用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