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洮州古城 從唐蕃古道到江淮遺風

2017-04-26 03:49敏奇才
中國西部 2017年4期
關鍵詞:遺址文化

文/敏奇才

洮州古城 從唐蕃古道到江淮遺風

文/敏奇才

在地處祖國大西北甘肅南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會處,有一個漢、回、藏、蒙等多民族聚居的縣域——臨潭(古稱洮州)。早在仰韶文化(約公元前5000年)時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西晉置洮陽縣,為建縣之始。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改名為臨潭縣。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臨潭既經歷了烽火迭起、兵戎相見、金戈鐵馬、建置多變的紛繁歲月,又創造了民族融合、商賈云集、商貿繁榮、茶馬互市的獨特歷史,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獨特的民俗文化,保留了絕版的江淮遺風和純樸的民俗風情。

觸摸洮州歷史,傾聽文化遺韻

臨潭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眾多民族即在洮州雜居融合,和睦相處。戰國初,這里為羌人所據。秦統一中國后,大批秦晉漢人遷居隴上,進入臨潭,并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羌人共同開發洮境,漢羌民族開始融合,建立了友好關系。東漢時,地方官吏曾強制洮河流域部分漢人內遷,漢族“百姓戀土,不樂去舊”,并和羌人聯合起義,共同反抗東漢王朝的統治。西晉末年,臨潭被吐谷渾占據,時有羌、漢、鮮卑3族相處,權力之爭,在所難免,時緩時急,但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從未停止。北魏孝文帝時,實行重大改革,鼓勵鮮卑人和漢人結婚,促進了民族融合。唐代吐蕃崛起,于寶應元年(762年)占領洮州,至宋熙寧六年(1073年)被王韶收復。在長達311年中,烽煙彌漫,戰火不息,但吐蕃人與洮州各族人民交流融合卻更為頻繁,唐蕃古道由此而開。此后,大批漢、回族人入住洮州,漢、回、藏各民族團結一致,戍邊屯田,相互貿易,發展各業,使臨潭出現空前繁榮的景象。

今天,我們沿著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走過的唐蕃古道,感受著高原的春風,聽著遙遠的牛鈴聲,走進臨潭,去探訪久負盛名的磨溝仰韶文化遺址。陪同我們的是臨潭縣文化廣播影視局副局長丁志勝。他是一位質樸且沉穩睿智的中年漢子,個頭不高,閑話很少,但說起磨溝仰韶文化,卻是侃侃而談,如數家珍。

初春,乍暖還寒,磨溝遺址靜靜地躺在臨潭縣王旗鎮磨溝村洮河西岸陽川臺地上,向世人展示千年的傳奇畫卷。

“臨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新近幾年挖掘的磨溝仰韶文化遺址最能代表臨潭文化?!倍≈緞俦澈佣?,向我們介紹,“磨溝仰韶文化遺址是目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發現的最早有人類活動的遺址,也是2008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遺址分布著仰韶晚期、馬家窯、齊家和寺洼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通過發掘的文物來看,齊家文化是仰韶文化遺址的主體?!?/p>

2008年7月,在臨潭縣的積極配合下,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對九甸峽水庫淹沒區內洮河南岸的馬蹄形山間臺地進行發掘,仰韶文化墓地遺址面世。該墓地東西寬約50米,南北長約150米,面積近8000平方米。

為進一步加強遺址的保護工作,2009年臨潭縣申報磨溝仰韶文化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將磨溝仰韶文化遺址保護列入博物館建設項目。

2010年,考古人員對磨溝仰韶文化遺址的280座墓葬進行考古發掘,成果顯著。墓葬有豎穴土坑墓、豎穴偏室墓、火葬墓三種類型,出土的陶器、骨器等隨葬器物有1700多件,包括磨制的石鑿、石斧、穿孔石刀、陶刀、石球等生產工具。其中,陶器最多,主要是灰陶和紅陶,60%保存完好。從出土器物和墓葬形制看,這些墓葬為齊家文化類型墓葬,年代距今3800年至3600年。

從2008年到2011年,考古人員在磨溝仰韶文化遺址共發掘墓葬562座,發掘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其中齊家文化墓葬542座,寺洼文化墓葬20座。墓葬呈東南至西北向排列,以土葬墓為主,有少量火葬墓,共計16排。這些墓葬的發掘,為研究當時的喪葬習俗和社會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新城(洮州衛城) 攝影/張吉煥

南門甕城門

歷經過數千年風雨的磨溝仰韶文化遺址安安靜靜地躺在洮州大地,沐浴著早到的春風春雨,俯視洮河流走塵世的喧囂和紛雜,靜聽微風吹走大地的流言和碎語,向世人訴說久遠的故事。

尕娘娘服飾 攝影/馬廷義

走進洮州古城,領略江淮遺風

在紅樺山拐彎處,帶著靈魂深處的江淮鄉愁遠眺山腳下的邊塞古城——洮州衛城,我被它的雄渾、巍峨、奇絕、威武所震撼。

洮州衛城始建于漢代,初叫侯和城,后更名洪和。從那時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洪和城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里總是朝夕易主,狼煙四起,你爭我奪,幾破幾筑,吐谷渾、吐蕃的彪悍戰馬不時馳騁于洮州地面,戰亂的濃烈煙塵籠罩著洪和城。

洪武十二年,大明王朝派西平侯沐英、曹國公李文忠帶精銳部隊遠征西北,安撫邊地,征服了盤踞洮州的元朝殘余割據勢力,建立了洮州衛。李文忠率眾將破敗不堪的洪和城予以重修擴建,老百姓稱其為新城,即洮州衛城。洮州反叛初定后,朱元璋下詔令沐英、李文忠原地駐防戍邊屯田,同期將南京、安徽、江蘇一帶的漢、回人士帶家眷遷來洮州。史載:“移京無地農民三萬五千戶于諸衛所?!?/p>

至今,臨潭縣每年春節鬧社火秧歌首先就唱:“正月里來是新年,我的老家在江南,自從來到洮州地,別有天地非人間?!痹谂R潭,只要是略略懂事的孩子,當你問其祖上時,他一定會說:“我們祖上是南京纻絲巷人?!倍疫€會告訴你,這是他爺爺的爺爺告訴他爺爺,他爺爺又告訴他的。我們隨意走進一個稍微偏僻的村子,去傾聽人們打鬧、說笑、談論,那絲絲縷縷的江淮吳語就不時地溜入耳際,恰如《紅樓夢》里的人物對話,如夢如幻。

那些定居在洮州大地上的江南籍人們不但在此生息繁衍,還帶來了江南先進的耕作技術和開化文化。那些青磚白墻的老建筑,就是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風格。迎門而立的照壁上描繪著一些江南水鄉的景物,一泓池水清澈見底,幾朵荷花冰清玉潔,幾只鴨子劃著水波游來游去,悠閑自在。

江淮遺風突出的特點體現在漢族婦女服飾上。洮州婦女梳高髻、著鳳頭鞋、頭戴手巾是有歷史淵源的。明代婦女喜穿對襟圓領上衣,寬袍大袖,衣邊要鑲三層同色或異色花邊。中老年婦女著過臀大襟上衣,扎口便褲。老年婦女有穿鳳頭鞋的,發結纂,不戴頭飾。洮州女子服飾的亮點為西路“尕娘娘”服飾,穿著對象為結婚后的青年女子。傳說,這種服飾是由李達之女、明仁宗的貴妃麻娘娘帶到洮州的宮廷服飾,當地女子爭相效仿,穿戴至今。

每當春暖花開、草長鶯飛之時,年輕婦女利用回娘家、逛會場的機會對自己進行刻意打扮。在綰起的平鬢上插上簪、釵、鈿等銀器飾物,通常鬢飾金玉梅花一對(俗稱“鬢花子”),耳戴銀耳墜,發髻上苫以略帶裝飾性的雪白布巾,身穿寶藍(俗稱“西湖水”)過臀大襟上衣,內著白襯衣,外衣袖口飾以白色花邊,下身著藍布褲,腳穿繡花鞋,圖案以梅蘭竹菊為多。到了深秋季節,她們則外套一件黑色大襟條絨馬夾,胸前繡著喜鵲踏梅、蓮生貴子、富貴吉祥、一籃(男)多子等吉祥圖案。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新媳婦出門真正喜洋洋,回娘家打扮得真漂亮,高疙瘩(發髻),銀鬢花,藍藍的衫子細細的腿,花鞋多漂亮?!弊阋宰C明洮州“尕娘娘”服飾的俏艷與“尕娘娘”容貌的美麗。

顧頡剛先生在《西北考察日記》中說:“至岷縣足漸大,至臨潭則更修長,其履尖上翹,所謂‘鳳頭鞋’也,頭上云髻峨峨,蓋皆沿明代遷來時裝束?!?/p>

風姿卓約的洮州尕娘娘們,三三兩兩走在洮州古城的街道上,充溢著滿滿的江淮鄉愁,它是洮州人永恒的思戀。正是有著這世傳的江淮鄉愁,洮州人才會在行事做人中拿得起放得下。他們念念不忘故土,不忘在閑暇時從那流傳的故事中尋找江淮鄉愁,在江淮鄉愁中注入新的思戀和念想。

感受洮州文化,體驗多民族風情

臨潭有著著名的伊斯蘭漢學派西道堂、42處伊斯蘭教清真寺,以及古老的藏傳、漢傳佛教寺院,同處一地,交相輝映。臨潭縣城更是一座典型的團結之城,友愛之城,和諧之城,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一個天然展覽館。世居洮州的漢、回、藏等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每年元宵節萬眾一心的洮州萬人扯繩(拔河)便是民族團結的集中體現。洮州萬人扯繩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7年那次扯繩參與人數達15萬,扯繩總長1808米,重約8噸,是扯繩史上繩最重、直徑最大、長度最長、人數最多的一次比賽,盛況空前,堪稱世界之最。2001年7月,萬人扯繩被載入世界基尼斯紀錄。2008年,臨潭縣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拔河協會授予“全國拔河之鄉”榮譽稱號?,F在,洮州萬人扯繩已被打造成全國知名的拔河體育賽事,成為與廣東龍舟節、山東濰坊風箏節、云南潑水節齊名的中國四大民俗品牌節慶活動。

而唱腔不一的洮州花兒是洮州各族人民群眾在創造洮州地域文化和文明的同時,創造培育出的一種高亢、奔放、山野味濃郁、地方特點鮮明的民間山歌,是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培育情感的一種交流方式,更是勤勞的洮州兒女從肺腑里流瀉出來的心靈樂章,是傳承記憶的一種方式,既有歷史的積淀,又有各民族的文化基因。

“蓮花山的攀崖繩,我們先輩是跟上李達來的江淮人,來著修下(ha)的洮州城,出了個麻娘娘是明仁宗的貴妃是朝里人?!被▋喊岩环N對江淮的鄉愁表現得淋漓盡致,鐫刻在洮州人的記憶里。

與其它地方修建方式不一樣的“一杴套”民居,卻是另外一種風情。洮州人家通常蓋五間小平房,廂房可與上房套蓋。傳說,這是李達之女、明仁宗貴妃麻娘娘為洮州百姓爭得的宮廷式“一杴套”民居。它的修建是坐北朝南,是由4排巨柱承重,兩重栿梁壓于其上,前柱上架檁,檁上架椽出檐,滿間虎張口窗子,股子門上刻琴棋書畫,明暗八仙。有門屏、門景與窗景,飾以花雕,輕快靈活,精彩奪目。

還有那贊不絕口的洮州刺繡,簡稱洮繡,是繼蘇繡、粵繡、蜀繡、湘繡中國四大名繡之外的一種獨特刺繡,它既有蘇繡的秀麗典雅和粵繡的活潑明麗,也有蜀繡的艷麗大方和湘繡的栩栩如生。臨潭的漢、回、藏族姑娘,從小就要學習俗稱扎花兒的刺繡技藝。其基本功先是畫好花樣子,剪好圖樣。針法有平針、參針、挑針、長短針、空頭針等,繡法有錯針繡、網地繡、鎖針繡等。心靈手巧的洮州姑娘們用各色絲線描繪著洮州的美。

臨潭既有豐富厚重的地域文化,也有輝煌燦爛的文學奇葩。先后出現了趙維仁、陳鐘秀、馬景山、陡劍民等一批詩詞書畫名家,創作了立意深遠、大氣磅礴、令人稱誦至今的詩詞,進而孕育了一大批現當代作家、詩人和書畫家??梢哉f,臨潭是一片有著深厚文學底蘊的沃土,也是有著廣闊文學發展前景的地域。近年來,臨潭的文藝創作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一大批文藝青年嶄露頭角,他們把臨潭純樸獨特的民俗風情、獨有的歷史文化、眾多的人文景觀、絕版的江淮遺風、得天獨厚的旅游文化資源等作為創作源泉,創作出大量優秀的文藝作品,在省級、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小說、詩歌、散文及其它體裁的文藝作品3000多篇(首),有多人加入了省級、國家級文學協會,并獲得了省級以上文學大獎,填補了臨潭在這些領域的空白。

踏上紅色沃土,品讀紅色文化

在臨潭,燦爛的紅色文化是多元文化中的一抹亮色,是當地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一個春日的午后,我們約上臨潭縣志辦原主任馬廷義先生登上了舊域的最高點西鳳山,站在長滿荒草的戰壕里,眺望著80年前舊城保衛戰的傷痕,想著戰火紛飛,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的場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馬主任說:“臨潭的紅色文化積淀豐富、數量大、檔次高,目前還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也沒有宣傳到位。1936年8月,紅四方面軍在朱德、張國燾、徐向前等率領下進入臨潭,成立了縣蘇維埃政府;在臨潭新城召開了著名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與進犯之敵激戰七晝夜,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舊城保衛戰;建立了基層紅色政權,設了糧臺,為紅軍籌糧籌款。這些在臨潭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中國革命也是有重大影響的。首先,西北局洮洲會議是一次具有重大戰略轉折意義的會議。通過這次會議,結束了張國燾長征途中的西進錯誤,避免了黨和紅軍的分裂瓦解,促進了團結統一。為貫徹黨中央關于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創造了有利條件。由于洮洲會議的召開,挽救了紅四方面軍,保證了紅四方面軍長征的勝利,保證了一、二、四三個方面軍在臨潭的勝利會師,促進了整個紅軍長征的最后勝利。其次,部隊剛從草地上出來,給養相當困難。臨潭恰好是農區,那時正是臨潭青稞收割的季節,有了糧食,部隊給養得到了保障,部隊也得到了休整。所以舊城保衛戰雖然進行了七天七夜,打得艱苦卓絕,但由于給養充足,部隊休整及時,最終還是擊潰了敵軍的圍攻?!?/p>

故事記載著歷史,歷史傳承著精神。在舊城保衛期間發生過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舊城保衛戰進行到第五天的時候,守城的紅軍戰士打光了子彈,只好守在城頭上城磚砸。有一個炊事員,送飯上來的時候,敵人攻上了城墻,情急之下,他放下飯桶,揮著挑飯的扁擔與敵激戰。在激戰中,他渾身受傷,腸子都掉了出來。他脫下軍服,把腸子硬塞進肚子里,用衣袖扎緊,最后抱著兩個敵人跳城而下,英勇犧牲。就是這種不屈的戰斗精神永遠地鼓勵著臨潭人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戰天斗地。

臨潭的紅色文化資源是一本記錄中國革命征程的教科書,既富含哲理又照射現實。品讀歷史,我們不但可以和厚重的中國革命歷史對話,還可以跨越時空與英雄交心,領悟眾多英雄模范和老一輩革命家熱愛家園、報效祖國的革命熱情。我們不能忘記紅四方面軍北上長征,保衛臨潭的艱苦歲月;我們更要記得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師和婦女團戰斗過的舊城保衛戰革命遺址、大灣梁戰斗遺址、西鳳山戰斗遺址……揣著一顆敬仰之心親臨臨潭紅色革命遺址,我們既可以感知工農紅軍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英雄主義與愛國主義的偉大情懷,我們也可以感悟他們崇高的信念與堅定的理想,進而升華境界、以史資治、益智養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集多元文化于一體的臨潭,正如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吸引著人們前去探究。(責任編輯/凌云設計/毛豆)

猜你喜歡
遺址文化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遼上京遺址
誰遠誰近?
遼上京宮城遺址
福建將樂巖仔洞遺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