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2017-04-26 13:43王建榮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王建榮

【摘要】高中物理課程是一門重在實驗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中物理實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明確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質量和課堂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093-01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對學生的創造力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物理課程應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能積極參與、樂于探究。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不斷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讓其具備日后所必須的科學精神。

一、當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理念亟需轉變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對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重要性重視度不夠,真正準備實驗是在上級領導檢查時或是有公開示范課時才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進行實驗教學。教師一般都以沒有合適的實驗器材或是準備實驗器材太浪費時間為由。在真正的課堂實驗中也沒有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經常用講解實驗習題來替代原本的課堂實驗,以教師講解實驗為主,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失去了做實驗的機會,對課程也難以提起興趣,所以難以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所以,需要首先對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

2.教學模式亟需創新

即使有的教師讓學生進行了分組物理實驗,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實現安排好的步驟模仿教師的操作重新來一遍,這樣的演示實驗沒有什么新意,學生難以調動起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也就難以得到提高,這樣的實驗教學僅僅是流于形式。學生在課堂上只是很被動地接受教師安排的任務,缺乏獨立動手和獨立動腦的機會。在教師這樣的引導下,學生會覺得課堂實驗并不重要,物理解題才是課堂學習的關鍵,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被牢牢禁錮,很難得到發展。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積極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確保在有效的資源和時間下能取得高效的教學效果。

3.實驗教學強度亟待提高

學校的教學人員對實驗的教育功能沒有足夠的認識,所以才使得實驗教學成了擺設。很多的實驗教師受到長期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實驗教師的薪資待遇不如理論課老師,所以沒有很強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沒有認真教學,更沒有心思進行新的實驗開發,這與當前的新課改理念是不相符的。很多教師教出的學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實踐能力太弱。所以,在當前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應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高中物理實驗有效教學策略分析

1.創設實驗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設置一定的實驗情景,通過演示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通過帶有研究性的實驗,可以將物理過程更加直觀化和可信化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物理現象探究中,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比如,在學習靜摩擦力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一課時,因為這種趨勢是不可能通過看得出的,學生也就沒法對其進行直觀地感知。教師可以通過下面的實驗情景設置:將硬毛刷放置在物體上,在用小的拉力拉動毛刷時,毛刷并不產生運動,但是可以通過毛刷的硬毛變化來觀察物體的運動趨勢,學生據此可以更好地理解靜摩擦力對物體運動趨勢的阻礙特點。通過這樣的實驗情景設計,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抽象化的物理知識,并加深對物理知識的記憶。

2.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開發實驗資源

新課標中明確規定,物理課堂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以此來增強學生參與和探究的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不斷的開發和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實驗資源,同時也讓學生自己動手發掘實驗教學資源。這樣,不僅利于更多新的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同時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比如,在學習完全失重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見資源做實驗,取一張A4紙和杠鈴。首先將A4紙上撕下一張紙條,然后將紙條壓在兩個各為1kg的圓形杠鈴片之間,如果將紙條迅速抽出,紙條會被撕斷,如果將紙條緩慢抽出,同樣還是會被撕破。教師在實驗完后向學生提問,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在不移動杠鈴片的情況下將紙條完整的抽出?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參與實驗,學生拿好紙條,教師動手讓杠鈴片一起下落,在下落時教師讓學生抽出紙條,這樣就可以保證其完整了。

3.探究式實驗,讓學生真正體驗科學

如果在每次教學中教師都提前將物理實驗所需的儀器、步驟等提前設計好,學生在課堂上只需要按照教師的設計過程進行即可,學生對這樣的實驗過程容易失去興趣,同時也體會不到課堂實驗的真正樂趣。教師要及時對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多設計一些探究式的開放性實驗。在學生對實驗的流程熟悉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進行實驗的設計,如何選擇儀器、如何設計實驗步驟、如何進行設計表格、如何收集信息等,讓學生能自己融入到實驗學習中去。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信心,并及時評價其實驗,對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實驗中出現的一些錯誤也要鼓勵學生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學生通過探究式實驗可以更好地了解實驗儀器的使用及實驗的原理,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意識,讓學生能通過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在測電阻的實驗中,該實驗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可供選擇的儀器和方法很多,比如伏安法、替代法和滑安法等,但是它們都需要應用到歐姆定律。

4.合理利用好多媒體工具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很重要的方法,但是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影響,在課堂實驗上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試驗效果。如果在物理實驗中采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輔助,將物理實驗用動畫進行模擬,物理實驗中的很多畫面可以進行快慢和遠近等的調節,由此可以將物理實驗進行微觀化,學生通過畫面可以看到很多在實驗中想看卻沒有看到的現象,從而提高課堂質量。所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好多媒體工具,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因為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是如何進行實物接線,在課上教師演示實驗電路的過程中,因為線路較為復雜,學生很難看清楚演示的過程,而且僅僅演示一遍,學生也記不清楚,所以在實物演示實驗中容易出現故障,不僅損壞設備,同時也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如果將本節課的實驗做成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演示,學生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有效減少了實驗故障,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結語

高中物理課程是以實驗為主的課程,在教學中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樂于學習、勇于實驗,從而培養學生更好的科學探究精神。在當前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應將實驗教學作為重要的手段,不斷創新教學策略,讓其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陳曉端,馬建華.試析新課程標準指導下有效教學行為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學研究,2006(02).

[2]東生貴.物理實驗教學的三種做法[J].青海教育.2006(Z1)

[3]王麗.在實驗教學中引入學生自我評價的探索及思考[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S1).

[4]郭偉.心理因素對學生實驗操作的影響和矯正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5(24).

[5]郭桂葉.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4).

[6]劉建政.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06).

猜你喜歡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