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修養與管理素質

2017-04-26 13:21年晴李秀芹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年晴+李秀芹

【摘要】管理是科學,同時也是藝術。文學是人學,管理的藝術正是體現在管理者對人性的觀察、理解和掌控的能力。由此來看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學修養作為基礎。本文則根據這一問題圍繞著文學修養與管理素質的關系以及如何更好的提高管理者的文學修養等方面,提出要多讀、多學、多思和多寫這四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文學修養 管理素質 四多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202-01

管理本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藝術的范疇很大,包括音樂、美術、電影、戲劇、雕塑等等,都屬于藝術這一大類。管理屬于什么藝術呢?其實管理是一門與文學相關性最大的學科。文學是人學,管理的藝術性體現在管理者對人性的觀察、理解、把握和掌控能力。由此,我們可以說管理是科學與文學的結晶。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研究中發現,對于培養管理者最有幫助的兩門文學方面的課程是小說寫作與詩歌賞析。小說寫作培養管理者對于人性的觀察和體會的能力(也就是同情能力),詩歌賞析培養管理者用感性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影響他人(也就是感染能力)。晚年的德魯克更以90多歲的高齡重讀莎士比亞,永不止歇地從“永恒的莎士比亞”中吸取關于人性幽微處的各種觀察和洞見。

《大學·禮記》中有一句話:“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比绻@里把“治國”、“齊家”比作是管理好一個學校,那么“修身”就是指教育管理者自身文學修養地提高了。

提高文學修養是管理干部增強管理能力的途徑之一。江澤民同志曾于1993年4月在海南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上講道:“一個人不管學什么專業,總得懂點文學知識,有點藝術修養,這對于豐富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很有好處?!?/p>

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提高管理干部的文學修養顯得異常重要和迫切。

首先,提高文學修養可以陶冶管理者的情操。一個人高尚的情操、優雅的愛好、崇高的志向如何培養?可以說很多管理者的情操、志趣都是從閱讀大量優秀文學作品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作品中一系列的人物,特別是英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影響著讀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曾經有一位優秀的管理者直言不諱地說:“我是讀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長大的,可見文學作品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么巨大?!?/p>

其次,提高文學修養可以提升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作為管理者免不了在各種場合發表講話,如果能在講話中引經據典,就會使自己講出來的話生動活潑、文雅厚重、言近旨遠,充分展示自己博學多才的人格魅力。從古至今,我國不乏其人。第一例我們來說說左宗棠先生。他在23歲時在新房門口貼的一幅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第二例是屈原《離騷》中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第三例是鄭板橋的《竹》:“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第四例是宋朝張載的座右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第五例是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的話,最后刻在他的墓碑上:“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心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币陨纤e出的例子都是古今中外的歷史名人,其中不乏著名的政治家和管理者,不難看出一個管理者的文學積淀和修養對他的領導才干和領導藝術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第三,提高文學修養可以為領導者積累豐富的知識。學習知識的渠道多種多樣,其中閱讀文學作品,特別是名篇佳作則是知識積累的重要渠道之一。因為好的文學作品包含了大量的知識,上知天文,下至地理,做人之道,處事之經,無所不有。我們拿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為例,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一部表現我國三國時期的政治大全,其中包含了古代社會的政治斗爭、軍事斗爭以及領導策略和領導藝術等。

最后,提高文學修養是做好工作的需要。管理人員的文學修養越高,分辨文化現象的能力也就越強。如果管理者不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就有可能會把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反動的東西作為文化來提倡。由此會影響并阻礙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決策和發展。而管理干部的文學修養越高,則能推動本部門或本單位的精神文明建設。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毕冗M文化是有高低之分和內容優劣之別。這就需要管理干部慧眼識珠,用鑒別的眼光去篩選。

管理者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呢?我認為可以從“四多”入手,即多讀、多學、多思、多寫。

多讀。提高管理者文學修養的最根本途徑是多讀多看,因為只有讀得多、看得多,才能了解得多、知道的多。這就需要擴大閱讀面,古今中外的作品都需要涉獵,特別要讀一些經典。中國的經典承載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是人類知識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管理者可以從中汲取不竭的養分,外國的經典名著則可以培養管理者的國際性眼光,用全球視野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多學。所謂多學就是要多多學習中央有關文化工作、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創造一個民主、文明、平等、和諧的政治環境,來推進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又要體現我們黨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文化理念,積極探索多樣式的文化表現形式、文化載體及文化傳播途徑。在弘揚主流文化的同時,遏制反文化與黑文化。因為主流文化是社會的精神支柱,引導著人們樂觀積極的思想發展方向,有助于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思想信仰、生活習俗、行為規范等方面的培養。作為管理者要按照先進的文化要求去引導影響他人,使其團隊成員成為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的有益補充。

多思。也就是多多思考分析。文學修養的提高,自然離不開獨立分析與思考。鑒賞能力的提高,關鍵在于自己在文化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擁有自己獨立的分析眼光,養成一種個性化閱讀經驗,不隨波逐流。特別是當下有些評論家常常帶有功利性的眼光去對作品大肆“炒作”,把批評當成了點綴,影響了部分讀者的正常欣賞。鑒于此,管理者提高文學鑒賞能力,關鍵在于追求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不為流俗所染。

多寫。多寫就是平時要多多練筆。我們常常借以托辭說自己沒時間寫。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借口而已。魯迅先生不是說過:“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工作上?!彼哉f時間總是擠出來的,只要你用心,時間總會有的。其實多寫是提高管理者文學修養的必有途徑,只有自己親自動筆來寫,才能進行深入思考,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毋庸置疑的是,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素質管理者,加強文學修養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由此我們要特別重視培養和提高管理者的文學修養,這必將會讓管理者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受益無窮。

參考文獻:

[1] 鄒韜奮著.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 學林出版社.

[2] 張恩杰 李化.加強文學修養做高素質的教育管理者 [M].科技教育創新,2009.

[3] 丁 穎.領導干部應提高文學修養 [M]. 領導素養,2008.

[4] 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華夏出版社,1997.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