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烽火大學 人才搖籃

2017-04-29 12:50陳琳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思想工作黨的領導

摘 要:華中建設大學,兩年多的時間里,為解放區培養了5000多名干部和建設人才。建設大學成功經驗在于堅持黨的領導,磨礪學員革命意志,著重革命品質教育,卓有成效地開展政治思想工作,建設一支諳熟思想工作的干部隊伍和業務精湛的專家隊伍。

關鍵詞:黨的領導 革命意志 品質教育 思想工作 干部隊伍a 專家隊伍

華中建設大學是華中解放區培養革命干部和建設人才的新型大學。從1945年到1947年,先后辦了四期。

1945年初,中共中央華中局在淮南解放區盱眙縣新浦鎮創辦華中建設大學,設民運系、民政系、財經系、文教系四個系和一個高干班、一個區干班。日寇投降后,學員奔赴前線,參加工作。此為建大第一期。1945年9月,華中建設大學遷到蘇北淮陰舉辦第二期,招收預科,學生1300多人,11月10日正式開學,1946年2月底結業。1946年3月,華中建設大學于淮陰舉辦第三期,計劃辦成比較正規的多學科的新型大學。后因國民黨軍隊全面進攻蘇皖解放區,建大的原定計劃被破壞,學校北撤山東。在連續長途轉移的行軍間隙,仍抓緊進行形勢和政治思想教育。1947年5月,第三期在山東膠東海陽縣結束,先后培訓輸送了近千名學生。1947年5月,華中建設大學在膠東海陽縣繼續舉辦第四期。預科招生1700多人,還有本科行政系、財經系和文藝系,學生約700余人。1947年9月底,建大停辦。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建大共培訓了5000多名調干生和知識青年,為解放區培養了大批干部和建設人才,為華東地區的解放事業和隨后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而,建大得以與全國解放區張家口的華北大學、臨沂的山東大學、邢臺的北方大學相媲美,被譽為“新民主教育之花”。

華中建設大學這朵“新民主教育之花”為何光彩奪目,花開不敗,取得如此大的成果?下面謹作粗淺探討。

一、黨的領導和關懷是華中建設大學辦學成功的根本保證

首先,建大自創辦到結束,始終置于黨的領導和關懷之下,相繼由中共中央華中局、華中分局和華東局領導,第一二期校長為華中局宣傳部長彭康,第三期的校長由華中分局的書記鄧子恢兼任。學校各系師生中的黨員建立黨支部,如此,就健全了黨對建大工作的領導,在組織上保證了建大正確的辦學方向。教學上,華中局書記饒漱石親任教員,親自授課。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華中分局書記鄧子恢親自為學員作形勢報告。生活上,在根據地物質匱乏的情況下,黨為建大學員提供了較高的伙食標準,每人每天五錢油,五錢鹽,五錢肉,一斤菜,一斤草,一斤半糧食。這是相當不容易的。由此可見黨對建大的關懷可謂無微不至,對建大的期望實在非同尋常。其次,黨幫助建設大學在戰爭環境下動員大批青年入學,解決了生源問題。1944年11月21日華中局向各區黨委發出《關于創辦建設大學的通知》,要求各區黨委,把動員青年入學作為一個任務,對各根據地應抽調來建大學習的區級縣團級以上干部和各縣應保送的名額,以及學生到校的時間等問題都作了規定。在隨后的辦學中,華中分局也發出過類似的指示,以解決建大的生源問題。再次,由于黨的引導和關懷,以及建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和脊梁作用,使得建設大學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里,在物質條件極度困難條件下,在教員和教材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沒有一天中斷過教學。這樣的辦學奇跡,離開黨的領導,是不可想象的。

二、磨礪學員革命意志,著重進行革命品質教育

華中建設大學奉行延安抗大“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發揚艱苦奮斗傳統和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學員養成團結一致、不怕吃苦、樂觀向上的革命品質。主要通過三種方法:軍事化管理、艱苦奮斗辦學和多樣化的文體生活。

軍事化管理。建設大學的學員,來自大江南北,城市鄉村,個人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千差萬別。一旦來到建設大學,大家毫無例外過起軍事化的集體生活。學員統一著灰軍裝,四個口袋,扎綁腿,男女清一色。每天除了學習,學員還要在行政干事的組織下整齊劃一地出操,參加軍事訓練。就連一日三餐,都要排隊就餐,就餐前還得列隊唱幾支抗敵歌曲。軍事化管理是培養學員朝氣蓬勃的集體主義精神的最佳方式。

艱苦奮斗辦學。建大是在戰爭環境和貧窮的農村創辦的,不僅缺乏教學設施,而且宿舍、床鋪、桌凳等生活設施也沒有。全校師生,大家動手,就地取材,解決最基本的生活設施。建大首期,少部分師生住在老鄉的破舊草房里,大部分學生搭建簡易土屋做宿舍,用泥塊壘砌兩道半截土墻,鋪上自編的竹排和蘆席就成統鋪,學習、開小會都在住處,床鋪就是凳子和寫字的桌子。土屋下雨漏水,夏天晚上悶熱,蚊子又多,有些同學就睡在打谷場上。全校開大會、上大課,都在新鋪古廟的大殿里,學生們坐在背包上或席地而坐,兩膝當桌記筆記。各系開會、上課則在曠場上或在小樹林里。進入淮陰之后,情況略有改善,但仍無桌椅、宿舍、床鋪等設施,全校開大會、上大課都在大操場上,學員仍然睡地鋪。經此歷練,艱苦奮斗的精神深入學員骨髓,成為終身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多樣化的文體生活。校部和各系都成立俱樂部,組織學生開展文化娛樂體育活動,豐富精神生活。最普遍的就是大唱革命歌曲,在飯前、課前、會前,總要唱幾支歌曲。著名音樂家章枚的力作《勇敢隊》《好大的西北風》《戰斗在祖國的春天》等革命歌曲風行一時。加入劇團排戲,也頗受歡迎,劇目有曹禺的《正在想》等。辦墻報,畫漫畫,街頭宣傳也很常見。此外,還經常組織籃球、排球、乒乓球比賽。這些活動不僅愉悅身心,增強集體凝聚力,還激發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三、堅持不懈地開展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建大的成功經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不管形勢怎樣變化,環境如何惡劣,緊緊抓住思想教育這一環,通過思想教育,及時糾正學生中的各種不正確思想,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水平,使學生在學習和艱苦的戰斗生活中,逐步樹立起要求進步,服膺真理,愿為祖國和人民的解放而獻身的革命人生觀。具體說來就是——破私念,明形勢,懂理論,樹兩觀,勇擔當這五個步驟。

破私念。組織大家就“為什么來建大學習”的問題進行討論,幫助大家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度,使大家認識到學習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利地位,而是為更好地完成革命工作,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服務。

明形勢。就是開展時事教育,讓學生認清當前形勢。不同時期,形勢不同,教育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建大一期,正處抗戰勝利前夕,重點是堅定抗戰勝利信心。三四期時,內戰愈演愈烈,教育重點是使學生認清戰爭發展形勢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樹立我軍必勝、蔣軍必敗的信心。

懂理論。就是通過中國革命基本理論的學習,提高學員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窘滩氖敲珴蓶|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同時輔以社會發展史、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等專題講座。建大一期時,還有學習《論聯合政府》的課程,由饒漱石講解。

樹兩觀。通過以上學習步驟,就是要達到樹立革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目的。建大二期還專門開設革命人生觀的課程,以強化教育效果,基本教材是俞銘璜的《革命人生觀》。

勇擔當。通過學習,使學員將革命理論和信念內化為自覺的革命行動,愿為祖國和人民的解放去奮斗和犧牲。

四、創新教育方式,增進政治思想課程的教學效果

建大講課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結合形勢任務和學生的思想,有的放矢,突出重點,用生動的實際事例,深入淺出的闡述,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育方式上注意做到“三個結合”,即上課與討論相結合、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相結合、一般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

上課與討論相結合。學習方法采取上大課與討論相結合,以討論為主,班干部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消除學生的顧慮,引導他們既要敢于發揮自由思想,在討論中充分發表意見,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避免是非,服從真理。最后由講課的同志按專題根據學生討論情況,做學習小結或解答報告,對討論中的分歧意見對事不對人,指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提高到理論上加以具體分析,作出以理服人的結論。

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相結合。例如在土改教育中,請當地的貧雇農來作報告,組織學生參加駐地批斗地主大會,請領導做形勢報告,等等。

一般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在一般教育中還不能解決的問題,班干部和學習骨干,就深入細致加強個別教育工作,主動找學員談心,適當批評,并指出方向,反復進行耐心教育和誠懇幫助,鼓勵他們進步,促使開展思想斗爭,自覺解決思想問題。當他們思想轉變后,組織個別學生自覺地做現身說法,又教育了廣大學生。

五、建立兩支隊伍:諳熟思想工作的干部隊伍和業務精湛的專家隊伍

建大的干部都經過戰爭考驗,政治覺悟高,富有實際工作經驗,忠實按照建大四個要求(即“群眾路線、民主精神、青年氣概、老教授態度”)卓有成效開展工作。群眾路線,就是要一切從學生出發,而不是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深入了解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而不是高高在上,夸夸其談;民主精神,就是凡事同大家商量,而不是自以為是,獨斷專行;青年氣概,是指生活中要緊張活潑,朝氣蓬勃,而不是萎靡不振,疲踏無生氣;老教授態度,是指一切從教育觀點出發,隨時隨地愛護學生,以教育學生為己任。建設大學的干部基本上都做到了這些要求,從自己的言傳身教兩個方面去影響學生,在學生中享有很高威信,這是建大在思想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保證。

業務精湛的專家隊伍。為搞好建大教育工作,黨從解放區和國民黨地區的上海等地聘請了一些著名的教授學者來建大任教。這些學者中比較著名的有何封、李仲融、王淑明、劉力行、孫克定、胡考、章枚、莫曉鳴、葉芳炎、裴濟華、朱維基、劉汝醴、黎冰鴻、關露、羅稷南、屈蔭生、車載、芳信、趙平生、陸維特、陶官云、韓國儒和趙慧琛等。此外,還聘請阿英、范長江、劉季平、黃源、沙俊等兼課。名家學者,齊聚建大,極一時之盛。建大出了大批人才,與名師的教誨不無關系。

華中建設大學的光輝歷程,令人感奮,啟人深思。希望建大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在新時代發揚光大,為高等教育的更好發展再添助力。

參考文獻:

[1]《華中建設大學校史》,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內部資料準印證(88)第111號,1992年1月第1版,第329頁、第330頁、第12和19頁、第4頁、第17和24頁.

作者簡介:陳琳(1964.03—)女。本科。文博助理官員。

猜你喜歡
思想工作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
學習百年黨史 堅持黨的領導
鄉村振興公式 黨的領導+雙層經營+“三位一體”
履職盡責 主動作為 在堅持黨的領導下發揮人大作用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保證“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
新常態下煤炭企業職工思想工作的改革途徑
團青工作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的積極作用分析
依法治國關鍵在于堅持黨的領導
運用觀察法獲取對象思想信息技巧探微
基金公司成立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