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7-04-29 13:12尤志黃婷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工作室實踐性教學模式

尤志 黃婷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當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大學生以工作室形式自主創新創業的情況進行分析討論,提出引入工作室多樣形式,將工作室與人才相結合的培育模式的必要性,目的是綜合培養學生專業能力。

關鍵詞:工作室 教學模式 實踐性

我國在多年以前就開始在教育領域的教學實踐中開始進行嘗試工作室制度的教學模式,為全面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做出努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成效,進而推廣開來被各大高校相繼采用,現今不少高校及社會性質的團體都相繼展開了設計類設計工作室的教學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引入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工作室是當今社會中出現的新詞匯,工作室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工作室的出現作為媒介,有專業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教學,主要任務是承接技術項目和輔助教學,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探究將學習、探究、實踐融為一體, 進而將學生自身專業綜合素質與實際操作能力共同得到提升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將工作室制引入學校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學校有限的時間內能學到更多實用性的專業知識,綜合培養適應各種情況和各方面實用技術能力,這種模式不但打破了以往老舊的教育思想,更是將知識、趣味、實戰作為教學的第一標準。因此工作室教學模式是建設教學實踐型大學的有益舉措。而在高校學生中這種創立工作室進行創業的方式更是成為大學生創業選擇中的大熱。

二、創業工作室在我國現今的發展局勢

1.由創客空間引出的國內工作室環境。創客空間是一個具有加工應用車間、工作室功能的開放型實驗室,創客們可以在這里貢獻資源,自2007年起,全球各地成立了超過2000多個創客空間,我國在上海落戶的新車間成為國內創客大本營,在這里,不同類型的學生通過創造的方式共同交流學習,使學生不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式學習,一些大學院系也逐漸開始將實踐作為重要的學習環節加入進來,變成課程組成的一部分。據統計,中國已有數十所高校建立了創客空間,這些創客空間的建立有效的滿足了一部分有思想有能力并且需要機會的學生學習的需求,從而引導學生成為創造者。

2.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室案例-409工作室。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建筑學院師生共同創立了工作室,由朱貴詳老師帶隊主辦,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學校的大力支持現今已經擁有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團隊和工作室體制,先后承接學校工程項目6項 (第一教學樓改擴建方案設計、建筑學院陳列室設計、新教師公寓周邊景觀綠化設計、十號學生宿舍樓周邊景觀綠化設計、六號教學樓周邊景觀綠化設計等),校外小型工程項目等。同時也取得一些成績包括一教改擴建方案設計一等獎及三等獎、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校門及入口設計大賽榮獲一等獎、最佳創意獎,參與設計重慶北碚青峰項目營銷中心建筑設計,并且主持設計了貴州省赤水市長沙鎮經濟發展總體規劃設計。團隊通過實踐訓練日漸成熟,同時對理論知識起到了很好的加強作用。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409工作室將根據自身情況,憑借學院提供的便利結合各項資源,給成員提供了學習和團隊的機會,同時根據成員在大學的實踐情況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以團隊形式提高成員們的主觀能動性,并建立完善“產學研”的工作體系。

三、實踐型工作室模式在教學中的運行內容

1.工作室的設置。工作室制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在定位上應與藝術設計專業的方向設置專業一致,并且與工作室老師的研究目標一致。每個工作室配置10-17個學生,并且涉及的專業范圍廣泛,導師根據每個學生專業所長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將理論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2.師資結構。工作室制教學重視的是學生的實踐與發展,所以,在工作室導師的選擇上是十分慎重的,作為導師,首先必須具備豐富的藝術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并且全方面的綜合素質比較高,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相應的方案來針對不同的學生,工作室制的更高要求意味著導師不只是要擔任幾門課程的指導教學過程,更是要求全面的指導學生完成課題和實踐項目方案,輔導學生對課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在現今,符合標準的導師在各院校藝術設計師師資隊伍中占的比例均比較少,單憑本校的教師并不能滿足工作室的需要,因此,工作室導師的結構應該邀請由本校專業水平及實踐經驗突出的老師和聘請的校外實踐豐富的計專家擔任教學。

3.管理模式。工作室制教學不同于往常的教學方式的地方在于,它幾乎完全打破了教室和車間的所有界限,一切教學行為都能根據導師的教學需要安排準備,老師既能在實踐過程中進行指導,也可以在工作室環境下進行教研,唯一的不同在于管理上就要有別于現在的管理模式,工作室導師負責組織安排教學常規的管理, 同時,學院應該專門安排一名教師專職做工作室學生的負責人,負責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與思想教學的調整,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方向引導。憑借工作室這個平臺,帶動提高本專業專業能力的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有效的產學研一體化教學的路線。

四、結語

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改革,是藝術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這不但關系到了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而且對未來藝術教育改革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而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首要突出教、學、做相結合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職業性和團結協作的意識,從而達到將工作室與人才相結合的培育模式,綜合培養學生綜合專業能力的目的。從學生被動接受學習到自主創新創業是一個緩慢成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儲艷潔,任磊. 工作室教學模式: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探索[N].上海:上海商學院學報,2009,11(1).

[2]剛政.包豪斯“車間”對當今藝術設計教育的啟示[N].河南: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3]何人可.工業設計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4]唐香花.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項目 + 工作室”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M].廣西輕工業,2011.

猜你喜歡
工作室實踐性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合同架構與合同法實踐性教學的完善
淺談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
依托工作室的軟件工程實踐教學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設計類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探究
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為何與何為
以工作室為平臺的校企合作模式與探索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