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建筑樁基工程人工挖孔樁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和處理措施

2017-04-29 23:07張茂云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處理問題

張茂云

摘 要:近些年,在建筑樁基工程中,人工挖孔樁這一施工方法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在具體操作中,有一些質量問題存在,使樁基工程中有質量、安全隱患留下。本文在分析建筑樁基工程人工挖孔樁施工中常見質量問題的基礎上,將相應的處理措施提出。

關鍵詞:建筑樁基工程 人工挖孔樁 問題 處理

一、引言

人工挖孔樁是一種主要依賴于人力挖掘成孔,采用鋼筋混凝土進行澆筑的土樁,在地下水較少、土層較為密實的地基中比較適用。此施工工藝的優點是成孔的速度較快、操作簡單,當前應用范圍已經較為廣泛。但進行施工操作時,對于一些常見問題,若不進行及時處理,則可使整個建筑樁基工程有質量、安全方面的問題出現。因此,在建筑樁基工程中對人工挖孔樁進行應用時,需注重常見質量問題的分析,并妥善進行處理,使人工挖孔樁施工質量提升。

二、人工挖孔樁常見的質量問題與處理措施

1.孔心與軸線偏離的處理。在人工挖孔樁中,孔心與軸線偏離的問題經常出現,對于這一問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處理:第一,挖孔前,對控制樁進行嚴密監測,確保其建筑基線尺寸與點位符合。第二,以相關水準點、坐標為依據,對各個軸線的位置進行測定,并對軸線編號進行設置,將標記與保護措施做好。第三,通過鋼尺、全站儀等儀器,將各個樁位明確標出,并在墊土層上用紅漆進行標識,完成第一節護壁施工后,再將其引到孔壁上,再次進行標識,以便于挖孔以此為依據。第四,軸線放好之后,及時進行驗線,合格后再開工。第五,對井孔進行開挖時,以測量定位為依據,將“十字線”于樁內引出,并將標記作于第一節井壁上,完成挖孔后,將吊樁的中線從“十字線”中點引出,對尺寸進行核校,確保無偏位,再對護壁砼進行澆筑。

2.孔壁垮塌的處理。人工挖孔樁成孔后,需對井圈護壁進行設置,此時,需確保土壁與混凝土結合的緊密性。對此,需注意以下處理:首先,選擇“拆上節、支下節”的護壁模板,各個模板之間采用扣件進行規范固定,也可將內鋼圈(圓弧形,采用角鋼制成)設置于模板上端與下端,對漲力影響下內膜的變形進行避免。為便于操作,水平的支撐可不設。其次,每完成一節開挖后,及時對護壁混凝土進行澆筑砼,并控制坍落度為80至100mm,使壁孔穩定性得到保障。最后,對護壁砼進行拆模時,可依據天氣情況,于澆筑后12至24小時進行,為使混凝土硬化速度較快,可將一定劑量的早強劑加入。

3.運土過程中落土、斷繩斷裂的處理。樁孔的空間極為狹小,在運土設備搖動影響下,落土、吊繩斷裂的現象時有發生,對質量、安全性有影響。這一問題的處理需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采用桶、框對土進行運送時,不得過滿,孔內需對軟爬梯進行設置,對吊籠、電動葫蘆等進行應用時,需確保其性能,并對自動卡緊保護裝置進行配備。另一方面,對工具進行上下傳遞時,不可拋擲,需以吊索系勞后再傳遞。

4.挖孔遇到地下水的處理。對于人工挖孔樁,地下水常會產生較大影響,遇到地下水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處理:其一,如果地下水水量不大,可采用潛水泵進行抽水,并在抽水的同時開挖,確保柱孔中沒有積水。樁孔成型后,需及時對相應樁斷實施混凝土澆筑。其二,若地下水量比較大,潛水泵難以抽完,則可考慮施工方案的更改,對各樁孔施工的順序進行調整,對一個樁孔進行開挖時,同時對周圍樁孔進行抽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5.挖孔遇到淤泥、流砂層的處理。對人工挖孔樁開挖工作進行開展時,若遇到淤泥、流砂層,流砂極易出現,可引發井漏,從而致使安全事故發生。對此,需注意:第一,對于淤泥質的涂層,可采用木質模板進行支擋,并適當將開挖深度縮小。第二,如果遇到的流砂較為嚴重,可對下鋼護筒進行應用;若所遇流砂不嚴重,則可將孔層深度縮小,一般而言,1米可更改為0.3至0.5米,開挖時,隨時對護壁進行檢查。

6.孔壁滲水的處理??妆跐B水會對混凝土質量造成影響,使其強度降低,需注重此問題的處理。對樁身實施混凝土澆筑前,若發現滲漏部位,應該以防水材料進行封閉處理,對于有較大出水量的孔,可將木楔打入,再以防水材料對周圍進行封閉,或者可將泄水管嵌入到漏水部位,施工樁孔時打開泄水,實施混凝土澆筑時再進行關閉,以確保樁身混凝土質量。

7.成孔不垂直的處理。對于這一問題,主要需注意兩個方面的處理:第一,進行施工時,樁孔護壁施工完成后,需在護壁上口對樁位“十字”軸線、標高進行測定與設置,依據“十字”軸線,向井底投設吊線,采用半徑尺桿對孔壁進行檢查與修整,確保樁孔軸線的位置、標高、截面與設計時的要求相符合。第二,對樁的中心軸線、標高進行堅持,依據樁孔口部位的定位線,一一對各節進行檢查,確保樁孔開挖深度與設計相符合,并對虛土進行清除,確保樁低支撐持力層與設計相符合。

8.鋼筋籠吊放之后出現變形的處理。對鋼筋籠進行制作時,如果不進行牢固的焊接,不對支撐措施進行實施,則運輸、吊放時,變形問題極易出現。對此,需從以下入手進行控制:首先,對于樁芯的鋼筋籠,應該在現場進行制作,隨后將其吊運進樁內進行校正與固定,依據設計要求,在鋼筋籠外側對混凝土墊塊進行設置,確保主筋和箍筋之間焊接的牢固性。其次,依據設計要求對內固定筋進行加焊,對鋼筋籠進行吊放前,應該將砂漿墊塊綁好。進行吊放時,應該確??孜粚?,進行直吊并扶穩,下沉速度需緩慢,以免對孔壁造成碰撞,一旦鋼筋籠到達設計位置,及時實施固定。最后,對于兩段相互連接的鋼筋籠,需雙面進行焊接,接頭數依據5.0%進行錯開,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性。

9.樁身與混凝土離析的處理。如果離析的位置距樁頂較近,可將上部混凝土、離析層鑿除,重新進行澆筑;若離析位置距樁頂較遠,順著樁身應用風鉆進行垂直鉆孔,離析層被穿過后,以高壓漿對離析層進行填補。

10.斷樁、夾渣的處理?;炷脸豕嗔坎环显O計要求,埋灌深度會受到影響,或者混凝土初凝、終凝時間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都可致使樁身有混凝土夾渣的現象出現。另外,如果沒有進行徹底的清孔,使樁孔內有較多的泥漿、懸浮顆粒,則會導致混凝土中有沉積沙層形成,從而引發斷樁。針對以上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處理:第一,對混凝土實施灌注前,需對所用材料進行質量檢驗,確保其質量與設計要求相符合。第二,對樁身砼進行施工之前,需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確定,確保水灰之間的比例、和易性與設計要求一致。一般而言,所用水泥為硅鹽酸水泥(32.5級),所用碎石粒徑應該在40mm以下。第三,對孔內進行灌注時,可對串筒、溜槽進行應用,若孔身在12米以上,則需以灌注導管實施灌注。灌注之前,需對孔底進行檢查,若有較大深水量,可對水下灌注技術進行應用。第四,注重灌注速度的控制,確保樁身灌注在短時間內完成。第五,完成灌注后,分層進行振搗,分層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

三、結語

在建筑樁基工程中,人工挖孔樁這一技術經常被應用,在此過程中,一旦有質量問題出現,則樁基質量、施工安全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采用人工挖孔樁對樁基進行施工時,相關施工人員應該對常見問題進行分析與明確,嚴格進行控制,使人工挖孔樁施工質量提升,進而確保樁基質量。

參考文獻:

[1]關強,王志浩,賈一凡,等.人工挖孔樁技術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民居,2014,(24):309-309.

[2]王明友.工民建施工中的人工挖孔樁技術案例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23):154-155.

[3]歐黎.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控制要點[J].交通世界(工程技術),2015,(10):32-33.

猜你喜歡
人工挖孔樁處理問題
探析工民建中的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
人工挖孔樁的施工技術及安全質量控制淺析
試論人工挖孔樁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
視頻后期剪輯制作中鏡頭時長的處理
聲樂演唱中藝術與情感的深入處理
橋梁軟土基礎處理應用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淺談人工挖孔樁的爆破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