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體質狀況調查

2017-05-08 03:22劉增援余海梁律懿劉大德馮國榮
軍事體育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握力戒毒肺活量

劉增援,余海,梁律懿,劉大德,馮國榮,

劉曉光2,燕云霞3,袁榮親3

毒品對人體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會造成嚴重損害,使吸毒人員的身體功能明顯下降[1~3],目前國內針對戒毒人員體質狀況的調查報告尚很少。廣東省“戒毒人員身心康復的運動干預模式研究”項目組在2016年8月—9月采用抽樣方式對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二戒所”)戒毒人員的體質狀況進行了調查,旨在為戒毒人員的體能康復提供科學依據。

1 調查內容與方法

1.1 測試對象

選取廣東省第二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人員398名,均為男性,年齡18~53歲(40歲以下290名,40歲以上108名),入所時間1~12個月。

1.2 測試內容

對所有受試者的身體形態、心肺功能、力量和柔韌素質進行檢測。1)身體形態指標:身高、體重、體重指數(BMI);2)心肺功能指標:肺活量、臺階指數;3)力量素質指標:握力、背肌力、立定跳遠;4)柔韌素質指標:坐位體前屈。

1.3 測試方法

身高、體重采用身高體重計進行檢測,通過計算得出BMI、肺活量、臺階指數、握力、背肌力、立定跳遠水平、坐位體前屈等采用清華同方體質測試系統進行檢測。所有指標的測試均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頒發的《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手冊》的方法要求進行[4],測試結果根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進行評價[5]。

1.4 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均數差異以t檢驗進行顯著性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0.05,高度顯著性水平為P<0.01。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身體形態檢測結果與分析

戒毒人員身高介于(149.5~183.5)cm,平均166.0 cm,體重介于(42.9~86.9)kg,平均59.2 kg,體重指數BMI介于15.5~31.3,平均21.5。

77.7%的戒毒人員BMI均處于正常范圍(見表1),表明大部分戒毒人員營養狀況正常,1%戒毒人員身體肥胖,處于營養過剩狀況,8.5%戒毒人員身體消瘦,處于營養不良狀況(見表1)。

從不同入所期間來看,入所1~6個月和7~12個月的戒毒人員平均BMI基本相同(見表2),未見明顯差異。

2.2 心肺功能檢測結果與分析

2.2.1 肺活量檢測結果與分析

40歲以下戒毒人員肺活量介于(935~4419)ml,平均3064.2 ml,40歲以上戒毒人員肺活量介于(1192~4589)ml,平均3013.3 ml。在所有受試者中,51.5%的戒毒人員肺活量水平低于正常,這說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呼吸系統機能損害嚴重(見表3)。 從不同入所期限來看,入所1~6個月戒毒人員的肺活量平均水平高于入所7~12個月戒毒人員的平均水平,但差異不顯著(見表4),這說明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戒毒人員的呼吸系統機能未能得到明顯改善。

表1 營養狀況

表2 不同入所期限的BMI情況

表3 肺活量情況

表4 不同入所期限的肺活量情況

2.2.2 臺階指數檢測結果與分析

40歲以下戒毒人員臺階指數介于2~99,平均53.7,40歲以上戒毒人員臺階指數介于21~79,平均53.8。在所有受試者中,46.3%的戒毒人員臺階指數水平低于正常(見表5),這說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心血管機能損害現象非常普遍。

從不同入所期限來看,入所1~6個月戒毒人員的臺階指數平均水平略高于入所7~12個月戒毒人員的平均水平,差異不顯著(見表6),這說明在強制戒毒期間戒毒人員的心血管機能未能得到明顯改善。

表5 臺階指數情況

表6 不同入所期限的臺階指數情況

2.3 力量素質檢測結果與分析

2.3.1 握力檢測結果與分析

40歲以下戒毒人員握力介于(6.0~58.2)kg,平均36.8 kg,40歲以上戒毒人員握力介于(11.0~56.8)kg,平均37.7 kg。在所有受試者中,71.3%的戒毒人員握力水平差(見表7),這說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上肢力量不足現象非常普遍。

從不同入所期限來看,入所7~12個月戒毒人員的握力平均水平略高于入所1~6個月戒毒人員的平均水平(見表8),這說明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戒毒人員的上肢力量略有提高。

表7 握力情況

表8 不同入所期限的握力情況

2.3.2 背肌力檢測結果與分析

戒毒人員背肌力介于(51~189)kg,平均107.5 kg,有56.6%的戒毒人員背肌力水平差(見表9),入所1~6個月和7~12個月的戒毒人員,平均背肌力基本相同,均處于正常水平(見表10),這說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軀干力量也普遍下降。

表9 背肌力情況

表10 不同入所期限的背肌力情況

2.3.3 立定跳遠檢測結果與分析

戒毒人員立定跳遠介于(93.0~247.0)cm,平均172.1 cm,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的立定跳遠評價標準[6],42.9%的戒毒人員立定跳遠水平差(見表11),這說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下肢力量明顯不足。

從不同入所期限來看,入所1~6個月戒毒人員的立定跳遠平均水平高于入所7~12個月戒毒人員的平均水平(見表8),這說明在強制隔離戒毒期間戒毒人員的下肢力量沒有得到提高。(見表12)。

表11 立定跳遠情況

2.4 脊柱柔韌性素質檢測結果與分析

40歲以下戒毒人員坐位體前屈介于(-14.9~26.7)cm,平均10.4 cm,40歲以上戒毒人員坐位體前屈介于(-13.1~25.9)cm,平均10.2 cm。在所有受試者中,只有17.6%戒毒人員坐位體前屈的水平差(見表13),入所1~6個月和7~12個月的戒毒人員,平均坐位體前屈數值基本相同,均處于正常水平(見表14),這說明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脊柱柔韌性基本正常。

2.5 不同毒品類型戒毒人員的體質狀況比較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吸食傳統毒品者185名,占46.4%,吸食新型毒品者206名,占51.6%,吸食混合毒品者8名,占2.0%。由表15可知,與吸食新型毒品者相比,吸食傳統毒品者的體質狀況更差,這可能與兩類毒品對人體的作用特點有關,冰毒等新型毒品吸食后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作用,而海洛因等傳統毒品吸食后會產生明顯的鎮痛和鎮靜作用[7]。

表12 不同入所期限的立定跳遠情況

表13 坐位體前屈情況

表14 不同入所期限的坐位體前屈情況

2.6 初次與多次戒毒人員的體質狀況比較

初次強制隔離戒毒者214名,占53.8%,多次強制隔離戒毒者184名,占46.2%。由表16可知,在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中,初次戒毒者和多次戒毒者的體質狀況沒有明顯區別。

表15 不同毒品類型戒毒人員的體質狀況比較

表16 初次與多次戒毒人員的體質狀況比較

3 結論與建議

廣東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心血管機能和呼吸機能均普遍低于正常水平;廣東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力量素質均普遍低于正常水平,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下降尤其明顯;脊柱柔韌素質尚可;在廣東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中,吸食傳統毒品者的體質狀況較吸食新型毒品者差;在廣東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中,初次戒毒者和多次戒毒者的體質狀況沒有明顯差異;現行的體育鍛煉方法對廣東省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心肺機能和力量素質的改善作用不明顯,建議建立一套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安全的體能康復方案,促進廣東省戒毒人員的體能康復。

參考文獻:

[1] 馬俊嶺,郭海英,潘燕君.毒品的危害及戒毒方法[J].淮海醫藥,2010,28(1):92—94.

[2] 黃帆,譚家香,鄭國俊,等.毒品戒斷后出現廣泛中樞神經系統損害[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1,27(1):42—43.

[3] 龔曉明,周建輝,李晟,黃富印,萬輝.四川省男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體質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22(10):33—34.

[4]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手冊[M].北京,2000.

[5]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M].北京,2003.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 史捷,常武.常見毒品的分類及對人體的危害[J].科技咨詢導報,2007(6):190—192.

猜你喜歡
握力戒毒肺活量
巧練握力益康壽
基于體檢人群構建中國成人握力下降的診斷切點*
戒毒人員外出探視管理及戒毒人員意見調查分析
兒童握力弱,未來健康差
不容忽視的握力
提高初中學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與耐力跑水平相關性研究
大學生肺活量與身體素質相關性研究
不拋棄,不放棄
從“白粉妹”到“戒毒明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