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5年四庫學研究綜述

2017-05-10 00:48鄧洪波張洪志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四庫全書研究綜述

鄧洪波 張洪志

[摘 要] 試圖從四庫學研究的態勢分析和四庫學研究的內容分析兩方面來論述2011-2015這五年時間的四庫學研究狀況??偟膩碚f,目前四庫學處于一個研究者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研究成果穩定增長,以文學和史學為主要專業背景,以文獻學為主要研究途徑的研究狀況。

[關鍵詞] 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 G2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1763(2016)06—0031—07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Siku Studies in the five years between 2011 and 2015 through two aspects:circumstance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 In general,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Siku researchers is reasonable, their research results are growing steadily, most of them were trained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nd philology was their main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Key words: Siku Quanshu;Siku Quanshu Zongmu; Review of research

進入21世紀以來,四庫學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根據甘肅圖書館和天津圖書館編著的《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1908-2010)》

甘肅省圖書館,天津圖書館編:《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1908-2010)》,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簡稱《篇目索引》),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從清末民國到2010年這一百多年來四庫學研究的一個基本情況。本文試圖從四庫學研究的態勢分析和四庫學研究的內容分析兩方面來論述2011-2015這五年時間的四庫學研究狀況。

一 四庫學研究的態勢分析

關于研究態勢,筆者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1.研究的數量的穩定增長。相對于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2011年以后,研究成果在數量上持續上升。根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以五年為單位,進行比較如下——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2011-2015這五年時間的論文數量一直在持續增長,而出版的圖書專著有所減少,但這幾年有幾部頗有分量的專著問世。首先要提到的是由杭州出版社歷經十年之久,在2015年推出的文瀾閣《四庫全書》,由于歷史原因,該書和文淵、文津、文溯諸本相比,皆有較為顯著的差別。僅從出版的數量上來看,該書共1559冊,比文淵閣(臺灣商務印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文津閣(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多出59冊??梢韵胍?,這一成果的推出至少將極大地推動《四庫全書》的比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2年又重新出版了文淵閣《四庫全書》。其次,在資料整理方面,這幾年也有不少重要資料面世,包括天津圖書館館藏的《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

(清)永瑢,紀昀等撰:《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1年版。、《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清)永瑢撰,傅卜棠點校: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的點校版、《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影印版 方鵬程,俞小明編輯:《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整理點校版

江慶柏整理:《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版。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 金毓黻編:《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版。 等,這些資料的問世已經帶來了相關研究成果。再次,就工具書的編撰而言,由甘肅省圖書館和天津圖書館編撰,2013年出版的《篇目索引》具有重要意義,它將1908-2010年之間大部分四庫學的研究論文篇目囊括其中,對四庫學研究的貢獻不言而喻。最后,關于四庫學研究專著,這五年內出版了魏小虎的《四庫全書總目匯訂》(11冊) 魏小虎編撰:《四庫全書總目匯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版。 ,該書收集了六百余家中外學者的考訂專著、文章,將其摘錄分注于各篇之下,其間亦時有作者本人的??焙涂甲C,因此本書堪稱《四庫全書總目》辨證的集大成之作。其他相關成果不一一羅列。

2.研究區域的廣泛分布和研究群落的形成。據筆者找到的資料,目之所及,在2011-2015年內,除了海南、云南、西藏、青海、內蒙古之外,基本上所有省份都有對《四庫全書》的相關研究成果。由于筆者統計可能有疏漏,因此可以說,對四庫學來講,其研究群體已經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但是,不同省份之間的研究成果有很大的差距?;旧闲纬闪艘员本橹行模ㄒ员本煼洞髮W、北京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南開大學為代表)的京津冀區域,以山東大學為代表的山東地區、以河南為中心(河南大學)的中原區域、以重慶為中心(西南大學)的西南區域,以武漢為中心(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的中南區域,以蘭州(蘭州大學)、西安(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為中心的西北區域、以南京(南京師范大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杭州(浙江大學)為中心的華東區域,以及分布比較平均的臺灣地區。以其中的某些大學為中心形成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研究群落。比如南京師范大學江慶柏教授、山東大學杜澤遜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張升教授、首都師范大學陳曉華教授、蘭州大學汪受寬教授、西南大學何宗美教授,以這些教授為中心,他們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產生了一批四庫學研究成果,并培養了一批四庫學的研究人才。其中江慶柏、杜澤遜等以文獻學為研究重點、汪受寬教授以史學為特色、何宗美教授以文學為旨歸,而這三個方向也可以說代表著當下中國四庫學研究的三個重要方向。

3.以文學與史學為主體的學術背景。筆者以全國碩博論文作為研究對象,對2011-2015五年之內的碩博論文作者的學術背景做了一個不完全統計,結果如表2。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和四庫學相關的碩博論文主要集中在以文學和史學為中心的兩個一級學科里。在二級學科里,則主要集中在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歷史文獻學、中國古代史、漢語言文字學等學科。尤其是文獻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和歷史文獻學專業背景的作者總計占到46.2%。而且其他專業背景的論文也或多或少的和文獻學有關。學位論文的方向很大程度取決于導師的研究方向,因此,通過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可以看到當前四庫學研究的思路主要還是文學和史學,據筆者對其他期刊論文和著作的觀察,結果基本一致。并且,碩士和博士是未來的學術生力軍,因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以文獻為中心,以文學和史學為主體的四庫學研究格局還不會改變。

筆者也對這段時間的研究者的年齡做了一個不完全統計,如表3。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在四庫學研究界,在年齡結構上則呈現出比較明顯的金字塔結構。從年齡結構上看,40后和50后等老一輩學者是目前學術界的核心,他們大部分是目前學界的頂尖學者,也是長期致力于四庫學研究的專家,往往功底深厚。而60后和70后是目前學術界的主力,他們正處于年富力強的年齡階段,他們大部分出生于文革期間或之后,和老一輩相比,他們受過更為良好的教育,目前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由他們來完成。80后則是剛剛踏入學界,是學術界的生力軍,假以時日,他們中間的部分人應該會成長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因此,從年齡結構來看,搭配是很理想的,不但保證了當下研究的質量和數量,也具有很足的研究后勁。

4.小眾研究方向。誠然,如上文所言,文學、史學是目前四庫學界的主要方向,但是也還是存在從藝術學、管理學、傳播學、甚至科技等專業角度來研究《四庫全書》的學位論文,有關的其他論著和成果也不少。其一,在醫學領域。以往出現的只是對《四庫全書》里的醫學資料進行匯編和整理

劉時覺編著:《四庫及續修四庫醫書總目》,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初版,2010年再版;虞舜,王旭光,張玉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傷寒類醫著集成》,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年版。,而在這幾年之內,以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楊東方為代表,開始從醫學的角度對《四庫全書》里的醫學材料進行系統的研究。他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研究”,近幾年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此外張慧蕊、李良松、劉燕君等人也有相關研究成果。其二,在科學藝術方向,2013年遼寧大學丁海斌教授指導的三篇碩士論文以檔案學為專業背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分別對《四庫全書》中的科技類文獻進行了研究,他們分別是喬治的《四庫全書中科技文獻與科技史料研究》、高源的《清代“抄纂之書”中的科技文獻》、劉馨陽的《論清代的科技文獻整理》。中國科學院的郭書春則從數學的角度對四庫全書中的《九章算術》進行了文獻整理研究

郭書春:《關于九章箅術之文津閣本》,《自然科學史研究》, 2012 第3期。。吉林大學的陳佳從書法藝術的角度對《四庫全書》進行了研究,其論文有《四庫全書的謄錄》

陳佳:《四庫全書的謄錄》,《中國書法》,2013第4期。以及其博士論文《清代朝廷書法研究》(2013年)。其三,在風水堪輿等傳統的迷信領域。盡管在此之前陳占山已經有過相關研究

陳占山:《四庫總目對中國傳統星占學的否定》,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年第3期。,但是陳其實是站在一個現代學者的角度來思考《四庫全書》對傳統占星學之否定的原因和影響。而李定信在2007年初版、2011年再版的《四庫全書堪輿類典籍研究》

李定信:《四庫全書堪輿類典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一書中則以作者幾十年從事于風水堪輿工作的經驗為基礎,站在風水堪輿術本身的立場,以一種學術的形式對《四庫全書》中風水堪輿類著作的觀點和義理進行了較為詳密的考察與研究。拋開“迷信”的成見,老先生的這個研究可以說開辟了四庫學研究的新領域。近年來關于《四庫全書》里的數術著作的整理出版也較多。

在四庫學領域中,這些小眾的研究方向雖然并不顯著,但是意味著四庫學本身具有多維度的研究視域。拋開四庫學本身,醫學、管理、科學卻正是當今學術界的主流領域,隨著對傳統文化研究的深入,若這些專業領域學者大量參與,必將從整體上改變四庫學的研究方向。

二 四庫學研究的內容分析

筆者認為,目前四庫學領域的劃分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

關于四庫學的主要研究范圍,學界還沒有統一的認識,湖北大學的周積明教授在《“四庫學”:歷史與反思》(清史研究,2000年8月,第三期)一文中闡述了楊家駱、昌彼得、胡楚生、林慶彰、楊晉龍等學者關于四庫學研究領域的觀點,并進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四庫學應該分為“文獻研究”、“史學研究”、“文化研究”等三大部分。蘭州大學的汪受寬教授(《四庫全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史學史研究,2005年第一期)則認為四庫學目前可以分為“纂修與流傳的研究”、“檔案輯錄與整理”、“《總目》得失、糾繆、及各提要異同的研究”、“目錄、索引和版本研究”、“文化價值與意義研究”、“四庫全書的續修與影印,電子版的開飯”等六大方面。,其一是四庫學的研究對象,即我們的研究對象是《四庫全書》的哪一個部分;其二是四庫學的研究角度,即我們是從什么專業角度來進行研究的。在本文中,根據研究對象和實際情況,將分別從“‘四庫學的研究”、“四庫全書整體研究”、“四庫全書內容研究(除總目以外)”、“四庫全書總目研究”、“四庫全書歷史研究”等幾個部分對2011-2015年之間的四庫學研究做一個描述。當然,由于任何一個事物都具有整體性,一篇文章既可以是文獻研究,也可以算是文學和思想研究,這就給分類造成困難,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分類也只是一個“方便法門”。

1.“四庫學”的研究。對于“四庫學”本身的研究,這五年之內有甘肅圖書館和天津圖書館編的《四庫全書研究篇目索引(1908-2010)》

甘肅省圖書館,天津圖書館編:《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1908-2010)》,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楊洪升 《“四庫學”之百年史:跋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

楊洪升 :《“四庫學”之百年史:跋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究》 2014 第6期。、蔡育儒《四庫學的新進展——張升教授四庫全書館研究介紹》

蔡育儒:《學的新進展——張升教授四庫全書館研究介紹》,《國文天地(臺灣)》2013年第224期。、章宏偉 《四庫學與故宮學》

章宏偉:《四庫學與故宮學》,《云夢學刊》 2011 第6期。 、楊東方《四庫全書·醫家類與四庫學研究》

楊東方:《四庫全書·醫家類與四庫學研究》,貴州文史叢刊 2013 第1期。等,這些論著或是推進四庫學研究的舉措,或是關于四庫學本身的歷史、或是對于四庫學研究的人事之研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司馬朝軍的《四庫學的戰略思考》

司馬朝軍主編:《學鑒》第5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2年版。一文,他在此文中從學術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就當前四庫學研究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一、《四庫全書》宜校讎完善;二、《四庫提要》宜精校精注;三、四庫學研究力量宜整合為一;四、四庫學之學術史宜系統清理。

2.四庫全書整體研究,這一方面學界關注的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從宏觀的角度討論《四庫全書》本身思想文化和價值。有吳根友的《傳統學問(知識)分類體系的演變與當代“國學”一級學科建設問題初探》、林志宏的《舊文物,新認同——四庫全書與民國時期的文化政治》

林志宏:《舊文物,新認同——四庫全書與民國時期的文化政治》,《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臺灣)》2012年第77期。、陳曉華的《論四庫全書與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辭典編撰》、蔡智力的《從四庫全書之編纂看清高宗的文教思想》

蔡智力:《從四庫全書之編纂看清高宗的文教思想》,《東吳中文研究集刊》(臺灣),2015年第22期。、林碩的《從四庫全書與百科全書比較:透視18世紀中歐文化差異》(首都師范大學,2011碩士)。吳根友文認為《四庫全書》接受并綜合的四部分類法,正式將四部分類法作為編纂本書的綱領,對近四百年來中國學問、典籍的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當代中國社會,如何認識本民族學問、典籍的分類體系,將是重建現代中華民族倫理共識、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內容。林志宏的文章論述了《四庫全書》民國以來的輾轉命運,指出了其由舊文物到成為國家象征與民族認同的歷史進程。陳曉華文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認為《百科全書》中有《四庫全書》之影,而《四庫全書》中也反映有《百科全書》的思想。另外山東大學杜澤遜

杜澤遜:《論四庫本文獻通考之校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13 第4期。及其博士生何燦

何燦《四庫全書》纂修中的??背删?,博士論文,山東大學2015則通過自己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四庫全書》纂修過程中的??背删?。

3.四庫全書內容研究,針對四庫全書的某個部分或專題進行研究(不包括《四庫總目》)。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

(1)文獻研究。這里包括資料整理和文獻考辨。資料整理這五年主要有傅卜棠點校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清)永瑢撰,傅卜棠點校:《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年版。 、 盧仁龍主編的《四庫全書·醫書集成》

盧仁龍主編:《四庫全書·醫書集成》,揚州:廣陵書社, 2014年版。、《文淵閣“四庫全書”岳飛資料匯編》

王德保,岳朝軍主編:《文淵閣四庫全書岳飛資料匯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5年版。 等。

文獻考辨,這指對《四庫全書》中某個具體的文獻進行考辨的研究,有史廣超的《四庫全書本唐才子傳考略》

史廣超:《四庫全書本唐才子傳考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第2期。 、汪受寬的《文溯閣本四庫全書易圖說??毖芯俊?/p>

汪受寬,安學勇:《文溯閣本四庫全書·易圖說??毖芯俊?,《歷史文獻研究》2013總第32輯。、《四庫本玉篇版本考》

馮先思:《四庫本玉篇版本考》,圖書館雜志 2015 第8期。 等期刊論文,此外還有一批碩博論文,如畢研婷《清修南宋春秋學著作比勘研究以通志堂經解本與四庫全書本的比對為中心》(山東大學,2015碩士)、王其琛《長短經四庫本與宋刊本異文考?!罚|北師范大學,2015碩士)、宋雨婷《文淵閣四庫本晏子春秋校讀札記》(南京師范大學,2015碩士)、郭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與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比勘札記》(南京師范大學,2013碩士)、申奎《文淵閣本《漢書》校讀札記》(南京師范大學,2013碩士)、臺灣云林科技大學的兩篇碩士論文

賀嘉璇:《四庫全書·經部“永樂大典本”考略》(2013),劉昕曄:《四庫全書·史部“永樂大典本”研究》(2013)等,另外還有一些相關的期刊和碩博論文就不一一列舉。

(2)專題研究。這指就《四庫全書》某個內容做專題研究,涉及文本或主題的諸多方面。主要有李定信的《四庫全書堪輿類典籍研究》(見上文),陳超的《明代女性碑傳文與品官命婦研究——以“四庫”明人文集為中心的考察》

陳超:《明代女性碑傳文與品官命婦研究——以“四庫”明人文集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3年版。 、林怡芬的《四庫全書的詩經學觀點研究》

林怡芬:《四庫全書的詩經學觀點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1年版。 、陳恒舒《四庫全書清人別集纂修研究》(北京大學,2013博士)、張春國《四庫明人別集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15博士)、史美珍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明史研究》(山西大學,2012碩士)、葛鵬《四庫全書讖緯文獻研究》(西藏民族學院,2015碩士)、陳艷云《四庫全書所載岳飛墓廟資料研究》(南昌大學,2014碩士)、左瑩《四庫全書中的女媧史料考辨》(西北師范大學,2014碩士)、房伊寧《四庫全書中史部集部古籍伏羲史料考辨》(西北師范大學,2014碩士)、漆曉勤《四庫全書經部文獻中的伏羲史料考辨》(西北師范大學,2014碩士)、郝君媛《四庫全書之西學文獻著錄研究》(蘭州大學,2014碩士)、李勇進《史部雜史類研究》(蘭州大學,2011碩士)等,還有一些碩博論文有一定的相關性,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3)對《簡明目錄》的研究。有徐雁《四庫簡明目錄標注到書目答問書目答問補正》

徐雁:《從四庫簡明目錄標注到書目答問書目答問補正》,《圖書館論壇》 2015 第10期 。 ,陳曉華《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朱修伯批本四庫簡明目錄及其異同:以經部易類為例》

陳曉華:《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朱修伯批本四庫簡明目錄及其異同:以經部易類為例》,《周易文化研究》 2012 第4期 。,胡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殿本浙本異同考》(武漢大學,2011碩士)、齊曉琪《莫友芝與朱修伯標注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之比較》(黑龍江大學,2011碩士)等。

此外,關于《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底本及思想價值方面,也有一些論著,但是或者可以屬于另外的研究領域,或者由于數量比較少,在此不一一著錄。

4.四庫全書總目研究。這是四庫學研究的重點,占據著四庫學研究的主體部分,甚至由此產生了專門的“四庫總目學”

陳曉華:《“四庫全書總目學”構想——四庫全書總目研究新論》,《圖書情報工作》,2003年第11期。。根據研究的實際情況,本文擬從文獻研究、古代文學研究、史學研究、思想研究等幾個方面來描述2011-2015年的《四庫總目》研究狀況。相關論述,也可參看陳惠新和陳東輝的《2000-2014年四庫全書總目研究綜述》

陳惠新,陳東輝:《2000-2014年四庫全書總目研究綜述》,《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年第3期。。

(1)文獻研究。包括資料整理,補正考辨、總目和薈要及庫本提要的對比研究、新發現的稿本研究等幾個方面。

資料整理匯編,這五年之間有方鵬程和俞小明編輯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影印版

方鵬程,俞小明編:《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家圖書館 ,2012年版。 、江慶柏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整理版

江慶柏整理:《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5年版。、《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

(清)永瑢,紀昀等撰:《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1 年版。 、金毓黻編的《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

金毓黻編:《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版。 等,這些資料的出版,將對四庫總目及四庫學研究的推進起到重要作用。

對《四庫總目》本身的補正和考辨。補正和考辨依然是《四庫總目》研究的重點,這五年以來,補正類的成果首當推魏小虎的《四庫全書總目匯訂》

魏小虎編撰:《四庫全書總目匯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版。(具體論述見前文),杜澤遜的 《讀四庫提要小識》

杜澤遜:《讀〈四庫提要小識》,《圖書館雜志》 2013 第7期。、《讀四庫提要識疑》

杜澤遜:《讀〈四庫提要識疑》,《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2 第11期。、 《四庫全書總目考辨》

杜澤遜:《〈四庫全書總目考辨》,《新世紀圖書館》 2014 第1期 。等幾篇文章共訂誤了百余條,崔富章也有一些相關研究

崔富章:《版本目錄論叢》,北京:中華書局 2014 ,第92-106頁,第123-130頁。。一些碩博論文也進行了不少研究,如顧怡《四庫全書總目明清別集類存目辨證》(南京師范大學,2015碩士)。胡露依托“《四庫全書總目》存目補正”項目發表了一系列的成果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 “《四庫全書總目》存目補正”(項目批準號:11YJC870040)。關于版本考辨,有崔富章的《四庫提要諸本分析:以總目本為優》 崔富章:《四庫提要諸本分析:以總目本為優》,第三屆中國古文獻與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2012年。 及其他一些相關研究,在此不一一論述。

對薈要提要、庫本提要、分纂稿提要的研究及與他們總目提要之間的對比研究。南京師范大學的江慶柏及其學生王婷等人依托“《四庫全書薈要》研究”項目發表了一系列的有關薈要提要及比較研究的成果,涉及文獻???、思想對比等諸多方面;此外吳婷也發表了一系列成果。江慶柏教授還指導了一批相關碩博論文,包括王婷《四庫全書提要比較研究:以史部為中心》(南京師范大學,2014碩士)、魯秀梅《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提要考論》(南京師范大學,2014碩士)等文章。此外還有山東大學王娟的《四庫全書總目與文淵閣四庫全書書前提要比勘研究:以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為基礎》(山東大學,2011碩士),藍文欽的《四庫全書文淵、文溯、文津三閣書前提要之文字比勘:以三百六十五種書前提要為例》

藍文欽:《四庫全書文淵、文溯、文津三閣書前提要之文字比勘:以三百六十五種書前提要為例》,圖書信息學刊(臺灣),卷13,期1,2015年6月。,及一些相關碩博論文和期刊論文。關于分纂稿提要研究,有史志龍通過“四庫提要分纂稿研究”的課題項目發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2013年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四庫提要分纂稿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KL-2013-748)。、許超杰《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研究:以經部為中心》(河北大學,2013碩士,導師:時永樂)。此外,還有一些文章對一些四庫底本、殘本、稿本的文獻價值進行了研究。

(2)古代文學研究。這個領域目前以西南大學的何宗美教授為代表,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明人詩文批評及文學思想考辨》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官學約束與學術缺失研究》,發表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就包括《明代文學還原研究——以四庫總目明人別集提要為中心》

何宗美,劉敬:《明代文學還原研究 以四庫總目明人別集提要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該書試圖通過還原的方法清理被《四庫全書總目》遮蔽的明代文學之本來面貌。此外他還指導了一批相關碩博論文,包括劉敬的《四庫全書總目七子派批評研究:以七子派主體作家為中心》(西南大學,2011碩士)、張曉芝的《四庫全書總目明人別集提要研究(西南大學,2015博士)等,另外臺灣有楊雅筑的《四庫全書總目詩話提要述評》(臺灣師范大學,2013博士)、許逢仁《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明代臺閣體派述評研究》(臺灣國立政治大學,2014碩士)等碩博論文。其他涉及詞曲、小說等方面的研究在此不一一列舉。

(3)史學研究。這主要是指解決和《總目》相關的有關歷史問題。主要有夏長樸的一系列論文:《天津圖書館藏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的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 夏長樸:《〈天津圖書館藏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的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中文學報》 2014 第44期。、《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 夏長樸:《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漢學研究》 2012 第2期。、《四庫全書總目“浙本出于殿本”說的再檢討》

夏長樸:《四庫全書總目“浙本出于殿本”說的再檢討》,《臺大中文學報》 2013 第40期。,以及北京大學劉浦江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再探-兼談四庫全書總目的早期編纂史》

劉浦江:《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再探:兼談《四庫全書總目的早期編纂史》,《中華文史論叢 》2014 第3期 。、《四庫提要源流管窺:以陳思小字錄為例》

劉浦江:《四庫提要源流管窺:以陳思小字錄為例》,《文獻》 2014 第5期。、《天津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研究》

劉浦江:《天津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研究》,《文史》 2014 第4期 。等論文。

(4)思想及觀點研究。這里主要是指從經學、理學、漢學等傳統學術角度出發的研究。有從《四庫總目》的宏觀學術立場考察的,也有從《四庫總目》某類具體思想和觀點進行研究的。如廖勇《論四庫全書總目·正史類考據學》(蘭州大學,2011碩,導師:汪受寬)、張曉曄《四庫全書總目綱要撰寫體例研究》(上海財經大學,2011碩士)等相關的碩博論文和期刊論文。在這一方面,臺灣學者表現比較突出,有夏長樸的《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學的觀察與批評——以〈四書類〉為例》

夏長樸:《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學的觀察與批評——以〈四書類〉為例》,2015年9月,北京清華大學經學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經學文獻研究所主辦“第六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林穎政的《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標準》

林穎政:《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標準》, 《經學研究集刊》(臺灣)2011年第10期。等數篇論著

還有其他多篇論著,比如卓美惠:《四庫全書總目〉“孝經類”提要研究》,《儒學研究論叢》(臺灣)2011年第4期;江毓奇:《四庫全書總目〉之“春秋學〉譜系”蘊涵的思維方式》,《淡江中文學報》(臺灣)2012年第6期;陳欣雨:《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之“和合”思想研究》(臺灣),《鵝湖月刊》(447期);許嘉瑋:《“崇實”作為一種批評方法——論〈四庫全書總目〉“楚辭類”提要呈現之文學思想》,《淡江中文學報》(臺灣)2012年第27期;洪世昌:《清代官修典籍之史學批評思想及其意涵——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部·史評類〉為討論中心》,《興大歷史學報》(臺灣)2013年第26期;單熙程:“狂悖乖謬,非圣無法”:《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看李贄》,《新北大史學》(臺灣)2013年第14期;趙太極:《易〉學流派探析——以四庫提要〉“兩派六宗”說為核心》,《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臺灣)2015年15期。,由于自身的專業背景(如夏長樸教授即是經學大家),這些論著注重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研究。

5.四庫全書歷史研究。這也是學界一直關注的重點,在2011-2015這五年之間也產生了較多研究成果。本文擬從纂修歷史、相關人物兩個層面來描述這五年的研究成果。

(1)纂修歷史研究。這幾年關于纂修歷史問題,研究越來越細化。主要以北京師范大學張升為代表,張升在其《四庫全書館研究》

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年版。 中,對四庫館、四庫館臣、四庫館事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詳密的研究。類似的研究還有劉鳳強的《四庫全書館發微》

劉鳳強:《四庫全書館發微》,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相較而言,張著以扎實的根底主要側重于人、事、物本身的考察,而劉著則在還注意到館臣的思想和學術理念。此外,還有臺灣范欣茂的碩士論文《四庫館人事管理辦法之研究》(淡江大學,2012)等論著。

(2)相關人物研究。包括對纂修人物、獻書人物、研究人物的研究。關于纂修人物的研究有:張升的《陸錫熊與四庫全書編修》

張升:《陸錫熊與四庫全書編修》,《史學史研究》 2014 第2期。、菅廣慧《四庫館臣研究》(首都師范大學,2011碩士)、楊子彥《紀昀與乾嘉學派概說》

楊子彥:《紀昀與乾嘉學派概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學刊》 ,2011年。、高遠的《巴渝學人與清代四庫全書編纂》

高遠:《巴渝學人與清代四庫全書編纂》,《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第1期。、楊雪《于敏中年譜》(南京師范大學,2014碩士)等相關期刊與碩博論文。

關于獻書人物研究的有周生杰《鮑廷博評傳》

周生杰:《鮑廷博評傳》,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版。 、吳元的《四庫全書官員獻書群體考略》

吳元:《四庫全書官員獻書群體考略》,《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5 第3期。、《四庫私人獻書補遺:以纂修四庫全書檔案為據》

吳元:《四庫私人獻書補遺:以纂修四庫全書檔案為據》,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 第10期。、張春燕《徽州私人藏書家的地理分布考察》(吉林大學,2014碩士)等相關論文和著作。

關于研究人物的研究,有陳曉華的《論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陳曉華:《論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史學史研究》 2014 第4期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及其辨證思想》

陳曉華:《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及其辨證思想》,《史學史研究》 2011 第4期 。、趙梅春的《金毓黻與文溯閣四庫全書》

趙梅春:《金毓黻與文溯閣四庫全書》,《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15 第7期。、王語歡《余嘉錫學術年譜》(黑龍江大學,2013碩士,導師:楊慶辰)、安學勇《余嘉錫學術思想研究》(南開大學,2014博士,導師:喬治忠)等文章。

此外,關于編撰過程中的禁毀、撤抽現象、影印流傳、地域文化方面也有相關論文,在此不一一詳表。

三 結語和反思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到,和前一個階段相比,四庫學的研究數量在保持著持續的增長,在全國形成了一些重點研究區域和一些比較明顯的研究群落,在研究者的年齡結構上呈現出老中青三代金字塔似的分布結構,也涌現出不少小眾研究方向,因此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四庫學的研究成果應該會持續增長,研究的領域會越來越多。

但是通過上文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四庫學研究的困境,其一,是研究者的學術背景較為單一。這從整體上來講限制了研究的視野和深度,比如至今為止少有人從哲學角度來討論《四庫全書》的思想和價值。其二,是研究的外在性。目前,四庫學的研究者絕大部分是站在《四庫全書》的外圍,把《四庫全書》看成一個僵死的對象,通過解剖的方法來研究《四庫全書》。而從本質上,《四庫全書》是一個生命體,它凝結著編者和古代知識分子的靈魂和精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中華古典文化的化身。而文化絕不可能是死的,文化必然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其三,正如司馬朝軍指出的,目前各方研究力量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研究的領域帶有自發性和偶然性,沒有比較穩定的研究機制,因而難以形成比較穩定的研究計劃。

因此,除了聽取司馬朝軍教授的建議,筆者認為,若要進一步推動四庫學的發展,我們還必須要讓更多不同學術背景的學者參與研究,尤其是哲學、思想、科學、藝術等領域的學者。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我們不能站在外面看《四庫全書》,而應該走進《四庫全書》里面去,站在它的身體里感受它,通過“入乎其中”來“出乎其外”,從傳統學術的角度出發,以傳統學術為基礎。為此,我們需要更加包容的心態來接受中國古代文化,讓中國的古典文化不只是一個博物館里的“展品”,而更應該讓它們在我們身上“復活”;如此,我們才能真正以平等之心、同“情”之心來研究《四庫全書》。

猜你喜歡
四庫全書研究綜述
經史子集——《四庫全書》
文溯閣建造緣起及特色述略
兒童旅游研究綜述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文獻綜述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關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綜述
微學習研究綜述
藏書樓
讀過《四庫全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