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會計誠信建設的現實思考

2017-05-12 11:04張瑋
中國經貿 2017年8期
關鍵詞:會計誠信監管

【摘 要】會計誠信是會計工作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關系到會計信息質量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然而,當前大部分企業單位受利益的驅使頻繁出現會計失信行為,嚴重擾亂了會計工作秩序。本文對我國會計誠信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加強會計誠信建設的建議,期望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推動會計工作規范化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會計誠信;失信成本;監管

一、我國會計誠信建設現狀分析

1.會計誠信缺失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一些企業單位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弱化了會計誠信觀念,在會計工作中制假造假會計信息,導致會計信息質量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質疑,使會計工作陷入了誠信危機。個別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不高,在會計工作中未能做到嚴于律己,基本按照企業單位管理者的意見進行賬務處理,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2.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在現行的會計法律法規中,尚未對會計誠信問題進行明確規定,導致部分企業單位或會計從業人員經常鉆法律法規的漏洞,難以有效遏制會計失信現象的發生。如,在《會計法》中對會計失信責任人的區分僅限于原則性規定,而缺乏認定為民事責任的細則條款規定,導致會計誠信建設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規約束。

3.會計誠信監管不到位

我國在會計誠信監管方面較為薄弱,主要表現在:在企業內部管理中,會計人員工作受制于企業管理者的直接干預,經常出現造假會計信息的行為,以迎合管理者的不正當利益訴求;在證監會監管中,證監會對企業財務報表披露的監督審核工作不到位,弱化了監督職能;在注冊會計師監督中,由于注冊會計師與被委托單位存在著利益關系,從而導致部分注冊會計師違反職業操守出具不真實的審計報告。

4.會計失信成本偏低

在會計誠信建設中會計失信成本是重要的約束條件之一。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會計失信成本偏低,當違規行為帶來的經濟利益超過會計失信所付出的成本時,經營者便會鋌而走險,導致會計造假現象頻頻發生。在現行的法律法規中,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法律責任追究與處罰較輕,大部分會計失信行為只接受行政處罰,而很少涉及刑事處罰,這就難以起到利用法律武器打擊會計失信行為、會計造假現象的效用。

二、加強我國會計誠信建設的建議

1.加快會計行業自律建設

會計誠信建設應從會計行業自律做起,凈化會計工作環境,增強會計工作的規范性。一方面,加強會計從業人員自律建設,通過教育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品德修養,增強會計人員的誠信觀念,引導會計人員從思想層面上消除造假會計信息的想法。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按照相關規章制度做好會計工作,堅持誠信為本的原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另一方面,加強會計行業自律,依賴社會各方的力量,創建誠信的社會氛圍,并通過會計誠信宣傳,增強社會對會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應加快會計法律法規體系的修訂與完善,為會計誠信建設提供有力的執行依據。國家要逐步出臺《會計法》實施細則,明確會計造假行為的法律責任,一旦企業發生會計失信情況,必須依據實施細則準確界定相關責任人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建設,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參加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了解會計法律法規,明確會計從業人員在會計誠信建設中應履行的責任與義務,加大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工作行為的約束力。

3.構建會計誠信監督體系

會計誠信建設要以完善的監督體系作為有力保障,構建起涵蓋多層次的監督機制,最大程度地遏制會計失信現象的發生。首先,發揮注冊會計師的監督職能,要求注冊會計師認真履行職業準則,將誠信作為開展審計工作的基本原則,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及時發現被委托審計單位存在的會計失信行為。其次,加大證監會的監管力度,證監會要對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監督問責,嚴厲查處會計信息造假行為,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最后,指導和監督企業單位建立內部監管機制,企業單位要遵循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設置崗位,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資產清查工作,要求內部審計部門認真履行財務業務審核職能,并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監管體系,杜絕會計造假現象。

4.加強對會計失信的懲治力度

為了有效遏制會計失信現象的發生,我國應提高失信成本,造成違規操作者得不償失。首先,在會計誠信立法層面,要重新界定經濟處罰與刑事處分的行為認定范圍,對于會計失信行為較為惡劣的,必須進行嚴厲的刑事處罰,并強制要求造假者付出高額的造假成本。其次,加大對企業單位的查賬力度,從源頭處遏制會計失信現象的發生,若在查賬中發現造假行為,則要求企業單位在限期內調整賬目,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最后,落實獎懲措施,既要對會計失信的企業單位進行懲治,又要對會計誠信表現突出的企業單位或個人進行表彰,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引導會計從業人員遵紀守法,創建良好的誠信氛圍。

三、結論

總而言之,會計誠信建設是一項需要社會各界參與的系統工程,不僅要求企業單位和會計人員強化會計誠信觀念,遵紀守法地開展各項會計工作,而且還要求注冊會計師和有關監管部門加大會計失信行為的監管力度,從而營造良好的會計誠信內外部環境,推動我國會計誠信建設步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楊昀坤.會計誠信建設的思考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7(2):96-97.

[2]黃華晨.淺論我國會計誠信問題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4):74-75.

[3]周子清.淺談會計誠信文化建設的手段與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4(1):41-42.

作者簡介:

張瑋(1981—),女,籍貫:河北興隆,學歷:本科, 單位: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礦業分公司,職稱:會計師區科,單位:后勤服務科,職務:會計,研究方向:會計。

猜你喜歡
會計誠信監管
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
淺論我國會計監管體制的創新
實施科學監管 增強治理效能
淺析會計誠信缺失的成因
淺談會計誠信文化發展史
會計誠信探究
我國企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會計誠信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分析
監管交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