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求知的樂園

2017-05-13 15:28周幼梅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平等對話趣味性高效課堂

周幼梅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中,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給語文課堂以生動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辛苦的學習變快樂的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趣味的教育環境,讓學習充滿趣味性;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獨特的語言,吸引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師生平等對話,讓學生快樂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效課堂;趣味性;平等對話;生動形象

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就是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創造性,就能創設出高效課堂。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最接近生活,內容最豐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學科,語文是大多數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語文教學要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教師必須充分展示課堂教學的魅力,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氨粍咏蛹{成不了主體”,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進行學習。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語文教育的高效性,給語文課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創新精神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育趣味教育的環境

小學語文是有情之物,我們的兒童又是有情之人。那怎樣以文中的“情”激起兒童心中的“情”,通過文中情的熏陶、感染,來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創設各種教學情境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渠道。

1、藝術化手段優化教學情境。兒童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生動的畫面、美妙的音樂能給學生以多種感官刺激,使得學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兒童進入這樣的情境時,很快能激起強烈的情緒,形成無意識的心理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這些是單靠朗讀無法實現的。如教學《山雨》這一課的開始,我讓學生伴著音樂唱一唱《小雨沙沙》,柔美的歌聲捕捉孩子們的思維,將他們帶人雨點的世界,然后出示“雨來——雨中——雨后”時的課件圖片,學生興趣盎然,馬上進入學習狀態。

2、語言描述再現課文情境。生動的語言描述能再現課文情境,使平面的文字“有血有肉”,豐滿形象地“立”于眼前,讓學生深度觸摸文字,獲得體驗。教學《松鼠》一文時,我請學生自主選擇描寫自己感興趣的動物的詩句來讀,教師則相機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配上恰到好處的神態動作,創設出各種美好情景,引導學生人情體驗,動情朗讀,盡情想象。

3、課件激發興趣。精心制作與課文相關的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小貓》一課時,我制作了一系列小貓的不同姿勢的圖片,一一展示給學生觀看,學生的興趣馬上就來了,對學習課文更感興趣了。

4、師生的協調融入課堂。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協調是以情感為紐帶的,教師以豐富的情感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學生會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啟迪并有所感悟,潛能和創造性才得以充分發揮。教師的情感包括對學生的熱愛和尊重,對教學傾注的熱情,體驗教學內容的確切及教師心情的激動、愉快等。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參與,還有非智力因素的參與。而學習的質量,則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結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學中,如果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學生在課堂中木然置之,毫無反應,對學習內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態度,整個課堂猶如一潭死,必然會影響學習的效果。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完整獨立的文章,“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泵科恼碌膬热荻紩纬梢欢ǖ那榫澈蜌夥?,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語文課堂中,就需要渲染課堂氣氛,營造一種與文章內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調,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文章內容,甚至不自覺地進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在上《再見了,親人》的課文朗讀指導中,我懷著對親人深深的崇敬之情,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他們依依惜別的情景。教師入情入境,撥動著學生感情上的心弦,起到了使學生見作者之所見,思作者之所思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的作用。在講授藝術性較強的課文時,還可以借助音樂、圖片、投影、錄像、多媒體等直觀可感的手段,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豐富的表情動作、富有感情的語言、積極良好的情緒,駕馭課堂的輕松自如,點撥知識的深入淺出,都可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好學、反應敏捷、思維活躍,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殿堂中流連忘返。

二、多種途徑,引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干。所以,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驅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欲望,在這種欲望驅使下,能夠輕松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自然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甚至把艱苦的學習看成快樂的享受。

教師一上課就要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引趣的方式有“猜謎語激趣”“設疑提問”“生活場面再現”“講故事引趣”等,用什么方式,要根據內容需要精心設定。課堂上,教師引領學生參與課堂競爭。同學之間進行比賽,看誰能把字讀得準,記得牢,在朗讀課文時,我范讀之后,誘導學生仿讀,一位同學讀完了,展開競爭,分組比賽。這些做法是一種比賽,更是競爭意識的培養,可以在學生個體之間進行,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能夠提高學生讀書的專注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欣賞學生,讓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睂嵺`證明,只有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受、體驗、思考和實踐,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1、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體驗參與樂趣。教學《負荊請罪》時,首先播放動畫片,激發學生表演的欲望,再以表演為內驅力,讓學生熟悉劇情,體會角色的特點,邊體會邊表演邊評價,最后進入角色,表演課本劇。表演改變了學生被動閱讀的情況,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主動參與,在表演中求發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2、善用直觀教學讓學生體驗參與樂趣。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我首先出示了一組圖片和文字資料,用這說明:地球資源的現狀及給人類帶來的危害。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的意義了。進而組織學生討論:人類的出路何在?通過抓住課文“別無去處、無法移居”等重點詞句的理解,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必須精心保護地球!”終于成了所有學生的呼聲。從多方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

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主篇課文即將結束時,讓學生以“地球,我想對你說”為話題來寫自己的心里話,這樣不但讓學生的語言文字得到了訓練,也讓學生的內心情感得到了宣泄。最后讓學生說說今后應該怎樣從小事做起。使學生意識到要保護地球就要有具體行動,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激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诳鬃涌磥?,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能力、陶冶性情,讓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求知的樂園,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就不是難事。

猜你喜歡
平等對話趣味性高效課堂
幫助孩子們集中注意力的創新產品
以畫之名
趣味幾何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構思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淺論小學語文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
思想政治課教學如何實現師生的和諧互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