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用科學發展觀培育企業文化

2017-05-13 00:57王世杰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文化企業發展

王世杰

【摘要】作為企業如何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凝練好企業的文化精髓,打造出企業的文化品牌,并以此為路徑導向來深入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是擺在我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文章從解讀文化內涵,詮釋企業文化的核心和企業文化的目標等方面進行分析,解答了這個問題。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企業文化

作為企業如何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凝練好企業的文化精髓,打造出企業的文化品牌,并以此為路徑導向來深入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是擺在我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文章從解讀文化內涵,詮釋企業文化的核心和企業文化的目標等方面進行分析,解答了這個問題。

黨中央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科學發展觀,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賦予了發展新的內涵,這并不僅是對于國家和各地區發展的戰略要求,而且對于企業的發展戰略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凝練好企業的文化精髓,打造出企業的文化品牌,并以此為路徑導向來深入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筆者認為應注重把握三個重要環節。

一、以解讀文化內涵為先導,注重提升企業的文化理念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簡而言之,它必須是整個群體所認同和欣賞的,孕育于這個群體,也成長于其中。文化是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當一種價值觀念、團體意識、工作作風、行為規范和思維方式為人們所普遍認可和遵循的時候,文化的“軟實力”便會表現出團隊凝聚力?!疤煜轮寥?,馳騁天下之至堅”,可以說文化管理是最佳的激勵和約束手段。彼得·圣吉曾形象地說過:“建立一個團隊,其實就像搭建一個三條腿的桌子:一條腿是大家的共同愿景,一條腿是個人的價值觀,還有一條腿就是激勵?!边@里所說的共同愿景其實就是文化,可以說它是構建團隊建設的重要支點,離開了它,團隊就會失去了方向,就會導致個人價值失落和工作精神缺失。它具備的這種強大的精神動力,能有效地激發每個成員的自覺性,從而在群體與成員之間,以及群體內成員之間形成相互作用的力量會合,群體自身便具有化解矛盾、增進團結的融合力和促進實現團體目標的內驅力。

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就這樣相伴而生,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管理方式,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進我國以來,在許多優秀企業中經過中國化的改造,它在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績效、提高員工素質、增強企業對內凝聚力和對外競爭力等方面的成效,已為實踐所證實。

海爾集團的“企業文化救活虧損廠”的故事便被作為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學案例。海爾兼并了累計虧損達2億多元的紅星電器廠后,海爾只派去了三個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按海爾文化來建設干部隊伍,全廠干部職工一起參加干部崗位競爭,一下子就把大家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出來,使大家不知不覺地由被動走方步轉變為自覺加速度。海爾又用“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產品”的生產經營理念解決了產品研發問題。就這樣,海爾兼并紅星,沒有增加一分錢的投資,主要靠灌輸并踐行海爾文化理念,其結果是:紅星電器廠年底完全擺脫困境。這充分驗證了企業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可以說,企業文化以它無限的張力滲透到企業發展的血液中,像磁石一樣,凝聚人心,散發出文化的生命力;像引擎一樣,激發出蘊含在每一個人身上的智慧和創造力,萌發出企業文化的勃勃生機。

二、以“以人為本”為切入點,著力豐富企業的文化內涵

企業文化不是“企業”+“文化”,更不是附庸風雅借以裝飾企業的文化,而是企業的精神主宰。如果只講究企業文化標語口號的華麗時尚,只追求企業文化宣傳的熱烈響亮,而不注重企業文化的貫徹落實,就會落得個“團結”口號喊得震天響,內部卻散沙一盤;“創新”理念很時尚,但是觀念依舊、機制老套“新瓶裝老酒”等等。只有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在全體職工的頭腦中所形成共識的價值趨向,才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決定企業發展的成敗。對于構建企業文化,我們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理念,才會在職工中形成統一的思想意識,激勵職工奮發進取,甘于奉獻,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經濟建設一體化。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以人為本”古已有之。我國古代思想家曾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于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近代西方人本主義亦反對迷信、崇尚科學;反對專制、崇尚自由;反對神性、張揚人性。而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強調的是人民群眾的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他們創造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他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欣欣向榮,生意盎然。社會是如此,國家是如此,一個企業、一個團隊,同樣應該如此。

以前我們談到企業文化的“以人為本”時,通??偸钦f要“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信任人”等,但是從其著眼點來看,都是為了調動人的積極性,去搞好工作。然而,從科學發展觀來看,這是有失偏頗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為它只是看到了人的手段性一面,而沒有看到人的目的性一面。當我們在談到作為具體的人——企業員工時,他們總是目的性和手段性的統一體。就是說,如果我們講“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只是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那么也就是只看到了員工的手段性一面,實際上也就是把員工看作是完成工作任務的一種工具了。然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則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我們還要看到人的目的性一面,即除了企業的發展之外,還要關注人的發展。因此,我們講“以人為本”應是“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發展人”,即把“發展人”作為“以人為本”的根本內涵之一?!鞍l展人”的根本意義在于使人的生命價值的實現,即使每個人的個性全面健康地發展,人的潛能充分發揮和釋放。實際上只有把“發展人”納入到其中,才體現了企業文化管理的“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真諦。而這也正是我黨“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民群眾”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要求和體現??茖W發展觀把企業文化管理的“以人為本”的主旨,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耙匀藶楸尽惫芾砟J降幕舅枷刖褪侨耸枪芾碇凶罨镜囊?,人是能動的,與環境是一種交互作用:創造良好的環境可以促進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是可以協調的。通過協調,可以使得員工實現自己目標,同時實現的過程中,企業進一步了解員工使得企業目標更能體現員工的利益和目標,企業的發展實現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人的發展則是企業和諧發展的前提,最終達到雙贏的目標。

三、以不斷創新為目標,努力開創企業文化建設新局面

發展是企業的最高目標,創新是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注重建立以創新、發展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實踐告訴我們,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勇于開拓創新,敢于承擔風險,牢固樹立創新是企業發展動力的企業文化理念,不斷地引進先進科學的管理方法,不斷開拓新思路、研究新課題、拓寬新領域、解決新問題,在思想觀念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等方面做努力,使創新成為企業經營管理構建的基礎,以求得企業的持續、快速、穩定、健康地發展。

實踐證明,企業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法寶,它能使企業贏得員工的共識和支持,調動并整合各個經營管理環節的積極因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驅動力,能使企業員工在逆境中同舟共濟,在順境中求實進取,自始自終為企業構筑強大的精神支柱。對于構建企業文化,我們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自主創新,把可持續發展等人類文明世界關于發展的新認識吸收到企業理念當中去,才能創建經濟、文化和諧發展的現代企業。

猜你喜歡
文化企業發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2018上海企業100強
誰遠誰近?
區域發展篇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