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化自信引領道德教育

2017-05-13 01:17岳楠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文化自信價值觀

岳楠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一個民族和國家是否具有文化自信心,對于民族的生存和國家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文化自信;價值觀;道德教育

文化自覺是超越歷史虛無主義、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經階段,只有做到文化自覺才能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一個民族和國家是否具有文化自信心,對于民族的生存和國家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沒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尊重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也不可能在全球的文化交往和交流中享有自主性和話語權。

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來源

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在人類的精神世界中,文化傳統具有強大和持久的力量,即便某一個社會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文化傳統也不會隨之而被徹底去除。任何一個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改造與創新都毫無例外地是依托在文化傳統的肩膀上完成的,文化傳統應被當作人類有價值生活的必要構成部分。文化傳統的視界雖然帶有歷史性的特征,但這并不意味著文化傳統只是簡單地敘說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什么,而是由于文化傳統對人類的現實生活具有重大的借鑒價值。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有著文化自信的傳統,正是因為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對自己的文化充滿著自信心和自豪感,中華民族的文化才能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保持著自身的特色,并通過吸納和消化外來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多姿多彩的中華多民族文化共同發展的文明形態。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以文化自信引領道德教育,就是要充分展示民族道德文化傳統的獨特魅力和現代價值。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價值體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表明,雖然中國文化傳統歷經“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和市場經濟的沖擊,但它沒有被摧毀,也沒有被西方文化和價值觀所同化,反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愈加展示了自身的特色和魅力,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國文化傳統敘寫了一部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文化生活史。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道德文化傳統已然成為中華民族道德生活中生生不息的文化遺傳基因,是當代中國人的道德生活無法拋卻或擺脫的傳統紐帶。全球化時代的道德教育應突出傳播中國道德文化傳統中那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承接的治國安邦、做人做事的價值觀,如“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君子喻于義”、“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鄰”、“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貧濟困”等等,這些傳統價值觀有著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依然是一種“活著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精神,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時代意義。

三、文化自信引領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道德教育不能脫離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歷史傳統,不能脫離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持守的價值觀和理想信念,不能脫離當代文化環境下大眾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國道德文化傳統作為一種歷史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之所以能夠為世代中國人所廣泛接受,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道德教育和文化傳播方式,將其所倡導的倫理文化和價值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效地介入了人們的日常人倫關系,成為人們處理社會倫理關系和應對道德生活沖突的基本行為規則。以儒家倫理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道德學說都堅持經世致用原則,注重發揮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對個人的道德教化同對國家治理和個體道德品性的培育結合起來,達到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目的。因此,中國道德文化傳統既是一種文化觀念的傳統,并因其適應時代的生命力而構成了當代中國道德文化的精神支撐,同時,中國道德文化傳統還是一種國家治理和生活方式的傳統,它向當代社會提供了進行道德教育和培育公民道德品性的成功范例。

以文化自信引領道德教育,就是要以開放的姿態,將道德教育融于全球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大環境中,培育公民理解和尊重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共同價值觀的道德精神。世界文化是在多元互動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中國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時,也將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與其他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們提供精神動力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時代,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在“涵化”的過程中發展的,中國文化傳統和價值觀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發生交流和碰撞。在道德教育中強調對本民族道德文化傳統和價值觀的尊重與認同,并不是要否定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類共同價值觀,而是要明確地告訴受教育者,人類有著共同的價值觀,諸如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等等,它們是包括中華民族在內的全世界各民族所共同追求的價值觀,但這些共同的價值觀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表現形態不可能完全相同,而是呈現出與民族文化底色相適應的多樣性形態。因此,理解和認同民主、自由、平等和公正等共同價值觀,不可能脫離地方性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而且這些共同價值觀的實現方式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必然帶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色。人類共同價值觀只有與不同民族的道德文化傳統結合起來,才能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扎根,被人們所接受并付諸道德實踐。

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中國傳統價值觀,并不排斥自由、平等和公正等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共同價值觀,因為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傳統雖然是現存的過去,但它又與任何新事物一樣,是現在的一部分。當代中華民族文化的活力,不是體現在拋棄舊傳統再造新傳統,而是體現在能在何種程度上以民族文化傳統為基礎吸收人類不同文明的發展成果,從而再鑄合乎時代發展需要的中華民族文化傳統。

【參考文獻】

[1] 薛秀軍, 趙 棟. 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精神引擎[J]. 理論探討, 2015(06).

[2] 張 曼. 淺談文化自信[J]. 人民論壇, 2016(08).

[3] 劉林濤. 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4).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文化自信價值觀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我的價值觀
以“道德教育”為主線的學校德育研究
價值觀(二)
德性培養:道德教育的應然選擇
價值觀(一)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龐學光:深化學校道德教育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