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商業文化影響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2017-05-19 07:44王志偉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高校

【摘 要】 文章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分析了商業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造成影響的原因,提出了商業文化影響下建設高校校園文化的策略。要引導校園商業文化并使其統一于校園主流文化;自發形成高校濃厚的學術氛圍;處理好高校承擔社會責任與保持獨立性的關系。

【關鍵詞】 商業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文化交融與碰撞

于濱博士所著的《中國高校校園文化沖突研究》一書不僅探討了我國高校內部不同群體之間的文化沖突,還深刻闡述了高校校園文化與外界文化之間的交融與碰撞,如商業文化。

商業文化是社會文化中一種非常重要的亞文化,它是指在商業不斷發展進程中的具有商業特征的各種文化要素的總和,主要分為商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大類,主要包括:商品文化、銷售文化、商業倫理和環境文化等幾個方面,其中商業倫理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商業文化所包含的幾個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具有相對獨立性,同時也是有機聯系的。作為商業和文化的綜合有機體,商業文化是與商品經濟和文化相伴而生并不斷變革、演變和發展起來的。商業文化與高校校園文化在當前市場經濟浪潮中相互碰撞與沖擊。

校園文化是一種高層次、復雜的群體文化。由于其獨特的學術性、自立性被譽為“象牙塔”,保持著質樸、純凈的學術氛圍,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然而,在愈演愈烈的社會商業化大潮席卷下,校園文化活動的商業化傾向越來越明顯,已經無法保持其自身的“清新、脫俗”,如今也浸染了喧囂和斑雜的商業氣息。在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大潮影響下,高校的教師和學生也被卷入其中。直到現在,上到學校,下到教師和學生,均把開公司、做兼職作為實力的象征,也滿足了部分教師和學生實現個人價值的夢想。高校非常重視科學研究,科技成果在商業運作中體現出了其商業價值。知識商品化是商業文化在高校發展的較高層次,這有利于知識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商家參與高校校園文化活動,設置價格較高的獎品,懸掛商家的宣傳條幅,或者要求冠名。商家介入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客觀上使得商業文化向高校滲透。在商品經濟求利性原則的驅使下,商業活動主體會竭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爭取最大的利潤和效益。這種金錢至上和功利主義思想也不斷地影響著校園人,部分師生在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也試圖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收益。部分學生不談理想、信念,只求物質回報和索取。知識、學術逐漸商品化必然滋生高校的學術腐敗的霉菌。有的教師為了評職稱、做課題,盲目追求其經濟價值而違背學術道德,剽竊他人成果。在行色匆匆的大學人群中更多的不是背著書包的學生,而是挎著輕便的背包和筆記本的準職業者,他們匆匆往返于車站,充分利用時間兼職賺錢,而不是奔往圖書館或課室。

一、商業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造成影響的主要原因

第一,市場經濟浪潮席卷高?!陀^原因。作為社會整體文化的子系統之一的亞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具有與生俱來的時代敏銳性與開拓性,與社會文化處于一種互動狀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和制約著高校校園文化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不斷完善的進程中,商業意識中的功利主義和某些商業行為等等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和滲透到校園文化中。商家為了獲得最大的收益、甚至謀取暴利來逐漸壯大自己的產業將會竭盡全力去尋找任何有希望的商機。大學生是商品消費重要而龐大的群體,早已成為他們所關注和青睞的對象。具有較強沖擊力的市場經濟潮流使得高校被濃厚的商業文化氛圍所包圍。

第二,部分高校校園人學習方式的轉變——主觀原因。隨著整個社會商業意識的不斷強化,加之當前高校大力倡導應用型、外向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部分高校校園人不再滿足于以學習、研究為主的傳統學習方式。增強社會生存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成為校園人學習和工作的一種目標追求。更有甚者將學習與社會化二者之間的傳統關系完全顛倒過來,完全注重培養現實社會生存能力,而忽視了傳統的學習方式,認為深入社會是學習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徑。

總之,商家對于校園人的消費預期與校園人對于商業經濟的日漸重視一拍即合,高校校園文化的商業化程度發展到今天也就實屬必然。

二、商業文化影響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策略

當前,商業文化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只是機械地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校園中的商業風氣和行為,而應揚長避短,側重發揮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有利作用,使其合理有效地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服務。

第一,引導校園商業文化并使其統一于校園主流文化。隨著商業文化在高校校園慢慢滲透,我們應積極地有意識地加以引導。一旦片面壓制商業文化在高校的發展,就會影響校園文化的豐富性,就會使校園文化失去活力。如果忽視或放縱、任其在高校校園恣意蔓延,而不加以及時、積極的引導,就會失去高校的精神本質所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統籌考慮商業文化建設,將其納入到校園文化的整體規劃中,使其統一于校園主流文化。高校相應的主管部門應該對商家的運營定期、及時地核查。針對商家熱衷并想申請贊助或冠名的校園建筑或娛樂文化活動,高校應嚴把審批關,建立相應的審批制度。堅持校園文化優先發展的前提下,適當引人商業文化使商業文化為我所用,促進校園文化的多元發展。培養校園人自覺抵制非理性文化傾向的意識,大力倡導和弘揚主旋律文化,引導校園文化健康發展。

第二,高校應自發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高校原本是最具文化底蘊和學術氛圍的社會組織機構之一。步入校園,首先感受到的應該是其濃郁的學術風氣與深厚的人文底蘊。這也是評判一所高校優劣的最基本的標準。因此,學校應通過學術氛圍的營造,潛移默化地影響校園人,真正地發揮校園文化熏陶人、感染人、塑造人的隱性作用。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中,商業文化只是在市場經濟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的一種調配色。商家可以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但是不該忘記的是高校是人才培養、思想最為活躍、能夠為社會提供精神動力的重要文化組織。校園人應找到商業行為與校園文化活動間的平衡點,改變校園文化各種活動的純粹商業化傾向。校園人日常需要的超市和便利店也應該存在于高校本該具有的濃郁而厚重的文化氛圍中。積極引導校園人不該做崇尚物質消費的奴隸,而應做知識的追求者,通過各種途徑營造良好的教學育人和科研環境,形成尊重人才、崇尚知識的良好氛圍。

第三,高校應處理好承擔社會責任與保持獨立性的關系。在我國現階段,高校承擔著重要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引領文化的社會責任,當前高等教育深受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高校中投入的大量科研經費與社會各個行業領域的生產相結合所進行的科技創新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高等學校在尋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依賴并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要想既能承擔社會責任又能夠堅持追求真理、勇于創新,高等學校就應該保持清醒的文化獨立意識,保有自己的理想,與世俗社會保持一定的距離,勇于超越主宰現代社會的崇尚“工具”性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念,自覺發揮文化批判和創新的本質功能,既保持自身自治、學術自由的獨立性,又堅持服務社會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 于濱.中國高校校園文化沖突[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2.

【作者簡介】

王志偉,男,漢族,吉林永吉人,延邊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現代化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建設高校
淺談當代網絡時代的校園文化建設
論高職院校檔案與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