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美天花板

2017-05-24 07:19喬納森·格蘭西
海外星云 2017年9期
關鍵詞:天花板教堂建筑

喬納森·格蘭西

意大利萊星博美廷城堡

在佛羅倫薩附近一座被遺棄的意大利式宮殿里,孔雀廳的天花板、拱頂和裝飾的魅力卻絲毫沒有褪色。這座夢幻般的建筑仿佛有無窮無盡的房間,隨處可見孔雀和其它異域主題的裝潢。費迪南多·潘恰蒂基·希梅內斯·德·阿拉貢對一座年代久遠的城堡重新進行了翻修,新的摩爾風格裝飾是他的畢生心血。盡管這位身兼建筑師、工程師、生物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的意大利貴族從未到過勒凡特或者東方,但是他從1843至1889年,將想象中的精致而充滿異域情調的圖案和色彩的世界在萊星這里變為現實。20世紀這里成為一個酒店,如今這座宮殿與那多姿多彩的孔雀廳已被遺忘在角落。(圖1)

劍橋郡伊利大教堂

伊利大教堂中央八角塔的精美穹頂天窗是中世紀結構工程與設計的偉大杰作之一,它于1334年由皇家木匠威廉·赫利建造完成。從教堂的地面向上看去,天窗就像一個巨大的八角星形的中心,光芒的正中雕刻著基督像。這座30英尺高天窗的基礎是八顆英國橡木,并由明顯可見的木制扇形拱頂與一個隱藏的帳篷形橡木材質的格柵支撐。天窗四周,安裝著能夠木制面板,面板上有19世紀繪制天使形象。唱詩班透過教堂的穹頂,將天堂的禮贊散播到沼澤的周邊。(圖2)

斯德哥爾摩索爾納中心地鐵站

到目前為止,斯德哥爾摩索爾納購物中心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其藍線地鐵站,該地鐵站開通于1975年。藝術家安德斯·阿貝格和卡爾·奧羅夫·比約克為地下大廳的裸露巖床涂上令人激動的鮮艷紅色。在這里乘坐自動扶梯就像被吸進或逃離某個神秘的巫師洞穴。自1957年,遠超一節地鐵車廂額定人數的藝術家們已經將100座地鐵站中的95座變為了難忘的公共藝術品,因此也印證了那句將70英里長的斯德哥爾摩地鐵描述成“世界上最長的藝術畫廊”的話。也許只有莫斯科地鐵(大多建成于更早的年代)能夠與這一卓著成就比肩。(圖3)

紐約中央車站

幾十年來,繪有黃道十二星座圖案的壯觀而備受喜愛的中央車站大廳的天花板在大部分時間是隱形的。過往旅客抽過的無數煙草給屋頂覆蓋了厚厚的尼古丁焦油,多年來旅客們匆匆穿過這座壯觀的學院派建筑的大廳前往下層的67座站臺。車站是由沃倫和韋特莫爾事務所,與里德與斯特恩事務所設計,穹頂畫作由法國藝術家保羅·凱撒·埃盧與紐約的查爾斯·貝興及其助手團隊基于中世紀的星圖繪制。黃道十二宮的形象在藍綠色的背景下由金箔勾勒而成,讓人想起希臘和意大利南部的秋冬季的夜空。經過清洗和復原的天花板于1998年重新亮相。(圖4)

伊斯法罕,國王清真寺

1598年,阿巴斯國王將波斯的首都遷到了伊斯法罕。他下令在這里建造了一系列雄偉而華美的宗教和民用建筑。但是,由于伊斯法罕唯一可用的建筑材料是燒制的泥磚,有人擔心無論多么宏偉,新的建筑物將顯得相當沉悶。然而燒制馬賽克彩色瓷磚的新技術,使得國王的建筑師們陶醉在奇妙的裝飾技巧中,并且使得這座國王清真寺(1612-38年建造)美輪美奐。由書法與細密畫大師禮薩·阿巴西設計的這座國王清真寺,其藍、黃、綠松石色、粉紅和綠色的瓷磚捕捉并反射著這座明媚而炎熱的城市的光影,令其藍色穹頂下的陰涼空間變得鮮活。(圖5)

韓國驪州郡赫斯利九橋高爾夫俱樂部

這座于2010年開放的鄉村俱樂部,由日本著名的新一代紙質和紙板建筑設計師坂茂設計,以優雅的中庭大廳為特色。膠合板制的格架構成的天花板和屋頂由三層高同樣材質的輕型柱子所支撐。由于采用電腦切割,柱體和木制網格盡可能耗費了最少的材料。采用中空設計的防火柱體使得空氣能夠在中庭自由流動,其設計靈感來自“竹夫人”,一種傳統的格狀竹枕。在炎熱潮濕的天氣里,睡在上面比睡在床單枕頭上更清涼。輕巧的屋頂格架映照在池塘中,有意營造了一種詩意的氛圍。(圖6)

阿塞拜疆蓋達爾·巴庫阿利耶夫中心

這座精美的文化中心于2012年建成開放,其曲線風格禮堂的地板、墻壁和天花板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其效果神奇而引人注目,好像其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打碎了正常的建筑規則,而重新發明了自己的一套。實際上,禮堂復雜幾何形狀的層壓白橡木質外殼,安裝在鋼結構框架上。這既賦予了建筑結構所必要的硬度,同時也營造了禮堂本身在自由空間中的漂浮感。扎哈·哈迪德早就想建造這樣一個有流動感的建筑。利用最新的電腦技術,她在巴庫實現了這個愿望。你再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看待天花板。(圖7)

威尼斯多爾索杜羅區圣龐大良教堂

這座尚未完成的巴洛克教區教堂的天花板美得熠熠生輝。443平方米的天頂空間繪制著一幅17世紀晚期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油畫,營造出一種幻覺:教堂的建筑在越過明暗相間的柱廊和長著靈動翅膀的天使組成的唱詩班后繼續向上攀升,并越過金色的天空抵達天堂的光輝。這幅幻想的作品及其神奇的壓縮透視法,是吉安·安東尼奧·傅米亞尼的作品(1645-1710)。19世紀英國有影響力的評論家約翰·拉斯金將這幅《圣龐大良的殉教和神化》描述為“歐洲繪畫庸俗戲劇效果的最奇特例子”。(圖8)

北京天壇祈年殿

天壇是明代永樂皇帝(朱棣)統治時期建造的龐大宗教建筑群。其建成于1420年,三層式的祈年殿以其嚴整的幾何結構與絢麗的彩繪木質構件搭建的宏偉穹頂代表了時、天、月和一年中的四季。125英尺(38米)高的大殿沒用一根釘子,柱子和椽子隼接在一起,就像一組巨大的建筑工具。鮮明的顏色代表不同的祈愿:好運、快樂、帝國統治繁榮與榮耀。天壇于1889年被燒毀并被重建,大殿內部為2008北京奧運會展現全新面貌而進行了重新裝飾。(圖9)

倫敦圣斯蒂芬·沃爾布魯克教堂

從車里望去,圣斯蒂芬·沃爾布魯克教堂似乎非常低調。然而進入內部,克里斯托弗·雷恩設計的這座教堂卻被證明是17世紀末歐洲的建筑奇跡之一。八根科林斯式的柱子與八個帶明窗的拱頂支撐著一座宏偉的裝飾著鑲板的穹頂。這個穹頂是克里斯托弗·雷恩為圣保羅大教堂所做設計的縮小版,然而圣保羅教堂的執事們卻否絕了這個設計,因而我們能夠在這座安靜的教堂中看到雷恩原本的想法。雖然很寬敞,這座63英尺(19.3米)由木材、石膏、銅建造的穹頂卻不像圣保羅的那個,明亮而安靜地矗立在圣斯蒂芬教堂。(圖10)

(編輯/小美)

猜你喜歡
天花板教堂建筑
新語
感覺
教堂
延期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帶電的氣球
關鍵時刻
想象虛無一反建筑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