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游維也納朝拜莫扎特

2017-05-24 08:15曉田
海外星云 2017年9期
關鍵詞:宮殿莫扎特維也納

曉田

來到耳熟能詳的音樂之都維也納,雖然她是曾稱霸一方而被叫作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首都,但我們還是先去了奧地利中北部的一座山城薩爾茨堡,朝拜音樂之神莫扎特的出生地。

這是一棟在該城蓋特萊德街九號普通六層米黃色公寓樓,入口處很簡易,左墻上有一塊銅牌上刻著“莫扎特博物館”,上方鑲嵌著一尊精巧的莫扎特頭像雕塑。莫扎特出生在四樓,在三四樓間的墻上鑲著白色大字“莫扎特出生地”,在四樓一扇窗戶上方有一個標志性浮雕,它告訴來訪者,音樂之神在1756年1月27日,將他輝煌人生中的第一個音符從這個窗戶傳遞給了人世間。

莫扎特出生地

有他的金色遺發

自1917年起,這座公寓樓被奧地利政府征用,建成莫扎特博物館對外開放。在樓的外墻有一面奧地利國旗,從樓頂懸至二樓,可見奧地利已將莫扎特視為國家的驕傲。莫扎特一家住在四樓僅一間起居室、一間臥室和一間書房的簡單公寓,房間里陳列著莫扎特童年時用過的小提琴、羽管鍵琴和鋼琴,還有一些莫扎特的親筆信件和一縷莫扎特金色遺發,宛如故人再現。墻上掛著畫家約瑟夫·朗茲在1798年畫的莫扎特肖像畫,但至死都沒有完成,成了一幅著名的遺作。

二三樓被辟為莫扎特樂譜手稿陳列室和莫扎特生平圖片展覽室,手稿中包括他六歲時創作的樂譜和他在七歲時的石破天驚之作《奏鳴曲》。在博物館里還有一個小小的播音廳,是專門為游客播放莫扎特自己演奏的樂曲。在莫扎特的出生故居里,聽莫扎特演奏他創作的樂曲,真是一種莫大的靈魂享受。

莫扎特14歲成為王公貴戚殿堂里的御用樂師,歷時11年。1981年莫扎特因辭去宮廷樂師,而被趕出他的出生地薩爾茨堡,于是他遷居維也納。莫扎特因而不喜歡薩爾茨堡甚至憎惡,這座曾經沒有一家音樂廳的無名小山城,如今因為莫扎特而名揚天下,城內建起了“莫扎特紀念館”、“莫扎特檔案館”、“莫扎特圖書館”,還有兩個音樂廳和一個叫“魔笛之家”的花園館。

自二戰后的每年7月,還在這里舉辦為期五周的國際莫扎特音樂會,薩爾茨堡也因此被稱為莫扎特城。在莫扎特故居不遠處有一條莫扎特大街和莫扎特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莫扎特的全身銅像。薩爾茨堡已經成為來到奧地利的世界各地游客的朝圣之地,也給該城帶來極大的經濟利益。

隨著莫扎特的足跡,我們來到了維也納。在這座具有1800年歷史的古老城市里,我們也體會到為什么莫扎特酷愛維也納,以致把他生命中的最后10年留給了她,因為維也納的每一個細胞都浸泡在音樂里。雖然莫扎特在維也納的10年貧病交迫,但他的音樂創作天賦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上帝賜于莫扎特在人世間的生命才短暫的35年,但他留給人類549部不朽的音樂作品,其中包括《魔笛》、《唐·璜》、《后宮的誘逃》、《費加羅的婚禮》等22部歌劇、41部交響曲、42部協奏曲等絕世佳作無數。

維也納的皇家宮殿美泉宮是奧地利國王的夏日行宮,所以也叫夏宮。它由兩大建筑群組成,分別建成于1714年和1721年,是世界上最美麗豪華的巴洛克風格的宮殿之一。1830年,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就是出生在這里,而且24年后,也是在這里迎娶了被喻為美貌和魅力征服整個歐洲、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奧匈帝國的伊莉薩白,也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茜茜公主,她的故事已經為世人所熟悉。法蘭茲·約瑟夫一世1848年登基,在位68年,他生命的最后時光也是在這里度過的。

夏宮美泉宮

世界文化遺產

皇家寢宮里的每一個房間都極其富麗堂皇,到處滲透著貴族氣息。走出宮殿,來到夏宮的后花園,漫步在藍天下的皇家園林里,連空氣也是高貴的?;▓@不僅美麗,而且壯觀。兩邊是長長茂密的綠林步道,沿途三人高的樹墻下,等距離擺放著44座希臘神話里的人物塑像,全部用大理石精雕細琢而成,可謂不朽的藝術珍品?;▓@中間是兩塊對稱的巨大綠茵草坪,中央是海神噴泉,最后方是可縱觀夏宮全景的凱旋門。

美泉宮以她無可替代的歷史意義、曠世無匹的建筑風格和美侖美奐的內部裝飾,于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瀏覽的時間怎么安排都覺得倉促,幸運的是那天晚上我們在夏宮宮廷音樂廳里,聽了一場由皇家樂團演奏的莫扎特和施特勞斯樂曲的音樂會。這個音樂廳保持了18世紀宮廷音樂廳的原貌,像是一個僅能容納幾百人的普通禮堂,不大的演奏臺,沒有帷幕,沒有現代化的音響和照明設備,厚重華麗的窗簾從高高的窗頂垂落。坐在觀眾席可移動的座椅上,閉上眼睛,讓年代穿越,盡情享受著宮廷音樂的原汁原味。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和夏宮相呼應的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的冬宮——霍夫堡宮殿,也是現今奧地利總統的官邸。該宮殿擁有歐洲各個時期的建筑風格,被稱為一座歐洲最壯觀的“城中之城”。她的歷史源于1279年,由于經歷了700年的改朝換代而宮殿不斷擴建,最終形成如今占地24萬平米、18個廂宮、54個進出口、19座庭院和2900間房的龐大建筑群。

現在的冬宮除了有總統府外,還有國際會議中心、工藝藝術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的古典籍博物館和民俗人類學博物館、西班牙騎馬學校等。

在維也納與夏宮冬宮齊名的第三大宮殿是美景宮,官名叫貝爾維第宮,屬于巴洛克建筑風格,她是哈布斯堡王朝將軍歐根親王的宮殿?,F在是奧地利國家美術博物館,收藏了許多世界上從中世紀到21世紀最重要的美術杰作,尤其是19世紀末新藝術運動的奧地利畫家的經典作品。最為著名的作品當為維也納分離派創始人克林姆的代表作《吻》,還有后歌德風格大師米歇爾·帕赫爾、盧蘭德·費魯夫和康萊德·萊布的不朽之作。

美景宮不是皇宮,主人卻是一位奧地利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軍事元帥歐根親王。他原來只是一個1683年入伍、個子矮小的法籍戰士,由于聰明勇敢而且戰功卓著,為哈布斯堡王朝立下漢馬功勞,10年后被封為元帥,并效力哈布斯堡三朝皇帝。他在皇帝賜予他的土地上,建造了以巴黎凡爾賽宮為藍本、歷時24年的美景宮,竣工于1716年。

站在美景宮可以眺望維也納城內和森林,形成獨特視野,美景盡收眼底。但是歐根親王一生沒娶,而他的侄女嗜賭如命,不久便將宮殿變賣抵債。二戰后的奧地利被美英法蘇刮分,于1955年重獲獨立,該年5月15其國家條約就是由美英法蘇和奧地利五國外長在美景宮大理石大廳簽署的。

歌德大教堂

維也納的天際線

在維也納漫步,可以看到不少優秀的教堂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始建于1147年的圣·史蒂芬大教堂,維也納大主教就在這里辦公。在這座歌德式建筑風格的教堂里,集中了不凡的設計思想、濃厚的宗教氣氛、經典的藝術造型、古老的人間傳說和美麗的沿途景色。

維也納的天際線就是呈針狀的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南塔,登上343級臺階到塔頂,不僅可以瞭望整個維也納滲透著高貴藝術細胞的城市美麗景色,還能近距離飽覽由23萬片琉璃瓦釉面瓷磚拼接而成的屋頂和展現出的多種美妙的顏色。在北塔上有一座叫普默林的巨型大鐘,足有二萬多公斤重。在教堂內沿途可以看到無數令人震撼的宗教雕塑、浮雕和畫作。傳說這里的17世紀圣母瑪利亞畫像,曾經流下過真正的眼淚。

離圣·史蒂芬大教堂不遠處的Graben大道中央有一個令人無法忘懷的“黑死病紀念柱”。1679年曾經于1347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再度肆虐維也納,它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災難,幾乎奪走了2/3維也納人的生命。為了紀念受難者,奧地利皇帝奧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這座紀念柱。

我站在紀念柱前,久久靜默,既為受難者祈禱,也為紀念柱悲壯的藝術構思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驚嘆。紀念柱的臺座上由神造天地、黑死病肆虐、最后的晚餐等古老傳說的浮雕混合組成,柱身的雕塑描述了皇帝摘下皇冠,單膝跪下,祈求上帝保佑他的臣民,并在天使的帶領下,征服化身女巫的黑死病。碑文上更是警示世人:“記住上帝曾經給予這座城市的懲罰?!?/p>

在維也納這座古老城市漫游,無處不在地享受著濃烈的藝術熏陶。在維也納的老城區,羅馬人在一世紀就在此建造了城堡,在縱橫交錯的街道兩旁,眾多巴洛克、歌德和羅馬式的建筑,令人百看不厭。著名的古典建筑群,諸如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廈、大學樓和國家歌劇院等都集中在19世紀晚期形成的環球大道周圍。

漫步在維也納用卵石鋪設的街道上,除了飽覽城市的絢麗和高貴外,更感受到她厚重的歷史輝煌。2001年維也納的整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為世界遺產,那是當之無愧的。奧地利的維也納是我到過眾多歐洲國家中最讓我無法淡忘的一座城市。

(編輯/李葳)

猜你喜歡
宮殿莫扎特維也納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綿綿春光 細碎花期
從古希臘的宮殿走來
法語“莫扎特”年末“搖滾”申城
阿掘的宮殿
圖說
柏林維也納打嘴仗
少年莫扎特
中國新聞周刊(2004年6期)2004-03-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