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2017-05-24 10:57張華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年34期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運用

張華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黃石初級中學 江西 寧都 342821)

摘要:音樂是當前初中教育的重要課程,通過音樂教學能夠起到培養學生想象力、反應能力以及創造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在音樂教學中,教師科學的利用聲勢律動可以起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音樂教學效率的目的。本文現簡要分析了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意義,然后結合初中音樂教學實際,探討聲勢律動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182-02

聲勢律動教學法指的是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將音樂與舞蹈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音樂來增強學生的節奏感,舞蹈則訓練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使用該教學模式,不但訓練學生的音樂記憶,而且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音樂樂譜以及音樂節奏,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一、聲勢律動教學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聲勢律動教學模式主要是引導學生積極發展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充分發揮自身思維能力[1]。由此可見,聲勢律動對培養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作用突出。聲勢律動教學下,教師指導學生在聽到音樂時,讓身體也跟隨音樂舞動起來,這樣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緊跟教師的節奏,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

2.增強學生的反應能力

初中音樂教學中,利用聲勢律動,著重對音色、音高、旋律等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對音樂節奏敏感度提升,使學生能夠根據音樂的旋律來調整自己的肢體動作。長期訓練下去,學生的反應能力不斷提升。

3.實現學生均衡發展

進入到初中階段,學生看待問題的深度與廣度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年齡的增長也會限制學生的表現力[2]。在音樂課堂中,學生常常表現出恐懼的心理,尤其是教師提問回答時,學生會有很多的顧慮,害怕問題回答錯誤而遭到其他學生的嘲笑,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而采取聲勢律動教學方法,則可以通過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通過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中,使學生敢于表現自我,從而實現學生的均衡發展。

二、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1.通過聲勢律動來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初中生往往會對枯燥的課堂表現出厭倦的心理,學生心理上往往更喜歡精彩、活躍的課堂。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活動教學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出活躍、精彩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教室中跟對音樂舞動。

比如,教師可以將每節音樂課的前十分鐘確定為學生縱情演繹的時間,演繹的內容在上節課臨下課前確定,學生演繹內容可以以小組的方式完成,在小組的搭建上,遵循優勢互補原則,以使小組各成員都積極參與其中[3]。在確定演繹主題后,小組成員可以在課間進行排練,由小組成員推舉組長,由組長分配各個成員的工作,例如指定學生演繹樂器、演唱以及舞蹈,通過合理的分工,使學生能夠專注于某一活動,從而使學生展現出精彩紛呈的表演。在活動完成后,教師應對學生的演繹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夠從中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在今后的演奏與表演中更加注重韻律與動作的搭配。

2.通過聲勢律動來幫助學生訓練聽覺反應能力

音樂是一門能夠表達豐富思想情感的藝術。音樂教學的關鍵在于幫助學生掌握音色、音高以及旋律。而聽覺作為聲音捕捉的關鍵,訓練學生聽覺反應能力,能夠使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演繹出更加精彩的曲目[4]。因此,在聲勢律動教學中,教師應做好聽覺訓練工作。聽覺的訓練應借助樂譜,通過學生自己讀譜,并進行演唱訓練,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聲音的律動來作出不同的動作,從而使學生的聽覺反應更加迅速。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節奏感較強的曲目來訓練學生的聽覺,其中《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就比較符合學生的能力需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該曲目讓學生通過聽覺來提示身體該做出何種動作反應,使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更強。

3.利用音樂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中產生律動

豐富的想象力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助推器,音樂靈感的迸發也依賴音樂想象力,相反,如果學生沒有音樂想象力,往往會使學生學生音樂能力難以提升,逐漸陷入單一記憶的漩渦。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根據音樂的韻律進行聯想與想象,比如在聽到一些笛聲,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腦海中構建一副草原景象,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專注于音樂學習,并且在不斷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一些樂曲,從中得出自己的音樂學習心得。

例如,教學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時,教師可以先從樂曲的創作背景出發,向學生講解貝多芬的事跡,深切體會貝多芬在聽覺受損以及社會的殘害背景下依舊堅持創作的精神,通過背景的介紹,使學生可以根據音樂的律動想象貝多芬在創作樂曲使得情境,使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音樂本身所傳達的思想情感,之后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踏步、拍掌等動作來詮釋自己對這首曲子的理解。

三、結語

總之,音樂作為當前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音樂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明確聲勢律動教學的基本原則,并將其有機的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從而幫助學生提升想象力、創造力、反應能力,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音樂素養以及審美水平不斷提升,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肖媛媛,畢研芬.關于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11):223-224.

[2]鈔藝娟.淺議在音樂教學中對于聲勢律動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5,(22):206.

[3]陳超.淺談體態律動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6):76-81.

[4]史美玲.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探索及思考分析[J].音樂時空,2015,(01):173.

猜你喜歡
聲勢律動初中音樂運用
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微
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音樂教學中聲勢律動的運用探討
聲勢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