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熟茶靠碰”的魔咒

2017-05-26 07:23
普洱 2017年1期
關鍵詞:茶樣普洱茶品種

“熟茶靠碰”的魔咒

普洱茶圈子流傳著一句話:“生茶靠錢,熟茶靠碰”。因為生茶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只要帶上足夠的錢,去到心目中最佳的原料產區,親自督導采摘、生產,總能夠獲得滿意的生茶產品。但是,熟茶就顯得復雜得多,首先熟茶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渥堆發酵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原料的品質,發酵師的工藝水準,甚至連發酵用的水、發酵池的地面、發酵場所的小環境等等,每一個環節幾乎都能夠影響到最終發酵出來的熟茶品質;其次,熟茶占用資金比生茶周期更長,從收茶發酵、拼堆、壓制到銷售,前后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因為很多熟茶剛發酵出來還會有一定的堆味,一般需要放置一段時間,待堆味散去才能進行拼配、壓制;再者,熟茶的發酵過程有20~30%的損耗,有些可能還會更大,而且發酵過程也存在一定風險,哪個環節稍有不慎,很可能整個堆子,數噸甚至數十噸的茶都會作廢。

上述種種因素導致很長一段時間來,許多企業都不愿意拿上好的原料去發酵熟茶,因此市場上的熟茶品質整體不高,熟茶賣不起價,商家更沒有動力去提高熟茶的原料檔次和發酵水平,從而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長期以來,市場上品質上乘的,質量穩定的熟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從而也導致了很多消費者轉而去喝或許還不適合現喝的新生茶,這樣的市場現象其實是背離了普洱茶的本質屬性的。于是“熟茶靠碰”仿佛成了一個魔咒。

行業共識:回歸消費,從熟茶開始

2014年是業界公認的繼2007年普洱崩盤后的又一個低潮,低潮之后是一次新的行業洗牌,企業和商家開始重新思考新的行業增長點?;貧w消費,回歸普洱茶的本質屬性成為了行業共識。于是我們看到火遍大江南北的柑普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精制熟茶,甚至出現了一些只做熟茶的新企業,如五正熟茶、廚心熟茶等;我們還看到開始進入適飲期的中期茶,因較高的性價比,也迅速走進了大眾消費者的視野。而整個普洱茶行業的宣傳導向也從收藏投資轉為引導消費,并不斷擴展和培養新的消費人群。大家都意識到了,每年新生產數十萬噸的普洱茶,必須大部分被消耗掉,行業才能健康成長,更何況還有東莞以及各地藏家、商家倉庫里海量的存茶。有業內人士曾大膽預言,就算云南10年不生產普洱茶,現存的普洱茶產品都喝不完。這話聽來未必夸張,好在“回歸消費”的行業共識已經逐漸達成了。

熟茶自誕生起,就是為了消費而存在的,熟茶的價值正體現在被喝掉。即使是柑普,其主要成分也是熟茶,尤其是等級高的熟茶,如宮廷普洱。熟茶的健康功效早已被多方驗證過,最早追溯到1979年,法國巴黎圣安東尼醫學院的臨床實驗就證實了“云南沱茶(普洱熟茶)對減少類脂化含物、膽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之后的眾多關于普洱茶的健康功效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對象大多是熟茶,而大多數的研究結論都認為普洱熟茶在降血脂、血糖、血壓,治療代謝綜合癥,延緩衰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熟茶的功效和優勢顯而易見,因而熟茶也成為了普洱茶行業整體回歸消費的突破點。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熟茶,一方面提升熟茶的原料品質,甚至有企業開始嘗試用春茶、古樹茶發酵熟茶;另一方面,革新熟茶的發酵工藝,比如大益的“黑馬(HEMA)技術”,比如巔茶專門針對古樹茶發酵的“天脈TEM技術”,并獲得了國家級技術專利,都獲得了一定范圍消費者的認可。這讓我們看到了企業愿意用心做好熟茶的決心,而這兩年來,市場上優質熟茶的比例也在逐漸上升。

大概從一年前開始吧,全國10大主要城市機場的出口,廣州芳村及昆明康樂茶城的入口處,以及昆明市中心的樓宇廣告位,都在最醒目的地方掛出了一個叫“五正熟茶”的茶品牌廣告,廣告極其簡潔,只有“五正熟茶”四個字,令人過目難忘。不管是關注或者不關注普洱茶的人,只要看過這個廣告,幾乎都能記住這個仿佛是橫空出世的品牌,哪怕根本沒有見過產品,也知道這是專做熟茶的品牌。筆者自第一次見到五正熟茶的廣告起,就對這個品牌充滿了好奇,怎么會有企業專做熟茶呢?他們做出來的熟茶有何特色呢?這樣的品牌背后是一個怎樣的團隊在運作?最近,筆者有幸采訪了五正熟茶的董事長周云川先生,之前的疑團才一點點揭開。

正做熟茶,聽周云川說

走進周云川的工作室,第一眼一定會讓一堵被茶樣盒占據了的墻所吸引,每個盒子上都用毛筆楷書標注了茶樣的年份、茶品名稱、提供者和出產廠家。幾百個盒子像書一樣整齊排列,甚為壯觀。而這只是周云川眾多茶樣中的一部分,在步入茶行業10多年間,他搜集了4000多款茶樣,每款茶樣都經過了他的專業審評。茶樣多為茶廠提供,而專業審評目的是找出生產環節的技術缺陷,為生產提供指導性的意見。

早在2000年的時候,周云川就全憑自己的興趣找到位于杭州的中國茶葉學會,拜茶葉審評界的權威沈培和教授為師,后來加入了中國茶葉研究所開設的第一屆評茶師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四五年的系統學習,直到2006年才結束。他也是國內首批拿到“國家高級評茶師”證書的人。其實周云川更主要的身份是一個專業投資人,在學茶的過程中,他選擇了滇紅集團作為投資對象,成為了滇紅的股東之一,算是正式步入了茶行業。十多年的時間里,周云川在茶行業中兜兜轉轉,幾乎都是圍繞制茶技術展開的,在多年的評審、制茶經驗積累中,他還在傳統五因子、八因子評茶法的基礎上創造了更適合普洱茶的363審評法。

幾年前,周云川在幾個朋友的邀約下,打算做個茶葉實體。經過一輪考察,大家一致認為只有熟茶才具備品牌的基因,因為熟茶的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都相對較高,很難做好,而一旦做好,就很容易在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且熟茶主要是以消耗為主,能夠讓企業良性發展。很快,“五正熟茶”的團隊組建起來了。所謂“五正”即“原料正、工藝正、香氣正、滋味正、口感正”。當筆者問及五正熟茶在發酵上有何創新和特色時,周云川回答:“我們反而是回到最傳統的工藝上?!奔此^的“正做熟茶”。

正做熟茶,第一,是讓熟茶脫離大宗茶的范疇,完全按照名優茶的標準去選料、生產和銷售。第二,確定優質普洱茶的三大核心要素:特定地域+優良品種+正確工藝。第三,選擇優質的參照物。

周云川提出茶樹品種對普洱茶品質的影響,這是很多人從未關注過的問題。已知云南瀾滄江中下游具有超過200個茶樹品種,雖然類別絕大部分為云南大葉種喬木,但細分之下,其品種并不一樣,品種的差異導致了其香氣、滋味、口感都會不一樣,不同品種的適制性也不一樣。因此,選擇適制普洱茶的優良品種,讓它生長在合適的環境中,才能產出優質的普洱茶原料。很多時候,即使在一個小的區域范圍內都會有不同品種的茶樹生長,大多數企業在生產普洱茶的時候,要么強調產區,要么強調山頭,卻忽略了品種問題。周云川認為,忽略茶樹品種最直接的影響是令產品的滋味、香氣、口感等品質特征的表現不穩定。雖說茶葉作為農產品,有靠天吃飯的因素,但是如果能夠選擇固定的茶樹品種,在穩定性上會提升很多。對品種的重視,讓周云川決定在“五正熟茶”新的辦公大樓:七子大院里建立一個純公益性質的“云南普洱茶品種資源科學館”,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云南大葉種的不同茶樹品種。

在云南茶行業十多年前的經歷,讓周云川幾乎成為了普洱茶復興全過程的見證者,他發現,近十余年來,普洱茶的初制工藝在不斷“創新”,比如加入了萎凋、渥黃、低溫長炒、輕揉捻等工藝。這些工藝解決了普洱茶新茶適口性的問題,但是提前釋放了香氣,同時扼殺的普洱茶的存放價值。正做熟茶,正是要回到最傳統的工藝,不要這些所謂的“創新”工藝。因此五正熟茶選擇了2000~2002年勐海茶廠生產的7572熟茶作為參照物,而其即將上市的高端產品“印本紀”則選擇了20世紀50~60年代的甲級藍印作為參照物。

“五正熟茶”這個誕生不過一年多的品牌,面市產品還沒超過10款,據說未來的目標是縮減到3款,每一款產品都是直奔消費而去,在短短的時間內贏得了許多中高端消費者甚至是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并很快成為其忠實客戶。其實,把熟茶做好喝了,自然會有消費者,而且廣大消費者對優質熟茶的需求空間仍然很大。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致力于提升熟茶品質,改變消費者對熟茶的不良刻板印象,而“五正熟茶”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吧。因為大家已經意識到,一個新的,以消費為主導,以熟茶為重點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而“熟茶靠碰”的魔咒也正在被悄然打破。

猜你喜歡
茶樣普洱茶品種
六盤水蟠龍鎮古茶樹試制不同茶類的品質分析
噴灌、遮陰對夏季綠茶干茶色澤、湯色的影響研究
收藏普洱茶對市場供需量的影響
品種選育彩版
宜昌綠茶和宜昌宜紅感官品質研究
普洱茶怎么泡
種什么品種好?
幾種信陽毛尖茶的化學成分研究
種什么品種好?
普洱茶葉加工大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