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忠誠協議不宜公證

2017-05-30 10:48王鴻任
公民導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公序良婚姻法公證

王鴻任

婚姻法第四條關于“夫妻應當互相忠誠”的規定,只是一種價值提倡,屬于道德領域里的調整事項,不宜介入司法公證范疇。

道德調整與法律調整,其范圍和作用都是不同的。道德調整需要人們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有較高的要求,且主要依賴于人們的自覺遵守,而不是靠強制性的措施來實現。在道德方面出現問題,必須通過自我修養、輿論影響等措施加以改進。

法律調整則是對人們行為要求的最低標準,具有強制性。如果行為人出現違法行為,則有可能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除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定的請求損害賠償情形外,如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等,在夫妻忠誠協議里所涉及的因不忠誠而必須賠償的約定,是不能被視為具有法律效力的。

從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夫妻忠誠協議內容看,多數都要求違約一方付出資金、財產的代價,承擔違約責任,甚至有違約方“凈身出戶”之類的約定。而夫妻忠誠協議不宜對財產進行約定,對于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的約定,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和支持,更不能用忠誠協議限制當事人的人身權利。

猜你喜歡
公序良婚姻法公證
民法公序良俗原則的適用研究
協議不公平 公證也沒用
淺析公序良俗原則在法律中的適用
在立法與現實之間:新中國建立以來《婚姻法》的制定及其修改
積極拓展公證服務渠道 深化公證服務全覆蓋
平等與差異:《婚姻法》解釋(三)有關房產規定的性別再解讀
新中國成立初期實施《婚姻法》的社會動員——以上海地區因婚自殺的報道為例
公序良俗原則的司法適用問題
惱人的婚前財產公證
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代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