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整體體育素質培養推進策略

2017-05-30 22:23孟蘭云陳強
體育風尚 2017年2期
關鍵詞:推進策略高中生培養

孟蘭云 陳強

摘要:高中教育是學習生涯最為關鍵的階段,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成績要達到相應標準,才能考上心儀的學校;再者,學生的身心素質也要符合相關要求,為日后步入社會邁向工作崗位提供良好的身體基礎。就現狀來看,我國學生體育素質普遍不高,其中尤以高中生最為嚴重。如何讓學生熱愛體育、認同體育,進而達到整體體育素質的提升,是需要切實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生;整體體育素質;培養;推進策略

高中學生面臨的頭等問題主要還是高考,考試成績決定了一個人今后的前途甚至命運,所以學生只能將全部時間與精力投放于緊張的學習之中,無暇顧及體育鍛煉。而且長期保持一個坐姿,容易導致學生彎腰駝背,加之巨大的學習壓力籠罩心間,吃飯飲食不規律,難以保證良好的身心健康,肥胖、高血壓以及心理疾病過早的形成與產生,間接說明我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十分堪憂,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推進整體體育素質刻不容緩。

一、高中生整體體育素質現狀分析

高中生體育能力欠缺、整體素質不佳,不僅與學習壓力有關,體育教學模式或手段不夠新穎、不講策略,也是學生體育素質低下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受學校規模影響,高中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量從四十人到六、七十人不等,總人數較多,男女生的身體素質、個性特點、興趣需求各有所異,體育教師的工作難度和工作壓力比較大,無論是備課、教學、評價還是訓練測驗,往往都是采取“隨大流、一鍋出”的教學手段,處于各個能力階段的學生都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提升。長此以往,學生對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逐漸失去信心與興趣,身體抗性能力日益下降。目前,高中生所呈現出的“亞健康”狀態不容小覷。

二、高中體育教學有關整體體育素質培養的原則

(一)理論性教學原則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手段,是體育教學的框架基礎,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學生才能更好的提升體育技能。在理論內容中,既有體育教學知識,也有體育歷史知識。其中,教學知識是對不同的體育項目進行傳授,高中體育比較常見的項目有長短跑、足籃排以及羽毛球、乒乓球等,每種項目在規則、技能等方面都有其與眾不同之處,所有知識構成了學生深化體育意識的理論系統,為科學性訓練提供了重要保障。體育歷史教學,是對某種項目或是技能的形成演變進行闡述,讓學生看到體育項目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特色,比如我們的國球“乒乓球”,有很多學生可能不會知道,乒乓球最早是英國的幾名軍官在無意之中發明的,被認為是“桌面上的網球”。通過一些經典故事講述,能夠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有助于日后的訓練與學習。

(二)技術性教學原則

學習體育知識、掌握體育運動的方式方法,光靠理論是行不通的,必須用技術來填充理論的空白,讓學生從“會學”變為“會用”。傳統體育項目之間的技術是不同的,但是卻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精通一種技術,很有可能在學習其它技術時產生融會貫通、事半功倍的效果,技術技能的學習一般要占據較多的課堂時間。除此之外,有些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體育設施完善,像游泳、健美操等流行項目也都成為了高中體育的教材內容,其技術特色新穎有趣,深受學生喜愛。在鉆研技術、培育技能的同時,學生也會逐漸對所學項目產生情感,進而達到學有所成的目的。

(三)精神性教學原則

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素養不到位,缺乏科學有效的鍛煉方式,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將體育看作成一種精神來對待,認為體育課程可有可無,體育成績又不關乎高考成績,是一個無所謂的學科。沒有體育精神,體育教學、體育學習也只能是依樣畫葫蘆,學生的身心素質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我們將體育精神引入體育教學中,是為了讓學生享受學習鍛煉的過程,逐漸了解體育競技的真諦與目的,在不斷的對抗、拼搏、挑戰中,培育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并且培養自己不氣餒、不服輸、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體育精神,這種精神是一個人在成長性建設階段最為重要的精神要素,它能夠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任何困難,在樹立堅強品質、完善人格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高中生整體體育素質培養推進策略

(一)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策略

整體體育素質包含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以及體育精神,以充足的理論指導運動實踐,同時具備堅韌不撥的體育品質,是高中體育現代化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需要處理好各個要素之間的聯系,做到教學工作有的放矢,確保教學質量。

首先,應處理好理論要素與技能要素的關系。有很多老師過于強調技術教學、技能培養的重要性,而忽視了理論教學,沒有理論基礎,相當于體育技能失去了內容與靈魂,學生最多只是了解技術動作的外在形式,缺乏內涵理解。所以,應適當增加體育理論的教學時間,利用教學課件、微課視頻創造一個高效的學習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其次,應注重不同個體的差異需求。高中生是一個鮮活的群體,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身體條件都是不同的,體育教學標準不能太過統一,要體現出層次性與針對性。在技能教學中,按照學生之間的不同資質進行多個小組劃分,結合各個小組的能力水平安排科學有效的學習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確保所有層次學生均能夠實現質的飛躍,從體育教學中受益。

最后,應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相對于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來說,體育精神的養成并非易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體育運動講求對抗、競技、配合,在學習環境的制約下,往往很難將這些精神要素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因此,需要我們的體育教師多多創造條件,通過開設多種比賽活動,讓學生在勝利目標的驅使下逐漸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和對抗競爭意識,發現體育比賽的魅力與精髓,從而能夠主動投身于體育事業中,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推動個人全面素質的建設與發展。

(二)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策略

體育活動是除體育課程之外,最能夠激發高中生體育興趣的項目。高中生即將面臨高考,他們學習時間緊、任務重,能夠留給運動鍛煉的時間少之又少。在這樣一種條件下,利用有限的教學條件創造無限的教學價值,是最為重要的?;诖?,通過校內定期舉辦的各項比賽,體育教師能夠基本把握各年級、班級男女生的體育素質情況,結合體育活動與體育教材大綱進行教學,分析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將整體性素質提升的策略安插于日常任務、活動內容之中。另外,參加校外各項體育活動,愉悅學生身心,也可達到培養整體素質的目的。比如參加省、市、區級的運動會,體育知識大比拼、文化宣傳活動以及校際賽事等諸多形式的活動項目。這些活動內容是無法在體育課堂上體現出來的,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后生活,更為重要的是開拓了學生的眼界與思維,讓他們認識到體育運動的無窮魅力??傊?,通過參加校內外的體育活動,可豐富學生的見聞、增長體育知識,為整體體育素質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形式基礎。

(三)在體育評價與考核中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策略

體育教學工作的評價與考核,是對學生一段時期以來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分析、評定,明確學生目前的成績水平。從教學評價方面來看,仍然要避免過于統一的標準性評價,要切合實際、因人而異,為不同的層次、小組安排與之適應的標準。與此同時,要注重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評價地位,為生與生之間提供一個互相評價的機會,借鑒他人的優點、學習別人的長處。

從考核方面來看,教育體制決定考核制度。雖然有關素質教育的理念及政策已經下發到各級學校中,但是想要真正普及素質教育尚欠時日,現下所遵循的依然是應試教育體系。而我們的體育考核又要針對高中生的整體素質,所以在具體工作中,仍然要量力而行、實事求是,將體育理論考核與技能考核列入會考名單,相關成績視為學生畢業的條件之一。必須承認的是,只有明確體育考核的考試地位,學生才能加強對體育學科的重視,才能更好的運用所學知識技能為自身素質建設提供有力幫助。

(四)提升體育教師整體素質,切實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基于高中的特定環境條件,體育學科相對其它學科而言并不受重視,課時少、被占用率高,很多學生也只是抱著娛樂、玩鬧的心態來上課,這樣,體育老師的信心和積極性將會倍受打擊。有些教師只是在課堂期間發個足球或籃球,或者給女生提供一些跳繩,讓學生們自由活動,教師成了“甩手掌柜”。沒有行為約束、沒有教學指引,學生只是一盤散沙,培養整體體育素質談何容易?教師是體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挑起這一責任“大梁”,積極參加學?;蚴瞧渌鼨C構的學習培訓,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理念與手段,讓沉悶、傳統的體育課堂“躍動”起來,創設有知識、有深度、有特色的體育教學。

(五)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發現體育運動的內在美

體育運動往往具備藝術特征,藝術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透過體育運動的表象,探究其內在的奧秘與美感,能夠發現體育藝術之美,進而提升個人審美水平。比如可播放歷年奧運會我國自由體操項目奪冠集錦,讓學生們仔細觀察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是怎樣將技術動作發揮出來的,分析一下運動員的心理特征和表情特征,并通過健美操、廣播體操等,自身感受一下體育的運動之美。

四、結束語

從目前的高中教學環境來看,培養學生的整體體育素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望領導、教師給予本校體育教育足夠重視,構建以生為本的教學課堂體系,從而保證學生的身心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欣.高中體育素質教育研究——多向健身[J].科學中國人,2016(11X).

[2]陸菊萍.高中體育核心素養分析及其培育方式[J].新校園旬刊,2017(7).

[3]李信.基于素質教育視角的高中體育教學[J].教師,2015(22):63-63.

[4]趙明.高中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的構成與培養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35):107-108.

[5]王洪亞.高中體育教學與高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之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4):112-112.

[6]宋浩然.聯系社會實踐活動抓好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素質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3).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山觀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推進策略高中生培養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新時期高校黨代表任期制的思考:歷史、現實與推進策略
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推進策略解析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新常態下實現外資高水平引進來的影響因素及推進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