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生為本理念下高職公共體育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實驗研究

2017-05-30 22:23王德磊
體育風尚 2017年2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改革以生為本

王德磊

摘要:通過對浙江醫藥高等??茖W校200名在校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并采集對比教學前和教學后學生的基本身體數據,對其進行“1+2”與“1+1+X”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實驗研究。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1)兩種教學模式都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2)兩種教學模式相比較,“1+1+X”課程教學模式較“1+2”課程教學模式效果更佳;(3)“X”因素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體質健康水平。建議:(1)根據自身狀況,確定適合自己的“X”數量和標準;(2)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以生為本;高職公共體育;教學模式改革

一、研究意義

(一)公共體育課程改革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

公共體育課程是大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一段時間以來,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實效性不強,教材建設滯后,公共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健康素質發展結合不緊等問題日益凸顯。為此,教育部2002年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對體育課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12月《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為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這對進一步加深體育課程改革研究尤為重要。進行體育課程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提升體育課教學質量。

(二)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

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根本,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教學理念,也是體育教學始終貫徹的基本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切切實實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來進行體育課程改革和體育教學。體育課的直接服務對象是學生,直接目的是學生健康,最終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這也是本研究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二、研究現狀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與本研究比較接近的有張尚雄《高職公共體育課程“1+1+1+俱樂部”模式的探索》一文剖析了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程中的各種制約因素,提出“1+1+1+俱樂部”模式,并對教改推進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葛振營《“1+X”體育課程模式的構建與實施》一文提出了“1+X”體育課程模式;劉斌等《公共體育“1+2”與“1+1+X”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實驗研究》一文分析了“1+2”與“1+1+X”兩種模式對大學生身體形態、機能、身體素質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通過對比分析得出兩種模式的差異。這也是與本研究最為接近的一項成果研究,差異性在于研究對象有所不同,一個是針對本科院校,本研究是針對高職院校。

三、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抽取學校2016級學生200名,其中,兩個男生班學生60名,四個女生班學生140名,年齡18—20歲之間,身體機能水平正常,無運動性障礙。

(二)研究方法

1.實驗分組

按照課程安排,將其中一個男生班學生30名和兩個女生班學生70名采用“1+2”教學模式,另外一個男生班和兩個女生班采用“1+1+X”教學模式,教授內容為籃球、排球、太極拳、田徑。

2.實驗設計

本研究采用標準的雙獨立組對比試驗,教學班級是按照男女生自然分班,各班根據教學大綱統一備課、教學;實驗前后采用相通的測試人員、測試方法、測試工具和標準對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和心理狀況等指標進行測試。

3.測試指標和方法

身體形態測試項目為身高、體重;身體素質測試項目為耐力跑(男1000m、女800m)、立定跳遠、50m跑、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身體機能測試項目為坐位體前屈、肺活量。測試程序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鍛煉手冊》。

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兩種不同教學模式的組內、組間的t檢驗。

四、“1+2”、“1+1+X”教學模式概念界定

公共體育“1+2”課程教學模式是指“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1”指每周1次40min的體育(技術)教學課;“2”指每周1次40min的體育鍛煉課,每周1次40min的課外體育鍛煉。

公共體育“1+1+X”課程教學模式是“1+2”課程教學模式的延續,第一個“1”指每周1次40min的體育(技術)教學課;第二個“1”指每周1次40min的體育鍛煉課,而X是指每周X次課外體育鍛煉,組織形式與“1+2”模式相同,這里面最大的變化就是原來的1次課外鍛煉,到現在的X次(要求不低于2次)課外鍛煉。

五、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1+2”與 “1+1+X”教學模式對男子大學生體質影響對比分析

通過不同教學模式對實驗班級男生進行為期一學年的正常教學,在教學前將實驗班級男生的身體形態(身高、體重)、身體素質(耐力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身體機能(肺活量)數據做一統計,通過一學年的教學后,再次采集學生的數據,通過spss軟件系統對“1+2”組及“1+1+X”組的學生實驗前后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同時進行組內比較和組間比較,得出一系列的數據,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兩種不同教學模式對男子大學生體質影響的差異性。(見表1)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兩種教學方式均可以提高大學生男生的身體素質指標,尤其是在力量和耐力性項目上提高更明顯一些,但在提高的程度上,“1+1+X”教學方式明顯高于“1+2”教學方式,這主要取決于X因素,即鍛煉的次數。

(二)“1+2”與 “1+1+X”教學模式對女子大學生體質影響對比分析

通過不同教學模式對實驗班級女生進行為期一學年的正常教學,在教學前將實驗班級女生的身體形態(身高、體重)、身體素質(耐力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身體機能(肺活量)數據做一統計,通過一學年的教學后,再次采集學生的數據,通過spss軟件系統對“1+2”組及“1+1+X”組的學生實驗前后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同時進行組內比較和組間比較,得出一系列的數據,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兩種不同教學模式對女子大學生體質影響的差異性。(見表2)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得出結論:兩種教學方式均可以提高大學生女生的身體素質指標,尤其是在耐力性項目上提高更明顯一些,但在提高的程度上,“1+1+X”教學方式明顯高于“1+2”教學方式,這主要取決于X因素,即鍛煉的次數。

(三)“1+2”與 “1+1+X”教學模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對比分析

本研究除了分析兩種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影響以外,同時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也做了一項統計,主要包括正性事件、負性事件、生活事件、日?,嵤?、學習、生活、發展、社交、家庭等幾方面,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得知,課余時間鍛煉次數多的同學在心理健康方面明顯優于僅僅上體育課的同學們,可見X因素的作用至關重要。

六、小結

通過兩種不同教學模式的實驗數據對比,“1+2”與 “1+1+X”教學模式在提高大學生身體形態、機能、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但后者提高的程度更明顯,效果更佳,這主要取決于鍛煉次數較前者更多,由此可見,在教學內容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鍛煉次數的多少直接決定了鍛煉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尚雄.高職公共體育課程“1+1+1+俱樂部”模式的探索[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2]葛振營.“1+X”體育課程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12).

(作者單位:浙江醫藥高等??茖W校)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改革以生為本
網絡平臺下大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改革
《日語聽力》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項目中期報告
網絡新應用環境下JavaWeb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以生為本視野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家居空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基于微課的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體育教學模式探索
論強化基礎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職教語文教學新模式
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