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商業倫理困境破解策略研究

2017-05-30 04:24陳國營
中國商論 2017年15期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陳國營

摘 要: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社會上不斷出現諸如“斷軸門”、“速生雞”等違背商業倫理的事件,這些事件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但事件本身卻對這些商業主體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商業倫理出現了困境。本文首先對商業倫理困境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在研究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商業倫理困境的關系,提出了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商業倫理困境破解策略,以期能解決當前存在的商業倫理困境難題。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商業倫理困境 破解策略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5(c)-179-03

我國有著悠久的文明史,商業行為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陌生,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商業行為也逐漸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準則和要求,但對于商業倫理的研究卻始于20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當時,由于美國的一切企業過度追求利潤,從而規定壟斷價格、受賄、欺詐交易以及環境污染等,使得商業丑聞不斷被曝光。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政府1962年公布了一個報告——“A Statement to Business Ethics and a Call for Action”,自此,商業倫理開始應用于商業實踐。

商業倫理是商業主體與相關人員在頻繁的商業活動中對出現的社會問題的處理方式及其后果的總稱。它的研究內容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如Reidenbach和Robin(1990)提出,商業倫理研究道德的公正性、相對性和契約性三個方面??啄箱摚?011)提出,商業倫理研究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次的商業倫理。概括的說,商業倫理研究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商業行為本身進行道德評價;二是對相關利益群體本身進行道德評價;三是對商業制度本身進行道德評價。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各商業主體充分認識到商業倫理對自身生存能力的重要性。但現實卻非常殘酷,一方面雖然由于媒體的力量以及政府打擊違背商業倫理行為的力度加大,很多商業主體因為違背商業倫理而無法正常經營,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的商業陣營中仍有大批的商業主體甘愿冒著倫理道德風險去獲得短期利潤。媒體不斷曝光的環境污染、商業欺詐、食品危害等現象仍然層出不窮,給整個商業文明的良性發展造成了巨大損害。作為商業基石的商業倫理一次次遭受到了挑戰,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商業倫理困境。如何破解商業倫理困境,是擺在眾多研究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1 商業倫理困境及其產生的原因

商業倫理困境是我們在商業行為中遇到的一些在倫理判斷上左右為難的情況。當商業主體按某種方式采取行動的一個理由被不能按這種方式采取行動的另一個理由抵消時,就產生了倫理困境問題。

對于商業倫理困境產生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1.1 商業倫理判斷的標準問題

商業倫理判斷也稱商業道德評價,指人們依據一定的商業道德標準,運用相應的方法、方式,對他人或自身的商業行為進行善惡判斷。商業活動中絕大多數判斷基于一些公認的倫理原則或規范,如誠信、公正等。而對于商業倫理判斷的原則主要有功利主義、權利論、公正論、關懷論和美德論。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在對某一商業行為具體判斷時卻很難用某一種原則做出最終的結論,比如公正原則,任何一種商業行為,不管是在分配還是在補償等方面,很難做出真正的公正。所以,只有準確掌握了功利主義、權利論、公正論、關懷論和美德論等主要商業倫理評價理論,兼顧東西方文化差異,根據我們的國情以及某種商業行為本身特性,充分考慮個人、組織、行業、職業和社會等因子,才能夠有效做出商業倫理判斷。

1.2 對商業主體使命的認識問題

按照德魯克的觀點,一個商業主體在創立之后,要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的使命是什么,我們的使命應該是什么?綜合專家的觀點,一個商業主體的使命應該是對組織愿景的描述,對組織價值觀的闡釋,是對組織存在的必要性所做的說明,是對組織要達到的目標所做的帶有哲理性的正式說明,是組織的座右銘。如果將商業主體的使命理解為賺錢,就混淆了使命與經營性目標之間的關系,在商業實踐中就會導致商業主體不顧自己的社會責任而片面追求自身利潤,最后,除了自身因為違背了商業倫理而成為人們批判的對象,其行為還對社會環境造成了直接危害。

1.3 社會對違背商業倫理行為的容忍度問題

之所以在我們的周圍一次次出現違背商業倫理的情形,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整個社會各個利益相關體對于這些行為的容忍度較高,導致很多商業主體有恃無恐。比如我們的政府監管部門,從查處的案例來看,很多都反映出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傾向;還有我們的媒體,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只有部分有著崇高職業使命感、道德感的媒體人敢于深入到一些無良企業內部為消費者揭開一個又一個行業黑幕;最后是我們的廣大消費者,在我國出現的很多諸如“斷軸門”“、速生雞”之類事件后,商家的經營基本沒有受到什么影響。整個社會對于違背商業倫理行為的容忍度都較大,很容易使那些有過這種行為的商家“死而復活”或“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1.4 商業經營者本身的認識問題

我們的很多商家經常用“商場如戰場”、“在商言商”等觀點來掩飾自己違背商業倫理的行為,認為商業倫理和企業發展二者是一對矛盾的目標,顧此必然失彼,所以干脆放棄堅守商業倫理而去追逐商業利潤,他們把“無商不奸”、“無奸不商”作為自己的經營信條,所以出現不誠信、不守法、坑騙消費者的行為就不足為奇了;還有部分經營者認為,自己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還沒有盡社會責任的基礎,這種認識也限制了其在組織發展之初就遵守商業倫理。

2 中國傳統文化與商業倫理困境

幾千年來,中國民族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雖然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始終將商業置于末端,但商業從沒有中斷,在實踐中,也逐漸形成了豐富而發達的商業倫理精神體系,并且其中有很多商業道德觀點、思想至今仍影響著我們的商業工作者。

2.1 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影響下的商業倫理特色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它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又要履行具體的道德實踐。具體來說,中國傳統文化呈現三個基本特點:一是“以人為本”的倫理價值觀。儒家管理思想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強調“以人為本”。所謂“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所以貴于萬物,不只是因為人具有知識,而且還具有道德性,要以人為本就必須尊重人的價值?!耙匀藶楸尽本褪恰皭廴恕?,“泛愛眾”;二是“以德為先”的倫理價值觀。以德為先,源于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思想??鬃诱f“德者本也”,把德放到了做人首位,孔子思想的根本,可以歸結到一個德字。在此,儒家倫理非常注重道德的修養,其“義利”觀、“誠信”觀等對現代商業倫理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三是“協調和諧”的倫理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普遍和諧的觀點。首先主張“中庸之道”。,其次主張“和為貴”,最后,天人協調觀。

在傳統文化背景影響下,中國商業文化注重倫理道德,表現出濃厚的倫理色彩。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中國歷史上形成了獨特的倫理型商業文化,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晉商文化和徽商文化。

晉商秉承的是一種以信義、勤儉、進取為基礎的精神,他們以義制利,先義后利,主張用儒意通商,用儒家文化修身正己;他們勤儉節約,謹慎行商,崇尚“善賈”理想;他們以人為本,和諧團結,通過組織商會,進行同行間的經濟管理和協調,約束會員;他們有嚴格的制度規則體系,形成了獨特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進而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管理文化。晉商在優秀獨特的文化底蘊支撐下,創造和培育出了優秀的晉商文化。

徽商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自己的經營理念相結合,成為明清商業史上與晉商齊名的最著名的商幫之一。他們以義生利,講究“財自道生,利緣義取”,他們認為,商人“職雖為利,非義不可取也”。他們講信譽、守信用,以“信”取“利”;他們講求“仁”道,多禮讓,樂善好施?;丈痰奶攸c是雖在經商,但利潤的最大化并不是徽商的終極追求,他們同時注重完善自身,追求“義”、“利”結合,實施“以義生利”的商業模式,通過良好的道德倫理建立了和諧的商客關系,創造了一種和諧環境。

2.2 中國傳統商業倫理與當前商業倫理困境

作為商業主體,把利潤作為追求目標無可厚非,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里的道就是規律、道德、倫理??v觀我國傳統的商業倫理文化,我們不難看出,對于現在的商業倫理困境問題,在中國傳統商業倫理文化的歷史上早已有了答案。

首先,對于商業倫理標準的判斷問題,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足可以解釋這個問題。作為商業主體,在從事商業活動或進行商業實踐時是不是真正踐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將是判斷一個商業主體商業實踐是否符合倫理的最根本標準。如果一個商業主體把自己的利潤建立傷害消費者健康、消減消費者信用、污染消費者生存環境、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基礎上,那它就不可能是“以人為本”,就是違背商業倫理的,正所謂“人眾而不親 ,非其人也”。

其次,對于商業主體的使命問題。當前很多商業主體都客觀強調自己的“商業”屬性,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無可厚非,但他忽略了“義”和“利”的關系。我國傳統的商業倫理中,特別強調“以義制利”、“義利結合”的倫理觀。強調“義以為上,見利思義”,認為“義,人之正路也”,要求商業主體在追求利潤目標的同時,不能違反硬性的法律規定,一定要重視調整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全體的義利關系。

再次,對于違背商業倫理行為的容忍度問題??陀^的說,由于中國受到幾千年來儒家文化的熏陶,我們的公眾對于維護自身利益的執著程度要弱于西方公眾,我們總是強調“得饒人處且饒人”,但這不代表我們縱容這些行為,作為有失商業倫理的商業主體,應該為廣大公眾的諒解而感到羞愧,而不是感到慶幸。同時,作為監管的相關部門和相關媒體,應加大這方面的打擊力度和報道力度。

最后,對于經營者自身認識的問題。由于我國正處在轉型期,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經營者開拓了眼界,但新的思潮也不斷沖擊著人們的倫理規范、價值觀念和經濟法律關系,社會組織及其個人的行為缺少了明確的價值引導和有效的內在規范約束,所以出現個別經營者對于商業倫理的短視行為。但如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商家必須認識到履行商業倫理的益處,晉商、徽商之所以成為我國商業史上的傳奇,就是因為他們始終秉承我國傳統倫理的“義利觀”,以人為本,重誠信,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應該為我們的廣大商業從業者提供良好的范本。

3 基于中國傳統商業倫理文化的商業倫理困境破解策略

經過歷史的積累,我國商業倫理有了我們自身的特點,破解我國商業倫理困境也要在尊重我國國情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完全照搬西方的商業倫理建設經驗是行不通的。

3.1 加快商業倫理機制創新,完善商業倫理的管制機制

市場經濟是規范經濟,倫理道德屬于精神范疇,但精神問題的解決絕不能單獨訴諸精神的努力,如果僅憑商業主體的自覺,商業倫理困境問題將不可能得到解決,外部管制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就是要求相關各方能各司其職,群抓群管,形成合力,有效促進商業倫理建設。

3.1.1 政府行政倫理體系建設和完善

政府一方面要秉承公正精神、責任精神和自律意識,主動承擔法律賦予的職責,規范自己的行為,努力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政府要轉變職能,變管理為服務,變指點為指導,還商業主體在商業實踐中的主體地位;最后要完善和加強對行政行為的監督,促使政府行為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

3.1.2 違背商業倫理行為懲罰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商業主體在商業實踐中的有失倫理行為,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懲處就會助長其繼續此行為的可能,所以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失范行為懲罰體系。首先,建立和完善法律懲罰機制。通過強化法律意識,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和執法水平,加大執法力度,及時懲戒倫理失范行為;其次,建立和完善商業主體的信用機制。一方面要完善對我國商業主體信用評估機制,做到公平、公正、真實反映事實情況,另一方面要加強和完善我國商業主體的征信服務系統,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把商業主體的信用數據即時發布,實現數據的即時性、可查性、權威性,讓失范主體真正暴露在陽光里。

3.1.3 社會商業倫理監督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要提高商業主體的誠信度、責任心,就必須進一步形成對商業主體行為的監督管理體系。如加大對社會媒體的監督支持力度,允許媒體深入報道相關的不良企業,有關部門敢于一查到底;積極形成正面的社會輿論氛圍,讓每一個消費者都成為商業主體的監督者,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饋機制;規范社會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的監督行為等。

3.1.4 商業倫理教育培訓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美國商學院都開設了商業倫理課程,但當前我國各高校商學院開設商業倫理課的卻非常少,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他們非專業素養的養成,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我國高校商學院開設商業倫理課。另外,由于商業工作者的構成現狀,很多人根本無法走進高校課堂,所以各地商業主管部門可以自己組織或委托相應機構對轄區內的商業經營者進行商業倫理的教育培訓,從而在整體上提升我國商業經營者的商業倫理意識。

3.1.5 商業主體內部倫理規范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商業主體的“倫理”必須以“規范”的形式和內容成為企業行為遵循的依據,例如商業主體的使命、愿景、目標等,最終通過制定“企業倫理規范”將商業倫理落到實處,并積極宣講,讓商業倫理走進每一名成員的心里。

3.2 加強商業倫理道德建設,構建商業倫理的內生機制

商業主體自身對于商業倫理的認識程度將決定著商業實踐的倫理屬性。除了用外部機制對商業主體的行為進行規范、約束、引導外,做好商業倫理內部自生機制的建設也尤為重要。

3.2.1 用傳統的“義利觀”來指導商業實踐

傳統的“義利觀”是我國傳統商業倫理的精髓所在,所謂“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正是由于我國傳統商業工作者這種“以義制利、義利結合、見利思義”的思想,才使得我們出現了長久不衰的諸如晉商、徽商等商業團體。商務主體參與商務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實現自身利益,理性商務主體的任何商業實踐都是為了獲利,因此商務實踐活動是雙方利各取所需的過程。但傳統的“義利觀”實現了利己與利他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共贏。不管時代怎么變遷,“義利觀”都是我們商業實踐的精髓指導原則之一。這就要求我們現代的商業主體一要提倡合理利己。當我們的商業從業者有了正確的理念時就能正確的審視自己的行為,從而不再困惑。

3.2.2 牢牢遵守 “誠實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則

商業組織不僅應把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更應該把組織利益最大化作為目標,如果片面追求利潤,就可能會出現欺詐顧客,或者愚弄合作伙伴,再或者抹黑競爭對手的行為。最終的結果必然會不斷觸碰道德底線而被社會所識別和淘汰。所以,商業組織可以追求利潤,但必須以“誠實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則為基礎,恪守社會良知,尊重商業倫理。只要商業組織守住商業倫理的底線,才能有更多的商業合作伙伴與其合作,才有更廣的客戶基礎,在贏得利潤的前提下,組織才會走的更遠,組織的最終利益才會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葉陳剛,王克勤,黃少英.商業倫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 吳何.現代企業管理[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5.

[3] 葉陳剛,王克勤,黃少英.商業倫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 梁月,肖蓉貴.中國商業倫理建設的現狀與困境探索[J].中國發展,2014(3).

[5] 伍華佳.儒家倫理與商業倫理的重構[J].社會科學,2012(3).

[6] 夏緒梅.企業倫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7] 劉建生,封若非.晉商述評[J].山西大學學報,2004(6).

[8] 王世華,朱小陽.論徽商的價值觀[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16(1).

猜你喜歡
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評劇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協調發展視域下的音樂生態環境現狀
社會主義價值觀與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芻論
論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河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