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知”的力量

2017-06-07 19:16李順午
雪蓮 2017年9期

李順午

去古潼關拜謁楊震公祠,虔敬先生的人格,仰慕那“四知卻金”、“清白傳家”的千古流芳,是我許久以來的心愿。

那天到達潼關古城高速公路出口時,離祠堂開門的時間尚早,我便先去了縣城西塬新建的觀光臺,這里可以登高望遠鳥瞰勝景。沿著塬畔建起亭臺樓閣,通道蜿蜒,綠地連片,樹木蔥籠。登上觀光塔放眼望去,一派宏大壯麗的景象:黃河在這里攜手渭水、洛河之后,在古潼關城墻腳下以90度直角華麗轉身,一路浩蕩奔向東方。三河匯聚的寬闊水面,在晨光的斜射下,如同撒滿碎金般晶瑩閃亮。目光盡處是渭河岸邊的四知村,村東的楊震公祠北臨萬傾濕地,西接千畝荷塘,周邊百鳥翔集。上是藍天白云,下有綠樹青草,宛若一幅生態秀美的田園風光畫卷。

一座極簡單樸素的白色牌坊撲入眼簾?!扒Ч配P清風明月廉聲遠,萬尋華岳劍影蓮峰正氣高”的楹聯,牌坊正中高懸的“四知坊”三個大字,帶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清廉與莊重。

位于門前廣場正中的先生雕像,身著漢袍,手持書卷,朝向東南方的面容,英俊中透出幾分慈祥,睿智里帶有些許威嚴。廣場醬紅色的地面,更映襯出先生雕像的潔白無暇,折射著先生人格的簡樸清廉。從雕像上,看得出先生設館授徒堅持修煉的偉岸英姿,也能體味到先生滿腹經綸抱負遠大的自信與堅定。古潼關是大西北的門戶,每天清晨,先生在這里沐浴到了第一縷晨曦。

平層三開間的正門,青磚砌墻,白灰勾縫,木本色的門窗,古樸、簡潔、大方,十分樸素雅致。這幅“一座雄關踞河岳湯池鐵壁,四知太守昭清廉竹節梅風”的楹聯,門楣上方“楊震公祠”四個大字,顯得格外奪目。

步入院內,迎面的正廳上方鑲嵌著“四知堂”三個大字。廳里前排六根方柱、后排四根圓柱拱衛著先生的白色坐像,漢服寬敞,白發蒼髯,雙目炯炯,若有所思的面龐上寫滿清心傲骨和浩然淡定的神情,讓我生出一份敬仰之心,觸到了讓人震撼的力量。

坐像左側的墻壁上以竹簡形式書寫著:“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來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边@段出自《后漢書·楊震列傳》的言簡意賅的文字,生動形象地記載了先生“深夜卻金”的全過程。從此,“四知先生”的美名便在朝野上下傳播開來,一個為官廉潔的形象定格在世人心中。

在那萬籟俱寂的夜晚,先生說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八個大字時,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半點做作。這是先生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是心靈深處的坦蕩告白,這種發自心底的千古絕唱,是他干凈做人的標志,是他清廉為官的符號。先生大聲唱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這句話,是其全部心緒情感、認知志趣集結的智慧烈焰,是其追求擔當、信念意志裂變的思想內核,足以讓人感到一種靈魂的升騰。這種直抒,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靈魂,這聲吶喊,為中華民族正氣之真諦,它猶如一道劃破夜空振聾發聵的天籟之音,永遠留芳人間。

在正廳東西南北四面墻上,各雕刻有一個“廉”字。墻是白色,字是白色,沒有多余的色彩,沒有任何的雕飾,只是字自然地凸顯著。這里的白墻白字,似乎比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任何顏色,都要來得自然得體,都要顯得干凈和諧,它給人們留出更多的聯想空間。四個大大的廉字,四根圓圓的柱子,相互輝映,相得益彰,給并不寬暢的正廳,營造了寧靜祥和的氛圍,也勾勒出先生清廉圣潔的人生軌跡。

這里是人稱“楊震槐市”的實景仿真,是先生在華山牛心峪設館授徒的地方:枝繁葉茂的槐樹,潺潺流淌的小溪,拳腳棍棒的交錯,朗朗悅耳的書聲。先生自幼就胸懷大志,學有所成后便子承父業矢志教育,先后在牛心峪、校書堂、雙泉學館等地傳授武藝教書育人,一干就是30多年,教授弟子超過三千,堪比孔子,人們尊他為“關西夫子”。先生可謂桃李滿天下,英明播九州。

在先生為官的生涯里,他從不接受別人的私自請托,不為后代謀取任何私利。子孫們常常吃素食,衣著顯得土氣,出門也是步行。親朋故友勸他為子孫置辦一些家業,先生卻說:“讓后代人說他們是清官的子孫,把這個留給他們,不也是很豐厚的嗎!”先生以他的為人學識,清廉自律,極其嚴格的家教,給子孫樹立了榜樣,影響了楊家人一代又一代。他的兒子楊秉、孫子楊賜、重孫楊彪,均以卓越的才學和清廉的節操擔任過太尉,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留下了“一門四太尉”的千古佳話。做人干凈,為官清白的倫理道德,讓楊家家風堅定而彌久。

伴隨著時間的腳步,楊家逐漸播遷至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地方,如今已經成為有七千多萬人口第六大姓的望族。在上海青浦、浙江溫州、福建長樂、湖南東山、山東昌邑等地建有四知堂、四知亭、楊震廟、楊氏宗祠等祭奠場所,還組織有世界楊氏研究會、基金會等活動團體。

我從祠堂最南端的石牌坊,到門前廣場、大門、正廳,到回廊、祭壇、墓碑、墓冢,所看到的建筑,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這里,沒有任何高檔的裝飾材料,沒有丁點豪華的布置和點綴,更看不見大紅大紫富麗堂皇的浮華躁氣。整個祠堂的創意與建設,仿佛都是按照先生的性情操守打磨的。

先生一生為社稷、為百姓恪盡職守、辛勤操勞。他歷盡曲折坎坷、輝煌悲壯的人生道路,為我們后來人留下了學之不盡、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我在通往祭壇的小路上久久徘徊,反復琢磨著這樣的話題:在那遠去的時代,是什么精神讓先生“深夜卻金”、“清廉傳家”,是什么力量讓先生發出“四知”的決絕強音!

先生靜臥的福地,有著一派大美浩蕩的氣象。這里,山水險峻天成,雄關古城虎踞;這里,秦晉豫三省相交,雞鳴聽三縣,犬吠擾四鄉;這里,面東北越黃河可遠觀中條山脈,朝西南倚桃林能眺望華岳仙掌。先生的少年青年時代,都是在這里度過的。這里的名山大河,滋潤著先生仁義善良的心靈;這里的悠久歷史厚重文化,涵養了先生的非凡氣度和擔當志向。

倘若先生能“穿越”到今天,他可以乘上近在咫尺的連(云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隴(蘭州)海(連云港)、同(大)蒲(州)鐵路和鄭(州)西(安)高速鐵路的車子,去看看今天的繁華世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先生的清廉英名,早已搭乘書籍報刊廣播電視,以及微信微博微電影的時尚載體,到了縣里市里省里,也到了北上廣琛等國際大都市。

歷史與現代,古老與新生的景象交織在一起。先生的祠堂依然彌漫著濃濃的鄉情鄉音,先生的聲望和那“四知”典故已經深深地印入人心,他那清廉傳家的神奇故事也早已成為人們家教的樣板。

時光的遠去,帶走了世事滄桑,歲月的沉淀,只有精神的不朽。簡樸無華莊重肅穆的楊震公祠,銘刻著先生教書育人清正為官的非凡人生,盛滿了人們對“四知先生”、“關西夫子”的尊崇禮贊,也給后來人留下更多聯想與深深思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