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素讀的初中語文讀寫融合教學初探

2017-06-09 18:39費紅亞
關鍵詞:讀寫融合以讀促寫

費紅亞

摘 要:素讀強調用真情、重文本、細斟酌,即要求學生以真情直面文本?;谒刈x的讀寫融合教學,須為學生提供方法指導,使其閱讀有“法”可依,并通過課堂重構,幫助其獲得能力的螺旋上升。

關鍵詞:素讀;讀寫融合;以讀促寫

讀與寫是讓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騰飛的一雙翅膀,但在日常教學中卻常常出現重閱讀而輕寫作的現象。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系?!遍喿x能力與寫作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語文教學可以把對兩者的訓練、培養結合在一起,融匯在一起,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素讀強調用真情、重文本、細斟酌,即要求學生以真情直面文本。在實踐中,筆者進行了基于素讀的讀寫融合教學嘗試。

一、方法指導,讓閱讀有“法”可依

閱讀教學“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通過方法指導,引導學生潛心閱讀,意在培養學生的素讀習慣,幫助其積累閱讀技能,獲得感性的審美享受,進而為更高層次的個性閱讀、批判性閱讀積蓄能量。

(一)反復朗讀

“讀多了,讀熟了,常??梢皂樋诒吵鰜?,也就慢慢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調子?!崩首x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發展素讀能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有聲語言的輸出讓學生從感性上、直覺上、整體上去認識、體驗、感受名篇佳作的精髓,了解作品思路結構,得到語音感、語氣感、語法感、語體感,如此那些詞語、句子、思想、美感被主動消化吸收,內化為個人的語言修養。如《金色花》的教學,教師可先請學生在朗讀時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小男孩,和媽媽逗樂嬉戲,從而把握整篇課文的喜悅、舒緩、溫馨、深情的基調,為讀懂課文奠定基礎。

(二)靜心默讀

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至第六單元,構建了默讀教學指導的序列,分別是一氣呵成、圈點勾畫、摘錄積累、快速閱讀。默讀能讓學生保持“靜心”,專注文本,準確感知。默讀教學要指導學生做到“不出聲、不交流、不做小動作、不因文章無關緊要的詞句分散注意力”[1]。

(三)咬文嚼字

一篇好作品“要理解得透,必須多揣摩”。咬文嚼字,才能敏感地捕捉文本中隱秘的語言信息,感受來自語言的審美情趣。具體可采用“加一加”“減一減”“調一調”“換一換”“改一改”等方法,從字詞、修辭、句式、描寫等角度引導學生品讀,如《老王》一課中關于“鑲嵌”等詞的教學:

師 從作者要表述的內容看,“鑲嵌”改換成“站”,也是可以的。(讀句子)“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站在門框里?!?/p>

生 “站”好像太普通了。和平常人的行為動作沒有什么區別。

師 老王此時的狀況和普通人不太相同?

生 他生病了,并且病得很重。

師 不錯。能結合詞語談談嗎?

生 鑲,是貼在表面的意思。如果是正常人,就比較豐滿,和門框在一起是一幅立體圖畫。只有在很瘦很單薄的情況下,才會構成平面圖,貼在表面?!扒丁弊纸o人的感覺很生硬,只有在骨瘦如柴的時候,才會讓人有這樣的感受。所以,老王應該病得很重。

引導學生用這種最樸素、最本色、最純粹的方式來解讀文本,可以讓學生披文入情,由情析理,含英咀華,從字里行間看出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夫與用心,品出力透紙背的意蘊。[2]

(四)批注點評

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乏值得玩味的語言文字,我們可以通過默讀、誦讀、品讀引導學生發現“詞外的境界,句里的乾坤”,并指導學生用批注點評的形式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批注點評的主要形式有賞析式、聯想式、感悟式、質疑式,有字評、句評、段評、篇評。通過批注點評,學生可以深化閱讀思維、強化閱讀體驗,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同時也為教師教學的起點提供了有力依據。如筆者在執教《背影》一課時,學生對父親攀爬月臺時的動作作了如下批注:

生1 運用一系列的動詞,把父親爬月臺時的背影定格。

生2 “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中的“蹣跚”,表明父親腿腳不靈便,卻還穿過鐵道為“我”買橘,很不容易,“蹣跚”一詞用得很好,畫面感很強。

生3 從“蹣跚”兩字,我仿佛看到了父親走路搖擺緩慢的樣子,似乎有些笨拙,但我卻讀到了他的勞累、奔波半輩子的艱辛……

二、課堂重構,讓教學“真情有味”

基于素讀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步驟大致如下:

(一)素讀——初步體驗階段

素讀要求學生純粹通過原文而不借助其他背景文章與文本作最直接的接觸;要求學生完全憑借語言文字本身而不借助其他媒介感受文本;要求學生通過純靜默的“目治”而不借助其他活動方式感受文章。[3]這一環節的教學不主張布置傾向性較明顯的預習題。

(二)品讀——深化體驗階段

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細致到位的“咬文嚼字”活動,從一個標點、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段落四個方面細細品味,以體味文本中語言的豐富內涵。此環節強調微觀理解,知識點呈散射狀。

(三)比讀——走向理性的階段

這是散點間創建聯系并變成結點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通過文本前后的比照、鑒別,廓清虛幻,重新組合,建構出“我”眼中的作品。如有教師在執教朱自清的《春》時,將第二段的幾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薄吧嚼蕽櫰饋砹?!”“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分別獨立成段,構成新的語段結構形式,并與原文相比較,探討表達效果的區別。

師 分別朗讀兩段話,感受在朗讀方法上是否有不同的要求。

生 讀排比句的時候,我會忍不住加快速度,好想一下子把它讀完。

生 我似乎看見句子中的人正在田野里快速行走,迫切尋找春天的蹤跡,接連不斷地去感受春天到來后帶給人們的驚喜。

師 合成一段,主要突出了作者獲得驚喜的急切心情。那么第二種語段形式,朗讀要求和前一種相同嗎?

生 一句一段,停頓的時間自然會長一些。這樣,文章中的人物是在慢慢欣賞,在心中將驚喜之情像水庫蓄水一樣,越蓄越滿,直到最后驚喜之情噴薄而出。

師 前者突出急切,后者重在驚喜。不同的語段形式根據作者表達的需要,有各自的妙用。我們要品味和學習。

(四)評說——內化升格階段

這一環節有助于學生形成新體驗,豐富補充原有體驗。學生的表達評說,既有助于反思整理自身閱讀,也是一個師生間的交流啟發過程,從而使學生能在一個新的起點中,重新進入文本,獲得新的體驗。

三、讀寫融合,讓能力螺旋上升

語言感受能力是閱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而只有當語感順利完成向寫作遷移時, 才算真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一)就文取材,在閱讀中借鑒寫作方法

教師應借文本閱讀引導學生積累材料,指導學生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苯處熞笇W生借鑒課文在創作上的成功之處,發揮課文對寫作“例子”作用。

一是品味仿寫。如在教學《浪之歌》《雨之歌》之后,教師可布置如下作業:借鑒多樣化的擬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選取一物,發揮豐富的想象,采用第一人稱以“……之歌”為題,創作一首散文詩,表現你對人生的思考。

二是創新改寫。如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胡楊的口吻用第一人稱進行自述。

三是創意表達。教師可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去體驗情感,去感受作者的情思,去領悟作者的構思,去參與作者的創造,進而對作品中的“空白”進行再創造。這樣才能不被前人的定論所束縛,從而形成自己新穎的思考見地。

(二)品味鑒賞,在閱讀中訓練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協同活動,既讓學生穿行在文本的世界里,深入體味文本的意味、意蘊、意趣,又以寫作來發掘、發散、發展,從而使學生寫作從“索然寡味”變得“多滋多味”,取得“延伸一個點,打開一扇窗”的功效。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鑒賞文本主旨提高立意能力,通過玩味文本語言提高表達能力,通過梳理文本結構提高謀篇能力。

(三)活動驅使,在閱讀中遷移寫作能力

課外閱讀可以彌補課堂閱讀的不足,擴大學生的視野,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無目的、無計劃的課外閱讀會大大削弱閱讀的效果,所以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好課外閱讀活動。

一是根據不同的年級提出不同的閱讀目標:初一以閱讀摘記、做知識卡片為主,初二以整理讀書筆記為主,初三以撰寫閱讀隨想為主。同時,教師要經常檢查,并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及時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主動拓寬視野。

二是針對中學生的特點指導課外讀物的選擇,同時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摘錄和整理歸類,撰寫感悟。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以致用,而且能讓學生經歷從閱讀吸取到創作傾吐的過程。

三是依照創作主題布置課外閱讀任務。元代教育家程端禮說:“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贝罅块喿x能為寫作積累思想感情、知識、表達技巧等,有了這些積累,寫作時就能左右逢源了。在學生創作之前,教師要先下達與創作主題相同的課外閱讀任務,使讀寫結合。任務型課外主題閱讀,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突破口。

參考文獻:

[1]林麗英.怎樣引導學生潛心素讀[J].素質教育研究,2014(6):85.

[2]葛繼紅.用素讀的方式品味語言[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10):69.

[3]鄧彤,李學文.素讀:教學與研究的著力點[J].中學語文教學,2010(7):72-73.

(責任編輯:方龍云)

猜你喜歡
讀寫融合以讀促寫
論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讀寫融合”教學策略
對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的應用與研究
閱讀教學的“美麗轉身”
多元構建,讀寫融合,實驗操作
例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以讀促寫
基于英美文學閱讀基礎上的大學生英語文學創作研究
優化閱讀教學訓練,有效提升寫作水平
以讀促寫,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激興趣 展魅力 讓學生個性飛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