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土地革命時期中央蘇區的農業建設

2017-06-13 12:03甘小龍諶洪騰
大經貿 2017年4期
關鍵詞:土地革命中央蘇區

甘小龍 諶洪騰

[摘要]1928年4月朱德和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一部分部隊輾轉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隊伍合并,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為了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蘇區經濟建設迫在眉睫,而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中央蘇區的農業經濟建設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革命政權生死存亡。蘇區如果缺少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是不可能長期存在并發展的。

[關鍵詞]土地革命 中央蘇區 農業建設

一、根據地經濟建設勢在必行

在根據地建立之前,封建剝削制度占領著制高點,地主負擔的雜稅完全嫁接在窮苦的農民身上,農民日漸破產,而土地主要集中于新興的地主階級一一這些地主多半是官僚、軍閥及一部分商業資本家,近七成以上的土地都被掌握在地主階級手中。地主利用其掠奪來的土地,向農民實行封建剝削,包括加租加押、加土租、加典錢,這些是近年來最普遍的事實。地主所收的租額常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最低時候亦不會低于百分之五十。土地問題是保障農民利益的核心,紅軍戰爭的勝利和根據地的發展,是農村土地革命的重要前提,將農民從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極大的調動了革命和生產的熱情,為后期革命勢如破竹的前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中央蘇區農業恢復與發展

根據地的農業建設,是整個根據地經濟的命脈和重要的物質基礎。在艱苦斗爭的環境中,根據地建設處在國民黨“密不透風”的嚴密封鎖下開展的。當時,國民黨反動派為了剿滅紅軍,一方面集中兵力多次“會剿”,向根據地發起了一次又一次攻擊,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頑強抵抗并粉碎了敵人前四次“圍剿”。另一方面,對根據地嚴加看守,對糧食作物等進行嚴酷封鎖。妄圖達到讓蘇區“無粒米勺水接濟,無蚍蜉蚊蟻通報”之奢望。這些手段給蘇區根據地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然共產黨并沒有坐以待斃,在中央蘇區先后實行了開荒造田、推行“農業第一,以糧為主”、推廣勞動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農業政策,帶領農民進行生產,這有力的打破敵人經濟封鎖。

(一)重視開荒造田

應蘇維埃政府要求,蘇區各級政府內統一設立土地部,在土地委員會內設立水利局,專門負責開荒和修建水利設施的任務。1933年中央政府發布了《開墾荒田荒地辦法》等條例、訓令和布告,積極向人民宣傳開墾荒田荒地的重要意義,發動軍民共同開墾開發。根據中央機關報《斗爭》1934年2月20日刊物報道:“在帝國主意國民黨統治下的白區,荒田可驚的日益增加,而在蘇區,而荒田日益被消減。根據中央土地部初步的統計,消滅了21萬余擔荒田,與閩浙贛合計,共消滅了32萬擔,這是蘇維埃經濟建設上的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勝利?!?934年3月27日《紅色中華報》又發表《粵贛省的墾荒計劃》,公布粵贛全省應消滅荒田1.2萬余擔,由此可見,當時的蘇維埃政府十分重視蘇區根據地的農業建設。

(二)開展“以糧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

毛澤東指出:“全黨一定要重視農業,農業關系國計民生極大。要注意,不抓糧食很危險。不抓糧食,總有一天天下大亂?!睅椭r民生產,減輕農民負擔,改善農民生活成為了黨工作的重心。1933年,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土地部聯合發布了《發展農業與工業生產》的布告,其中指出發農業生產要項:“第一是谷類;第二是雜糧(番薯、谷子、麥子、高梁等);第三是蔬菜:第四是棉花;第五是竹木:第六是木梓;第七是煙葉:第八是畜牧(豬、羊、鴨等)。這些生產,一半是糧食,一半是工業原料。都是發展蘇區根據地的物質基礎?!泵珴蓶|反復強調“農業生產是我們經濟建設的第一位”在優化農業生產的同時,開展開荒造田,重視農田水利等建設,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號召廣大農民種好莊稼,從而可以有力的保障蘇區軍民的糧食供給。

(三)勞動互助組和犁牛合作社的出現

根據地人力資源匱乏及工具持有現狀不佳,促使根據地農業生產方式必須加速轉型,農業生產互助組在不改變個體經濟的前提下,按照自愿互利原則,組織起來的勞動互助組織?;ブM一般由幾戶至或十幾戶農戶組成,實行共同勞動、分散經營模式。土地、耕畜、農具等生產資料和收獲的農產品,仍歸個人所有。農民相互協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產量較之過往有了長足的進步。

犁牛合作社也是農村農業生產互助組織之一,農事的耕作需要畜力的配合,農民經濟條件的不一,使得田勢的發展參差不齊。解決耕牛不足的問題也催生出犁牛合作社的應運而生。1932年2月,臨時中央政府在《關于春耕問題的訓令》中指示,各級政府要幫助農民建立耕牛站,并總結推廣瑞金石水鄉的經驗。1933年2月24日,中央政府又發布了《關于組織耕牛社的辦法》、《關于組織耕牛合作社的訓令》。1934年春時,僅在瑞金縣就有37個社,興國縣多達72個社,長汀縣有66個社,每個縣有耕牛數百頭。從1933年8月中央蘇區經濟建設大會,到1934年1月“全蘇二大”以后,中央蘇區的生產合作社、消費合作社、糧食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在中央蘇區吸收的社員,己達50萬人以上,有力的支持了中央蘇區的農業建設。

根據地的農業,是整個根據地經濟的命脈和物質基礎。中央蘇區的農業經濟建設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革命政權生死存亡。蘇區如果缺少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是不可能長期存在并發展的。由于根據地廣大的農民分得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打倒了一切土地劣紳,廢除了剝削制度,因而廣大農民和群眾都積極支持和擁護新生的蘇區政權。蘇區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優先解決了民生問題,凝聚振興發展民心民力,大力夯實農業基礎,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猜你喜歡
土地革命中央蘇區
“點石成金”——中央蘇區新聞出版的物資困窘及其應對
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
新時期學習中央蘇區精神內涵的啟示
習仲勛與西北地區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時期中央蘇區廉政建設探析
漳州: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土地革命時期蘇區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農民與革命:以中央蘇區為中心的考察
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蘇維埃和土地革命
中央蘇區反腐廉政建設的經驗及其當代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