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輿情監控工作現狀與措施

2017-06-13 12:50劉思光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工作現狀

【摘要】在互聯網及大數據時代的推動下,網絡輿情已逐步發展為企業生存與壯大的重要因素影響,加強輿情監控更是企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本文主要以企業輿情發展為研究對象,重點探析輿情監察與控制的工作現狀,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改進措施,以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企業網絡輿情;監控管理;工作現狀

前言

在大數據的經濟發展之變中,網絡使用的推廣與普及給人們生活、工作提供極大便利,實現了資源共享、信息即時傳送的目標?,F如今,網路已發展為生活與生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傳媒媒介,因信息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及門檻較低等特點,網絡對輿論影響的作用日漸增強。網絡輿情更是企業了解民情民意、社會輿論的重要途徑[1],對企業安定及長遠發展的影響越來越突出。隨著市場經濟開放發展,企業間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則應注重了解民情民意,體現人們的生活需求與意志?;诖?,企業需認真審視當前自身輿情監控的現狀,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

一、企業輿情監控工作現狀

從2005年起,我國企業輿情開始向高發態勢發展,"蘇丹紅事件"、"三鹿氰胺"

1、"二惡烷風波"等典型案例更是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熱議,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問題再次被提上廣泛聲討的行列,企業也因此受到極大的不利影響??偠灾?,在大數據時代里,傳統、網絡及多種媒體的影響下,社會輿情傳播迅速、影響廣泛,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從人民網2013年發布的《中國企業網絡輿情報告》可知[2],上半年我國企業輿情的主要特征有:①企業與媒體間的爭執推助輿情發展。部分企業并未真正建立其有效的輿情管理機制與理念,一旦出現輿情則將矛頭指向網絡媒體,不考慮自身的責任,引發兩者間的口水戰。如此方式不僅不可消除輿情,反而容易引起民眾對企業產生負面看法而損及其自身形象。②網絡媒體、傳統紙質媒體及第三方機構是輿情曝光的重要手段[3],而能源、醫療保健及食品煙酒是輿情曝光的高發行業。拿能源行業來看,該行業主要涉及自然生態事件,更加突出產品生產與發展對環境及民眾的影響,因而備受廣泛關注。如2014年蘭州某企業自來水中苯含量嚴重超標事件,能源生產企業是否民眾健康利益及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引發輿情的導火線。由此也說明,輿情是企業發展與壯大的決定方向,企業應予以高度重視,否則將產生嚴重后果。③企業常被累及到社會與政治事件中,大量負面輿情由此產生。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鏈接社會各層關系,容易被社會或政治事件等敏感神經牽扯。

二、企業輿情監控的改進措施

1. 明確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正視網絡輿情

網絡媒體徹底打破傳統意義上企業與民眾互動的方式,為兩者互動往來搭建更加便捷、更加快速的平臺,網絡媒體更發展為監督社會行為與社會責任的無形工具。從利弊層面上看,網絡媒體是企業發展的"雙刃劍",既可是助推器,為企業發展提供民情民意,指明方向;也可是絆腳石,阻礙企業的深入發展,甚至帶來覆滅的致命打擊。另外,信息化時代里,網絡媒體無處不在,企業若想蒙混過關、遮掩或無視存在的問題,將給自身發展帶來更加嚴重后果。如部分企業投入大量精力與媒體進行盤旋糾纏,如此只會推漲負面輿情發展,造成更惡劣的負面影響,企業的形象更是大打折扣。因而,增強社會責任感、正視網絡輿情是加強輿情監控的首要條件。換言之,企業應首先端正發展理念,明確自身應有的社會責任感,有機將追求經濟利益與保護民眾權益放在同等位置。面對輿情危機時,企業需以積極、坦誠態度應對,第一時間表明自身態度,說明實情,并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只有正視并敢于應對輿情、民眾,承擔其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企業才可將對民眾與社會的危害最大化降低,自身也可通過努力度過輿情風波,并逐步修復與建立企業形象。

2. 建立健全輿情監控機制,積極應對輿情

根據網絡輿情發展的特點及自身的管理機制,企業可依托相關管理部門建立健全完善的輿情監控機制[4],全方位、科學化、系統行分析研討應對網絡輿情。若條件允許或必要,企業也選擇與第三方結構進行合作。輿情監控機制中,一方面應積極擴展輿情的監控覆蓋面,關注地方網絡媒體的評論及貼文,也要密切追蹤各論壇、門戶網站、百度貼吧及微信、微博等網絡知名行網站及社交媒體,關注相關輿論動態。另一方面則應就企業發展的熱點問題加強針對性的輿情監控。企業可以熱點事件導入關鍵詞進行搜索,一旦察覺輿情,則應即刻進行分析研討,掌握輿情變化發展的趨勢,就此制定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企業在真正應對輿情與民眾時,應從多渠道、多途徑發聲,尤其要選擇權威性媒體進行發聲,以最大限度降低輿情及負面報道的不利影響。那么也要求企業在日常宣傳與管理工作中,應積極與媒體資源進行合作交流,并整合一定的資源,與全國性或地方性權威媒體建立良好且長期合作關系更是企業發展過程的重點工作。一旦發生輿情風波,企業可借助多渠道、多途徑媒體進行發生,讓民眾可全面接受信息,以理性態度應對負面報道的傳播。

3. 巧妙運用新媒體平臺,提升應對水平

隨著網絡媒介的增多,人們日常信息交流與互動的方式也由此增多。網絡媒體的強勢發展下,企業應積極轉變管理理念,重視自身網絡宣傳工作,學會利用多種媒體介質發布傳播正面信息,積極回應負面輿情,維護良好的企業形象。具體操作中,企業可開通官方微信及微博,建立自身的媒體發聲平臺。一旦出現輿情危機,企業可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微信及微博做出正面回應,表明自身的立場與態度,降低負面輿情擴散與發展的影響,捍衛自身的形象與利益。此外,企業也可健全新聞發言人機制。近年來,我國企業輿情風波中,不當言論將社會輿論推向更壞境地的事件層出不窮。因而,健全新聞發言人機制是刻不容緩的重點工作。發言人的素質在應對負面輿情中意義重大,企業在挑選人員時需多加思考,并加強專業化技能的培訓,健全發言人機制,以保證發言人在應對輿論風波時,可得體果決、口徑統一,整個發言無誤而減少其它負面影響累及的損傷。為進一步提升應對水平,企業還可建構多部門協作的應對機制,以便在緊急事件中更好更快地解決。從常規事件來看,單個輿情發生可同時累及另一個突發事件,如此便需要各部門加強協作配合,做好預案設計并適時啟動,保證部門、人員間的有序、協調,積極應對負面輿情。

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輿情是企業發展的"雙刃劍",企業應給予高度重度。從某種層面上思考,企業發展離不開網絡輿情,網絡輿情集中體現民眾的消費需求與意志,可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改革指明方向。因而,企業應積極建立健全輿情監控機制,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預測并制定有效的應對方案,正視網絡輿情,加強輿情的監控管理,保證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慧.淺析企業網絡輿情應對[J].企業導報,2015(14):172-173.

[2]拓棟,李健.網絡輿情對企業發展影響淺探[J].交流探析,2014(15):224.

[3]張慶民,吳春梅,劉小峰.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下的企業網絡聲譽研究[J].廣東經濟管理,2014(08):98-99.

[4]張懿思茜,高明,杜云.國企網絡輿情信息工作現狀及對策分析[J].管理方略,2016(08):118.

作者簡介;

劉思光,男(1983.12),河南修武人,助理政工師,本科,研究方向:政工理論,品牌建設。

猜你喜歡
工作現狀
醫院政工師工作現狀及突出優勢方法淺談
變電檢修工作現狀及發展趨勢探索
火災事故原因調查工作的現狀及改進措施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職院學生素質提升工作現狀及策略探究
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探究
從中小企業秘書工作現狀探究高職秘書專業培養趨勢
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現狀及改進策略思考
企業安全保衛工作現狀與管理思路創新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解析
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研工作現狀及改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