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會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7-06-13 13:11屠萍萍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會計專業

屠萍萍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成為社會就業的新生力量,職業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就業模式選擇比較單一,如何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會計專業創新人才是高職院校普遍面臨的一大難題,不管是從教育機制還是人才培養模式,都應該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建立一整套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目標是為企業提供懂技術會營銷的會計專業創新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會計專業;培養模式;創新人才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培養既有一定理論知識,又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下發關于關于印發《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2016年工作要點》的函,文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會計實用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教育部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應轉變以往培養模式與思路,變傳統型人才培養方式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改變以往中低端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因材施教的培養一批中高端技能型人才。

首先,企業需要掌握一定會計知識兼備良好人際交往能力的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其次,不少企業希望學生有類似創業經歷。這就要求學校在根據學生特點設計課程設置時要不唯書,不光設置一些理論課程,還應該讓學生懂得相關會計業務操作流程;第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除了會計基本技能外也應該具備一些簡單的營銷推廣等技能。不少企業希望所招聘的會計學生不光是懂會計,還要兼顧懂企業的基本業務特別是營銷渠道,在全員推銷的時代具備營銷能力的會計專業學生能夠更有利于企業更好的開拓業務。

二、我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目前,我國不少高職院校仍然以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教學組織作為主要培養方向,這與本科院校的設置完全類似,不僅缺乏高職生特有的培養方向和要求,也不利于高職生特有的就業市場選擇,一方面沒有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使得高職學生與市場需求形成缺口。

(一)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培養目標與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不對接

大部分本科會計專業畢業生往往會選擇比較專業的會計崗位,如會計事務所或大型企業財務崗,高職院校則注重培養會計類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但針對高職學生,教師在培養過程中還是習慣于傳授理論知識,弱化實踐操作,從而造成專業與工作不對接的局面。

(二)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計與本科院校類似,缺乏針對性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普遍以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進行設置,這就造成學生的課堂理論學習時間占比過大,實踐課時偏少,模糊了高職學生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定位,為適應會計職業要求,達到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進行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

(三)高職會計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職場就業能力偏弱

雖然不少高職院校在培養方案中增加了不少教學實踐環節,但教學多數仍以課堂為主,教師講授的內容過于理論化,同時由于教師自身實踐和調研高職的缺乏,對于一些新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在課堂中的滲透力度不夠,也使得會計課程普遍較枯燥,無法引起學生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學生通常有一肚子枯燥的會計理論知識,而無法動手做賬。

三、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一)課程以應用性為主,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高職院校的會計類相應課程體系構建應該重視實用性,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采用任務引導,項目驅動的教學理念,引進校企合作單位,可以開設一系列真賬真做班,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創新課程體系,以模塊化教學為主導,邀請基地精英進課堂為學生講解最新會計前沿理論,讓學生不光學到課本上的知識,也能接觸到社會,為今后選擇更好的就業崗位打下基礎。

(二)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完成會計角色扮演。

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時走出校園,發現自己的弱勢,回頭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彌補,走出校園對自我形成一個更好的認知。在校內,運用會計模擬教學系統等讓會計的一些崗位相關業務訓練體現在會計模擬實訓室中,同時,通過對校外實訓基地的參觀、實習,了解企業性質、經營范圍、經營情況;了解企業人事管理、經營管理、財務管理情況;明確企業財務機構設置與人員崗位;了解企業會計核算流程和核算方法;了解企業會計崗位職責和對會計人員的要求等。

(三)運用參與式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參與式教學法是教學方法中運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而不是單純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讓學生能夠通過案例項目參與其中,采用企業真實的生產流程,為各個企業制作賬本,使學生自己演練,對企業生產生活中的各類賬目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采取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度,既檢驗了學生的理論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

(四)組織創業大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大學生創業大賽的組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寓教于樂,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學校已成立創業園,鼓勵會計專業優秀學生成立代理記賬公司,讓學生在企業的職場氛圍中審視自己的學習能力,同時加強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綜上,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目前已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可,對于會計專業學生如何在掌握理論、參與實踐的基礎上去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是目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重點培養的目標,通過不斷的改革,爭取為社會培養更多能勝任各類會計崗位的創新型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佳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職大學報,2009[1]:134-135

[2] 吳劍;后金融危機時代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3[15]:25-26

課題:本文為紹興市教育科學2017年規劃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參與式教學方法研究-以《金融產品營銷》課程為例"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SGJ17049)

猜你喜歡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會計專業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校全員育人的三級管理體系新探
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高職院校創客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對會計專業教學的思考
基于云計算構建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