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

2017-06-15 11:25馬新錄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體育教學重要性教學改革

【摘 要】 本文在闡述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重要性和分析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高校體育教學方式、推進教學改革的對策:創新教育理念;豐富體育教學課內外形式;改進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教學改革;重要性;問題;對策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行,有利于轉變以往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理念,實現文化理論學習、身體素質提升,特長培養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大學生對于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的意識與重視程度。同時也是新時期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培養新時期文化素養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人才的要求。

一、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作為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不僅僅是要培養大學生系統的文化知識體系,掌握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大學生較高的綜合素質。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與理念。然而實踐中,高校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之處,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高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體育教師師資力量不足,不能有效保證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完成;同時課程設置也存在一定不合理之處,不利于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因此,新時期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的方式,轉變體育教學的理念,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有利于培養的新時期綜合素質較高,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與建設者。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高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大學生上體育課,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教學實效性的增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對于體育教學的資源投入少,硬件設施不足。由于部分高校管理層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體育教學的資金資源投入相對較少,硬件設施相對不完善。近年來,隨著高校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導致了體育設施、場地的緊張。比如籃球場、羽毛球場空間的不足,室內體育館建設基礎設施不完善。部分高校甚至沒有室內體育館,在下雨天,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部分體育課將無法進行,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也無法進行,影響了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有限的體育基礎設施已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其次,學校、教師對于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不足。由于體育教學的成果在短期時間內不能得到有效體現,同時體育教學成果與排名往往不會被學校、上級單位重視,影響到了教師上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由于對于體育教學重視程度的不高,體育教學在課時的安排上相對較少。在體育教學計劃中,部分高校的體育課教學只是針對與本科生,而對于研究生則沒有體育課的教學計劃,研究生只能根據自我愛好自己進行體育鍛煉。

2、體育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

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是教師開展教學任務,調整教學思路的重要依據,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主要是提升大學生的體育素質,但體育素質不僅僅指身體素質,還包括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與精神。實踐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的,往往重視體育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大學生體育人文精神、心理素質的培養,對于大學生的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也有所欠缺。傳統的體育教學目標已不能適應新時期大學生人才的培養,需要與時俱進,在增強對于體育教學重視程度的同時,不斷改變、優化高校體育教學目標,轉變體育教學的理念。

3、體育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形式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的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上體育課,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積極性。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沿襲了傳統的授課方式,采取統一大班授課的方式,同一年級的幾個班學生一起進行,展開體育教學工作。忽視了不同學生之間的個性、身體素質、愛好的差異性。未在進行體育教學之前進行體育教學項目的宣傳,引導學生的根據自己的體育愛好、特長進行不同體育項目、體育課程的選擇。大班授課,一刀切的體育教學方式,嚴重影響到了部分大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因為對于自己不喜歡的項目不能全身心的投入進來,還浪費了時間。體育高校體育課的授課方式,一般都是室外進行,主要內容仍然是體育技能的講解、練習,而對于體育文化、體育精神、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相對不足,授課的形式較為單一,需要進一步優化體育教學方式,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4、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是對于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成果進行肯定與考評的有效機制與手段,一方面有利于激發體育教師教學的熱情,對于教學成果顯著的教師進行表彰與激勵,另一方面可以對體育教學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有利于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效性的增強。實踐中,對于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成果的考評、職稱的認定、職務的晉升,主要還是依據發表論文的數量,課題研究的數量,而對于實際教學效果的參考,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教學方式的創新等因素考慮較少。致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為了完成的學校的學時要求,對于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不夠重視,而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了論文的寫作,課題的研究撰寫中?,F有的教學評價體系不能有效的反映出體育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通過期末考試成績,而成績的主要依據標準是平時大學生的出勤情況,體育具體項目的動作是否標準、達標,對于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不能進行全方位的測評與考察。

三、完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1、創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對于教學方式的選擇和教育目標的達成具有導向性作用,首先要提升高校、教師和學生對于體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改變傳統的單純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教學目標的教育理念。優化體育教學的教育資源配置,增加體育教學的經費投入,保障體育基礎設施必須完善,及時更新換代陳舊設備,增加現代化體育設備數量。

2、豐富體育教學課內外形式

高等體育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上、課下時間,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理論和實踐知識的掌握,課外主要側重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對課內教學進行補充學習。在體育教學項目創新方面,首先應該增加教學項目種類,根據學生的興趣,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可以在傳統的體育課程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基礎上增加交誼舞、散打、網球、輪滑、民俗體育項目等等。

3、改進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在現行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對于體育教師的評價指標常為發表論文數量以及負責科研項目級別,而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的教學目標重視度不夠,缺乏詳實科學的評價依據。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應該更多地把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與教師評價掛鉤,把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績效、創新意識納入到評價體系,并進一步細化、量化成為可操作的評價指標。

四、結語

新時期,高等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對于大學生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標準,實踐中,高校體育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不足之處。本文以此進行了探討與研究,并且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與建議,以期待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浩健.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49.

【作者簡介】

馬新錄(1965-)男,寶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健康.

猜你喜歡
體育教學重要性教學改革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