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院校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與實踐教學改革探析

2017-07-05 08:59李紅偉
經濟師 2017年4期
關鍵詞:學科交叉實踐教學模式人才培養

李紅偉

摘要:能夠利用法律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法律實務問題是應用型法律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理工院校為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法律專業人才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強學科交叉,培養法學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素養;加強實踐教學開展校企合作,積極探討案例教學、模擬法庭、診所式實踐教學模式教學的困境和改革辦法。

關鍵詞:學科交叉 實踐教學模式 人才培養

一、理工院校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優勢及不足

能夠利用法律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法律實務問題是應用型法律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應用型法律專業人才不僅要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專業技能,更應具備優秀品格。優秀品格應包括追求真理、維護正義、法律至上的堅定信念,認同職業倫理、恪守職業道德的自律精神;理論知識不僅僅包括法學專業理論知識,同時還包括能培養法學學生綜合素質的知識。通過知識積累和學科交叉達到知識創新的需要,新的知識增長點需要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融合交叉。職業技能包括法律思維能力、法律表達能力及對法律事實的探索能力,此外工具性技能和人際溝通能力也很重要。理工院校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職業素養的熏陶方面相對于其他院校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理工院校具備理工專業優勢,可以通過設置理工類選修課學習新興技術領域技術知識以拓寬法學學生的知識面,加強法學學生科學素養,使法學學生的靈活反應能力及多思路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理工院校在法律職業技能培養方面仍存在問題。傳統的由上而下的灌輸式法學教育仍是理工院校的主要教學模式,這種既定的、凝固的知識體系,無法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在司法實踐中不能很好地與訴訟中各種人物和機構打交道;不知案件事實如何收集、分析判斷及確認;無法應用心理學、經濟學、社會道德等分析方法分析法律的實際運行和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復雜社會問題。因此,理工院校在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過程中應利用理工科優勢,重視科學素養的培育,同時加強實踐教學,積極探討案例教學、模擬法庭、診所式實踐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模式,以應對將來在立法、司法實踐中可能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

二、法學實踐教學在理工院校的開展

(一)“案例教學法“比“判例教學法”更適宜理工院校

“案例教學法“與“判例教學法”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有著本質的不同?!芭欣虒W法”這種法學實踐教學方法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蘭德爾教授于1870年創設的,它是通過學習、研究大量的案例來掌握法律的精神和法律原則。這種實踐教學主要通過教師在課前布置討論的案例,引導學生通過判例索引摘錄了解相關判例的內容,之后在課堂上就事先布置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芭欣虒W法”促使法科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分析案例,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判例研討提高了法學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判例教學法”培養了法科學生專業職業技能。但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要求很高,不適宜法學理論功底薄弱的理工院校法學學生。案例教學法更適宜理工院校法學教學。案例教學方式是教師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學基礎理論知識,在課堂上布置典型案例,引導討論的方向,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充分參與和自由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學基礎理論知識,提高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法律診所教學在理工院校的試用

如何將診所法律教育本土化是理工院校實踐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診所法律教育是借鑒醫學臨床經驗從判例教學法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準律師身份接受當事人委托并為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詢,分析研究案件存在的法律問題,提出具體訴訟方案,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美國學者科德林認為,在律師或法學教師的監督下,在學生從事實際辦案的過程中,培訓學生處理人際關系即會晤、辯論、談判的技能及職業倫理觀念。這種實踐教學能切實鍛煉法學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是值得推廣的實踐教學方法。

(三)模擬法庭教學模式在理工院校的應用

在模擬法庭開展實踐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在訴訟環境中模擬把書本中的法學理論知識得以熟悉、掌握。在模擬法庭案件審理中,學生擔任案件的法官、律師、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模擬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學生要依靠自己來解決。模擬法庭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前各個模擬小組成員按案情分配各自扮演角色,通過整理材料,了解當事人的心理,案件發生的社會背景;通過查找證據、案件分析撰寫各種法律文書。開庭審理中,實體法及程序法理論知識在具體案件審理中能得以運用,理工院校學生創新精神能得以發揮。

我校是以理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相結合的多學科性大學,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探討案例教學、模擬法庭、診所式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課程體系、開啟了法學實踐教學的新模式。2006年在校內建成模擬法庭實訓室,2010年我校模擬法庭實訓室成為沈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沈陽市東陵區人民法院的真實法庭。我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先后與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沈陽市東陵區人民法院、沈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盤錦市盤山縣人民檢察院、遼寧正元律師事務所等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實踐性教學是移植于美國的舶來品,其本土化需要有一個過程,還存在諸多問題。

三、理工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從屬于傳統理論教學

實際上,理工院校法學教育主要還是傳統的理論教學占據主導地位,實踐教學只是起到輔助教學目的。實踐教學并未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實踐課,無論實體法課程還是程序法課程結束后都附有模擬審判,但這種模擬與模擬法庭課程有所不同;設置了法律診所課程,基于缺乏資金,案源及科學理論指導等多方原因,基本流于形式。

(二)實踐性教學方法不成熟

實踐性教學方法的診所式,模擬式教學需要有司法實踐經驗的教師。診所實踐課的組織、實施和指導應由兼職律師的教師負責,而理工院校法學教師大多缺乏司法實踐經驗,“雙導師”由于資金等方面原因未得以有效開展,診所實踐課流于形式。法庭模擬由于程序復雜,為了使模擬法庭活動取得預想的活動示范效果,指導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在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練,這導致模擬法庭無法真實地反映法庭的對抗與辯護。而案例教學也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為了適應理論教學有針對性的選擇案例,在授課過程中將案例融入到了理論講授當中,并不能充分引導學生法律辯證思維的發展。

(三)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實踐課操作難度遠遠高于理論課,深厚的理論知識與豐富的實踐經驗應是實踐性教學指導教師應具備的。理工院校法學老師通過再學習提高了法學理論功底,為提高司法實踐能力積極參加國家司法考試,部分教師通過考試并取得了法律執業資格證,在律師所從事律師工作,這部分教師獲得了實際辦案的經驗,還有部分教師獲得了法律執業資格證,未在律師所從事律師工作,缺乏實務操作能力,無法有效指導法學實踐教學,理工院校實踐教學師資力量總體上是薄弱的。

(四)實踐I陡教學需要資金無保障

診所教育案源主要是法律援助案件,不能收取報酬;聘請律師所律師、司法機關法官、檢察官擔任診所指導教師涉及報酬事項,法律診所的建立及運轉均需要資金的支持。開展診所法律教育需要學校經費支持,而學校的經費支持還相當有限,甚至短缺,沒有相對穩定的經費來源,實踐性教學難以開展。

四、理工院校法學實踐教學改革路徑選擇

(一)實踐性課程設置應加強

教學計劃中應設置模擬法庭審判、診所法律訓練和專業實習等實踐課程;教學計劃中原有課程所附課程實習應分離出來,單獨設置案例分析課,通過案例教學加深法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法律文書寫作、法律文獻檢索等實踐輔助類課程應增加些學時。模擬法庭審判、診所法律訓練、案例教學及實踐輔助類課程的技能培養方案、教學內容、教學大綱應充分詳實,專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仍需進一步規范。

(二)加強實踐性師資力量

為解決實踐性師資薄弱現狀,理工院校應積極開展與法律實務部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建立實踐教學基地,教學實踐基地建設一方面可以拓寬案源,另一方面可以與法院、律師所開展“雙導師”教學,解決診所合格教師匱乏問題。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定期選派或由教師自愿報名方式到司法機關實踐,提高教師實踐方面的素養。

(三)加大實踐性教學經費投入

診所法律課的開設必須具備必要的物質條件,如固定場所及設備;具備合格的教師(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具備一定的經費來源,沒有相對穩定的經費來源,診所將難以維持。理工院??蓪嵙暫徒谈馁Y金合并形成專用基金使用于實踐性課堂教學中。在經費和專項基金上必須要有必要的保證,保障實踐性教學經費落實,鼓勵教師和學生從事實踐教學活動;此外,診所在辦理非援助案件時也可以收取些費用籌劃經費。

綜上所述,實踐性法學教育模式是理工院校法學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法律診所實踐教學模式、模擬法庭教學模式及案例教學模式各有優缺點,應相互借鑒、補充、包容。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應注重教師實踐經驗的培養與積累,培養“雙師”型人才,與法律實務部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聘請優秀律師、法官、檢察官擔任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現“學校一司法系統共同培養”的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滿足社會對應用型法學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歡
學科交叉實踐教學模式人才培養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