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學現狀的觀察感悟力培養

2017-07-06 14:04汪璐璐
江蘇教育 2017年11期
關鍵詞:導圖習作兒童

汪璐璐

【摘要】觀察是兒童獲得習作素材的重要路徑,習作教學從“選擇性觀察”“多維度觀察”“連續性觀察”“思辨性觀察”四個維度,可以探索出“研究報告”“表格式寫話本”“習作流程圖或思維導圖”“閱讀聯想類習作模型”等多種提升兒童觀察感悟力的策略,讓習作素材豐富多元,習作體驗鮮明真切。

【關鍵詞】寫作核心素養;觀察感悟力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41-0012-02

觀察是兒童獲得習作素材的重要途徑之一,感悟是基于觀察而產生的情感體驗。沒有觀察,習作就沒有具體而真實的內容;沒有感悟,習作就難以流溢充沛而真切的情感。因此,“觀察感悟力”是兒童寫作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選擇性觀察,讓學生有所感悟

1.嘗試撰寫研究報告,讓學生觀察感興趣的內容。

筆者曾經走進英國小學課堂,學習他們的習作指導課,發現當地學生主要習作類型竟然是“研究報告”。教師一般只是傳授操作層面的程序性知識,而并不過多地干預指導,從研究課題的確立,到查閱資料、走訪調查、搜集論據,甚至最后形成研究報告,學生基本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和興奮點來寫作。在英國的教師看來,學生的研究主題,包括支撐主題的各種論據,有意思遠比有意義更重要。把這一形式引入我的習作課堂后,班級學生普遍興致高漲。有學生以“語文老師該不該布置那么多家庭作業”為題,嘗試從“現狀分析”“正方論據”“反方論據”“結論”四個方面撰寫。為了這份研究報告,學生以統計表的方式呈現了語文老師一周來語文作業的內容及平均完成時間,并且通過觀察、訪談、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搜集正方、反方論據,最終得出結論。因為感興趣,因為有明確的主題,所以學生的觀察更加集中,感觸也就更加深刻。

2.從兒童的視角搭建習作課程框架,聚焦共同話題。

特級教師吳勇老師在《用合宜的課程建構兒童應有的寫作能力》一文中,展示了他從兒童興趣出發,搜集兒童生活中一切與“童年”相關的元素,建構的“六大”習作課程內容(故事、活動、游戲、想象、節日、訴求)。以故事性習作為例,吳勇老師認為:教室里的追逐、草叢里的尋覓、隊伍里的私語、自習課上的哄笑等這些童年的故事,如果教師沒有引導學生關注、發現,習作教學就會與精彩的兒童世界失之交臂。他帶著學生一起寫過很多有趣的童年故事(牙齒的、說謊的、零食的、偷懶的等),還要求學生每周集體為一位同學寫故事,這樣只需兩年時間,人人便可以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我的故事》書。在這樣的課程里,學生對生活的觀察更加細致、更加深入,對老師、伙伴、親人、校園、家鄉的感情日漸深厚,為了習作,又超越習作。

二、多維度觀察,讓學生多元感悟

1.借助表格式寫話本,積累日常觀察體驗。

特級教師周一貫先生在文章中回憶了自己小時候用的“寫話本”,它分為“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和“做到的”四個項目,學生使用過程中只要分欄填寫即可。我將這種“表格式寫話本”借鑒到一線教學中來,因為它較之傳統的日記本更加清晰地指向兒童的各種維度的觀察,便于習作素材的積累。

2.借助線性導圖,梳理日常觀察體驗。

優秀的習作,需要學生積累豐富的觀察體驗,更需要他們在寫作時靈活地提取和調用這些觀察體驗??梢圆捎昧鞒虉D的形式,將學生的觀察體驗進行思維層面的梳理和提升。

在教學蘇教版五下習作4“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觀察體驗梳理成一幅思維導圖后,再進行寫作。學生的習作思維導圖可以分為“線性結構”和“發散結構”兩種類型。繪制“線性導圖”的學生多采用移步換景的方式,介紹游歷的景點,全面具體;繪制“發散導圖”的學生一般會抓住景點的特色,重構游歷的見聞,鮮明深刻。

三、連續性觀察,讓學生深入感悟

1.增加觀察的長度和寬度。

蘇教版六下第一篇習作是《童年趣事》,我在執教中給學生支了三招:第一招,翻看兒時日記或者家長為自己記錄的成長故事,從“童年歷史”中尋找素材;第二招,采訪家長或者低年級的老師,問問他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做過什么有趣的事情,從“學習”經歷中搜尋故事;第三招,在同學中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伙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趣事,從“相似記憶”喚醒自己的發現。這些形式既有縱向的長度,也有橫向的寬度,能充分調動學生平時的觀察積累,當學生汲取到豐富的素材后,必定能抒寫屬于自己的真實童年。

2.搭建“閱讀聯想類”習作模型。

上海師范大學吳中豪教授在介紹日本教師教學每篇課文時會要求學生結合閱讀寫兩次感想文,認為“這不僅能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也解決了學生作文的材料問題”。由此,我在教學中嘗試搭建“閱讀聯想類”習作模型,從課文中選取一個或多個出發點(內容、主題、人物、情感、表達、文體等),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體驗(課外閱讀體驗、觀影體驗、活動體驗、生活體驗等),以分析點評、質疑發現、拓展延伸等方式,引導學生關注自我、關注自然、關注社會,從而提升學生感悟的深度。如教學蘇教版四下《沙漠中的綠洲》后,學生可以結合“綠色環?!钡闹黝}進行聯想,調動自己植樹護綠的活動體驗,寫一寫自己的具體行動;可以用“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寫一寫自己觀察到的其他景物;還可以從內容出發,梳理文中阿拉伯朋友精心侍弄花草的細節,并調動自己的課外閱讀體驗進行寫作。

四、思辨性觀察,讓學生生發獨特感悟

習作教學中,我們期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學生的實際習作情況卻是:一樣的春夏秋冬,一樣的花鳥魚蟲,一樣的參觀游歷。由于兒童在觀察自主性不強,獨立性不夠,出現了言語內容和形式趨同的現象。

1.選擇別人容易放棄的主題。

在組織學生參加詩歌寫作大賽時,我發現:“四季”“童年”是學生常用的主題。于是我把一首網紅詩(萬奕含的《秘密》)推薦給學生,引導他們關注生活中的人、事、物,把身邊的點滴觀察與獨特感悟融入詩歌創作中。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也用詩歌形式寫寫自己的“秘密”,以此引導學生睜開另一雙“眼睛”,于是各種新鮮獨特、異彩紛呈的“秘密”噴薄而出。

2.觀察別人容易忽視的內容。

描寫春天,除了景色的變化,還可以觀察人們衣著、活動方式乃至心情的變化;游歷中山陵,除了描寫物態的景觀,還可以觀察游人的表現,關注中山陵的生態環境;介紹自己的老師,可以是學校里的,還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老師可以是年長的,還可以是同齡的伙伴,甚至是比自己年少的,只要在某一方面曾經“教”過你,就可以下筆成文。選取他人不在意的、不屑一顧的觀察點,兒童的感悟一定獨一無二,習作新意也躍然紙上。

3.打破別人容易固化的思考。

習作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傳遞“真善美”的東西,無論是寫景、寫人、記事甚至議論,我們都希望學生描寫美好的東西、表達積極的觀點,這最容易形成“觀察定式”。寫《我的同桌》,是不是一定要品學兼優?其實,我們應該跳出這些定式,將觀察點定在“個性”和“特點”上,寫出伙伴身上的“不同”之處。

猜你喜歡
導圖習作兒童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第6章 一次函數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第9章 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
習作展示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