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數感” 提升數學素養

2017-07-06 20:12張紅霞
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17年6期
關鍵詞:數學素養數感小學數學

張紅霞

摘 要:數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素養。通過培養學生的數感能夠有效地提升他們的數學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借助有效情境、數學活動和問題解決這三大策略培養學生的數感,并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學生數學感受能力、數學探究能力與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感;數學素養

所謂數感,就是指對數和數量的一種直觀化感覺能力,數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素養,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把數感的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提出,這足以說明數感培養的重要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從多方面切入對學生進行數感的培養,以此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借助有效情境,培養學生數感——提升數學感受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數學學習離不開具體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他們才會進行有效的數學感知。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情境培養學生的數感,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他們的數學感受能力。

1. 借助生活情境,培養學生數感

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如果能夠從他們的生活經驗中提取出相關實例,必然有助于幫助他們將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關聯起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培養學生數感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更多的基于現實情境,實現對現實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能夠基于此實現和數量之間的關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并選擇恰當的解決辦法,通過質疑以及解疑過程,全面培養學生的數感。

例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內容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基于身邊的物體找一些數,如:1個學生,2朵小花,3棵樹等,引導他們用數學語言去表述生活中物體的個數,這樣,既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充分感知生活中的數。通過這一過程,學生既能夠擁有自己的探索,同時和其他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能夠產生不同角度的認知,由此逐漸形成數的概念,有效培養數感的形成。

可見,數學本就源自于現實生活,所以教師應當充分發掘身邊的寶貴數學教學資源,使數學教學能夠和學生生活進行緊密關聯,使學生能夠親歷數學概念的形成。由此就需要為學生創設相應的現實背景,基于此引導學生不斷感知,不斷探索,最終形成認知結構。

2. 借助體驗情境,培養學生數感

布魯納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對于數學知識而言,并不能簡單地把其看作為一個結果,而應當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認知仍然還處于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充分把握這一思維特點,基于生活實際,鏈接學生的經歷和體驗,由此引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具象化感知,并形成數感。

例如,在教學“數的整除”這一單元內容時,學生對于奇數、偶數、素數、合數、互質數等概念比較容易混淆,由此筆者為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體驗情境:老師家的電話號碼是一個八位數,第一位數是最小的合數,第二位是最小的自然數,第三位既是偶數又是素數,第四位以及第七位是最小的整數,第五位是最小的素數與最小合數之和,第六位是最大的一位數以及最小的偶數之差,第八位是10以內最大的偶數。你能猜猜老師家的電話號碼嗎?這一問題立刻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很快地學生們便猜出了電話號碼。此時筆者順勢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是否可以將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也編成類似的謎語。猜謎語這一方式立刻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致,使其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實現對謎語的破解。經過這樣的改編,學生必然能夠準確地把握各種數的概念,更有效地加深了對其的認知。

二、借助數學活動,培養學生數感——提升數學探究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行數學學習,學生數感的形成同樣離不開數學活動。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數學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數感,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數學探究能力。

1. 借助操作活動,培養學生數感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充足的操作探究機會,使學生可以基于這一過程不斷獲得數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體積”這一內容時,筆者首先為學生設計了動手操作活動:借助12個小正方體,組成一個和教師擺設相同的長方體,之后引導學生分別標示出其長、寬、高以及體積。接下來對標示出的數據展開仔細觀察,引導學生大膽地對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進行猜測。之后引導學生展開開放式主動探究,根據所提供的是12個體積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不同的長方體,以及已獲得的長、寬、高、體積數據,對之前計算公式的猜想展開驗證。

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的興趣被激發,思維被激活,全面提升了參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經過具體的動手操作,最終獲得7種不同的組成方法,每個小組都派代表上臺進行展示,同時對具體的探究過程以及驗證過程進行講解,最終達成共識,實現了對長方形體積計算公式的正確推導。經由自主探究學習,既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數學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有效激發;既能夠發現數學知識,同時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掌握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2. 借助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數感

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對數產生更深層面的理解,感受到可以借助數實現對信息的表示和交流,這也是對思維的極大拓展,從而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全面提升數感。

例如,在教學“測量”這一內容時,筆者首先帶領學生來到戶外,向學生布置丈量長方形花壇的任務,之后引導學生展開課堂交流。學生們所展示的測量方法多種多樣:有的選擇使用卷尺直接丈量;而有的學生是先丈量出一塊磚的長度,之后數出在長方形花壇的長與寬中各包含多少塊磚,用磚數和磚長進行相乘而得出;還有的學生提前測量了長為1米的繩子,以此為標準對花壇進行測量等。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紛紛提出了個人想法,同時也感受到了他人的想法,這也是從不同的角度實現了對問題的數學思維,既有效地發展了距離感,也全面地增強了數感。

三、借助問題解決,培養學生數感——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解決教學是一大重點板塊,通過問題解決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 借助估算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數感

對于學生而言,發展數感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展開估算。教師應當對教學內容展開深度發掘,引導學生開展更多的估算以及交流練習,以此提升估算意識,發展數感。

例如,有這樣一個數學問題:“公園的門票為15元1張, 30名學生去公園玩,帶500元錢夠不夠?”很顯然,對于30名學生來說,進入公園需要450元,必然是夠的。實際上這也就是較為簡單的結合具體情境的估算。通過對生活問題的有效解決,既培養了估算能力,又提升了數感,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估算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

2. 借助經驗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數感

數感的發展,既不可見,也很難有效感知,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現實問題展開觀察與猜想,以此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實現對數學知識的積累,既培養了敏銳的觀察力,同時有效地實現了對數的感悟能力的訓練,也為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根基。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形成良好的數感,必然有助于對知識的高效內化,實現綜合靈活運用。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借助數學經驗解決數學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促進他們數感的發展,并以此提升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連加連減”這一內容時,當學生經過自主探究,充分理解其含義并掌握了相應的計算方法之后,教師便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學校要組織春游,每一位同學可以拿出40元錢去購買自己喜愛的物品,你能夠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購買方案嗎?在引發學生對問題展開思考時,應當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由此才能夠準確把握有效的解題思路,才能夠引發學生在對具體的解題方案進行選擇時,會綜合考量現實經驗以及數學經驗。由此可以通過具體的解疑過程與數學融為一體,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數感并實現升華。

總之,對于培養學生的數感來說,這一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循序漸進的發展。當學生掌握良好的數感之后,必然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現實問題,充分表達個人對于問題的不同見解,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思維方式實現對問題的有效解決。由此可見,這對于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來說具有極大的幫助,伴隨著數感的形成、發展以及不斷地強化,學生的素養亦能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歡
數學素養數感小學數學
淺談構建數學模型,建立千以內數的數感
關于當下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方案
初中數學教學之二三思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新理念下學生數感培養策略
巧估算 妙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