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三)

2017-07-07 13:51馬正山
試題與研究·高考語文 2017年2期
關鍵詞:小花官員母親

馬正山

本試題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共22題,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卷 閱讀題(7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唐朝的政府官員,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官員致仕,根據等級不同,規定有所不同。

皇帝身邊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齡,所謂“懸車①”之年,要自己打報告給皇帝,獲得皇帝批準才能辦理致仕手續。如唐高宗時的張行成,是尚書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為天旱,他認為自己有責任,于是上表請求致仕,唐高宗親手書寫詔書,不允許,反而賞賜宮女、黃金、器物,等等。但是,六品及以下官員的致仕,到年齡便退,沒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會向皇帝報告,今年有多少官員致仕,報告后面附有一個長長的名單,通常照章辦事即可。以制度應對多數,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會獲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時期,尚書右仆射“戰神”李靖以足疾為由上表請求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樹成知進退的楷模,賞賜絹帛千段、御馬兩匹,所有待遇不變,還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達皇帝的關懷??梢?,致仕制度在唐朝,對于中下級官員,多按照制度執行,而對于高官并不一刀切,對退休官員的優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給予特別恩賞。另一種優待的辦法是退休前提職,以更高級別的官職致仕,這樣相應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時也是朝廷處理大臣的一個手段,開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隱甫、中丞宇文融與尚書左丞相張說矛盾不休,各自組織朋黨展開斗爭。結果崔隱甫免官,宇文融貶官,而張說致仕。甚至有的官員雖然已經致仕,但是還可能受到追究。

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員更有起復的現象。苗晉卿在天寶末年以刑部尚書身份致仕,至德二年,肅宗拜他為宰相,統領國務。安史之亂平定后,苗晉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為侍中。代宗時,他最終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晉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個特例。

唐朝官員的物質待遇主要是俸祿。俸是俸錢,祿是祿米。根據中央、地方和官品發放這些錢米。祿米,按年計算,每年春、秋各發一次。

致仕官員享受半祿,即一半祿米,同時享一定數量的賜物。致仕官員如果住在地方,祿米等由中央出牒②,所在地支付。唐德宗時期,致仕官員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錢(唐宋舊制,官吏除俸祿外,有時另給食料,或折錢發給,稱料錢)的半額。如果遇到舉國同慶的時候,皇帝往往給官員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也在其列。唐玄宗、肅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給予現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種途徑是給現任官父祖授官,讓他們享受致仕官員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憲宗等時代的大赦文,常常有這樣的內容。

致仕官也會出席朝廷的一些儀式性活動,唐朝明文規定,致仕官要回到原曹司,位在現任官之前。也許,這是致仕官們更重視的規制。

致仕官就是現任官的未來,這是官場生態重要的一環。老有所養是人們的合理期待,維護社會的穩定,相應的養老體系更是必備的。唐朝官員致仕之后的待遇,屬于社會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祿全額不是制度,僅僅是皇帝特許的個別政策。

(摘編自孟憲實《唐朝的退休制度》)

【注】①懸車: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皯臆囍辍敝钙呤畾q。②牒: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文種名稱之一。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唐朝政府官員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級不同,規定也會不同。致仕官員,享受半祿,后來增加了半料。

B.皇帝身邊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齡,即“懸車”之年,要自己打報告給皇帝,獲得皇帝批準才能致仕。

C.在唐朝,致仕也是朝廷處理大臣的一個手段。朝廷大臣之間矛盾不休、朋黨斗爭就會有官員致仕,而致仕官員還可能受到追究。

D.以制度應對多數,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對于六品以下官員的致仕,吏部每年都會向皇帝報告,通常照章辦事即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唐朝對退休官員的優待,由皇帝給予特別恩賞,或退休前提職,讓官員以更高級別的官職致仕,使相應的待遇得到提高。

B.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員致仕之后也會有起復的現象。譬如苗晉卿就先后以刑部尚書身份、太子太傅身份、太保身份三次致仕。

C.唐太宗時期,“戰神”李靖以足疾為由上表請求退休,獲得皇帝的支持,因為他是知進退的楷模,所以獲得額外賞賜,所有待遇不變。

D.在遇到舉國同慶的時候,皇帝往往普遍增加致仕官的待遇,現任官的父祖也可能因為要提高現任官的待遇而被授官。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唐朝官吏的物質待遇以俸祿為主,致仕官員享受半祿。有時朝廷也會提高致仕官員的待遇,另給食料,或折錢發給。

B.唐朝的致仕制度,因等級不同而待遇不同,尤其對于高級別的官員,全憑皇帝好惡,或給予恩賞,或草草處理,或再次起復。

C.相對于物質待遇,更受致仕官重視的應該是朝廷的某些能體現其身份地位的儀式性活動,他們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現任官之前。

D.唐代致仕制度,通過各種有效手段,不僅最大限度地免除致仕官吏的后顧之憂,而且也激勵了現任官吏為統治者盡忠效力。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滿堂兒女

宋志軍

①母親生育了五男二女,七個孩子都很有出息,有經商的,有從政的,他們在各自的天地里呼風喚雨,過著體面、富足的生活,受著周圍人們的羨慕和尊重。母親卻一直守著家鄉的老房子,過著平靜的日子。

②前幾年老伴去世后,孩子們想把她接到城里去,但母親拒絕了。她就是要守著老房子過,孩子們各有各的事業,可她一生的事業就是自己的孩子。如今孩子們都有出息了,她卻老了。老了的她不愿成為兒女的拖累。兒女們也沒有勉強母親,在他們看來,母親的身體還算硬朗,他們只要把足夠的花銷定時拿回來,也就算盡到贍養責任了。

③陪伴老人的是一只叫小花的狗。小花是一只母性的哈巴狗,跟著母親已有十多年了。當年孫女要考大學,嫌小狗吵,就把它送到了鄉下。孫女考上了大學,卻沒有再把小花帶回去。

④當初的小花漂亮極了,雪白的身子上點綴著幾片黑色的茸毛毛,像是白綢上繡了幾朵花。它有著一雙黑漆漆的圓眼睛,體格矯健,性格活潑,整日里圍著母親跳來跑去,給母親帶來很多快樂。

⑤可現在小花也老了,按照人的年齡計算,小花在狗中也算是高齡了。如今的它,身子幾乎拖到了地上,走路也很緩慢,再也不叫也不鬧了,但它對母親更依賴了,母親走一步它就跟一步,母親不動它就靜靜地臥在她腳下,仿佛母親的影子一樣。

⑥去年,母親生了一場大病,她的腦子里長了一個腫瘤,壓迫著她的神經,讓她痛苦不堪。孩子們把她送到醫院去做手術,母親在病床上一直昏迷了近一個月才醒過來??尚堰^來的母親卻不認識她的兒女了,面對著一個個寄托了她一生辛勞和牽掛的臉,聽著一聲聲“媽”的呼喚,母親只是一臉迷茫,膽怯地應道:“你們是誰?我咋不認識啊?!?/p>

⑦兒女們一個個內心難受極了。他們望著母親蒼老的樣子,后悔以前沒有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母親。如今母親的記憶喪失,盡管她還活著,可她的心里卻再也沒有她的滿堂兒女了。孩子們覺得母親好可憐,又覺得自己很可憐。

⑧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認得我了。母親的一個兒子在心里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句話。

⑨母親被她的兒女們送回鄉下,他們請了親戚來照顧她,既然母親已經喪失了記憶,孩子們能做的也只有管好她的生活了。

⑩讓人們驚奇的是,小花還活著,母親不在家的時候,靠著鄰居給它拿些吃的,小花才沒有餓死。不過小花顯得比以前更蒼老了,也很虛弱。見到母親回來了,小花失神的眼里閃出一絲喜悅的光,它迫不及待地拖著虛弱的身子跑向母親,不過它實在跑不動了,身子踉踉蹌蹌,好幾次跌倒后又掙扎著站起來。它費力地來到母親的身邊,嘴里“嗚嗚”地叫著,用一只前爪使勁地扒著母親的衣衫。

?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母親睜開渾濁的眼睛,定定地看著小花,嘴角動了動,發出了一聲低低的呼喚:“小花?!?/p>

?剛才的一番舉動似乎用盡了小花的力氣,也好像它這些日子的堅持只為了再見母親一面,它聽到了母親的呼喚后,又看了母親一眼,頭一歪,死了。

?小花的尸體被人從母親身邊拿走了,過了幾天,原本看著已經痊愈的母親也安靜地去世了。

?令兒女們想不開的是,母親至死也沒有再記起他們。

(節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5年第8期)

4.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 )(4分)

A.母親思想守舊、固執,老伴去世后,她不愿離開老家的房子,不愿進城去住。

B.兒女們怕小花影響孩子考大學,又怕母親孤獨,就把小花從城里送到了鄉下。

C.孩子們“又覺得自己很可憐”,是因為自己雖然有出息,但是卻治不好母親的失憶。

D.第⑧段通過兒子復雜的心理感受,表現了他內心的傷感和反思,呼應了“母親至死也沒有再記起他們”。

E.母親的滿堂兒女卻不如一只小狗,這篇小說以“滿堂兒女”為標題,具有強烈的反諷意味,呼吁社會多關注老年人。

5.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母親只是一臉迷茫,膽怯地應道:“你們是誰?我咋不認識啊?!保?分)

(2)它費力地來到母親的身邊,嘴里“嗚嗚”地叫著,用一只前爪使勁地扒著母親的衣衫。(2分)

6.這篇小說標題是“滿堂兒女”,卻用大量筆墨描寫哈巴狗小花,試探究這樣設計的好處。(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周培源:中國近代力學和理論物理奠基人

王 帥

1902年8月28日,周培源出生在江蘇宜興一個開明紳士家庭。而就在一年前,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幼小的周培源就在那動蕩不安、民不聊生的時局中成長。在摩登都市讀書的周培源常常在公園看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讓他堅定了振興中華之宏愿。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周培源毫不猶豫地加入到游行請愿的隊伍中,貼標語,喊口號,始終沖在最前列,結果上海圣約翰附中因此開除了他。失去學籍的周培源并沒有放棄,而是回到宜興鄉下,躲進一座寺廟繼續潛心讀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一舉考入清華。

在清華讀書期間,周培源學習成績優異。他鐘愛數理化,崇尚“科學救國”。在他進入清華的第一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得到科學驗證,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極大地震撼了周培源年輕的心靈,于是他決定學習物理。

1924年,周培源從清華大學畢業,當獲準“庚款留美”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芝加哥大學物理系。他發憤讀書,希望學得一技之長,報效祖國。也正是憑這樣的信念他創造了一個奇跡:用了3年半時間,修完了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1928年,他獲得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理學博士學位,并因其學業與科研成果特別優異而獲得該院最高榮譽獎,與趙忠堯、何增祿二人一起被該院院長、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密立根稱為“加利福尼亞中國三杰”。周培源的女兒也曾問他:“何以能3年半連拿三個學位?”周培源回答:“勤奮。別人夏天都休息時,我到處去選課,所以很快修滿了學校規定的學分?!碑斀褡匀豢茖W史專家許良英評價他的博士論文“起點高、難度大,說明他當年心志遠大”。

回國后,周培源潛心研究廣義相對論,之后為了支持抗戰,他又轉向更具實用性的湍流理論研究,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引力論中的“坐標有關”論點,80年代后期獲得了科學實驗的初步支持;1975年他提出的研究湍流理論的“準相似性條件”,1986年在北京大學湍流實驗室中獲得了證實;80年代,他又提出求解脈方程的逐級迭代法,從而使他1945年提出的湍流平均運動方程與脈動方程應聯立求解的夢想得以實現,湍流求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通過50多年來的頑強奮斗,他終于建立了我國獨特的湍流理論體系,被世界公認為湍流模式理論的奠基人。

在很多人看來,周培源早已功成名就,大可頤養天年,但是他卻仍抓住一切時間工作。

通常而言,科學家從事科技事業的黃金時期在中青年,而周培源的黃金年齡段卻一直延續到耄耋之年。在他80歲至90歲的十年中,他和他的學生、同事共發表24篇科學論文,其中7篇重要論文都是他自己研究撰寫以個人名義發表的,其他論文也大多是在他的主持研究下共同撰寫的。一位科學家在如此高齡獲得如此豐碩的科研成果實屬罕見!這恰恰是因為他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對科學執著追求、鍥而不舍。

周培源的國際聲譽,更多地源于他的科學研究。從1926年起直至1993年去世,周培源從事相對論研究的時間跨度近70年,從事湍流理論研究50多年,先后在這兩個物理學基礎理論重大而困難的領域里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奠定了中國理論物理研究的基礎。

面對這樣的成就,周培源是謙虛的,他自稱是“以勤補拙”。

(節選自《人物周刊》2016年6月,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周老還擔負起培養科學生力軍和后備隊的使命,擔任理論物理、力學等許多學科的教學工作60多年,朱光亞、于光遠、錢三強、何澤慧、王大珩、彭桓武、楊振寧等都是他的學生。(《憶“科學泰斗”周培源》)

②周培源是中國唯一一位在愛因斯坦身邊長期工作的人。1936年,周培源利用清華的科研休假年到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參加由愛因斯坦親自主持的廣義相對論高級研討班,在那里,他與愛因斯坦一起工作了一年,對運動方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這一年的接觸,對周培源一生的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愛因斯坦求解運動方程所用的逐級近似的方法,就對他后來的湍流研究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周培源:流體力學巨人》)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喪權辱國的條約,動蕩不安的時局,侮辱國人的牌子,堅定了周培源振興中華的宏愿,他積極參加游行請愿,試圖拯救祖國,結果被上海圣約翰附中開除。

B.周培源在清華讀書期間成績優異,鐘愛理科,在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影響下,決定學習物理,并有幸在愛因斯坦身邊長期工作,深受啟發與影響。

C.周培源犧牲休息時間選課,結果他用3年半時間獲得三個學位,成為一個奇跡,受到密立根的高度評價。

D.在國內,周培源潛心研究廣義相對論和湍流理論,并長期擔任教學工作,培養了大批科學生力軍,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8.周培源在物理方面的貢獻有哪些?請結合全文概括。(4分)

9.你認為周培源能成為“中國近代力學和理論物理奠基人”的因素有哪些?請結合文本加以概括。(5分)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王忬,字民應,太倉人。登嘉靖二十年進士,授行人,遷御史?;侍映鲩w,疏以武宗居青宮為戒。又劾罷東廠太監宋興。出視河東鹽政,以疾歸。已,起按湖廣,復按順天。

二十九年,俺答大舉犯古北口。忬奏言潮河川有徑道,一日夜可達通州。因疾馳至通為守御計,盡徙舟楫之在東岸者。夜半,寇果大至。不得渡,遂壁于河東。帝密遣中使覘軍,見忬方厲士乘城。還奏,帝大喜??芡藦笳堈耠y民筑京師外郭修通州城筑張家灣大小二堡置沿河敵臺皆報可尋罷通州、易州守御大臣,召忬還。

三十一年出撫山東。甫三月,以浙江倭寇亟,命忬提督軍務,巡視浙江及福、興、漳、泉四府。先后上方略十二事,任參將俞大猷、湯克寬,又奏釋參將尹鳳、盧鏜系。賊犯溫州,克寬破之。其據昌國衛者,為大猷擊退。而賊首汪直復糾島倭及漳、泉群盜連巨艦百余蔽海至,濱海數千里同告警。上海及南匯、吳淞、乍浦、蓁嶼諸所皆陷,蘇、松、寧、紹諸衛所州縣被焚掠者二十余。留內地三月,飽而去。忬乃言將士逐毀其船五十余艘,于是先所奪文武將吏俸,皆得復。尋以給事王國禎言,改巡撫。忬方視師閩中,賊復大至,犯浙江,盧鏜等頻失利。御史趙炳然劾其罪,帝特宥,忬因請筑嘉善、崇德諸城,而恤被寇諸府。

忬才本通敏,帝甚眷之。其驟拜都御史,及屢更督撫也,皆帝特簡,所建請無不從。為總督數以敗聞,由是漸失寵。既有言不練主兵者,益大恚,謂:“忬怠事,負我?!贬匝挪粣倧?。而忬子世貞復用口語積失歡于嵩子世蕃。嚴氏客又數以世貞家瑣事構于嵩父子。楊繼盛之死,世貞又經紀其喪,嵩父子大恨。灤河變聞,遂得行其計。穆宗即位,世貞與弟世懋伏闕訟冤。復故官,予恤。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寇退忬/請振難民/筑京師/外郭修通州城/筑張家灣大小二堡/置沿河敵臺/皆報可/

B.寇退/忬請振難民/筑京師/外郭修通州城/筑張家灣大小二堡/置沿河敵臺/皆報可/

C.寇退/忬請振難民/筑京師外郭/修通州城/筑張家灣大小二堡/置沿河敵臺/皆報可/

D.寇退忬/請振難民/筑京師外郭/修通州城/筑張家灣大小二堡/置沿河敵臺/皆報可/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進士,指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疏,又稱“奏議”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進言使用的文書的統稱。疏的本意為“疏通”,這里引申為分條說明的文字。

C.東廠,官署名。中國明朝時期由宦官執掌的特權監察機構,該機構對官吏、士大夫甚至于一般庶民制造了大量冤案。

D.穆宗,年號。年號是我國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號。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因為皇太子出閣,王忬向武宗進諫不要居住在青宮,并在他的彈劾下皇帝罷免了太監宋興的官職。

B.俺答大舉侵犯古北口時,王忬移船東岸,激勵士兵登城備戰,在退敵后主張救濟難民,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能和民本情懷。

C.在防范倭寇時,擔任提督軍務的王忬取得一定成效,但改任巡撫后,部下屢屢失利而被御史趙炳然彈劾,皇帝寬宥了他。

D.王忬在做都督時經常戰敗,加之嚴嵩父子用詭計陷害,他逐漸失掉了皇帝的恩寵。

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甫三月,以浙江倭寇亟,命忬提督軍務,巡視浙江及福、興、漳、泉四府。(5分)

(2)忬才本通敏,帝甚眷之,其驟拜都御史,及屢更督撫也,皆帝特簡,所建請無不從。(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退 棲

司空圖①

宦游蕭索為無能,移住中條最上層。

得劍乍如添健仆,亡書久似失良朋。

燕昭②不是空憐馬,支遁③何妨亦愛鷹。

自此致身繩檢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注】①司空圖:字表圣。唐僖宗去四川,司空圖沒有被批準隨駕,退回中條山王官谷。這首詩是他回中條山后寫的。②燕昭:即燕昭王,曾被郭隗所講古國君購買已死千里馬的故事打動。③支遁(314—366):字道林,東晉高僧,佛學家,文學家。

14.下列對這首詩的內容和手法,分析錯誤的兩項是( )(5分)

A.這首詩的首聯運用抒情的表達方式,寫出了詩人當時的處境,即宦游無能,不能被皇帝重用,移住中條山的現實。

B.這首詩的頷聯意即隱居中條山的作者得到了寶劍就如同添了健仆,充滿豪情;沒有書看,就像很長時間失去了朋友。該句運用象征手法,“健仆”“良朋”都有深刻的寓意。

C.這首詩的頸聯,詩人有感于自己的處境、遭遇,以及對未來的設想,直抒胸臆,感情奔放。

D.“燕昭不是空憐馬,支遁何妨亦愛鷹”,對仗工整,在全詩中起了很好的“轉”的作用。

E.“自此致身繩檢外”,“繩檢”意為約束。用“約束”來定義宦途,是有他的切身感受的,在這里有自我寬慰的意思。

15.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在《登岳陽樓》一詩中,通過“

, ”兩句詩,表現了詩人與親人失去聯系、孤苦無依的現狀。

(2)在《阿房宮賦》中,杜牧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 ”。而在《六國論》中,蘇洵則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 ”。

(3)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用“

”一句,表達了居住小屋反而覺得容易安適的樂觀情懷。

第Ⅱ卷 表達題(80分)

三、語言文字應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兩項是( )(3分)

A.“泥人程”信手拈來一塊泥巴,用手來回揉捏,不經意間,一個手拿旱煙袋的老頭就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了。

B.面對菲律賓政府拋出的南海仲裁案,中國人民解放軍好整以暇,時刻準備捍衛國家的海洋主權。

C.據外媒報道,韓國社會近日因為總統樸槿惠的“閨蜜干政”事件而吵得眾說紛紜,目前事態已經發展到反對黨醞釀彈劾總統的地步。

D.日本插畫師Ken Niimura帶來的一組夸張幽默的卡通作品,天馬行空的童真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E.夢花街餛飩和阿大蔥油餅,是大上海兩家弄堂里微不足道的食店,偏偏就讓眾多食客寧可起個大早排長隊也要嘗嘗鮮,是懷舊情懷在作怪嗎?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3分)

A.網絡虛擬空間也具備公共屬性和社會屬性,行為人在互聯網上傳播并偽造虛假信息,同樣也是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這就涉嫌尋釁滋事罪。

B.東北地區近期出現重污染天氣的原因是焚燒秸稈造成的,面對“冬霾”和“禁不住”的秸稈焚燒,東北各地積極應對。

C.與我們平常吃的烹飪食物不同,航天食品多為加工食品,食品中營養素的損失比烹飪食品更多,因此更需要關注營養素平衡的問題。

D.三元薪酬體系制定了增加知識價值分配的導向,目標是要在全社會形成知識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者能夠得到合理回報這樣一個良性循環。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明代刊印的書籍,上承宋元,下開有清。在數量上,明代書籍遠超宋元本, ① 大多數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在流傳上,明代書籍 ② 至今仍為讀者所廣泛使用, ③ 許多清代版本書籍都是以明本書為底本重刻的。明代書籍 ④ 是漢字文化圈形成以后推動其多元發展的重要工具, ⑤ 是中華文明傳播世界的重要載體。 ⑥ ,明代刊印的書籍深受漢學家重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① ,單收入《中國古代茶書集成》《中國茶書全集》的茶書就有一百多種,即將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50冊《中國茶文獻集成》所輯想必更為可觀。②

,閩東雖為福建著名的產茶區,并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茶文化,但相關論著并不多見,而關于周寧茶文化的專書更付闕如。③ ,寧德師范學院孫紹旭教授在周寧縣茶業局和諸多鄉前輩的勉勵和支持之下廣搜資料、實地調研,歷時數載,終于完成了《周寧茶文化》這部專著。

21.下面是“山東省暨濟南市禁毒預防教育展覽館”的徽標,請寫出其構圖要素,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50個字。(5分)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中秋節前后,“阿里月餅門”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阿里巴巴每年都為員工準備一盒月餅,但是今年的月餅尤其搶手,于是便臨時開發了一個內部預定網絡頁面,供大家以成本價搶購月餅。然而,阿里巴巴安全部門的4名員工以及“阿里云安全團隊”的1名員工抱著搶月餅、秀技術的心態,采用黑客技術手段作弊,一共多刷了124盒月餅。最終,在與上述員工溝通之后,阿里巴巴對他們做出了勸退的決定。

對此,有人認為月餅本是給內部員工的福利,采取網上“秒殺”的方式,講究的是公平。有人認為,幾名員工利用專業知識編寫代碼以滿足私欲,本身就是作弊行為,有違誠信。況且,作為安全部門的員工,發現網頁漏洞不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反而利用漏洞來牟利,可謂“監守自盜”。也有人指責阿里巴巴集團量刑過重,不給犯錯的人機會。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見第80頁)

猜你喜歡
小花官員母親
又見“小花”
神奇的小花傘
帶病提拔自有病根
丘瓊山巧對官員
給母親的信
“搞”藝術的官員們
悲慘世界
官員在讀什么書?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