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五)

2017-07-07 14:17吳國珍
試題與研究·高考語文 2017年2期
關鍵詞:竺可楨浙大老師

吳國珍

本試題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共22題,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 閱讀題(7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史傳文化最早的經典作品是據說為孔子所作的《春秋》?!洞呵铩酚惺酚袀?,比如《春秋》為史,《春秋》三傳為傳。中國古代文體史上,傳依附經、相對于經而存在。經為綱,為概述,為抽象的道理;傳為詳解、事實說明和具象化。從史與傳的關系上看,則應該是史為史實,傳是借由史實表達的史識。但實際上,孔子著《春秋》,有微言大義之說,本就是借史實的取舍、詳略、措辭、說法等來對史實進行褒貶、評價和定性,并無純粹的客觀性可言。傳要進一步闡明和凸顯經中的道理,其對史實的加工、演繹乃至虛構,就更遠勝于經的微言大義了。(明)李贄云:“傳始于左氏……顧意主勸懲,雖誣而不為罪?!崩钯椧虼苏J為,史傳本不以真實性為上?!洞呵铩啡齻?,都以解釋、凸現春秋大義而非提供歷史真相為目的??梢姟皞鳌北緛硪允疽?、明義為本,而非以追求客觀真實為本。就此而言,歷史敘事從一開始就具有演義性質:用經過了虛構處理的史實,來演繹褒貶之義。

司馬遷則開拓了文學化的敘事學原則。司馬遷寫史,命名為“記”,應該是有其深意的。以記錄為名,強調的是紀實性。這似乎成了中國正統歷史敘事的第一原則,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基本前提?!妒酚洝反_實有信史之譽,但它真正的貢獻遠不僅僅在此。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司馬遷《史記》最突出的價值,是它開創了中國歷史敘事學的全新局面,并由此而形成了中國文學發展史中最重要的敘事學傳統。其中尤為重要的,是由司馬遷開創的中國歷史敘事中的傳人傳統。司馬遷為個人立傳,敘寫個體性人生,通過豐富的情節與細節描寫,塑造形象鮮明、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其次是司馬遷的歷史敘事重視傳說材料,富有傳奇色彩,甚至有意追求傳奇性效果,從而使他筆下的歷史人物具有超越于現實人生的想象性創造性質。

先秦古史本有記言記事傳統,到司馬遷始確立了記人傳統。在司馬遷那里,一定程度上歷史確實走向了傳奇——這實際上也是它超越《左傳》基于勸懲而進行歷史虛構的地方。神話、傳說、英雄傳奇作為一種“原始文化遺留物”,在司馬遷的歷史敘事里,留下了大量的或清晰或隱晦的印痕。有必要指出的是,傳說的失真與歷史記載的失真具有不同的性質。前者基于夸飾的心理需求和寄托的情感、精神需求,后者則基于正史寫作的基本理念,基于現實與價值觀的束縛。

因此,對于后世中國的敘事文學創作來說,司馬遷《史記》敘事學最大的啟示便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想象性創構和虛構。這一敘事理念被(清)高珩概括為“筆補造化”?!岸鴽r勃窣文心,筆補造化,不止生花,且同煉石?!薄肮P補造化”后來成為中國俗文學——尤其是講史文學——一個最基本的創作原則。后世的俗文學創作者,即使是講史,其創作理念也與實錄無關。紀實性的歷史敘事最終直接導致了虛構性敘事文學的出現。

(節選自彭亞非《筆補造化與好異重幻的超常態審美追求——中國敘事文學的傳奇意識初探》)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中國古代文體史上,經是概述,是抽象的道理,傳則是從屬于經的,是對經的詳解、事實說明和具象化。

B.《春秋》的微言大義,是指借史實的取舍、詳略、措辭、說法等來對史實進行褒貶、評價和定性。

C.《春秋》三傳,以解釋、凸現春秋大義而非提供歷史真相為目的,這是其遠勝于《春秋》微言大義的地方。

D.演義,指用經過了虛構處理的史實,來演繹褒貶之義,中國歷史敘事從一開始就具有這一特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史記》最突出的價值,并不在于提供了歷史的紀實,而在于開創了中國歷史敘事學的全新局面。

B.《史記》形成了中國文學發展史中最重要的敘事學傳統,其中包括歷史敘事中的傳人傳統和傳奇色彩。

C.傳說的失真基于夸飾的心理需求和寄托的情感、精神需求,與歷史記載的失真性質不同。

D.《史記》敘事學給后世中國敘事文學創作的最大啟示,便是后人概括為“筆補造化”的敘事理念。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通過“誅”“弒”的選用,表明自己態度,可謂“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B.《左傳》為“《春秋》三傳”之一,對于其基于勸懲而進行歷史虛構的地方,李贄認為“雖誣而不為罪”。

C.就突出歷史人物個性的刻畫與傳奇性的描寫來看,《史記》被后人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D.《三國演義》建立在《三國志》的基礎上,但有大量的想象性創構和虛構,其體現的創作理念與實錄無關。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醉酒之后

劉慶邦

項云中喝得一塌糊涂,他不知道自己的喝酒水平,一口氣喝了小半瓶。酒下去了,心底的痛苦和委屈卻翻了上來,肺腑里發出的是壓抑很久的哭聲。這天下午的第四節課是自習,初二班的同學聽見了項老師的哭聲,吃驚之余,難免從教室里溜出來,擠在老師門外。不料老師的門是虛掩的,同學們前面一擠,后面一擁,竟把老師的門推開,蜂擁到屋里去了。

項老師還在哭。不只是哭,還在訴:太絕情了!說得好好的,你等我三年,我調到市里,咱們就結婚。這才一年多,你為啥就不理我了呢!……

當晚,校長專門安排食堂為項老師做了他最愛吃的酸湯面葉兒。校長說,我們學校地處偏遠山區,師資力量薄弱,項老師是到我們學校來的第一位大學本科畢業生,我們指望項老師能挑起學校的大梁呢!

項云中低著眉,或是懊悔地苦笑一下,或是自我否定似的搖搖頭。項云中心里想的是:不能繼續待下去了,該寫一份請調報告了。

第二天上課,項老師發現,同學們變了。以往每天第一節課,總有一兩個同學遲到,而今天全班同學到得齊刷刷的。以往課間休息時,同學們都愛打王大牛的頭,把王大牛的光頭打得啪啪響。王大牛學習不怎么樣,但他把自己當成了同學們的開心果,似乎一點兒都不反對同學們打他。項老師批評過他們,沒什么用??山裉?,他們不再打了。

還有,班長余紅霞帶著幾個當天值日的同學,到項老師的宿舍幫著打掃衛生了。項老師整天忙于教學,對衛生不是很講究。余紅霞在掃床底下的地時,看到床下扔著一雙翻毛皮棉鞋。因床底下的地面有些潮濕,鞋底上還沾有黃泥巴,棉鞋已經發霉,翻毛上面像是又長了一層毛。

……

一天晚上,一位家長給項老師打電話,一上來就給項老師道辛苦。家長說,這幾天孩子回家挺晚,說是在學校上晚自習,謝謝項老師啊。項老師并沒有安排學生晚自習,他很警惕地說:您的孩子學習挺自覺的,表現挺好的,您放心吧。

第二天,項老師一走上講臺,就又發現了新的情況:王大牛同學的臉是腫的,腫得像一個小面盆一樣,腫得把眼珠子都包住了。項老師問:王大牛,你的臉是怎么回事兒?

王大牛站起來了,說沒事兒。

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項老師走下講臺,一直走到王大牛課桌旁邊,要把王大牛的臉看得更仔細些。

見老師向他走來,王大牛趕緊低下了頭,說:老師,真的沒事兒,我就是不小心被一只馬蜂蜇了一下。

一只馬蜂蜇一點,十只馬蜂蜇一片。王大牛說被一只馬蜂蜇了一下,若擱以前,不知同學們會笑成什么樣呢!可眼下的事情有些奇怪,同學們竟然連一個笑聲都沒有。

一下課,項老師就對余紅霞說:最近學校放學后,同學們都能按時回家嗎?

余紅霞臉上紅了一下,又白了一下。她說,這幾天放學后,有一部分同學一塊兒到山林深處采中草藥去了。采到藥材賣給鎮上的藥材收購點,攢點兒錢交下學期的學雜費。馬蜂窩也是中草藥,王大牛爬到山崖上摘一只馬蜂窩,就被瘋狂的蜂群蜇到了。

項老師對同學們自掙學雜費的行為表示理解,但提了兩條要求:一要注意安全,在安全上不能出任何問題。二是要跟家長說實話,不要讓家長為你們擔心。

過了星期天是星期一。早上,余紅霞和幾個班干部一塊兒來到項老師的辦公室。余紅霞提著一樣用綠方巾包著的東西,對項老師說:我們代表全班同學送給您一樣東西。

項老師說:我什么都不缺,怎么能要同學們的東西呢!

余紅霞把東西放在一只方凳上,解開方巾,露出一個硬紙盒。又把盒蓋打開,盒子里放的是一雙皮鞋。皮鞋是黑色的,閃著漆黑的亮光。當同學們把皮鞋像揭寶一樣呈現在項老師面前時,同學們的眼睛無不亮閃閃的。他們想,項老師的女朋友之所以不理項老師了,是因為項老師沒穿城里人最愛穿的皮鞋。等項老師穿上他們送給項老師的皮鞋,說不定項老師的女朋友就會和項老師重歸于好。

當晚,項云中從抽屜里找出已經寫好的請調報告,慢慢撕掉了。

(原載《人民日報》2016年5月18日,有刪改)

4.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小說描寫學生符合其年齡特征,比如開篇寫孩子們聽項老師哭時,溜啊擠啊擁啊,寫出了孩子喜新奇、愛熱鬧的特點。

B.校長讓食堂做項老師喜歡吃的酸湯面葉兒,語重心長地勸導項老師要擔當重任,說明校長是通情達理的,對項老師也充滿了期望。

C.醉酒某種程度上損害了項云中作為人民教師的形象,但也釋放了項老師的精神壓力,使他更加專心于自己的教書育人工作。

D.發生在項云中身上的故事,也揭示了山村教育的困境,促使人們思考山村教育的未來和出路,在溫情的背后,人們也應有冷峻的理性反思。

5.小說開頭寫項云中醉酒,結尾寫同學們將一雙新皮鞋送給項老師,這兩處情節各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6.王大牛這一人物有什么特點?小說為什么要塑造王大牛這一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竺可楨:又會看天,又會看人

高毅哲

1936年4月7日,南京的天氣多有變化。早晨是一陣雷雨,隨即起霧,中午響起一陣轟隆隆的雷聲,下午4點,陽光終于穿透云層,不過到了晚上,雨又下了起來。

天氣雖多變,但江城的一處寓所內,卻是花意盎然。這一天,杏花落下,玉蘭和白櫻花卻盛開了,一派江南庭院風光。

如此詳盡的記述,來自于竺可楨。這位以幾十年不間斷記日記為后人熟知的著名學者,在這一天,被任命為浙江大學校長。

竺可楨的浙大生涯,恰似這一天他的日記。困難重重,頗多風雨,但撥云見日之后,又是花團錦簇。

竺可楨運氣并不好。他對擔任浙大校長一事,本就頗多躊躇。蔣介石找他之后,他猶豫半月之久。主要原因是他當時擔任氣象研究所所長一職,對氣象領域的研究十分鐘愛。如果去當校長,勢必會減少科研時間。后來他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赴任,一年之后,中日戰爭的烽火就燒到了江浙地區,他又不得不率領學生踏上數千公里的西遷之路。然而正是在這一時期,浙大從一所普通的地方性院校一躍成為全國四大名校,竺可楨也就此成為浙大的精神圖騰。

他能帶領浙大在最艱難的時候完成蛻變,恰在于他抓住了辦學的要害。他對辦好一所大學的基本要素的概括,與梅貽琦的名言隔空呼應。梅貽琦借了孟子的句式說:“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蓖瑯邮抢砉た瞥錾?,竺可楨說的是大白話:“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選、圖書儀器等設備和校舍建筑。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實,最為重要?!?

他四處尋覓名師,且任人唯賢,不帶成見。曾任浙大生物系教授的談家楨出身教會學校,當時國內高校派系林立,壁壘森嚴,一個教會學校出身的大學生想進浙江大學任教,頗為不易。竺可楨聽說后,卻立刻給談家楨寄來聘書,聘他為浙大生物系正教授,每月薪金300元。那年的談家楨,不過28歲。

竺可楨對蘇步青的禮遇,尤為讓人津津樂道。

浙大西遷至湄潭后,竺可楨要蘇步青把家眷接來。蘇步青沒有錢,竺可楨一下子就批給他900塊大洋,這在當時是一筆巨資。蘇步青的夫人是日本人,竺可楨怕她路上遇險,事先還從浙江省省長朱家驊那里要來一張手諭,讓沿途軍警不得檢查盤問。蘇步青對竺可楨本抱有懷疑之心,認為其有國民黨高官作背景才得以上任。竺可楨來浙大時,又帶了一大批東南大學的人擔任院長、系主任和秘書,蘇步青和一批老教授一直認為他辦不好浙大。然而抗戰和西遷開始后,竺可楨以腳踏實地的作風征服了蘇步青們,那句“竺校長是把我們教授當寶貝啊”的名言,就出自蘇步青之口。

竺可楨接任時,浙大只有文理、工、農3所學院16個系、70名教授和500多名學生,到他卸任時,浙大已發展到文、理、工、農、師、法、醫7所學院25個系、200名教授、2000多名學生,從此浙大雄踞東南,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座高峰。1948年3月,為紀念浙江大學抗戰勝利復員回杭后的第一個校慶,浙大幾個音樂團體創作了一首向竺可楨表達敬意的頌歌,名曰“求是之光”,后來還印成唱片在全校傳唱。其中兩段歌詞是:“十年流亡,風霜久摧鬢發蒼;慘淡經營,劍橋媲美,聽萬人歡呼竺校長?!薄白杂杀D?,鞠躬盡瘁為人道;科學民主,矢志所求,歌真理戰士竺校長?!斌每蓸E治校13年,使浙大在最艱苦的時期完成飛躍,這是他人才辦校思路的歷史性成果。

竺可楨來校之初,質疑者不僅蘇步青一人。主講政治經濟學和西洋史的教授費鞏,開教務會時曾當面冷嘲熱諷:“我們的竺校長是學氣象的,只會看天,不會看人?!斌每蓸E聽后卻微笑不語。事實證明,竺可楨又會看天,又會看人——順便說一句,費鞏1945年被國民黨特務秘密綁架(新中國成立后才證實其很快被殺害并毀尸滅跡),竺可楨多方尋人,新中國成立后還上書周恩來,請求查明費鞏下落。費鞏后來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也有竺可楨的一份心血。

國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不朽,縱觀竺可楨的一生,又會看天、又會看人的他,可謂是“三立”皆備。

(原載2016年9月29日《中國教育報》)

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選文開頭兩段出自竺可楨的日記,既反映了竺可楨氣象學家的身份,也象征了竺可楨的浙大生涯。

B.因為擔心會減少自己的科研時間,竺可楨并不愿意擔任浙大校長,蔣介石找他之后,他才決定出任浙大校長。

C.在如何辦好大學的認識上,梅貽琦用文言,竺可楨用大白話,形式不同,但都表達了人才在辦學中的重要性。

D.竺可楨擔任浙大校長13年,浙大在竺可楨的帶領下,發展迅速,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座高峰。

8.竺可楨“又會看人”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

9.為什么說浙大西遷這一時期竺可楨成了浙大的精神圖騰?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6分)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度尚字博平,山陽湖陸人也。家貧,積困窮,乃為宦者同郡侯覽視田,得為郡上計吏,拜郎中,除上虞長。為政嚴峻,明于發擿奸非,吏人謂之神明。遷文安令,遇時疾疫,谷貴人饑,尚開倉廩給,營救疾者,百姓蒙其濟。時冀州刺史朱穆行部,見尚甚奇之。延熹五年,長沙、零陵賊合七八千人,自稱“將軍”。荊州刺史劉度擊之,軍敗?;傅墼t公卿舉任代劉度者,尚書朱穆舉尚,自右校令擢為荊州刺史。尚躬率部曲,與同勞逸,廣募雜種諸蠻夷,明設購賞。進擊,大破之,降者數萬人。桂陽宿賊渠帥卜陽潘鴻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窮追數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寶而陽、鴻等黨眾猶盛,尚欲擊之,而士卒驕富,莫有斗志。尚計緩之則不戰,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陽、潘鴻作賊十年,習于攻守,今兵寡少,未易可進,當須諸郡所發悉至,爾乃并力攻之。申令軍中,恣聽射獵,兵士喜悅,大小皆相與從命。尚乃密使所親客潛焚其營,珍積皆盡。獵者來還,莫不泣涕。尚人人慰勞,深自咎責,因曰:“卜陽等財寶足富數世,諸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眾聞咸憤踴,尚敕令秣馬蓐食,明旦,徑赴賊屯。陽、鴻等自以深固,不復設備,吏士乘銳,遂大破平之。七年,封右鄉侯,遷桂陽太守。明年,征還京師。時荊州兵朱蓋等,征戍役久,財賞不贍,忿恚,復作亂。于是以尚為中郎將,發諸郡兵,大破之。復以尚為荊州刺史。尚見余黨南走蒼梧,懼為己負,乃偽上言蒼梧賊入荊州界,于是征交趾刺史張磐下廷尉。磐因自列曰:“磐身嬰甲胄,涉危履險,討擊兇患,斬殄渠帥,余盡鳥竄冒遁,還奔荊州。刺史度尚懼磐先言,怖畏罪戾,伏奏見誣?!蓖⑽疽云錉钌?,詔書征尚到廷尉,辭窮受罪,以先有功得原。尚后為遼東太守,數月,鮮卑率兵攻尚,與戰,破之,戎狄憚畏。年五十,延熹九年,卒于官。

(節選自《后漢書·度尚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桂陽宿賊渠帥卜陽/潘鴻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窮追數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寶/

B. 桂陽宿賊/渠帥卜陽/潘鴻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窮追/數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寶/

C. 桂陽宿賊/渠帥卜陽潘鴻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窮追數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寶/

D. 桂陽宿賊渠帥卜陽/潘鴻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窮追數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寶/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刺史,漢武帝時正式設置,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州(部),每州設置刺史一人,負責監察所在州(部)的郡國。

B.延熹,是古代皇帝年號之一。年號一般由皇帝發起,是紀年的一種方式,文中的“七年”指的是延熹七年。

C.卿,古代高級長官或爵位的名稱,也是對人的敬稱,有時也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如文中的“諸卿”。

D.交趾,中國古代地名,在今越南一帶,即文中所指的蒼梧,漢時為十三州(部)之一,后世又稱為交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度尚為政嚴峻,賑濟積極。他出任上虞長,善于揭發人的奸行和過錯;后轉任文安縣令,遇到時疫,他開倉放糧,百姓因此得救。

B.度尚計激士卒,善于機變。在軍中士卒驕縱富足、沒有斗志的情況下,他設計燒掉了軍中的珍寶積蓄,激起士眾的斗志,一舉殲滅賊寇。

C.度尚謊報軍情,推卸責任。他見賊寇余黨南逃蒼梧,擔心成為自己的負累,于是向朝廷上報謊稱是蒼梧賊侵犯荊州地界。

D.交趾刺史張磐辯稱是自己趕走了賊寇,度尚怕獲罪所以誣陷他,度尚因此受到責罰,但又因功得到張磐原諒。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尚躬率部曲,與同勞逸,廣募雜種諸蠻夷,明設購賞。(5分)

(2)當須諸郡所發悉至,爾乃并力攻之。(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14、15題。

玉樓春(乙丑京口奉祠①西歸,將至仙人磯②)

辛棄疾

江頭一帶斜陽樹,總是六朝人住處。悠悠興廢不關心,惟有沙洲雙白鷺。

仙人磯下多風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須抖擻盡塵埃,卻趁新涼秋水去。

【注】①奉祠,即拜奉宮觀銜,無實職。時年辛棄疾六十六歲,在鎮江府知府任上。受降兩官處分,后又被罷官,到宮觀掛空名。②仙人磯:南京西南長江中一小島。

14.下列對這首詞的內容和手法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江頭一帶斜陽樹,總是六朝人住處”,寫眼前所見景象,又聯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處所,昔日興盛繁華,如今斜陽草樹,敗壞衰落。

B.“悠悠興廢不關心,惟有沙洲雙白鷺”,六朝的興廢無人關心,只有沙洲一雙白鷺,以白鷺的冷漠表達作者對歷史興廢的寒心。

C.“仙人磯下多風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多風雨”讓詞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來,寫出了客觀環境的險惡,也隱含著詞人的仕途困境。

D.“直須抖擻盡塵埃,卻趁新涼秋水去”,詞人抖擻精神,振作起來,不懼風雨,要趁著秋涼踏上西歸之路。

E.這首詞上片說歷史的興廢,下片說人生的進退,通過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寫,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的內心情感。

15.從這首詞看,詞人對國家命運、自身遭遇究竟是什么態度?請結合全詞做簡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詩經·衛風·氓》中女主人公傾訴自己沒日沒夜地勞作的詩句是“ ”,后來這句詩便成了一個成語。

(2)韓愈在《師說》中認為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弟子高明,是因為“

, ”。

(3)蘇軾《赤壁懷古》一詞中起過渡作用、由寫景向寫人轉換的兩句是“ , ”。

第Ⅱ卷 表達題(80分)

三、語言文字應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要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做好人員安置工作,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

②由于準入門檻低,行業利潤巨大以及競爭激烈,課外輔導機構良莠不齊,魚目混珠、過于分散,造成了教育培訓市場的種種亂象。

③技術讓傳播直觀化,也讓傳播去中心化,不少媒體因而唯點擊量是從、唯粉絲數馬首是瞻。

④“阿爾法狗”不是倚仗窮舉計算的“蠻力”,而是通過學習進化,變得更加“聰明”,乃至青出于藍,戰勝了世界冠軍李世石。

⑤領導干部只有從諫如流、從善如登,為說真話者撐腰,才能做到“兼聽則明”、做出科學決策,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

⑥峰會期間,國內古鎮研究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及省市專家、相關領導,與來自全國知名歷史文化名鎮的30余名代表齊集一堂,就古鎮保護和開發問題各持己見。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落腳城市的人們不是候鳥,他們不僅為了生活,更為了尋找歸宿感和身份認同,為了尋找 “來自何處”“去往何處”“我是誰”等永恒問題的答案。

B.這一年,不斷飛出的“黑天鵝”,呈現著國際秩序變革的現實壓力,也呼喚有擔當者挺身而出,在新挑戰中抓住新機遇,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維護和平與繁榮的方案。

C.廣州地鐵七號線一期系國內首條信號系統完全國產化地鐵,采用了由廣州地鐵和鐵科院聯合研制的“MTC-I型”國內首個國產化信號系統。

D.加強黨內政治生活,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民主生活會等形式,站在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一致起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中國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 ① 曾經站在大致相同的發展起點上,但 ② 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得到的結果可謂天壤之別:中國道路使中國發展成就輝煌, ③ 西方道路則使很多發展中國家陷入困境。 ④ 在拉美新自由主義政策破產、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接踵而至的世界形勢下,中國 ⑤ 經受住了各種危機和困難的考驗,而且為本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道路 ⑥ 備受世界關注。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5分)

量子糾纏是關于量子力學理論最著名的預測。愛因斯坦稱之為“鬼魅似的遠距作用”。它描述了兩個粒子互相糾纏,①

,一個粒子的行為也會即刻影響另一個的狀態。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② 。 ③ ,而是已經在實驗中證實的現象。

21.下圖是電商平臺“當當網”的新、舊標識,與舊標識相比較,新標識有哪些主要改動?這些改動又強化了企業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概括分析。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80個字。(6分) [新][舊]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年11月15日上午,曾在倫敦地鐵上出現的丟書戲碼,被引進至中國,在北上廣三地同時上演,舉辦者號稱將一萬本圖書隨機放置在地鐵、航班和滴滴順風車上,供人分享閱讀。但活動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最后是沒人看的書被保潔員收走。此事引起各方議論紛紛。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見第85頁)

猜你喜歡
竺可楨浙大老師
浙大,你是我永恒的南極星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竺可楨與胡適賭壽命
胡適與竺可楨打賭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竺可楨與胡適賭壽命
竺可楨不論人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