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教育背景下“八會”學習習慣的探索與實踐

2017-07-07 13:09汪瑋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7年7期
關鍵詞:教研習慣評價

汪瑋

2016年起,威海市長征小學便將“八會學習習慣養成”確立為重點課題,舉全校之力研究落實。說起“學習習慣”,并不是很有新意的工作,長征小學為什么要在這不具創新優勢的項目上花大氣力呢?下面就從思考與行動兩方面加以介紹。

一、向上飛揚:追尋以人為本的生活教育,找準課堂育“人”最佳著力點

我校的特色是“生活教育”,幾年來,我們一直在生活課程、生活課堂、生活實踐等領域探索,努力讓師生享受當下的校園生活,并可持續性地“邁好長征每一步,幸福生活一輩子”,進而完成對每個生命個體“人”的塑造。因為教育目標指向“人”,所以,教育的過程也必須關注“人”,要“以人為本”。

最初,我們一直致力于課堂模式的建構,經過一輪輪探索,確立了以“我”為核心的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拔摇敝傅氖敲恳晃粚W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讓課堂成為生命成長的地方。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主體意識較差,學習被動,思維不夠活躍,離理想的生命課堂有明顯差距。這使我們認識到如果始終聚焦于模式的建構,很容易在課堂教學的第一層境界循環,難以上升到關注人本的第二層境界,也很難擁有高品質的、生命力彰顯的課堂。

究竟著力點在哪里?方向在哪里?我們反復研討,把目光投向了區域層面多次提出的“學習習慣”。我們認為學生的活力未能激發,其重要原因是習慣養成這一基礎打得不牢,導致學習注意力分散,自主發展意識薄弱,課堂效果自然不理想。只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生學會學習,方能激發“我”的活力,從而為生本課堂掃清障礙。

確定方向后,第二個問題又擺在我們面前,培養哪些習慣?具體著力點在哪里?我們認真研究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及各學科的課程標準,發放調查問卷,達成共識:“學習習慣”這一概念,應是多層面的,它既包括傳統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也包括新課程理念下的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如善于質疑、學會思考、合作探究等。結合我校學生亟須解決的問題,我們確立了重點指向課堂學習的“八會習慣”,即“會傾聽、會思考、會表達、會質疑、會欣賞、會合作、會總結、會應用”。

“八會習慣”以學習品質、能力培養、人格塑造為三大維度,與國家提出的核心素養相呼應,為核心素養的落實提供了行動路徑。它所要養成的不是零碎的雜亂的習慣,而是以習慣為路徑,明確指向學習生活的幸福完整,指向一個人的人格塑造。通過“八會”的融合,讓師生的學習生活從被學科割裂變得完整,踐行“八會”的過程,本身就是幸福完整的學習生活。

二、向下沉潛:探索習慣培養的科學方法,讓“八會習慣”落地扎根

落地,落實,就需要向下沉潛,把習慣養成落腳的地方夯實。我們緊緊圍繞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四方面,深挖精研,狠抓落實。

1.目標——精準定位,雙邊研究

我們調研了“習慣不良的原因”,發現師生均存在問題。針對問題,制定了《“八會”習慣訓練要點指導綱要》,從“教”與“學”兩方面引領?!敖獭钡膶用?,指導習慣培養的方法,避免了教師的茫然無措;“學”的層面,明確了習慣養成的基礎指標,并梯次化制定了低、中、高年級的階段目標。在《“八會”習慣訓練要點指導綱要》基礎上,各學科再根據學科特點對總目標進行微調,明確學科目標;教師又在學校目標與學科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學情再進行微調。目標的層層細化、精準定位,使雙邊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2.內容——科學統籌,合理安排

最初我們的計劃是一月一習慣,一年內完成“八會”習慣的有序推進。但實踐證明這是不科學的。2016年上半年,我們圍繞“會傾聽”“會思考”“會表達”三大習慣進行了研究。半年后發現效果不盡如人意。而“會傾聽”“會思考”“會表達”又是所有習慣的基礎,是重中之重。在這種情況下,下半年是照原計劃繼續推進以求“完整圓滿”,還是放緩腳步在原有基礎上再研究、再實踐?我們選擇了后者。針對第一輪的問題,第二輪強化了校本培訓,加大了檢查評價力度,并積極創造成果展示機會。事實證明,經過兩輪的穩扎穩打,學生習慣在螺旋反復中得到了有效培養。我們也總結出了這樣一點經驗:要想讓習慣真正落地,必須根據科學規律、難易程度統籌安排,使習慣養成科學銜接、詳略得當。

3.實施——一條主線,五級聯動

以“八會習慣”為主線,學生、教師、教研組、教師發展學校站點、學校五級聯動,形成同心圓效應。

學生層面,“邁”好六步。工作之初,我們更多關注的是教師行為,許多學生處于“被動培養”的狀態,缺乏前進的內驅力,尤其中高年級問題突出。于是,我們推出了習慣養成“六步法”。第一步,澄清價值,教師引導學生充分認識習慣養成的意義,使其內心產生動力;第二步,設定目標,以座右銘形式樹立目標,如爭當“習慣優秀學子”;第三步,制定計劃,如“每節課至少發言一次,完整、響亮”,指向明確;第四步,有效執行,堅持按計劃進行,做好自我記錄;第五步,相應獎懲,自設一些小獎勵或懲罰,進行自我肯定或訓誡;第六步,悅納堅持,提供機會讓學生夸獎自己,鼓勵長期保持?!傲晳T養成六步法”最初由教師引導,現在許多孩子已做得很好。

教師層面,“逼”中求進。工作之初,靠任務驅動,“逼”教師動起來。一是建立了博客群,每位教師在博客中設立“八會習慣”專欄,月初制定習慣計劃,月中撰寫習慣札記,45周歲以下的教師每周不少于4篇,老教師不少于2篇,月底總結。并將教師博客鏈接在家校平臺上,形成家校合力;教師之間也互相瀏覽、點評,取長補短;分管領導及時跟進查閱與反饋??梢哉f,每篇札記的背后都是教師絞盡腦汁的“想”和腳踏實地的“做”。二是開放課堂。每周至少安排三節錄播教師開放課,教師至少聽一節課,填寫“習慣定點觀測表”,在評價他人課堂的同時自我反思。這樣的“寫”和“聽”,倒逼著每位教師扎下心去“想”、去“做”?,F在,隨著日益顯現的養成成效,教師也逐漸由最初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作為”,學校也由“逼”到“放”,在札記撰寫數量等方面逐步放寬,引導將習慣工作轉化為教學自覺。

教研組層面“研”出智慧。習慣養成靠單打獨斗是不行的,必須發揮教研組力量。一是積極開展教研。每周三是固定教研日,平時各組分散教研,月末由分管領導組織集中教研。如何提高教研實效?我們不希望教研是形式主義走過場,是所謂資料積累的工具,我們希望它很輕松、很愉悅,能真正讓教師汲取到智慧與力量。于是,“家常論壇”的教研模式應運而生。不用提前備稿、備課件,弱化資料積累,由一人實實在在地提出習慣養成困惑,其他人為其支招,像拉家常一樣,你一個點子,我一個點子,匯集成點子超市,自由選擇;或是你一個主意,我踩著你的肩膀更上一層、他受我的啟發再登一層,在智慧碰撞中摞出了“金點子”?!凹页U搲鄙钍芙處煹南矚g,挖掘出了很多優秀教師習以為常但青年教師如獲至寶的“金點子”,也碰撞出了許多集體智慧的火花,成了習慣養成的助力器、加油站。二是認真組織習慣測評。每月的語、數、英科單元檢測題中,融入本月習慣檢測內容,通過做題將習慣養成顯性化。檢測后進行單項分析,查找不足,制定對策。

教師發展學校層面,“合”而為一?!敖處煱l展學?!笔俏倚4蛟斓慕處熍嘤栱椖?。以“會生活,懂生活教育”為教師發展目標,下設“精神家園”“生活課堂”等必修課、“藝術殿堂”“健康快車”等選修課、“起飛地平線”“科研在線”等提升課,各站點負責人均為一線教師,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引導智慧快樂地工作,清新優雅地生活。雖然各站點不同,但習慣養成的目標一致、方向一致?!熬窦覉@”站點月初在校園群推薦與當月習慣主題相符的優秀篇目,并組織教師走進“心齋”,通過閱讀汲取習慣養成智慧?!吧钫n堂”站點月初安排名師上示范引領課,領跑“八會”習慣養成;月末組織“課堂觀察團”十位教師,分成五組走進全校29個班聽課,填寫課堂觀測表,用實效和數據說話,給各班習慣位次排隊,同步進行習慣常態課達標,劃分三等?!翱蒲性诰€”站點將周一定為“金點子共享日”,組織教師及時提煉經驗做法,在飛信群里智慧共享;月末匯集成“金點子集錦”?!瓣柟獾貛А闭军c組織開展班主任駐班活動,聽科任教師常態課,站在“第三方”角度冷靜觀察班級習慣現狀。

學校層面,“把”住方向。學校在月初和月底發放家長、學生調查問卷,對比分析習慣的原始狀態和完成情況,了解一個月的習慣變化。每月第一個周召開全體教師會,總結上月習慣的進展與成效,布置當月習慣養成重點,并由教學領導、骨干教師進行引領培訓。通過這樣承上啟下的總結與反饋,及時調控工作的得與失。

五級聯動模式的背后,不是工作的隨意堆砌與累加,而是串起了“調、培、上、聽、思、研、推、評”的科學合理的縱向研究,使習慣養成落地有聲。

4.評價——三維評價,撬動發展

從學生、班級、教師三個維度進行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重在“激勵”。制定了“榮譽超市”評比辦法,設立“習慣優秀學子”的一級榮譽稱號,激勵學生爭取至高榮譽。

對班級的評價重在“督促”。每月根據課堂觀察團的位次排名,與“習慣銀行”評價掛鉤,給各班頒發60、45、30元不同等級的校幣。既是激勵,更是督促。對排名最后一名的班級,學校與教師一起深入分析,并增加開放課次數,促其快速進步。

對教師的評價重在“即時”。開放課后堅持趁熱打鐵,一課一評價,一課一指導。除了評價教師行為,更通過學生的習慣表現透視其日常教學的得失,促使教師在心悅誠服的同時反思、改進。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師生的成長、課堂的變化。教師“以生為本”的意識逐漸形成,教學行為不斷優化,2016年的優質課評比等活動中成績突出。學生的成長更是令人欣喜,課堂動靜相宜,靜的是傾聽與規矩,動的是思維與表達。在16年的習慣展示及區、市優質課活動中,學生的習慣表現贏得了家長、教師、領導的一致高度評價。

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不足:

習慣養成稍一松懈,極易回彈,需要工作的持續跟進;部分教師的習慣培養意識和策略仍有欠缺,課堂活力需進一步激發;部分學生的習慣仍不理想,有待大力提高。

不足之處也正是發展點,下一步我們打算形成習慣養成常規,每年一循環,使“八會習慣”真正融入師生教育生活中;在此基礎上確立學科重點習慣展開研究,形成“常規推進”與“重點研究”相結合的雙研模式。強化校本培訓,組織教師走出去,觀摩名校課堂,找差距,促提高。

“教育不是要給學生背不動的書包,而是要給學生帶得走的美好”。我們的上述探索就是希望能以習慣倒逼素養的落實,以外在結果倒推內涵培育,把內在的、難以觸摸的“素養”,變成能夠外顯、可以培養的“習慣”,從而塑造良好的人格,創造幸福完整的人生。盡管成績還很渺小,但我們愿繼續努力,幸福學生當下的學習生活,點亮學生未來的人生之路。

(作者單位:山東威海市長征小學)

猜你喜歡
教研習慣評價
習慣
上課好習慣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好習慣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